注意力的使用,决定着命运的状态
般若智慧、灵性与科学、真相与真理、实修落地
天心能量世界
聆听心的节奏
走脑的世界正在消亡
走心的时代已经到来
你准备好了吗?
每个细胞都是一个智能性存在,它们都有自己的意图和目标,会对来自所栖身的微环境中的、成千上万个刺激进行分析,然后选择适当的行为反应,以保证自身的存活。这就是说,即使最原始的生物,也具有预判能力-“智力”。
单细胞生物的意向系统进化到人的大脑,其功能始终不变,都在解决同一个预判问题:下一步做什么?
人类在进化中形成的预判“智能”,如同哲学家卡尔·波普的名言所讲:“让我们的假设替我们去死。”
这样的预判相当于在“自己构造的一台虚拟机”上对行为后果进行模拟,从而预先淘汰模拟结果不佳的行为。它们能够对外部世界进行表征,形成认知、信念和预期,预先在若干选项中做出挑选。
当然,人类用来模拟现实的那台虚拟机的绝大部分元素,不仅是个人的,也是群体合作建造的,以文化的形式存在。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文化习得,安装了这套系统,用它来表征世界、模拟现实。
在计算机的底层架构之上,可以用软件建立一些“由规则而非连线构成”的临时结构,这就是虚拟机,比如计算机上的任何文字处理软件。
如果你用过几种不同的文字处理软件,或者你在同一台电脑上玩游戏,你就是在使用几种虚拟机器,它们在一台特定的真实计算机上轮流上阵。从文字处理软件可以看出虚拟机的作用,就是使一个完全不知道计算机硬件和硬件语言的人,也能够自如地用它写文章、玩游戏。
如果我们把人脑看作一台超级计算机,其中的神经元等生化组织是计算机的底层架构。那么,人脑这台计算机的底层架构上,一些由软件包形成的虚拟机的运作,产生出我们的一个个思维或念头,即通常说的意识,比如爱情、美食、旅游和创作。
这些虚拟机如何做预判呢?它们在接受到感觉信息后,迅速估算每个线程,进行比较,得出知见。
因此可以说,预判就是在人脑这台计算机上用软件建造的虚拟机来进行的。我们以为真真切切感受到的人生,其实是这些大脑虚拟机虚拟出来的幻境,就像在一台电脑上玩游戏一样。
感觉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功能。前五根是五种感官,它们接收到的信息,最初输入大脑(意根)的,只是一堆连“时间”和“空间”都没有的、如像素一般的东西。
大脑接收到这些感觉信息后,迅速启动虚拟机,把信息加工成为比较完整、连续、有条理的资料,积极组织和解释它们,得出知见:比如丛林中跳出一只豹子,正在向自己奔来,你预判到危险,就赶快逃跑。
在一台计算机上,若同时运行很多个软件,那么每个都没有足够资源运转好。
人脑也可以有大量的虚拟机同时活动。同样地,如果大脑中同时有多个虚拟机处理事件,那么它们共享的神经元底层架构资源不得不分散使用,会造成每件事都做不深入、做不好。
因此,必须筛选出可能对人实际有用的极少信息让人注意,让我们把中枢神经系统资源聚焦到更为复杂和重要的事情上,去分析和思考。
“聚焦大脑”不是用意志力把神经元的活动集中起来,而是指筛选出尽可能少的信息让人注意,以便最好地发挥大脑资源的作用。
大脑的这种筛选信息的能力称为选择性注意或注意力。它类似于在漆黑的房间内用手电简照亮我们感兴趣的事物,而其他事仍然处于黑暗之中。被用手电简照亮的亮点,在信息科学中叫做“注意力空间”。
注意力空间是大脑这台计算机的内存,即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内存),或者被称为“工作记忆”。
它是我们大脑的“暂时存储器”或剪贴板,在信息被处理时用来暂时存储信息。该空间的大小称为“工作记忆容量”,它的有限性造成我们没有能力同时处理所有的感觉信息。
在任何时刻,只有少数无意识加工过程被注意到,它们就像被注意力用手电简照亮了,受到中枢神经系统的资源集中处理。我们在某个时刻的意识,就是被用手电简照亮的少数这些运算活动的总和。
我们选择关注的某个目标,其信息会占据我们的短时记忆,我们的注意力空间会确保它处于活动状态,被中枢神经系统的资源集中处理,同时运行信息的存储、处理和建立联系等功能,得出预判,而未被注意的线索则不会。
