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信徒的宗教一一有感于美术·心象

几天前,从家步行去安福路建文兄家会友,品茗,闻香,赏画。路过上海话剧中心,(前身为上海人民艺术剧院)门口立一雕塑,近眼细看,塑像是上海人民艺木剧院前院长,英国戏剧大师萧伯纳的爱徒黄佐临先生,雕塑的碑座上刻有黄先生生前的一句名言:“戏剧的根本是写意的”。追本溯源,高山仰止,写意的何止是戏剧?艺术的最高境界都是写意的,灵性的,宗教的!

思想家克尔凯郭尔这样说:完整的人生应该经历三个阶段,即审美阶段,道德阶段,宗教阶段。审美阶段:又称感性阶段,自人生开始,大千世界,五色眩目,蝇营狗苟,通过眼耳鼻直观见识这个表象世界,伴随世事,教化,成长,经受家庭,学校,社会,阅历的熏染,人生进入道德阶段,也称理性阶段,形成了仁义礼智信的文化基础,价值取向,我等凡夫基本均停留于此层面,鲜有能进入人生的最高殿堂:宗教阶段,谓之心灵的无羁一一自由写意。

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开始不满足于叙事的文字,应景的诗歌,写实的绘画,标题的音乐,工整的楷书,完美的雕塑,逐渐认识“意境”对美学价值的重要性。

左右滑动查看心象画集

文化的根本,艺术的终极就是应该给人以传承,灵动,俯视,超然,想象,驰骋,安抚,释怀,臆享的张力,这被建文兄定位为“心象”,我以为是恰如其份的点睛之笔,戏剧在兹,绘画何尝不是?随意打开一部西洋美术史,从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宗教改革,地理发现,文艺复兴,人文关怀,启蒙运动以来的建筑,艺术,绘画精神,从近现代新古典主义的大卫,安格尔,印象派的马奈,莫奈,梵高至廿世纪初,享誉业界的立体派大师毕加索的抽象概念,都在见证绘画历史进步的过程。而以山水,花鸟审美起源,彰显人本主义,市井生态,人性刻画,隐喻现实,云游苍穹,叩问灵魂,穿梭天地的悠远中华美术史更是一卷历代画派大师鉴于人类美学价值出发从具象,抽象,至心象的完美体现。

美国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在她的作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中写道:世界上最美的风景,不是被看见,听见的,而是用心去体会的。

左右滑动查看心象画集

文化创新与思维模式的进步也一定会产生强大的生命力,变“无用”“有用”,是当今信息时代最好的例证,所谓的空间概念,量子发现,立体描述,抽象定义,无一不与心象成熟有关,是抽象写意的现实运用,是古老宗教独具心性的造化,意象学说从艺术,绘画,雕塑的人文领域跨入创意设计,工业制造,数字经济等自然学科,人工智能,三维打印技术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深刻地影响,提升人类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生活质量,生命长度,颠覆着群体性思维习惯。这些成就充分展示了心象意识的现代文化意义。

写意,是形而上,是宗教的。心象,是信仰,是客观的。习惯流光溢彩,推杯换盏,犬马声色的生活状态,需要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得以改造,喧嚣的尘世,繁事的心计需要净化,安顿,心经的內核:“远离,颠倒,梦想”犹如荒漠甘泉,雨露般滋养着一世生命观的大众,心象思考,是涅槃重生后生命的源泉。

几年前,有幸由建文兄引见柴祖舜老师,为他坎坷的人生,执着的追求,扎实的基础,天才的转型,为在中国美学的云行砥砺,用残伤的身驱为心象画派树立坐标而感动,大师竭力通过自身的坚守,努力,不拔,不舍的意志,是对人生进入宗教阶段诠释的最好模板。

为心象艺术而呼唤,奔走,鉴赏,授教,不余遗力的建文兄道一声谢谢,中华文化,艺术审美的传承,创新,需要一批甘于清苦,乐于奉献的苦行僧,为你点赞。

伟国,202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