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子,见过吗?能补肝肾,益精髓,明目

菟丝子

来源产地

为双子叶植物药旋花科植物菟丝子、南方菟丝子、金灯藤等的种子。

菟丝子种子在9-10月收获,采收成熟果实,晒干,打出种子,簸去果壳、杂质

寄生于田边、路旁的豆笠、菊科蒿属、马鞭草科牡荆属等的草本或小灌木上。

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甘肃、宁夏、新疆、陕西、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台湾、湖南、湖北、广东、四川、云南等地。

别名菟丝实、吐丝子、无娘藤米米、黄藤子、龙须子、萝丝子、黄网子、黄萝子、豆须子、缠龙子、黄丝子

【炮制】

菟丝子:过罗去净杂质,洗净,晒干。菟丝饼:取净菟丝子置锅内加水煮至爆花,显褐灰色稠状粥时,捣烂作饼或加黄酒与面作饼,切块,晒干。

【原形态】

菟丝子 一年生寄生草本。茎缠绕,黄色,纤细,直径约1mm,多分枝,随处可生出寄生根,伸入寄主体内。叶稀少,鳞片状,三角状卵形。

花两性,多数和簇生成小伞形或小团伞花序;苞片小,鳞片状;花梗稍粗壮,长约1mm;花萼西洋太,长约2mm,中部以下连合,裂片5,三角状,先端钝;花冠白色,壶形,长约3mm,5浅裂,裂片三角状卵形,先端锐尖或钝,向外反折,花冠简基部具鳞片5,长圆形,先端及边缘流苏状;

雄蕊5,着生于花冠裂片弯缺微下处,花丝短,花药露于花冠裂片之外;雌蕊2,心皮合生,子房近球形,2室,花柱2,柱头头状。蒴果近球形,稍扁,直径约3mm,几乎被宿存的花冠所包围,成熟时整齐地周裂。

种子2-4颗,黄或黄褐色卵形,长约1.4-1.6mm,表面粗糙。花期7-9月,果期8-10月。

性味功效

《中国药典》

甘,温。

归肝、肾、脾经。

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用于阳痿遗精,尿有余沥,遗尿尿频,腰膝酸软,目昏耳鸣,肾虚胎漏,胎动不安,脾肾虚泻;外治白癜风。

《中药大辞典》

味甘辛,气微温。"

入心、肝、肾三经。"

补肝肾,益精髓,明目。治腰膝酸痛,遗精,消渴,尿有余沥,目暗。

《中华本草》

辛甘;平

归肝;肾;脾经

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固胎止泄。主腰膝酸痛;遗精;阳痿;早泄;不育;消渴;淋浊;遗尿;目昏耳鸣;胎动不安;流产;泄泻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炒研调敷。

【注意】

孕妇、血崩、阳强、便结、肾脏有火、阴虚火动,六者禁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