注意力空间有两种工作模式。专注模式是将注意力集中于一件事情,此时你的注意力是导向外部的;发散模式是不专注于任何具体的事情此时,你的注意力是导向内部的。前者使注意力集中,后者使注意力不集中。
目前采用脑成像技术研究人脑注意力空间,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大脑中有两种网络,分别对应于注意力空间的两种工作模式。
当大脑处于执行一项任务的状态时,也就是集中注意力或者调动意志力的时候,大脑处于执行控制网络,这个时候前额叶的活动增强,人能更好的处理情绪,面对压力,作出决策,保持理性。这个网络在工作时,前额叶的活动是要消耗能量的,它就像你的肌肉一样,累了也需要休息,所以我们调用注意力和意志力一段时间后,效率就会下降。
当大脑处于无任务的静息状态下,如闭上眼睛安静休息或简单的视觉固定,即不“作意”,不集中注意力的时候,就进入了一种“默认模式网络”,通俗的讲就是大脑的待机状态。
在这种待机状态下,人脑仍持续进行着某些功能活动的脑区所构成的网络,与人脑维持意识的觉醒、对内外环境的监测、情绪的加工、自我内省、情景记忆的提取等功能密切相关。这个网络对应于发散模式。
“止”并非意味着停止一切大脑活动,而是指大脑处于类似电脑的“待机状态”,它对应于禅宗讲的“清醒无念”。
这两种思维模式甚至是反相关的:支持发散模式的大脑网络被激活时,支持专注模式的大脑网络的活跃度就会大幅降低,反之亦然。但是,这两种模式又是彼此强化的。
现在人类已进入文明社会,不用太担心耗能,更需要提高注意力空间即心智的能力。
由于人的认知系统是通过限制进入信息来避免超负荷,而不是像熔断器那样切断我们的认知过程,所以可能同时呈现的信息,尤其是同一感觉通道的信息,会因为通道中的挤压而牺牲一定的精确性。这相当于古人说的“杂念”多使思想不能深入。
因此,人类要升级自己的智力,就要学会通过后天的训练优化注意力空间:增大它,并最佳地管理它。这些就可以通过“止禅”与“观禅”的训练来做到。
第一,止禅的训练可以提高意识的清醒程度,并且加强对环境的监控,及情绪加工,这些都有利于捕捉到更适当的信息,让进入注意力空间。
第二,止禅的训练中所做的任务会占满你的注意力空间,这样长期练习,“用进废退”,可以扩展你的注意力空间。
第三,止禅的训练可以使进入注意力空间的目标越来越少,处理注意力空间中的目标越持久越好。这样把中枢神经资源聚焦到目标上,不仅把它看清楚,而且紧紧追踪它的轨迹。
在此之后,我们可以进入观禅——
仍然在注意力空间中的发散模式中,对目标进行持续处理和建立联系,把已有的知识整合起来,创造出新的知识,得出正确的图像或知见。
在止禅产生的更大注意力空间中,可以使用更多的大脑资源,注意的东西越多,构思新的想法、整体性地思考未来,预判会更精细准确。
止禅训练使你达到专注,这时收集并记住的信息多。记住过去可以帮助我们想象未来,因为如果我们根本没有关注的想法和信息,要拼合它们是不可能的。
这种想象、拼合的能力就是“观”或生慧。
注意力空间的状态决定着你的生活状态。
注意力空间太局促,你就会感到不知所措;
注意力空间很宽敞、干净,你就会感到头脑清晰。
注意力空间越整洁,你的思维就越清晰。我们就可以保留足够的空间有意图地工作和生活。这样,我们就可以将更多的时间用于当前重要的、有意义的任务。
更重要的是,估计每个人一生中可以处理1850亿比特的信息。每个人能经历的事情就这么多,所以准许哪些信息进入意识就显得格外重要。实际上,这就决定了生活的内涵与品质。
其实人生并不是那一堆物质,因为它们在不断地通过新陈代谢更换,过一段时间就全部换完了。人生是“心”即意识,它们不断地对信息进行辨识、预判和应对。因此进入注意力空间的形形色色信息及其预判,就形成了一个人一生的内容。
形象地说,世界好比一个超大的信息自助宴会,你入场后选取的信息菜品的总和,就是你的一生。
因此,人生的两件大事——
一是如何选择进入注意力空间的信息。这种选择依靠情绪、习气或种子;
二是如何把进入注意力空间的信息加工得最好,并决定下一步做什么。
前者即是“止”;后者即是“观”。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