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灵渠——一颗璀璨明珠
灵渠——一颗璀璨明珠
白锦刚||青海
灵渠,作为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一颗璀璨明珠,早有耳闻,并一直有一睹芳容的冲动。2021年5月下旬的一天,终于走进了她,亲临了一次古人智慧的沐浴。
那天,细雨霏霏,气候宜人,激奋写在我们一众脸上,举伞排队、检票后,直接进入景区展览馆,边观看灵渠图片、电子沙盘,边听讲解,一帧帧历史的画面向我们展开——
灵渠,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湘桂运河,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境内,于公元前214年凿成通航。灵渠全长36.4千米,流向由东向西,将兴安县东面的海洋河(湘江源头,流向由南向北)和兴安县西面的大溶江(漓江源头,流向由北向南)相连,沟通了长江和珠江水系,沿途置陡门(具船闸作用)三十六座,蓄水而渐进,可以循崖而上、建瓴而下,往来舟楫甚利,民田得以灌溉,是中国古代水利建设的杰作、世界最古老的运河之一,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的美誉。
秦朝为何修凿这样一道渠?在两江水流方向相反、且高差很大的情况下是如何建成通航的?带着疑问,一探究竟。
灵渠,是秦代著名的都江堰、郑国渠之后又一中国水利历史奇观。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北方六国(齐、楚、燕、韩、赵、魏)后,命屠睢率兵50万分5军南征百粤,每军要占领五岭一个主要的隘道,而占领湘桂两省边境山岭隘道的,就是其中的一个军。最初遭到当地民族的抵抗,屡遭败绩,3年兵不能进,军饷转运困难。为开拓岭南,统一中国,秦始皇随于公元前219年,命监御史禄掌管军需供应,督率士兵、民夫在兴安境内湘江与漓江之间修建一条人工运河,以运载粮饷。历经5年,秦渠凿成,秦始皇迅速统一了岭南,岭南及中南半岛北部纳入了秦代中国的版图。秦渠也称零渠,有可能是“自零陵凿渠”的说法而来,零灵同音,又称灵渠了。
灵渠主体工程由铧嘴、大天平、小天平、南渠、北渠、泄水天平、水涵、陡门、堰坝、秦堤、桥梁等部分组成,尽管兴建时间先后不同,但它们互相关联,成为灵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灵渠工程,在最合理的地方,以最便捷的方式,用最经济的成本,连接长江和珠江南北两大水系,实现了通航条件的完备。灵渠巧妙解决了很多的技术难题。为保持整体水流大方向的一致,使用堰坝抬高水位,这一方面解决了河道的流向问题,但另一方面却可能因高差巨大造成水流过快而影响航行安全,弯道代闸的设计就应运而生了。弯道代闸作为中国古代运河工程中的杰出创造,在灵渠的航道设计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灵渠利用弯道延长渠道长度,有效地平缓坡降,解决了因高差变化而带来的航行安全问题。
灵渠最为经典的设计是渠首大、小天平与铧嘴,它们共同作用,三七分配南渠和北渠的进水量。铧嘴(犹如都江堰的鱼嘴)是一座长70米、位于灵渠拦河大坝大小天平尖端的砌石坝——分水平台(导水堤),原长为186米(现长73米),宽23米,高约6米,把河水劈分为二,其中七分水顺大天平回流到湘江,三分水经小天平和南渠注入漓江,即所谓的“湘七漓三”。
