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巧珍被“抛弃”后,迅速嫁给马栓,是冲动吗?
文│一本情感簿
前言:
《人生》是路遥发表于1982年的中篇小说,至今已有37年的时间。它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不论我们处于什么年龄,什么阶段,只要愿意静下心来认真品读,都可以有不同的收获。
无论你是热血的少年、处于热恋中的青年,或是步入而立,渐近不惑,它都可以给你某些启发和感悟,尤其是面临爱情的选择和迷惑时,这本书更是可以给你一些慰藉和启示。
爱情是神圣的,它的美妙之处在于,不论两者是贫是富、是迟暮还是年少、是君王还是布衣,只要你愿意,它就会发生。
但婚姻不行,这也恰恰是爱情的悲哀之处。不论曾经爱的有多深情、多绚烂,一旦与现实接轨,就会有无数的问题出现,它们纠缠着你、裹挟着你,强迫你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做出取舍。
同样的问题,高加林和巧珍也在面临。区别在于,高加林最后选择了理想,而巧珍则是选择了面对现实。纵然有些残酷,但这也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
在《人生》中,巧珍最后嫁给了马栓,想必很多读者和我都有同样的疑问:巧珍和高加林分手之后,她嫁给马栓真的只是因为冲动吗?她与马栓婚姻是偶然还是必然?
01
巧珍嫁给马栓的前提,是巧珍与高加林爱情的“悲剧”收尾,而这个“悲剧”其实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
斯特林堡曾说:最美好的,也是最痛苦的就是爱情!
巧珍喜欢的高加林的原因,是源于高加林身上书卷气。高加林虽然家境贫寒,父母也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但他们对高加林是寄予厚望的,他们虽然没文化,但他们就是觉得读书很重要,所以他们不论再辛苦,也要供高加林念书。
而读书也确实丰富了高加林的内心和精神世界,增长了高加林的眼界,洗刷了高加林身上的泥土气。但与此同时,高加林身上也有他作为读书人的清高,对于农村的一些“权贵”,例如大队长高明楼、例如“二能人”刘立本(巧珍的父亲)高加林是非常瞧不起的,在他眼中,他们甚至还不如实实在在的农民。
高加林渴望外面的世界,除了本身的理想与抱负之外,更多的是对农村旧道德观念的舆论,农村的封闭和愚昧的排斥和抗拒。
与巧珍的相恋,是因为巧珍的出现和表白的时机,恰好是高加林民办教师身份被顶替,怀着不甘和委屈去县城卖馍馍的情况下,巧珍的善解人意、温柔和痴情,是当时的高加林异常需要的。
巧珍和高加林在一起,其实一直都是“付出”的一方,而高加林则是索取,且极少给予巧珍正面的回应。
唯一的一次当着刘立本以及高家村所有人的面,带着巧珍逛集市的举动,其实也是他对刘立本的示威以及对农村舆论的挑战。
也就是说,这段感情发生的一开始,就是不对等的,不公平的,也掺杂了很多其它因素。爱情需要的是双方共同的努力,而不是单方面的给予。
巧珍和农村的姑娘相比,自然是异常优秀的,但后来高加林在县城工作,和黄亚萍这个城里姑娘有了接触之后,难免在心里就有了对比,就会觉得巧珍这个农村姑娘没内涵、没气质。
书中有一段巧珍来县城探望高加林的描述,因为长时间没见,巧珍很是思念,于是想要上前去拥抱高加林,却被高加林推开,并对她说道:“这不是在庄稼地里!”
再有,高加林和黄亚萍在一起时,讨论的是文学诗词,而巧珍和他聊的则是:
“村里的水井修好了...堰子也加高了...”
“你们家的老母猪下了十二个猪娃,一个被老母猪压死了,还剩下...”
而这样的对话,也在高加林的抗拒和烦躁的制止下结束:“哎呀哎呀!你快别说了!”
