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解表剂(二)

1、银翘散的组成药物除银花、连翘、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外,其余的是
A、竹叶、杏仁、桔梗、菊花、甘草
B、苏叶、桔梗、芦根、竹叶、甘草
C、薄荷、杏仁、桔梗、桂枝、甘草
D、薄荷、杏仁、竹叶、桔梗、甘草
E、薄荷、竹叶、桔梗、芦根、甘草
2、银翘散的辨证要点是
A、发热,微恶寒,咽痛,口渴,脉浮数
B、咳嗽,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
C、咳嗽痰白,胸脘满闷,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苔白脉弱
D、咳嗽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E、咳逆气急,甚则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浮而数
3、桑菊饮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A、咳嗽咽痒,微有恶寒发热,苔薄白,脉浮缓
B、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苔薄白,脉浮缓
C、身热,咳逆,气急鼻塞,苔薄黄,脉滑数
D、咳嗽,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
E、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有汗不多,口渴咽干,舌尖红,脉浮数
4、麻杏甘石汤中麻黄与生石膏的配伍比例为
A、2:1
B、1:2
C、1:4
D、4:1
E、3:1
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败毒散组成药物的是
A、柴胡、前胡
B、羌活、独活
C、荆芥、豆豉
D、桔梗、茯苓
E、人参、川芎
答案与解析
1、【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银翘散的组成是:连翘、银花、苦桔梗、薄荷、竹叶、生甘草、芥穗、淡豆豉、牛蒡子、鲜苇根。
2、【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银翘散辛凉透表,清热解毒。《温病条辨》称本方为“辛凉平剂”,临床应用以发热,微恶寒,咽痛,口渴,脉浮数为辨证要点。
3、【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桑菊饮主治风温初起、表热轻证,临床症状可见咳嗽,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
4、【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麻杏甘石汤中石膏用量倍于麻黄(古代度量衡采用十六进制,石膏半斤、麻黄四两),不失为辛凉之剂。
5、【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败毒散的组成为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人参、甘草。

