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明明爆发了黄巾起义,为何诸葛亮却对刘备说:民心思汉?

公元208年春,诸葛亮在自己蛰伏多年的茅庐当中抛出了历史上著名的“隆中对”理论,谋划了三分天下的格局。然而,与拥百万之众的曹操和据有江东三世的孙权相比,眼前这位已经年近半百却依然四处漂泊的听众刘备,似乎并没有与曹孙两家抗衡的实力。

不过,诸葛亮眼中的刘备却有着天时、地利之外的第三大优势:“将军既帝室之胄……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这一优势概括起来就是4个字:民心思汉。

早在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孟子即总结凝练出“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政治理论。而“民心思汉”在王莽篡汉时,也的确得到了生动实践。

王莽于西汉末年代汉建新后,进行了大规模的社会改革,然而,王莽的托古改制却并未让天下百姓得到任何实惠,反而引发了天下大乱。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天下咸思汉德,新朝境内先后爆发绿林、赤眉起义。

绿林军认为“王莽篡弑,残虐天下,百姓思汉,故豪杰并起”,拥戴汉朝宗室刘玄为帝;赤眉军则拥立另一位汉朝宗室刘盆子为帝。当时的天下豪杰,“无不以刘氏号”。

无论是绿林、赤眉的“辅汉”还是光武帝刘秀最终的“复汉”,都表明了汉朝在百姓心中依然是不可取代的。但是,刘备所处的时代,却跟王莽篡汉时期截然不同。

就在刘备三顾茅庐的24年前,东汉王朝经历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反抗运动—黄巾大起义,虽然没有直接推翻汉朝的统治,却也将汉朝推向了军阀割据自立的“名存实亡”境地。

而刘备正是凭借镇压黄巾起义的战功才步入了政坛,就连诸葛亮隐居的荆州之地,也有数万黄巾信众。对此,诸葛亮不可能不知晓。

在这一背景下,诸葛亮提出的“民心思汉”究竟是对刘备的信心安慰,还是乱世之中的真实民情呢?

首先就刘备自身而言,他对“民心思汉”是笃信不疑的,在他后来称帝的诏书中就明确讲到“思汉之士,延颈鹤望”。就连西晋时期的匈奴贵族刘渊都说:“汉有天下世长,恩德结于人心,是以昭烈(刘备)崎岖于一州之地,而能抗衡于天下”。

刘备能从客居荆州的“流浪者”,先后占据荆、益二州,并获得这些地方士族百姓的支持而称帝重建季汉(蜀汉),的确说明了刘汉在百姓心中依然有一定基础。

那么汉朝究竟有什么值得百姓怀念的地方,以至于能接二连三的复兴,并且“汉”还成为了后世使用次数最多的国号呢?有一个相对冷门的原因:货币。

在新汉交替之际,蜀中百姓曾借“黄牛白腹,五铢当复”这则童谣来指责公孙述和王莽统治的不得民心。用“五铢”来指代汉朝,足见货币对民心的影响力之大。

汉武帝于元鼎四年 (前113年) ,西汉王朝将铸币权收归中央,以五铢钱正式取代秦半两钱。五铢钱一经推出,即以铸工精细、币值稳定特性迅速通行全国,两汉400余年,五铢钱成为了百姓最为信任的稳定财富。

史载:汉代的五铢钱具有很稳定的购买力,在和平年代谷价长期维持在50钱一石。

而反观篡汉者,其最终失败皆起因于错误的币值改革。如王莽推行的“一刀平五千”刀币,重量为五铢钱的10倍,但价值却是一枚五铢钱的5000倍,是除黄金外价值最大的货币,最终导致“百姓愦乱,其货不行”,钱逼民反。

再如另一位试图篡汉的董卓,它发行的“无文小钱”重量只有0.4克(是五铢钱的九分之一),价值却与五铢钱等同,这种货币质量低劣到了无内外廓和文字的程度,结果导致“是岁谷一斛五十余万钱,人相食”的惨况。

董卓对北方经济的长远破坏,影响时间长达30年之久,直到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曹魏境内百姓已经退回到了“以谷帛为市”的以物易物的原始阶段。

所以,诸葛亮提出隆中对时,正是天下大乱,百姓财富遭遇掠夺缩水的特殊时期,民心自然追思汉朝时期的财富稳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