所以,高加林最后会选择黄亚萍,一点也不奇怪,倒不是说巧珍不好,只是无论人生观、价值观还是爱情观,二者都不在同一频率,这样的爱情注定无法长远。
“我决不会连累你!加林哥,你参加工作后,我就想过不知多少次了,我尽管爱你爱得要命,但知道我配不上你了。我一个字不识,给你帮不上忙,还要拖累你的工作...你走你的,到外面找个更好的对象。”
这段话,是二人分手时,巧珍对高加林说的。
从这段对话当中,我们除了可以看到巧珍的痴情,也能从中读取巧珍的真实想法。巧珍开始认清二人的“差距”,并接受二人不合适的事实。这段不对等的爱情在巧珍的理解和放手中结束,也是巧珍由一个爱情的理想主义者回归现实的开始。
而这样的结果,也是她嫁给马栓的前提。
02
巧珍嫁给马栓:偶然性&必然性
偶然性:
巧珍与高加林分手之后,异常悲痛,她白天哭晚上哭,整个人瘦了一大圈,她甚至想到了死。
但很快巧珍又出现在了田野上,她又开始劳动了,书中是这样描述的:
她又在田野上出现了,像一匹带着病的、勤劳的小牝马一样,又开始了土地上的辛劳。她先在她家的自留地里营务庄稼;整修她家菜园边上破了的篱笆。后来,也就又和大家一起劳动了,只不过一天到晚很少和谁说话...
从这段描述中,我们除了看到巧珍的坚强,也能轻易的发现巧珍是在以这种方式,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用劳动,来冲淡自己悲伤的情绪,虽然收效甚微,但对于当下的巧珍来说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如果说和高加林分手是巧珍“回归现实”的开始,那么此刻的巧珍就是“接受现实”的开始。
可哪有那么容易呢?爱情之所以让人们又爱又恨,是因为除了会面对拥有时的幸福,也有可能会面对失去后的痛苦。
而那份痛苦,却不是轻易就可以驱散的。
都说忘掉一段感情的最好方式,就是开启一段新的感情。
这个时候恰好马栓带着媒人亲自上门提亲,有心算无心,加上巧珍的一些冲动情绪在内,就答应了马栓的提亲,选择和他结婚。
巧珍承受着巨大的悲痛和压力,加上家人的担忧,促使巧珍急于扭转当下的窘境,脱离痛苦。而之所以说巧珍有些冲动,是因为巧珍答应马栓的提亲之后,还要求马栓必须在三五天之内娶她,如此短的时间之内,巧珍不可能从上一段感情之中完全走出。
选择嫁给马栓,一是因为他出现的时机刚好,二是巧珍本身的想法和意愿,所以这样的结果是具有偶然性的。
必然性:
海伦·罗兰曾说:恋爱是追求;婚姻是“追打”。
小说《人生》的一开始,有过两次马栓来向刘巧珍提亲的描述。
第一次是在高家村和高加林相遇时的,马栓说的话:
“咱跑了几回,看他们家里大人倒没啥意见,就是本人连一次面也不露。大概嫌咱没文化,脸黑。脸是没人家白,论文化,她也和我一样,斗大字不识几升!唉,现在女的心都高了!”
由这段对话当中,可以得知两个细节:
- 马栓在此之前已经先后跑了好几回,提过多次亲。
- 巧珍的父母对马栓比较满意,并没有意见。
第二次是高加林与巧珍刚刚相恋,马栓又一次前来提亲,被高加林告知巧珍已经心有所属,让他别再白费力气。
可以说,和马栓婚姻的“种子”在巧珍的心里无形之中早已种下。而与高加林分手后,无助且绝望的巧珍,相比嫁给其他人而言,会更加容易接受马栓。
80年代,虽然自由恋爱的氛围正浓,但高家村思想的封闭和落后,加上刘立本的老旧思想,“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婚姻观念,对巧珍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加上刘立本明知道巧珍处在悲伤的情绪之中,还愿意向巧珍提及马栓提亲的事,除了他希望女儿可以早日走出情伤之外,也说明他的内心是希望巧珍嫁给马栓的。
这一点,想必巧珍也能清楚的发现。
马栓的条件并不差,不仅是马店村的生产队队长,种庄稼和做买卖也是一把好手,所以马栓是符合刘立本要求的。
“门当户对”的观念,不说80年代,即便是现在,也有很多人是接受并且愿意奉行的一个婚姻准则。可能现在的很多年轻人不这么认为,但必须承认,“门当户对”的观念是有一定的道理和根据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当然,门当户对,并不单纯是钱财、权位上的相当,也需要相当的自我认知、人生观念、行为方式、人际关系模式等等。
天底下的父母,都希望女儿可以有个好归宿。马栓踏实稳重,对巧珍也一心一意,对于她来说,没有比马栓更好的人选了。
书中有这样一个细节,马栓来的时候,刘立本先是犹豫了一下,然后还是告诉了巧珍这件事,并在最后补上了一句:“你要是不同意,这件事我就不强求你了...”