细目三  辛凉解表

一、风热表证

银翘散
《温病条辨》
组成:连翘一两、银花一两、苦桔梗六钱、薄荷六钱、竹叶四钱、生甘草五钱、芥穗四钱、淡豆豉五钱、牛蒡子六钱、鲜苇根。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初起之风热表证。
配伍意义:本方所治温病初起开阖失司,因外感风热,邪在卫分,卫气被郁,肺气失宣所致。治疗当辛凉透表,清热解毒为主。
故方中重用银花、连翘为君,能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又可辟秽化浊,在透散气味芳香,既卫分表邪的同时,兼顾了温热病邪易蕴而成毒及性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且可解毒利咽;荆芥穗、淡豆豉,辛而微温,解表散邪,此两者虽属辛温,但辛而不烈,温而不燥,配入辛凉解表方中,增强辛收透表之力,是去性取用之法。芦根、竹叶清热生津;桔梗开宣肺气而止咳利咽,同为佐药。生甘草质可调和的目的,护胃安中,又合桔梗利咽止咳,是属佐使之用。
本方所用药物均系轻清之品,用法强调“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体现了吴氏“治上焦如羽,非轻莫举”的用药原则。
全方配伍特点:辛凉之中配伍少量辛温之品,既有利于透邪,又不悖辛凉之旨。疏散风邪与清热解毒相配,外散风热,内清热毒,疏清兼顾,以疏散为主。
运用:
(1)辨证要点
《温病条辨》称本方为“辛凉平剂”,是治疗外感风热表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发热,微恶寒,咽痛,口渴,脉浮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渴为伤津较甚者,加天花粉生津止渴;项肿咽痛系热毒较甚者,加马勃、玄参清热解毒,利咽消肿;衄血热伤血络所致者,去荆芥穗、淡豆豉之辛温,加白茅根、侧柏炭、栀子炭凉血止血;咳者,是肺气不利,加杏仁苦降肃肺以加强止咳之功;胸膈闷者,乃夹湿邪秽浊之气,加藿香、郁金芳香化湿,辟秽祛浊。
(3)使用注意
凡外感风寒及湿热病初起者禁用。方中药物多为芳香轻宜之品,不宜久煎。
菊饮
《温病条辨》
组成:桑叶二钱五分、菊花一钱、杏仁二钱、连翘一钱五分、薄荷八分、苦桔梗二钱、生甘草八分、苇根二钱。
功用:疏风清热,宜肺止咳。
主治:风温初起表热轻证。阻咳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
配伍意义:本方证为温热病邪从口鼻而入,邪犯肺络,肺失清肃所致。治当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方中桑叶甘苦性凉,疏散上焦风热,且善走肺络,能清宣肺热而止咳嗽;菊花辛甘性寒,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而肃肺。二药轻清灵动,直走上焦,协同为用,以疏散肺中风热见长,共为君药。
薄荷辛凉,疏散风热,以助君药解表之力;杏仁苦降,肃降肺气;桔梗辛散,开宣肺气,与杏仁相合,一宜一降,以复肺脏宣降而能止咳,是宣降肺气的常用组合,三者共为臣药。
连翘透邪解毒;芦根清热生津,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相伍,使上焦风热得以疏散,肺气得以宣降,则表证解、咳嗽止。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伤寒论》
组成:麻黄四两、杏仁五十个、炙甘草二两、石膏半斤。
功用:辛凉疏表,清肺平喘。
治: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身热不解,咳逆气急,甚则鼻扇,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浮而数。
配伍意义:本方证是风寒表邪不解,郁而化热入里;或风热袭表,表邪不解入里所致。治当辛凉透邪,清热平喘。
故方中以麻黄、石膏为君。麻黄辛温,开宣肺气以平喘,开腠解表以散邪;石膏辛甘大寒,清泄肺热以生津,辛散解肌以透邪。
麻黄与石膏相配,一辛温,一辛寒,一以宣肺为主,一以清肺为主,俱能透邪于外,合用则相反之中寓有相辅之意,消除致病之因,调理肺的宣发功能;且麻黄得石膏则宣肺平喘而不助热,石膏得麻黄则清解肺热而不凉遏,又是相制为用。由于本方石膏用量倍于麻黄,仍不失为辛凉之剂。
以杏仁为臣药,味苦,降利肺气,平喘咳;杏仁与麻黄相配则宣降相因,与石膏相伍则清肃协同。佐使炙甘草益气和中,与石膏相配又能生津止渴,并能调和于寒热宣降之间。四药合用,解表与清肺并用,以清为主;宣肺与降气并用,以宜为主。共奏辛凉疏表,清肺平喘之功。
柴葛解肌汤
《伤寒六书》
组成:柴胡、干葛、甘草、黄芩、羌活、白芷、芍药、桔梗、生姜三片、大枣二枚、石膏一钱。
功用:解肌清热。
主治: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恶寒渐轻,身热增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咽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

细目四  扶正解表

败毒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人参、甘草各三十两、生姜、薄荷少许。
功用: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淡苔白,脉浮而按之无力。
配伍意义:本方证是因患者正气素虚,复感风寒湿邪,卫阳被遇,肺气不宣所致。治当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故方中以羌活、独活为君,发散风寒,散湿止痛。其中羌活长于祛上部风寒湿邪并止痛,独活长于祛下部风寒湿邪并止痛,合而用之,为通治一身风寒湿邪的常用组合。臣以川芎行气活血,并能祛风;柴胡解肌透邪,并能行气。二药既可助君药解表逐邪,又可行气活血以加强宜痹止痛之力。
佐以桔梗宣肺利膈,积壳理气宽中,二药相配,升一降,是宣降肺气、畅通气机、宽胸利膈的常用组合;前胡化痰止咳,扶苓渗湿消痰。生姜、薄荷为引以助解表之力;甘草调和药性,兼以益气和中,共为佐使之药。
此外,方中人参亦属佐药,用以益气扶正,一则气以鼓邪外出,并寓防邪入里之义;二则令放中有补,不致耗伤真元。综观全方,邪正祛邪为主,共奏散寒祛湿、益气解表之功。
参苏饮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人参、紫苏叶、干葛、半夏、姜汁、前胡、茯苓各三分、枳壳、桔梗、木香、陈皮、炙甘草各半两、生姜七片、枣一个。
功用: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主治: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正。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寒,咳嗽痰白,胸腕满闷,倦息无力,气短懒言,苔白脉弱。
编辑:钊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