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是如何崛起为渝东南老大的?

文/贺之见
黔江西沙路步行街

印象中的黔江,直辖前与万州一样,为地级市驻地,是渝东南老大。可翻看相关记录,发现一个问题:从黔江的历史、黔江的区域位置,无论如何,黔江都不会成为渝东南老大,那黔江是如何一步步走上前台呢?

1995年黔江地区五县行政区划图  重庆市勘测院制图
渝东南不似其他地方政区中心稳定。比如渝东北,从汉至清朝基本上以奉节为中心,民国之后以万州为中心。可渝东南,行政中心变化纷繁,大部分时间以彭水为中心,元代之后的土司时代及清朝、民国,以酉阳为中心的时间较多,以涪陵为首也有一段时间。
解放初期,渝东南延续清朝惯例,黔江与秀山都归属酉阳专区。不久之后,废除了酉阳专区,整个渝东南片区,均归涪陵地区。直至1988年,四川省析涪陵市,设立黔江地区,才变成了我们印象中以黔江为龙头的渝东南形象。石柱、彭水、酉阳、秀山、黔江,均属黔江地区。
不过始终存在一种疑问,为何渝东南首府当初不选择在酉阳或者彭水建立呢?
黔江阿蓬江
黔江为首府,历史无传承,地理区位不占优势,交通不便利,经济区位不突出,就这样,还能成为渝东南老大,实在叫人费解。
从历史来看,黔江在东汉时期才从彭水分开,建置丹兴县。不久又脱离中央王朝管辖,无县可言,中途部分时间为州郡驻地,但州郡的规模基本上与县差不了多少。直至新中国成立,其行政级别总体而言均为普通县,时而属于酉阳专区,时而属于涪陵专区。历史上,黔江基本上没有成为渝东南首府的历史。
经济,也不是黔江的特长。翻看四川省统计年鉴,1988年,整个黔江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是10.6亿元,横向比较万县市的数字是35.3亿元,三倍的差距,更别说与重庆市相比。用相关文件的话来说:黔江是全市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中经济实力最弱、人口规模最小的城市,集聚辐射能力不足,交通枢纽尚未形成,城市功能不完善,扶贫攻坚任务还十分繁重。
黔江濯水古镇
那黔江为何如此幸运呢?
有文章总结为:
1988年,四川省为解决边远地区管理及公共服务等问题,推进川东南地区的扶贫开发,成立黔江地区,处于地区中心区位、交通门户的黔江成为行署治所。
核心要素就是:地区中心区位、交通门户。
对于此二者,我不是很认同。从地理区位而言,黔江仅临彭水、酉阳二县,及不上彭水、酉阳区位好。其城区地貌,虽好过彭水,但远逊于秀山县城。
交通门户更是无从说起,建黔江地区时,到达黔江需翻山越岭,而彭水有天然的乌江航道,直通长江等地。
单科成绩都不优秀的黔江,综合来说,还是比较合适的。
兴建较大规模城市,黔江无疑比彭水、酉阳好。秀山城区虽平坦,可距较发达的重庆,过于遥远。
最终,地区首府,花落黔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