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生于痰,一剂二陈汤,化痰祛湿,化解身体一切肿块,包块,疙瘩,(痰湿体质)必看

仲景老衷醫
公众号

学习老中醫养生知识

中医常有“百病生于痰”、“怪病多痰”、“无痰不作眩”的说法。也就是说,很多怪病、疑难杂症、都跟痰有关。

这个痰我们中医分为两种,一种是有形之痰,一种是无形之痰。

有形之痰,就是看得见的痰,比如我们咳嗽,吐出来的痰,还有呕吐出来的痰涎,甚至包括一些人排泄物中,排出来的粘液物,比如大便覆盖着一层粘液等等,这些都算是有形之痰。

那么这些痰都这么形成的,今天就带大家来聊一聊。

首先先从寒痰,就是受寒受冷引起的,这个寒有外在的寒,还有吃出来的寒,正常情况下,我们肺部是很滋润的,有很多液体,这些液体津液遇寒就会凝结,形成了痰。

这就好比冬天水遇寒就会结冰一样。人体受寒了津液也会凝结在一起,就产生了痰。我们看有些人,吹完冷风就会感觉有痰,吃冷饮也会有痰,《内经》云:阳化气、阴成形,这种痰就是,阴成形产生的。

这种寒一般都很稀薄,颜色白而且比较透明,且容易吐出来,如果这个痰郁在体内时间日久,也会变成郁而化火成黄痰。

还有一种是热痰,“热痰”,也称火痰。就是受热引起的痰、比如上火,感冒引起的痰,还有一部分是吃出来的痰。

很多人,无肉不欢,不辣不刺激,麻辣烫,烧烤等辛辣食物等,导致肺热。

这就好比我们在熬汤一样,本来汤水是透明清澈的,随着时间慢慢的熬,到最后就熬成浓汤了,我们人体也是一样,肺部中的津液经过热的炙烤也容易产生痰,这些痰一般会比较黄,而且粘稠。

以上这些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痰,都属于有形之痰。

有形之痰我们看得见的,“无形之痰”,可是非常危险,就非常可怕。

这个无形之痰,十有八九也是吃出来的。

首先我们先从脾胃说起。

我们吃进身体的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后,就要进入脾这个中转站。

脾通过吸收的营养运送到心肺,加工成气血津液,输送人体需要的地方,没用的废物随着大小便排出体外。

如果脾虚了这些营养就很难消化,也很难吸收,大量食物水谷停滞体内,又无法快速排出,就会在体内化作非常污浊、非常黏滞、稠厚的,形成我们说的(痰湿)。

那么我们吃进去的食物来到了,第二站,就是在脾的升清作用下,来到肺。

所以说,脾虚导致的痰湿,往往第一时间到肺里了。中医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就是这个道理。

当肺里有了痰之后,就会不停的咳嗽,吐痰。

痰湿之气阻遏头部清阳之气,阴浊不降时。我们就会头晕头痛。

痰湿积聚在胃部,就会吃不下饭,还会引起胃胀、恶心、呕吐、拉肚子。

痰湿如果上泛到心胸部位,心悸、胸闷、气短。

所以胸闷、气短、心悸的时候,不要认为自己心脏出了问题,其很大可能是被痰湿所累。

痰湿之气阻塞了心窍,就会影响了心神,让你心神失常、精神错乱,甚至导致癫痫。所以很多癫痫患者治了几十年,时不时的还在发作的原因。

当痰聚集在身体内部某个地方,就会形成大大小小的肿块,小到身体各种增生、结节、囊肿、息肉、肌瘤。大到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甚至癌症,都和痰湿离不开关系。

所以中医才有了“怪病多痰”、“百病皆因痰作祟”等说法。这下,大家应该大概了解痰湿的形成和危害了吧?

接下来推荐的这个方子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二陈汤”,这个方子非常出名,可以说是一切化痰祛湿的祖方,我们今天很多化痰祛湿的方子几乎都离不开它的身影。

二陈汤由:法半夏15克、陈皮15克、白茯苓9克、炙甘草5克等四位药组成。

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这个方子的组成。

首先,我们先说半夏,半夏这味药是有小毒的,但不用害怕,现在药房里能买到的半夏都是炮制过的半夏,已经没毒了。

半夏辛温,归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作用。

半夏辛温,能燥湿化痰,因水湿壅滞,痰往往就很容易聚集而生,半夏可以把脾运化不掉的水湿燥干。不让水湿有机会聚集成痰。

半夏消痞散结,消痞能消掉水湿成痰的,秽浊、黏滞、稠厚物质,散结能把身体各处的,肿块不管是皮肤肌肉里面的包块,肿块,还是体内的聚集的包块,肿块,硬物,只要是肉里面长出来的都能消散。

半夏还有降逆的作用,胃气上逆、恶心呕吐,民间俗称“翻胃”,是进食后腹部胀满,食物在胃里面翻滚,感觉有气体往上顶,半夏既能化痰,又能燥湿,简直一举两得。

说完半夏再说陈皮。

陈皮性温、味苦而辛,性温能健脾,脾喜温恶寒。陈皮味苦,苦能理气燥湿。味辛所以有升散的作用,能行肺通肺。

陈皮还有一股特殊的芳香,芳香能够醒脾,能够化浊,能让被湿困住的脾胃苏醒过来,脾胃一醒,它就会卖力地干活,把脾胃里的积滞运化掉。

第三味药,茯苓。茯苓这味药在很多祛湿方里都有,茯苓味道甘淡,基本没有什么味道,没有味道中医把它叫做淡味,淡味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就是渗湿,可以把体内多余的湿浊水湿清理出去,从而斩断水湿的源头。

最后一味药,甘草。甘草味甘,甘能补脾,能充脾胃中的津液,还可以调和药性,能让药性缓慢的释放,让药效更加持久。

甘草有生甘草与炙甘草之分。生甘草清热的作用强、适用于偏热体质,炙甘草补益的作用强、适用于偏寒体质。

原方在好也要根据情况而定?这样药效才能倍增,你们说是吧?

接下来就给大家来一个简单的加减。

寒痰,加干姜9克,细辛3克。

热痰,半夏、陈皮减半,加竹茹30克、黄连6克。

痰核、包块(脂肪瘤)去掉甘草,加枳实实12克,昆布15克,海藻15克。

脾胃虚弱,加党参15克、白术15克。

气虚疲乏,加党参15克,黄芪15克

有句古话叫:“千寒易除,一湿难去”。特别是这种痰湿,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祛除的。贵在坚持!

可能你还想了解

☟ ☟ ☟

肝火一烧,不仅口干苦,易长痘,还会失眠,怎样才能降肝火?

失眠、多梦、易醒、睡眠质量差?这个调理方法告诉你,一觉睡到天亮!

一到秋季就咳嗽?教你三个调补妙方,值得收藏!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温馨提示

36个《黄帝内经》
气血双补:
美颜、美体、抗衰冻龄
绽放美丽女人第二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