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票高足——章遏云

著名京剧艺术家章遏云遗作《我那样的一生》,文中提到的往事很多都与天津息息相关。因为章遏云是天津培养出来的京剧艺术家,天津人对她有着深厚的感情,她的才华与往事让天津人难以忘怀。

童年生活

在章遏云幼年时期,父母感情不合,父亲离家出走后一直未归。母亲曾带着她到广州寻找,也未找到。她们回到上海后母亲就病倒了,家中生活日益艰难,所以章遏云的童年生活用她自己的话说是“非常不幸的”。

使章遏云童年生活发生转变的是她的养母。养母是一个受过教育而又很慈祥的人,所以,章母就把章遏云交给了她。章的养母,人称“老娘”,后来她送遏云去学校读书,可是遏云不喜欢读书。章遏云与京剧结缘与她养母的妹妹有关。这位姨母喜欢上一位京剧武生演员,并与他私奔,这件事给章遏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养母嗜赌如命,欠了不少的债务。她有两个好姊妹,她们劝她把遏云送去学戏,红了便可以赚钱还债。其中的一位阿姨还把遏云带回家住,那里经常有梨园界的人士往来,遏云就开始跟他们学戏。

章遏云学了一段时间的戏后,有人出主意说,千学不如一唱。于是大人们就张罗着安排她到上海大世界游乐场的乾坤大剧场客串演唱《武家坡》的老生薛平贵,旦角是当时的名坤伶潇湘云。章遏云从幕内导板“一马离了西凉界”唱起,接着出场唱“不由人一阵阵泪洒胸怀”,台下传来一阵叫好和鼓掌声。由于是初次上台演出,章遏云紧张得将手中的马鞭掉落在台上又不敢去检,好在很快唱完下了台。

后来,遏云又上台唱了几次老生,听过的人都认为她这么好的扮相不唱青衣花旦可惜了。于是家里人就决定让遏云改唱旦角了。遏云第一次登台是背着外婆的,但后来还是被外婆发现了,她说:“我们是书香门第,一个女儿己经败坏了门风,决不能再有第二个人走进戏院后台!”于是遏云的养母就借故从上海来了天津,并设法把遏云也带到了天津。从此,章遏云正式开始了学艺生涯。

名票恩师开蒙

章遏云到天津后,养母送她进了学校,偏偏老师是个戏迷。当时天津的戏迷非常多,学校里尤其普遍,你捧谁,他捧谁,成群结党。“票友”是一个非常的尊称,若为票友而能登台,那就是非常人物了。老师知道章遏云会唱,就常常带她出去清唱,养母对此不但不反对,还让她退学,专门跟这位老师学青衣戏。

章遏云学戏以来的第一位老师叫王庾生。王庾生(1889-1971年),京剧票友,戏曲编导、戏曲史家,名元恺,号冷虹,曾用别号“冷虹簃主”。天津人,回族。毕业于河北省立高师范学校,曾在文昌宫学校任教。20年代后期任开滦矿务局职员兼开滦国剧社副社长。30年代初,曾被天津报界誉为“票友大王”。40年代曾任天津第四民众教育馆主任,建国后任天津河北梆子剧团编导。

当时,章遏云家住法租界,每天养母要将她送到天津老城里的文昌宫学戏,那时……,走到半路,时常会遇到许多意外的惊吓,一会儿戒严,一会儿兵变,担惊受怕。几年过去了,她跟王庾生老师共学了十几出青衣戏。

章遏云首次登台在广东会馆,因为她的父亲是广东人,养母的朋友出主意,借同乡名义,让孩子登台试试,行,就继续学下去,如不堪造就,就别再学戏,等着长人嫁人算了。谁知,章遏云首演就非常成功。一场《汾河湾》,决定了她唱一辈子戏的命运。

赴京学艺

后来,章遏云和养母又到了北京。初到北京,人生地疏,登台唱戏,更是困难,既没有行头,也没有老师,这在北京的梨园行是行不通的,勉强登了几次台,成绩平平而已。最初想拜红极一时的琴雪芳为师,后因故未果。

有一段时间,章遏云到北京的城南游艺园去唱戏。这期间,章遏云学戏的第一位老师是李宝琴,他曾与陈德霖、王瑶卿齐名,后来因中年“发福”,只得“收山”离开了舞台。晚年蓄须后,为了扶植学生而剃须登台助章遏云演出了《雁门关》,后来章遏云每提及此事, 总是感慨不已。

