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展翅穴,水塘上建起来的皇陵,清东陵之康熙景陵
文/陈益峰
景陵是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帝)的陵寝,位于遵化市西北七十里昌瑞山孝东陵之东稍南二里许。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二月初十日开始动工,康熙二十年(1681年)二月营建告成。康熙皇帝首创了先葬皇后,地宫门不关闭,以待皇帝的先例。
康熙二十年三月初八日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同奉安入景陵地宫;康熙二十八年十月二十日孝懿皇后同奉安地宫;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驾崩,雍正元年(1723年)九月初一日奉安于景陵地宫,掩闭地宫。
《钦定大清会典》卷42:景陵在昌瑞山,孝东陵之东。仁孝皇后(孝诚皇后)合葬,孝昭皇后、孝懿皇后、孝恭仁皇后祔葬,敬敏皇贵妃(雍正元年,雍正因允祥之故,将其母敏妃追封为皇考皇贵妃和其谥号),从葬景陵地宫。
康熙皇帝画像,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年号康熙。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西藏方面尊称为:文殊皇帝。顺治帝第三子,生母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如今的很多边疆国土面积,都是出自康熙皇帝开疆拓土得来的。
康熙即位后,国事太多,南方有三藩之乱,北有准格尔叛乱,所以他并没有象其它帝王一样马上修建陵寝。
康熙十三年,才派出了大学士、礼部官员和钦天监去为自己寻找建陵之地。
景陵修建之前,康熙皇帝派出的钦天监地理明师,相中此地,可惜陵址处原是一个大水潭,潭水深不可测,还常有蛟龙出没,老百姓都不敢靠前。
《昌瑞山万年统志》所绘制的清东陵鸟瞰格局
康熙做了个梦,梦见龙王三太子对他说:“那个水潭是我居住了几千年的龙宫,陛下是真龙天子,是有道明君,我现在奉玉皇大帝之命,将此地让与陛下建陵,特来相告。”
三太子说完就不见了。康熙梦醒后,感觉这是天意。随后,康熙的帝陵就在水潭的位置建了起来。
康熙景陵穴位的正中位置,有一口面积一亩多的深水潭,深水潭深不见底,深水潭的底部和陵区南面的龙门口相通,水下常有蛟龙出没。类似的现象,深潭中藏有蛟龙,笔者在民间考察地理,也听老人过说。
景陵动工之日,原来深不见底的深水潭,居然缩小的只剩下半亩了,这让奉命建陵的大臣和工匠们惊讶不已。工匠们用大缺勤子昼夜不停地舀干了剩下半潭水后,马上修建起来,历经6年,景陵终于建成了。建造陵墓时候,有奇特的征兆,这事在民间也比较常见,应该不是胡编的。
康熙帝的景陵是继孝陵之后建的第二座陵寝,按照昭穆制度,康熙的陵墓应该在其父亲的左侧,位于孝陵东南二里左右,地理格局远远逊于孝陵。昌瑞山主峰中抽脉结孝陵。左侧大帐,回身开面结景陵。
顺治孝陵为首陵,其儿子康熙景陵居左侧
鸟瞰大龙原来结穴景陵
昌瑞山左侧大帐回身顾孝陵,开局结景陵
鸟瞰景陵格局,高山脱落平岗,逶迤数节,龙身大转,开肩展翅,分布爪牙,穴在凤凰头上
正面看景陵,龙身开肩展翅,左右两翅回身顾穴,穴在中央
皇陵最为钟爱就是长乳结穴,但是长乳又是最危险的,金朝的皇陵,尤其是明朝最爱使用长乳点地。民间长乳上,荒冢磊磊,常常没有后人
昌瑞山左侧开大帐,帐脚回身开钳结穴,钳中垂长乳,其乳稍微有些刚硬,肿如冬瓜,这是景陵的最大缺陷
侧看昌瑞山脚下,横开大帐数里,帐中抽脉无数,每一条大龙结一个帝陵,其中最左侧大龙结康熙的景陵
正面看景陵
横龙起顶,星顶垂长乳,铺乳结穴
侧看景陵
左右界水清晰,腮角荡开
侧看景陵,皇陵选址多以藏风为上,水法为次。龙虎山中风不动,仙圃长春。
枝龙开面结穴,左右砂手环抱
正面近看陵墓
远看陵墓,龙虎在内堂前交锁
远看景陵,皇陵选址,与老百姓陵墓有一定的差别。龙势首选粗雄,内堂稍显宽阔,需要修建大量的陵寝建筑。外侧山势,大开大合,内侧砂水小开小合。
景陵左右护砂,回抱有力
砂水大会,大开大合,局势相对宽阔,穴在中央
侧看景陵,脉高乳粗,刚气直出,稍显臃肿死硬,这种皇陵选址,只能矮子里拔高子。明清皇陵,都是集中在一块下葬,孝陵把正穴用完了之后,只能在周围,寻找地理格局相对好一些的位置
