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到无力,你可能陷入了“自我不一致理论”。
Higgins教授的自我差异理论(Self-discrepancy theory)认为,个体自我概念包括3个部分:理想自我(ideal self);应该自我(ought self);现实自我(actual self)。可具体细分为六大类。
自我-现实(actual self):指个体实际具备的特性的表征。也就是“我是.......”,对自己的评价。
自我-理想(ideal self):指个体认为自己理想上应具备的特性的表征。也就是“我想要......”自己的愿望。
应该-自我(ought self):指个体自己认为自己有义务或责任应该具备的特性的表征。也就是“我必须......”自己的职责和义务。
以上是针对自我的个体对自己的评价、愿望和责任的认识。同样的,作为社会上的一员,每个人又都不是单独的存在,在他人眼中也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他人-现实:“别人认为我是......”也就是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他人-理想:“别人希望我......”,别人对自己的期望。
他人-应该:“跟我一样的人都......”,一种默认的规则,也即是一个人所处圈层的规范。
其中:自我-应该 和 他人-应该 的区别:
前者是「我」对自己的规范、要求;后者是大环境对「我们这种人」的要求。
很多时候,我们会间发性地产生一种无力感,即使整天坐着啥都没干也会感到很疲倦,亦或者说做什么都感到提不起来精神,这些往往都是陷入了“自我不一致理论”中。
其中,理想自我和应该自我称为自我导向(self—guides)或自我标准。
著名文学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有一句话就是,“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这句话的前提就是他的信念中认为,“苦难既辉煌”。一个人所承受的苦难在一定要条件下最后都将会转化成一个人的荣耀。也正如人们常引用的一句话“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Higgins教授指出:理想自我(包含自我-理想和他人理想,后同)和应该自我是引导现实自我的标准,当现实自我与这些标准有差异时,就会产生要减少这种差异的动机,这种动机推动着人们以达到现实自我与相关的自我标准相匹配的状况。
什么意思呢?我们的大脑是不喜欢不确定性的,相反地,大脑喜欢稳定、不费脑的状态。所以当自我-理想、自我应该以及他人理想、他人应该和自我0实际不匹配时,大脑就要做出判断,开始行动,以便让这个不稳定状态重新回到稳定的匹配状态。
要么努力改变自身,不断提升自我-实际的高度,使之更加靠近自我-理想和自我-应该,要么降低后者,“我就是个俗人""我就是这样了......”这样的一时之气其实也是大脑在自我暗示,只要大脑觉得舒服就行,要不要努力,要不要成为人上人,其实大脑是不在乎这些的。
自我差异理论假设,每种类型的自我差异反映了一种特定类型的消极心理情境,而这种特定类型的消极心理情境又与特定的情绪问题相关联。
具体地说,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异表示没有达到自己的理想状态,反映了“积极的结果没有出现”的消极心理情境,这种心理情境会导致沮丧类情绪,如抑郁、失望、挫折感、羞耻等。现实自我与应该自我的差异表示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或者义务,这将预示着“消极结果的出现”,这种心理情境会导致焦虑类情绪。
在美籍华裔作家伍绮诗的小说《无声告白》的扉页,显赫地写着“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细心的读者可能就会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与分量。
父亲是黄皮肤的华人、母亲是白人、三个孩子成了混血儿,成了班上唯一一处亮眼的“风景”。母亲希望女儿莉迪亚成为一名临床医生,每年的圣诞节都送各种关于医学书籍和器材,而父亲则希望莉迪亚合群,能和班上的同学成为朋友。
就这样,在双重截然相反的要求与期望下,莉迪亚不堪重负,在活得很压抑,最后在一个月明风清的晚上,独自去湖里划船,带着双亲的无限期望,永远地走了。
在她这里,不仅自我-实际和自我理想相差太大,甚至就是完全不同的个体,一边应付母亲的做最优秀的自己,一边又要关注父亲的一定要合群。完全丧失了自我,活在了他人的期待中。这样的结果可想而知的。
因为从小的这种环境,使得莉迪亚在成长的过程中,从父母那里内化得到的道德规范、思想价值观,作为自己的自我导向。
紧绷着的神经,“砰”,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