然而巧珍却是告诉父亲,她愿意见马栓。
刘巧珍本身是希望可以尽快摆脱过去,开始新生活的。而且无论是从“门当户对”,还是二者的自身条件和生活习惯,马栓都是那个最佳人选,再加上刘立本的想法和倾向,巧珍会选择嫁给马栓,就是必然的。
03
巧珍被“软化”的根本原因,是马栓的诚意和爱意
莎士比亚曾说:不如意的婚姻好比是座地狱,一辈子鸡争鹅斗,不得安生,相反的,选到一个称心如意的配偶,就能百年谐和,幸福无穷。
前面已经说过,马栓在高加林之前就已经来了很多次,关于和马栓的亲事,其实早就在巧珍心里埋下了“种子”,或者跳出书本之外,也可以说是路遥早就埋下了“伏笔”。
巧珍会接受已经来过很多的次的马栓,因为马栓对他而言不仅是熟悉的,更容易接受;更因为即便被拒绝了那么多次,仍是不折不挠的不断上门提亲,这难道不能证明马栓的心意吗?
当偶然性与必然性重合,那么在当时的情况之下,巧珍嫁给马栓就是必然的。
我们不妨再回忆一下巧珍答应和马栓结婚前的谈话:
巧珍:“我已经在村前庄后名誉不好了,难道你不嫌...”
马栓:“不嫌!这有什么哩?年轻人,谁没个三曲两折?再说,你也甭怨高老师,人家现在成了国家干部,你又不识宇,人家和你过不到一块儿。咱乡俗话说,金花配银花,西葫芦配南瓜。咱两个没文化,正能合在一块儿哩!巧珍,我不会叫你一辈子受苦的!我有力气,心眼儿也不死;我一辈子就是当牛做马,也不能委屈了你。咱乡里人能享多少福,我都要叫你享上...”
马栓为人乐观,上门提亲,跑了那么多趟,不仅不恼,反而仍是开玩笑称刘立本为“老丈人”,这不仅证明了马栓的专情,更能看出马栓对巧珍的痴情。
从巧珍个人感受上来说,和高加林的感情中,她扮演的角色不正是当下的马栓吗?她会选择马栓,除了感动于马栓的痴情之外,又何尝不是在马栓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哪怕抛开旧道德观念、门当户对等等一切外在因。即便巧珍是有些冲动的,但是从她和马栓的对话当中,我们还是可以发现很多细节:
- 巧珍并不是单纯的冲动,即便是心灰意冷的情况下,仍是没有自暴自弃的胡乱嫁人,她问出了自己最担心的问题。
- 都说真的爱一个人,就会爱她的全部。如果巧珍是顶着旧道德观念的舆论和压力,那么选择在这个时候上门提亲的马栓面对的压力会更大,这也更加证明了马栓对巧珍的爱。
- 马栓性格豪爽,且心思细腻;对高加林的态度也间接证明了他的善良、温和以及大度。
- 承诺,马栓的承诺并不是豪言壮语,而是依他的条件可以实实在在做得到的。而相比那些看似浪漫却又遥不可及的承诺,马栓的承诺显然更显诚意和决心。
路遥终究是对巧珍有着一份“爱意”的,在巧珍遭受了如此毁灭性的打击之后,“派出”一个痴情于她的马栓来拯救她,将她带离苦海,不仅给了巧珍一个幸福的结局,更是给了读者一个交代。
如今再仔细回想书中的剧情,马栓除了一开始的“露面”之外,中间就再没有出现过,可见,马栓这个“人物”建立的伊始,就是以巧珍“未来”丈夫的身份出现的。
可见,无论是从道理上来说,还是路遥的本意,巧珍嫁给马栓都是必然的。
结尾
《人生》这本书的最后,高加林因为被举报而撤职,最终又回到农村,原本巧珍的父亲和姐姐是准备替巧珍出口恶气,“惩治”归来的高加林的。
但善良的巧珍闻讯后立马就赶来了,不仅劝阻姐姐打消了念头,还让姐姐找人帮忙给高加林又安排了一份教师的工作。
姐姐巧英当时问过巧珍,她有没有继续和高加林在一起的念头。
巧珍的回答很坚决:“这是不可能的,我已经结婚了。再说,我也应该和马拴过一辈子!马拴是好人,对我也好,我已经伤过心了,我再不能伤马拴的心了...”
《哈儿的移动城堡》有这样一句话:爱,不是找一个完美的人,而是学会用完美的眼光,欣赏那个不完美的人。
如今想来,我们最该感叹的不是巧珍的善良,而是马栓的大度。
明知道妻子巧珍和高加林的往事,却仍是愿意让她赶回来帮助高加林,除了大度,能解释这一切的,就只有“爱”了!
可见,嫁给马栓,巧珍必然会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