章遏云在北京学戏的第二位老师是荣蝶仙,是程砚秋的开蒙师父,他的花旦戏带点武功,拿手戏有《十三妹》、《樊江关》、《巴骆和》等。第三位老师是李寿山,出身三庆班,和陈德霖、钱金福同学,初习武旦后改武净。他身材高大,人称大个儿李七,精于昆曲,梅兰芳早年演的昆曲戏《金山寺》、《断桥》、《昭君出塞》、《风筝误》等都是向他学的。

第四位老师是张彩林,也是一位老伶工,他是名小生张宝昆的哥哥,擅演刀马旦戏,光绪二十年曾在北京福寿堂堂会中演过《娘子军》中的梁红玉。章遏云许多扎靠的戏都是向这位先生学的。第五位老师是江顺仙,他是名小生江世玉的父亲,也是时小福老先生的关门弟子,他教过章遏云很多出花旦戏。第六位老师是律佩芳,也是唱青衣的。梅兰芳在上海灌录唱片《玉堂春》时还曾请他反串过王金龙。第七位老师是陶玉芝,他擅长打把子,不仅章遏云跟他学戏,后来她妹妹章逸云、言慧珠、梅葆玖都跟他打过很多年把子。

章遏云的养母为她请了这么多的老师,使她博采众长,艺术有了很大的长进,为她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天津的演出活动

章遏云在北京第一次出码头是回到天津演唱,那次演出的头牌老生是王又宸先生,他也是票友出身,是谭鑫培的女婿。章遏云和王老板合演的戏有《四郎探母》和《汾河湾》。天津的观众懂戏,特别挑剔,对有才华的演员真心追捧,所以演员都要在合适的时候闯闯天津这个码头。天津、汉口和上海当时被演艺界认为是最难唱的三个码头,凡是一个好角儿,能够得到这三个地方观众的认可,那他的艺术就算成功了!

章遏云初到天津拜师学戏,走出天津后又多次回天津演出,观众很是捧她的场,冯武越主办的《北洋画报》曾两次刊发“珠尘特刊”。章遏云在二三十年代,多次应邀到天津的天华景、明星和春和等剧场挑班演出,班底硬实,同台多为当代名角,如梁一鸣、叶盛兰等,声名鹊起,红极一时。这时期演出最多是在天津春和剧场。

1929年底,章遏云因病在家休养,年关将至,养毋说:“过年没有钱,怎么办?你身体不大好,我也不愿意你出去唱。”遏云说:“年总是要过的,唱戏是我自己愿意,不是你逼我唱。”于是讲好到天津的春和戏院演出。当时,尚小云、小翠花也正在附近的明星戏院演出,于是两家就打起了对台来。

章遏云在大津有许多捧场的老主顾,他们除了尽力在报刊上宣扬之外,还出钱包票。但既然与人家打对台,就得想出能够吸引观众的戏,于是就演了一出《雁门关》,这出戏朱素云(朱四爷)生前教过章遏云,现在朱素云已逝世,章遏云也不经常演,有些生疏,于是就请来已蓄须的李宝琴老师来救场。大概是由于宣传有方,这出戏在天津竟然卖了10天满堂。

1930年秋,章遏云函告友人,谓暂与舞台生活作一小别。息影进门,居家英租界。

1932年3月,章遏云以粤人资格,参加旅津广东音乐会在春和慰劳上海……筹款义演,此为章再度正式出台之先声。据说章此次出演,为“私人义务”,仍非正式鬻艺,《北洋画报》特刊发“珠尘专页”,以纪其盛。

拜王瑶卿为师

章遏云在天津唱红了《雁门关》后,无形中得罪了王大爷(王瑶卿),因为这出戏是他的看家戏,谁演萧太后也超不过他,现在居然被章遏云这个黄毛丫头截了行市,使他很尴尬,而遏云也感觉很过意不去,这时有朋友劝遏云干脆拜王大爷为师,这样两全其美,大家都有面子。于是1930年,章遏云正式拜王瑶卿为师。

