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俊巧:难忘儿时的地炉子
难忘儿时的地炉子
河北平山 郝俊巧
“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雨毫不吝啬地带走了秋的凉爽,玻璃上的雾气告诉我们大气里已经带来了寒意,微信上交暖气费的公告不得不让人意识到:冬天即将来临。
记得小时候的冬天来的总是很早,在人们还在享受着秋收的喜悦和冬种的希望时,凛冽的寒风就吹来了冬的气息;刚出土的冬麦还未享受一下秋的舒爽,就早早地披上了冬的水衣;雪花耐不住冬的寂寞,夹杂在雨水中悄悄来临。这时让人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地炉子修整好了,破损的地方要及时补救,该修补的修补,该疏通的疏通,该清理的清理,一切准备就绪,为这即将到来的寒流做出应有的防护。
地炉子不同于其它的火炉,需要用砖和泥砌成,而且它往往是和土炕连在一起的,身体的一半是在屋地以下的,露出地面的一半也比较低,整个炉子分了三层,最底层是一个大坑,可以容得下两个小孩坐在里面,这是用来盛燃烧后的灰渣的;用指头粗的细铁棍做成篦子将两层隔开,篦子以上到炉口是第二层,里面呈葫芦状,上小下大,用来盛自制的可以燃烧的煤球,也可以烧蜂窝煤;炉口上边是一个空层,这个空间可以闷红薯,烙馒头,这个空间的设置深得人们喜爱,在炉与炕连接的地方有一个方口,可以把热气输送到炕洞内,最后用一套完整的炉圈盖严实了,这样一个完整的地炉子就完成了。地炉子的好处很多,既可以取暖,又可以做饭;既制作简便,又安全可靠。
当寒风裹挟着雪花从天而降,灼热的地炉子便开始扬眉吐气,整个屋子变得暖和起来,淘气的小猫咪不再东跑西藏,总是喜欢蜷缩在炉旁呼噜噜地做着美梦;老人喜欢坐在炉边翻烤着红薯、膜片,享受着做食的安详;阵阵清香在屋子里弥漫,勾起了孩子们的食欲,你抢一块儿,我夺一嘴儿,吃的是满嘴香甜。在这大雪纷飞的日子里,小小的地炉子成了全家人的依靠,一家人围在炉旁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最使我难忘的是地炉子下的那个大坑,那时却是我的乐园,父母总是忙,顾不上管我的时候,就用一块木板挡在炉子和地坑中间,再把地坑的底扫干净了,把我和一些自制的小玩具放在小坑里,又安全,又暖和。长大一点,有时父母不在家,自己就掀开盖着坑的木板,跳到里边玩,尽管偶尔也有被烫一下的时候,也有因此弄脏衣服的时候,这时也总会传来母亲喋喋不休的唠叨,但它所给予我的温暖却是别的什么无法替代的。小坑伴我慢慢长大,在我心里,它俨然成了我儿时亲密的伙伴。
地炉子还有一个优点就是把热气传到炕上,无论什么时候被子底下都是暖和的。在寒冷的冬季,一回家,人们总是习惯爬在炕上,把手放在被子底下暖一会儿,随着热气传入全身,心情一下子也变好了,那种幸福的感觉就像喝了蜜一样,甜甜的,美美的。就正如劳累之后躺在舒适的草垛上休息的那种幸福,又如经受饥饿之后看到满桌子的饭菜摆在自己眼前时的那种惊喜。现在的孩子不再经受“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烈日炎炎,也不再遭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的冬雪凛凛,用老人的话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老人总是担心:蜜罐里长大的这一代在社会发展的浪潮中能经受住风雨的考验吗?
自从承保责任制在农村开展之后,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大的改变,原来的土炕被木床所代替,理由有很多:有人认为它脏,有人觉得它土气,也有人总觉得土容易招虫子……个别有老人的家庭仍然保留了土炕,用老人的话说:“床可没有炕睡着舒服。”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暖气接到了千家万户,土炕慢慢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与之相连的地炉子也不复存在了,除了一些特别的地方还有遗存,大概很难再看到这样的地炉子了。
回想过去,生活条件是差了些,但全家人能集在一起,分享欢乐,一块儿窝头也能变成美食,而今天我们能品尝到的食物可以说是琳琅满目,但我们却再也找不到那种独特的味道,我不禁扪心自问:我们失去的到底是什么?当我们在感叹社会发展,祖国繁荣的时候,是否该抓住些什么?
责编:丁松 排版:何苗
郝俊巧,河北平山中学教师。曾多次获得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河北省教育学会举办的论文大赛奖项,并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的称号。在《西柏坡报》《平山教育》上发表过多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