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不听话,打一顿就好了?!别自欺欺人了,不懂这些,会毁孩子一生……

曾仕强公众号与您相伴2833▲戳上方蓝字关注

在孩子犯错的一开始,家长就应该进行纠正,对该惩罚的行为要始终如一地进行。

「曾仕强每日箴言」

|全文共2600字,深度阅读需11分钟,受益终生|

关于孩子的管教问题,可谓众说纷纭。

有人说“棍棒底下出孝子”,也有人说“打孩子是野蛮教育”。

实际上,教育孩子是一个非常个性化和充满不确定性的问题,对待不同性格、不同年龄、不同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家长的教育和惩戒方式也应该有所不同。

尤其孩子做错了事,父母必须进行一定的惩戒,否则将非常不利于孩子良好习惯和性格的养成。

问题是,到底该用什么样的手段和方法对孩子进行惩戒呢?到底该不该打?

其实“打与不打”,父母都应该遵循合理的原则,学会管教孩子的智慧,才能为孩子一生成长保驾护航。

1

孩子该不该打

首要看合不合理

父母的惩戒要合理,让孩子能心悦诚服。

打的合理就可以打,打的不合理根本不可以打,因为中国人什么事情都讲究合理。

那什么叫作合理?

很简单,第一,父母不能在发怒的时候打孩子,这是绝对禁止且不合理的事情;

第二,把小孩当出气筒,别的地方受气回来打他,借助打孩子发泄自己的情绪;

第三,完全不听孩子的解释,也不进行教导,孩子犯了错,不问青红皂白就以体罚处置;

第四,父母认为只有打才能起到管教作用,孩子犯错不打就是放弃责任。其实,这些都是不合理的。

有的小孩可能要打才能让他引以为戒,而有的孩子是可以不打的。

就像鼓一样,有的鼓轻轻一敲声音很大,有的鼓敲破了都没有声音,响鼓不用重锤,轻轻一打就可以。

乖巧的小孩,点他一下就通了,让他有警戒心,自己就会管好自己。

每个小孩都不一样,因此家庭教育没有一定的理论,都是随机应变的。

什么样的家长、什么样的孩子,彼此怎么样互动,是一门需要深入研究的学问。

2

孩子第一次犯错一定要纠正

孩子犯错,父母除了要进行合理的责罚外,还要坚持一个重要的原则:孩子第一次犯错绝对不能放过。

否则,当孩子第一次做了错事,你没有说他,第二次犯错你说他,他就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上次可以,这次不行。

在孩子的心里就会认为,那就是父母高兴的时候就可以,不高兴就不可以,以后他就会躲着你。

我们看到很多孩子老躲着爸爸,就是他觉得爸爸一不高兴我就倒霉,不是我做错了他才骂我。

所以,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让孩子知道,父母打他是因为他犯错误,不是不高兴要打他,家长没有理由因个人情绪打孩子。

但是,在孩子犯错的一开始,家长就应该进行纠正,对该惩罚的行为要始终如一地进行,而且要说明孩子错在哪里,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

如果孩子第一次犯错时,家长不及时纠正,长此以往就会给孩子造成这样的印象:我做的是对的!

从而会导致他第二次、第三次犯同样的错误,或者会让孩子形成习惯。

当孩子已经养成了习惯,父母们再来指出错误,让孩子改正,那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把第一次抓好,父母就能帮孩子杜绝很多不好的习惯,今后的教育也就会越来越轻松。

3

打的目的是让孩子知道错误

其实,没有谁会主张打孩子,因为体罚没有意义,但是,父母一定要让孩子知道自己究竟错在哪里。

通过责骂体罚这个手段来实现教育的目的,让小孩明白自己的错误,父母的责任就尽到了。

我们一直说体罚孩子不是目的,是最后的一种不得已的教育手段,其目的正是要让小孩知道错误在哪里。

所以,父母打孩子前,一定要与孩子有语言交流,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哪里,犯了错就要承担责任。