接铧嘴下游是拦截海洋河的拦河坝,大天平即拦河坝的右部,小天平为拦河坝的左部,大天平与小天平衔接成人字形。大天平右端设有北陡,即引水入北渠的进水口;小天平左端设有南陡,即引水入南渠的进水口。据1985年12月—1986年1月桂林水利电力设计院和水电建筑工程处对灵渠大小天平勘测,大天平坝顶长344米,宽12.9—25.2米,砌石体最大高度2.24米,上游溢流面高程213.7米,河床底高程213.5米。下游鼻坎高程212.3米,河床冲刷坑底高程210.9米。小天平坝顶长130米,宽24.3米,砌石体最大高度2.24米,上游溢流面高程213.3米,河床底高程212.8米,下游鼻坎高程212米,河床冲刷坑高程210.8米。大小天平均为面流式拦河堰,轴线间之夹角108度,与河床方向的夹角大天平57度、小天平51度。坝体外部为浆砌条石及鱼鳞石护面,上游条石砌成台阶状,下为混粘土砂卵石和石灰岩条石。上游条石顶面用石榫连接形成整体,天平中部块石近于直立砌筑,称之为鱼鳞石。鱼鳞石下伏的沙卵石,上部为人工混粘土的砂卵石坝体,下部为原生沉积砂卵石。条石及鱼鳞石之间的胶结物,一部分为沙粘土及石灰,已风化松散;另一部分是掺有桐油的乳白及粉红色之胶结物,结构致密,抗风化力强,特别坚硬。
灵渠不仅连通了湘江与漓江,更在于其连接了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改变了中国自然水系的格局。在秦一统岭南地区后,灵渠发挥了更多区域间经济、政治、文化融合方面的作用。唐宋以来,人口的激增带来了农业的持续繁荣,灵渠周边地区就成为重要的农业区,这也使灵渠的灌溉作用越来越大,所谓“灵渠胜似银河水,流入人间灌稻粱”。灵渠也成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枢纽。正如《徐霞客游记》中所载:“渠至此细流成涓,石底嶙峋。时巨舫鳞次,以箔阻水,俟水稍厚,则去箔放舟焉”,可见其作用之大。唯遗憾的是,秦汉历史中有其他“水工”(水利工程师)的记忆,然而负责灵渠这一重要水利工程的“水工”却并没有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甚至连“水工”活动的片言只字也未见保存。
灵渠,改变了华夏文明和中国历史的走向,首次完成了人类历史华夏中原地区黄色文明与太平洋地区蓝色文明的融和。灵渠虽经历代修整,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直到20世纪中叶桂黄公路和湘桂铁路的修通,其航运功能才逐渐退化。然而,赳赳老秦的遗族至今繁衍生息在灵渠两岸,在他们的语言、民俗、生产、生活和家族文明传承当中,处处镌刻着大秦文明的历史文化印记。
听完讲解,再看实景,心中似乎就有数多了。当围观铧嘴、游览古渠和四贤祠(秦监御史禄、汉伏波将军马援、唐桂管观察使李渤、桂州刺史鱼孟威)、飞来石(传说此石是四川峨嵋山飞来的仙石,修渠时这里有猪婆精作怪,渠堤白天修好,夜晚猪婆精拱倒,使修渠误工,领工被杀,民夫受累,飞鹤大仙便将座下蒲团石飞来镇住猪婆精,渠堤始成)、万里桥(昔日往来南北必经之道,据说该桥距唐城长安水路约万里)等一个个遗迹,时时会被灿烂的古文明和工匠的智慧所震撼。
北有长城,南有灵渠。
长城、灵渠、兵马俑被国际文化旅游界誉为华夏文化原生文明——秦文化历史遗存的瑰宝。灵渠入选2018年(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其遗产构成极其丰富,除了大量的水利遗存外,还包括不同时代的古桥、古遗址(与灵渠防御相关的秦城遗址)、古建筑(与信仰相关的祠庙)乃至非物质文化遗产等。2021年1月,“灵渠”入选第四批国家水情教育基地名单。灵渠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水利风景区。
如何在传承遗产价值的过程中平衡保护与利用的关系,让灵渠这颗璀璨明珠更放异彩,也考验着当代人的智慧。
2021.10.08于西宁
插图/作者
作家简介
1959年8月出生,甘肃兰州榆中人,从戎23载,就职于青海一知名文化产业22春秋,长期从事政工和党务工作。青海诗词学会会员,西宁市作家协会会员,“冬歌文苑”文学顾问。居西宁。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