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海丨王学仲教授二三事
⊙ 张海
如果以书法作品入选国展数量作为衡量一个省份的书法水平高低或者在全国书界位置的标准,那么,在“第一届、第二届全国书法篆刻展”时,河南省基本处于下游或者下游偏上一点的位置。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河南上上下下达成共识,必须先请进来,再走出去。请进来即请全国著名的书法家、理论家、篆刻家来豫讲学,河南书家必须从做人到为艺真正地以学生身份,认真向他们求教,力求在“全国书法篆刻展”入选数或获奖数上有大幅度提高。王学仲教授即为河南重点请进来的书法家兼理论家之一。期间,我曾陪同王教授用20多天时间奔波5个地市讲学、办展,后又请王教授按照大学模式专门为河南理论作者授课20余天。“润物细无声”,在王教授以及诸位专家学者的悉心指导下,数年间,河南一举跨入书法大省的行列。期间,留下了不少书坛佳话,这里略述二三,以见王教授高尚的人品艺德。
一
20世纪80年代初,王教授从日本讲学归来即应邀到河南讲学,安阳是第一站。因讲课地点安阳市群众艺术馆离车站不算太远,大约有一公里的路程,王教授不让到车站接,他说下车后自己直接去艺术馆。根据预定时间,应该在八点左右到,但是过了半小时仍未到,我就委托群艺馆文艺部工作人员谢艳玲等候,我出去办点事,马上就回来。回来后,我问小谢王教授到了没有,她说没有,但又接着说,有一个卖毛笔的在办公室等你。我到办公室一看,令我大吃一惊,王教授在沙发一角默默地等着。事后我责怪小谢,小谢委屈地说:“你说他刚从日本回来,又是知名教授,我想一定是西装革履,手提皮箱,谁知他一身布衣,手拎着一个破旧的手提袋,俨然一副推销毛笔的样子。”她的话令我哭笑不得。
王学仲 隶书《中原书法大赛记》轴
想想也是,王教授一代大师,学贯中西。虽为师者,却没有一点好为人师的派头,与某些“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的“教授”相比,真是天壤之别。他的这种朴素、低调、谦和的品质使得河南青年学子心生敬畏,并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
二
以王教授的名气,所到之处,求字者纷至沓来。当时,每到一处讲学,都会安排参观当地书法遗迹的活动。王教授每到一处,都紧跟讲解员的步伐,认真听、认真记,不像我等走马观花。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车走舟行中,王教授有感而发,创作了不少感怀诗。这种处处留心皆学问的态度给我们陪同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参观结束后,当地人员都毫不例外地开列一串名单,要求王教授为之写字。我看名单中除了领导外,还有司机、讲解员等,而王教授都有求必应,一一为他们泼墨挥毫。一次,王教授身体不适,次日又要赶到下一个城市讲课,当我再次看到一长串的名单时,实在于心不忍,建议王教授从中选择几位,其他“以后再说”。然而,王教授说:“虽然没多深的交情,但是他们开口也不容易,我就辛苦一点吧。”就这样,王教授按照名单一一写就。其中,有位司机,特别要求王教授为他画一幅山水画,先生不仅满足了他的要求,而且还一丝不苟,当晚给他画了一幅四尺对开的山水画。次日,当我将这幅山水画交给那位司机时,司机激动万分,差一点要跪谢先生,连声说:“王教授真好!真好!”
王教授一生淡泊名利。按王教授书画的艺术价值,完全可以使自己生活得很好,但王教授家徒四壁,让人看了心寒。王教授生活虽然不富足,但精神很富有。大约在20世纪末,他在309医院住院,我和夫人一起去看他,谈起往日赠书法送画之事,提到不少人很羡慕那位司机。王教授笑着说:“这也算是'藏富于民’吧,作为艺术家,他的作品不论被哪位真心喜欢的人所拥有,都应当感到欣慰。”是呀,在当今物欲与金钱相对膨胀的时代,作为一代书画大师,能够做到这个份儿上,实在难能可贵。
王学仲 篆书《天山田舍》联
三
2004年,我的故乡偃师市以我的名义建了一座书法艺术馆,其中一个厅,我建议命名为“三老厅”,即展出我的三位老师——费新我、王学仲、沙曼翁先生的作品。对三位老师,我虽然没有像过去那样行磕头拜师礼,但在成长的道路上,他们确实是给我多方教益的老师和长者,他们是我心仪的老师。从他们身上,我真切领悟到了作为一名艺术家应该如何做人的道理。他们的一言一行,都给我树立了学习的标杆。
1990年“河南书法周”在北京举行,王教授因公务未能参加开幕式,展出期间,他专门从天津到京参观展览。当时,这个展览在全国有相当大的影响,殊不知,展览凝聚着不少王教授的辛勤汗水和默默耕耘。王教授看过展览之后非常高兴,对值班的吉欣璋说了许多肯定的话,让他传达给我,临走前特地交代吉欣璋,对我的一幅小字行草给予三点肯定,并要我按这条路坚持走下去。其实,那幅小字行草书是带有一点探索性的,当时并非十分自信,想不到王教授给予肯定并热情鼓励,这使我坚定了沿此路子走下去的信心。两年之后的全国第五届书法篆刻展,这一路子的小字行草作品很荣幸地高票获得了全国奖。
王教授对青年人多是关怀鼓励,而对于自己则严于律己。一次由我委婉传达了别人对他的一点异议,他在回信中写道:“所提情况切中我病,甚觉感谢。至70年代你肝胆相知,助我良多,眼见河南书法之蓬兴,甚觉喜慰。我亦引河南为我之后方,诸不见外,如能见河南的刊物上收有批评我的东西,这不应该看作不好之事,批评可以促进书艺之发展。人之见解不齐,不提并不见得人家没意见,更不应声明辩白。”王教授这种虚怀若谷、闻过则喜的君子之风,不仅为我们做出了如何对待批评的榜样,这也是王学仲先生之所以成为书坛大家的德基。
王学仲 隶书《安阳访古》诗轴
当然,像我这样的例子河南还可以举出很多很多。王教授到河南讲学之后,河南书法创作和理论研究同步发展,“第三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入选数上升为全国第三位,“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以及以后数届的入选数和获奖数大都排在一二位之间。当年王教授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培育的小树与幼苗,如今大都已成材,或频频入展,或摘得桂冠,且有不少栋梁之才,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书法家。传薪续火是为师之道,培养后学是为师之责。然而,王教授从天津来到河南,倾其全身心为河南乃至全国培养了无数书法人才,这是多么高尚的情操和宽广的胸怀。
王教授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精深的艺术造诣、严谨的治学态度、谦恭的为人态度、高尚的品德修养却永远激励着我们,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