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歌诀详解——温脾汤
温脾汤
《备急千金要方》
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
寒热并行治寒积,脐腹绞结痛非常。
【歌诀总括】温脾汤由人参、附子、干姜、甘草、当归、芒硝和大黄组成,全方寒热并用,善治阳气不足,寒积内停。阴寒与积滞互结,脐腹绞痛症状明显。
【歌诀详解】本方主治的冷积内停证,是由脾阳不足引起。中阳不足,不能温煦,寒从中生;饮食不得运化,积滞内停于肠腑,故见大便秘结,脐腹疼痛,伴见手足不温。注意温脾汤中无发热的症状,这也是本方与大黄附子汤的重要区别,显示了正气的虚实差异。方中以附子和大黄并为君药,温阳通下,攻下冷积。其中大黄的用法为“去性存用”。配伍芒硝润肠软坚,助大黄攻下;干姜温补脾阳,助附子温中散寒,共为臣药。佐
用人参、当归,益气养血,使攻下而不伤正。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药性。全方温散、攻下、补益三法并用,寓温补于攻下之中,适用于阳虚邪实的寒结证。除便秘外,本方还可以治疗寒积内停所致的下利赤白。由于脾阳不足,运化不利,积滞内停,湿浊之气腐蚀肠络,则可引起下利脓血。本病表现虽与便秘差异较大,但病因均为阳虚积滞内停,故属“异病同治”之法。
【应用点睛】本方可用于治疗急性单纯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消化性溃疡等属于脾阳不足、冷积内停者。近年来,在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等的治疗中应用日渐广泛。
温脾汤
《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大黄五两(15g)当归干姜各三两(各9g)附子人参芒硝甘草各二两(各6g)
【用法】上七味,口父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服,一日三次(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攻下冷积,温补脾阳。
【主治】阳虚寒积证。腹痛便秘,脐下绞结,绕脐不止,手足不温,苔白不渴,脉沉弦而迟。
【方解】本方证因脾阳不足,阴寒内盛,寒积中阻所致。寒实冷积阻于肠间,腑气不通,故便秘腹痛、绕脐不止;脾阳不足,四末失于温煦,则手足不温;脉沉弦而迟,是阴盛里实之征。本方证虽属寒积便秘,但脾阳不足是为致病之本,若纯用攻下,必更伤中阳;单用温补,则寒积难去,惟攻遂寒积与温补脾阳并用,方为两全之策。方中附子配大黄为君,用附子之大辛大热温壮脾阳,解散寒凝,配大黄泻下已成之冷积。芒硝润肠软坚,助大黄泻下攻积;干姜温中助阳,助附子温中散寒,均为臣药。人参、当归益气养血,使下不伤正为佐。甘草既助人参益气,又可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协力,使寒邪去,积滞行,脾阳复。综观本方,由温补脾阳药配伍寒下攻积药组成,温通、泻下与补益三法兼备,寓温补于攻下之中,具有温阳以祛寒、攻下不伤正之特点。
本方与大黄附子汤同属温下剂,都能主治寒积便秘。本方是由脾阳不足,中气虚寒,而致冷积内停,证属虚中夹实,故方中配以干姜、人参、甘草以顾护中阳;大黄附子汤为寒积里实证,证实无虚,故配细辛辛温宣通,助附子散寒止痛。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脾阳不足,寒积中阻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腹痛,便秘,手足不温,苔白,脉沉弦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若腹中胀痛者,加厚朴、木香以行气止痛;腹中冷痛,加肉桂、吴茱萸以增强温中祛寒之力。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急性单纯性肠梗阻或不全梗阻等属中阳虚寒,冷积内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