有的父母火气一上来就打孩子,很多孩子被打半天还不知道错在哪,父母也不指明原因,这是发泄不是责罚,甚至说成虐待也不为过。

我们的建议是小孩子要先警告,他若屡教不改,父母才可以考虑体罚,效果才好,要记住警告和教育的过程很重要。

比如他吃饭不专心把汤匙打破了,你就打他,孩子就觉得是汤匙重要,他的手不重要,他痛也不重要,他就开始怨恨父母。

这时,你应该跟孩子说“汤匙破了就破了,手没烫着就行,如果你好好吃饭,小心一点,汤匙就不会打破了。”

让孩子明白,他的错误不是在于汤匙被打破了,而是在做事情不专心也不小心。

孩子第一次犯错,父母就告诉他错在这里,比如怎么样做事情错误就不会发生,让他学到一些防范的知识。

第二次又打破的时候,就可以责骂怎么又破了,如果下次再破了就可以打他,让孩子知道父母不是要打他,而是帮助他记住不可以再做这种错事。

第三次又来了,该打,如果孩子有眼镜的话,让孩子先把眼镜拿下来,告诉他被打的时候眼镜容易伤到眼睛,让孩子感受到父母还是爱护他的。

然后打哪里让孩子自己选一个部位,这样的过程才叫教育。

父母教小孩是要帮助他养成好习惯,让他记住很多道理没有用,因为思想和行动往往是不一致的。

凡是父母严到不合理的时候,教出来的都是假孝子,做父母的威严要一直延续到孙子那一代,这才是成功的父母。

4

惩戒孩子要学会斗智不斗力

那么,责骂体罚孩子就一定能起到教育作用吗?

其实不然,有时候父母善于采用巧妙的方法,不打不罚,孩子也能乖乖听话并认识到错误。

所以说,家庭教育不可“一刀切”,父母要针对具体的情况,孩子犯错误的程度等,选择责罚的手段。

如果孩子犯了错,家长立即板起脸来或大发雷霆,导致孩子一紧张什么都听不进去,这时你的训诫就完全失去了效果。

父母要记住,讲的话首先要让孩子听得进去才能发挥功能,才有教育的效果,根本听不进去再对也没有用。

讲一个发生在我家的事情。

我的孩子很小的时候,拿个彩色笔在屋子的墙壁上乱画。我特别生气,但是也没有骂他,因为我觉得责骂没有意义。

我就笑着对他说:“原来你这么会画画,爸爸居然从来没有注意过。”

我先要让他开心,一个人在开心的状态之下才会更容易接受别人说的话。

我这么一说,他果然很高兴,于是就不会防备我,这时我就可以进行教育了。

我说:“你以后画完的画留存好,我们周末拿回去给祖父看看,看你是不是画的很好。”

然后孩子回答道:“爸爸,画在墙壁上怎么拿的回去?”

我赶忙顺势说:“对呀,怎么我没有想到,你要怎么才能拿回去?”

孩子立即说:“要画在纸上啊!”

于是我夸赞道:“哎呀!还是你聪明。”他就去将画画在纸上了。

这样我教育的目的也达到了,并没有对孩子进行任何打骂。

所以说,大人和小孩不要斗力,要斗智。

小孩做了错事,与其责骂体罚或滔滔不绝地说教,父母完全可以多动脑筋,采取更智慧巧妙的方法教育孩子,效果可能会更好。

此外,做父母的一定要记住,大人比孩子强的地方是大人比孩子成熟,更懂得控制情绪,孩子不懂,他动不动就哭。

孩子犯了错,父母首先要控制情绪,不要立即火冒三丈,让孩子在相对轻松的状态下接受教育往往效果可能更好。

总之,父母在管教孩子的时候,第一不要跟小孩斗气,第二不要斗力,你现在打得过他,总有一天你打不过他。

要学会斗智,把你的智慧转给他,开发他的智慧,他自己也会学到很多有益的东西,这才是教育的目的。

本文内容:曾教授《中国式教养》汇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