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传统理论科普第十弹,今天聊一聊“男八...
中医传统理论科普第十弹,今天聊一聊“男八女七”。
之前问过很多中医粉,《黄帝内经》里的“男八女七”到底怎么理解?
事实证明,大部分中医粉都不知道这个最基本的中医传统理论,更别提理解了。
所以今天我尽量用最通俗的文字,来给大家科普一下这个“男八女七”到底是怎么回事。
用白话先解释一下“男八女七”,这里的“八”和“七”说的是人的“生理周期”,就是男人每8年会迎来一个身体和心理的变化,而女人每7年会迎来一个身体和心理的变化。
所以男人的生理周期是8岁、16岁、24岁、32岁、40岁、48岁、56岁、64岁。
所以女人的生理周期是7岁、14岁、21岁、28岁、35岁、42岁、49岁、49岁。
这里的男64岁和女49岁,并不是说人就死了,而是说到男64岁时牙齿和头发掉光,而女49岁时则失去生育能力。
当然,站在现代来看,这种观点肯定是完全错误。
超过64岁一头浓密头发牙齿健全的男人非常普遍,而50岁依然可以生产的女性也并不少见。
所以“男八女七”这种观点是,只是上古时代那个落后的医疗条件和恶劣的人体生长环境的条件下的落后观点。
但我要说的是,“男八女七”这个认知,还真不是中医传统理论基于临床观察的结论,它依然是源于中国传统文化。
这就要说到《黄帝内经》里的“五运六气”概念。
什么是“五运六气”?
这个概念出自《素问天元纪大论》,传说黄帝有一个大臣叫鬼臾区,鬼臾区提出了“天地阴阳学说”。
鬼臾区认为“天”的阴阳是“寒暑燥湿风火”,“地”的阴阳则为“金木水火土”。
然后我再说一个概念,大家都知道“天干地支”吧?就是天有10天干,地有12地支。
然后我们将天干、地支与五运六气相乘,可以得到如下结果:
10(天干)X6(气)=60(甲子)
12(地支)X5(行)=60(甲子)
所以“五运六气”本质上是《易经》的概念,而非中医。
那这又和中医的“男八女七”怎么关联上?
在《易经》里,认为女人属阴,为阴爻,其生数为二;认为男人属阳,为阳爻,其生数为三。
而在《河图》里,则有“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
这才有了“男八女七”的概念。
简单来说,传统中医理论其实受到各种传统中华文化的影响。
在逻辑认知层面,传统中医理论受《易经》(也就是河图洛书那一套)的影响颇深。
在价值观层面,传统中医理论受“黄老之学”的影响颇深(之前提过)。
可无论如何影响,传统中医理论都缺乏具体的“临床实践”,这是医学发展最为关键的手段,所谓“实践出真知”,没有临床,什么都别提。
所以与其说中医传统理论《黄帝内经》是一本医学著作,更严谨的说法应该是一本文化著作。
站在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黄帝内经》,那就是人类文化史上的高峰。
而站在临床医学的角度来看《黄帝内经》,那就是人类医学史的过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