陵后,鸟瞰明堂,内堂紧凑,外堂宽展,罗城紧固
明堂方广,可容万马,王侯陵寝,雄霸天下。外明堂两边宽展,四山围绕,全无空缺。
墓穴采用自然顺气脉和局势,自然朝向,没有故意正对最尖秀的金山。清朝皇陵不注重理气,皇家称地理先生为形家(北方术语),专重寻龙点穴技术
昌瑞山为燕山余脉,龙身粗雄刚硬,将要结穴,逶迤生动,龙脉开始抽出嫩枝
侧看景陵,乳突结地,太饱太刚,需剥换嫩枝才能结穴,气脉尽处一点微平,平坦圆满,生气聚集
龙身自开龙虎,贴身护卫,内局紧凑
侧看皇陵,寅龙入首,穴立子山午向正向,内堂水走丁兼午口
侧看皇陵,龙脉势大脉急,闪煞点穴,穴在缓处,当年皇陵正穴的位置是深水塘
侧看皇陵
侧看景陵,右侧护砂即使重,重重叠叠,外侧远处高山嵯峨数百仞
内明堂欲其团聚,不欲其旷阔
龙虎内有内堂团聚,铺毡展褥,真气融结
伸手摸着案,积钱千万贯,内侧护砂转头做案山。外面明堂宽畅,奇峰罗列
景陵横龙结穴,来龙的龙身高厚雄壮,为乐山,贴身盖应
横龙结穴,左右砂手藏聚,藏风聚气
鸟瞰景陵,龙势雄大,所以铺展宽阔,皇陵选址,重视卜选旺盛长远的大龙
鸟瞰景陵
鸟瞰景陵
景陵的平面格局
《昌瑞山万年统志》所绘制景陵建筑格局
鸟瞰景陵的大格局,景陵建筑群由南往北依次有:圣德神功碑亭、五孔拱桥、望柱、石像生、牌楼门、神道碑亭、三孔石桥、隆恩门、隆恩殿、琉璃花门、方城、明楼、宝城、宝顶。
鸟瞰景陵格局
侧看碑楼和景陵
鸟瞰景陵
近看牌楼门
牌楼门前就是石像生,乾隆时期,为了能够在自己神道上加石像生,专门在康熙的陵前,在弯曲的神道上补建了五对石像生。
近看石像生之文官
近看石像生之武将
近看石像生之大象
近看石像生之狮子
正面近看景陵牌楼门
正面看景陵前的牌楼门
近看牌楼门
正面看景陵前的碑亭
小碑亭内有石碑,刻: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之陵。
正面看景陵的隆恩门
侧看隆恩门和三孔桥
侧看三孔桥
近看隆恩门
正面看隆恩门
侧看隆恩殿
正面看隆恩殿
正面看隆恩门
侧看碑亭和隆恩门
正面看隆恩殿
近看隆恩殿
近看隆恩殿匾额
近看隆恩殿前的丹陛石
正面看隆恩殿
正面看琉璃花门
近看石五供
康熙帝死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当月的二十四日就确定了庙号和谥号。第二年的二月十七日确定了陵名。经钦天监选择,定于雍正元年九月初一日入葬地宫。
皇陵的地宫挖掘太深,深度达15米左右,加上今年雨水很大,地宫常年渗水、积水,这是所有深挖地宫的皇陵都面临的问题。
结语
古代明清的皇陵,常常采用集中在一个区域下葬,首陵常常可以下葬正穴,但是后面几代的陵墓,只能在穴位不好,或者普通地形之中卜选,这个思路值得我们细细研究。
研究首陵,可以学习其标准的寻龙点穴长什么样子?
研究后面的陵寝,有利于我们学习:正穴被占之后,我们应该如何点穴?
现实中,每个村子经过数百年,上千年的筛选之后,稍微有点形势的宝地,常常遍地都是坟墓,这就考验我们地理先生的眼力,如何在当下的地形中,选择宝地。
笔者建议,千万不要轻易跨地域寻龙点穴,讲人家祖先埋在其他县域,或者其它省域,这是非常滑稽的做法,试问哪个村子?哪个镇?哪个县?哪个时代不出人才?人才源源不绝,理论上讲,宝地也是源源不绝的。乡村老人说:贵时不进,贱时不走。这也是一个基本原则,此地最近总是出大富贵的人物,等你赶着去下葬之后,下一拨出生的人,多数都是普通流氓了。此地总是不出人才,或许等你下葬之后,下一拨全是富贵人物出现。以笔者的经验来看,这种地运的转变,一般在三五十年到一百年左右。地脉旺势已过,等你去,全是穷苦老百姓了。
皇陵选址,首重龙脉,其次局势,其次气脉,其次砂峰,再其次朝案,最后是水法。如果不能求全,那么首先要注重的是龙脉、气脉和局势。康熙的景陵,退而求其次,重的是龙脉、局势和砂手。
全文完。
作者:陈益峰,男,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风景园林系硕士研究生,先后在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古建园林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工作,现任国际易学联合会地理环境专业委员会执行会长,少林北美文化推广中心易学地理总顾问。长期从事传统地理学的实践、考察等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