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古寨 | 龙湖书院
我是地地道道的龙湖古寨人家女儿,一直对乡土有着一种深深的眷恋,所以利用空闲时间回去拍了所有景点的照片,并多方收集资料,想把故乡比较完整地记录下来。
因我是纯属对乡土的热爱而进行采集,纯属业余爱好,关于文篇中诸多不足之处敬请朋友们及时批评与指正,我当及时改正,在此致谢!
今天想要呈现和介绍给朋友们的是龙湖古寨的【龙湖书院】,这是我的母校,我在那里度过了美好的中学时光!那里有我许多美好的青春回忆。
——筱宁玥
☆ 图片来源:青年摄影爱好者冯宗源
☆ 图片来源:李伟航
☆雍正《海阳县志》隆津都图中有韩公祠(龙韩社)
☆ 图片来源:许书瀚
☆潮州【韩文公祠】内的韩文公像
【龙湖书院】在龙湖古寨的南门处,最初称为【韩文公祠】、【龙韩社】,创办于明朝嘉靖年间,为纪念泰斗韩文公而建。百代文宗韩愈是我们潮州的千古功臣,来潮八个月,兴学重教蔚然成风,在后来才有了我们古寨的书院。书院已经有400多年历史,几经易名,分别是:
①龙韩社(即韩文公祠)
②龙韩社书院。
③龙湖书院。
④潮安第三初级中学。
⑤潮安第三中学。
⑥永红中学。
⑦龙湖中学。
☆龙湖书院三山门门簪
☆ 图片来源:许书瀚
☆大约1950年时期校门前
☆图片来源:微博@枫V桥
☆《龙湖合乡首举复洲控词记》与龙湖书院
☆ 图片来源:许书瀚
明天启二年(1622),因隆津都 (古代“潮安县龙湖镇”是称为“海阳县隆津都”) 溪心一洲义冢牛埔 (现叫龙洲岛) 被外都豪强所霸占,合都夏、陈、许、李、谢、林、刘、黄、萧、张、吴、成、徐、蔡、翁等十五姓耆民里长在控复义冢牛埔洲田后,勒《龙湖合乡首举复洲控词记》石碑为证 (石碑就在大门右侧外墙上),并将洲田捐予龙韩社充为韩文公祠祀费和十五姓生徒子弟乡会试支用。在此基础上日后闻名潮州的龙韩社书院(即龙湖书院)得以正式创办。
龙湖书院是典型的祀韩书院,主要建筑以韩文公祠(“文起堂”)为核心,祭祀韩文公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书院的一项重要任务,每逢”朔望“(即农历初一、十五)都要举行祭祀典礼,黄钊对此不敢怠慢,常于拂晓就濯发洗手,做好准备。他对此也记录道:“朔望谒昌黎,侵晓起沐盥。生平所师法,拜跪敢纡缓?”(《将解馆复戏次前韵一首》)
书院的格局
一进三山门。
二进讲堂。
三进是三层建筑,一层左为景贤祠,中为文起堂,右为报德祠,二层为藏书馆,三层为奎阁。
四进和书院两翼都是斋舍。
☆图片来源:许秀彬
书院大门上匾书【龙湖书院】是清朝状元【梁国治】手书。(梁国治,清代著名书法家,乾隆十三年戊辰科殿试状元,东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四库全书》副主编。)
明清时期龙湖古寨是韩江地域大宗货物转驳码头,古寨由此繁华,出现许多富商。古寨内乡民都崇文重教,出现了健康向上的儒商气息,兴办私塾建书斋,文脉得以壮大厚实。
隆津都是古代海阳县地域面积最小的乡都之一(辖村十三,仅大于水南都),却又是明清潮州府科举表现较好的乡都之一,文风特盛!(清光绪《海阳县志》)
这是一所有物业田产的书院,据乾隆《潮州府志》记载,书院有洲田751亩,年征租银741两,出租田产的收入全作为教育专项使用。学生伙食,当年叫膳修费,晚上晚自修要点油灯叫膏火费,学院全面负责。如果有学生中了秀才,要去省城考举人考试,或者要到北京考进士考试,路费全由学院负责。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以后,时任潮州知府周硕勋订立了《龙湖书院章程》,并聘命大埔籍进士【杨演时】为掌教,开启了由地方官员聘举龙湖书院掌教(即校长)的历史。书院也从士绅创立的社学,变成一所行政、教学事务受官方管控的考课书院。虽然是一所都级书院,但由于龙湖书院是潮州府附郭县的重要书院,其掌教不少由州府或道台直接聘举。可谓自古师资雄厚。
1947年11月28日,古寨名人林修在【龙湖书院】基础上创建了【潮安第三中学】,简称“三中”。1959年开始招收高中生。“文革”期间改名“潮安县永红中学”。“文革”后称“潮安龙湖中学”。1979年被定位为汕头地区副重点中学,学校名师荟萃,桃李芬芳。
后来学院在向南方向又开了新门,命名【龙湖中学】。
01:35
☆航拍图和视频来源:李彦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