王瑶卿对章遏云也另眼相看,他告诉章遏云说:“你已经会唱多出戏了,可是我并不打算给你改正从前学过的那些戏,而是要教你几出从来不曾唱过的戏。因为我们教戏最怕的是:说你会吧,又不地道;说你不会吧,你又会点儿,这最伤脑筋,改不胜改,改也改不过来。干脆,咱们从头来过,再教一出新的,也是师父我自己的本子《棋盘山》和《貂蝉》,你看怎么样?”当下章遏云听了师父开门见山的训教,竟不知如何回答才好,只能眼看着引荐自己的乐十五爷,希望他从中说两句话,只见乐先生不慌不忙地接着说:“那敢情好,旁人还求之不得哪!赶紧把本子找出来,从明儿起,师父给你说戏,上课时间定在晚上九点到十点,那会儿师父精神正好,吃完饭,抽完烟,来的客人也不多,你可得好好儿的用心学呀!”于是乐先生把师娘请出来,翻皇历,挑日子,请客行礼,以后章遏云就天天晚上到大马神庙王家学戏去了。

章遏云演唱的《四郎探母》选段

巅峰荣誉

1930年,天津《北洋画报》举办四大坤旦选举,这是借鉴“四大名旦”的说法,而“四大名旦”并未经过选举,四大坤旦则是向社会公开招选。这次选举的正式名称是“四大坤伶皇后”,简称“四大坤旦”。《北洋画报》每期刊载“四大坤伶皇后”的选票,由读者剪下来并填写上他心目中的候选人,再自行投票。

1930年6月21日揭晓:胡碧兰(25534票),孟丽君(21767票),雪艳琴(20809票),章遏云(19131票),这场选举进行了两三个月,最后总算有了结果,但当选的人既无证书也未公开加冕,只是在《北洋画报》上刊登了一幅照片,后面画了一顶“后冕”,真可谓是“纸上风光 ”。

30年代,章遏云得到的另一项荣誉就是天津首次出版了《遏云集》。1936年4月28日,章一山先生写了两首诗赠章遏云,其一为《赠章遏云宗媛》。一时间,海内外文人雅士唱和者近百人,堪称洋洋大观。

“七七”事变以后,章遏云避居天津,这些诗被汇集成《遏云集》,1938年由天津金石书画社印行,书高八寸,宽四寸,线装红格,套红印刷。书未采取排印,而将原稿全部铸成锌版,这在当时也是罕见的。影印文人墨客的题句及画稿,附剧人便装照二幅,封面题签者则是沽上名书法家华世奎。书中有一幅章遏云的挟书图,方地山题句,诗曰:“挟书方有禁,嗟尔欲何为?甚愿坑儒日,美人为护持。”

这本《遏云集》,全书有诗词120余首,都是捧角之作。

 晚年戏剧活动

自从章遏云的琴师穆铁芬老师在北方中风逝世以后,她演戏便有些厌倦,因为演员没有合作融恰的琴师,是十分痛苦的一件事。

章遏云 霸王别姬

此后章遏云客居香港。邻居有位周曹裔夫人闵采英女士,她能唱程派,章遏云听那胡琴拉得很好,虽然赶不上穆铁芬,却也算不错了,当时经周夫人介绍,才知道他就是名琴师沙绍春。因此章遏云没事就和周夫人一起调嗓子,唱着玩,凑巧九龙石硖尾发生大火灾,于是章遏云参与演唱了一台义务戏,戏码选唱的是《六月雪》。后来在被称为影坛长春树的李丽华的帮助下拍摄《章遏云舞台艺术》。戏选的是《王宝钏》,分为《武家坡》、《大登殿》两个剧目,章遏云演王宝钏,李丽华演代战公主,陈中和演薛平贵。

当时,章遏云的经济情形不大好,根本拿不出这笔钱来拍戏,后多亏香×的戏迷朋友们集资才完成拍摄。观众们对章遏云的厚爱情谊,是她毕生难忘的。

……数年之后章遏云到台湾定居,受大鹏国剧团的邀请担任顾问并在大鹏剧校任教,所授大都是程派剧目,并偶尔做示范演出。……

章遏云第一次登台演出的老生戏是《武家坡》的薛平贵,第一次登台演出的青衣戏是《汾河湾》的柳迎春;而她最后演出的戏码,是全部《雁门关》的萧太后。那次是在1980年11月,台北市戏剧界联演《雁门关》,在可容三千观众的国父纪念馆演出,从此章遏云便谢绝舞台。2003年11月9日,章遏云在台北病逝。

(转载略作整理)

🛒戳此【跟随·姜玲教授·学京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