姻缘之托梦神君
天下活计三样苦:撑船、打铁和磨豆腐。相传北宋年间,水乡聊城,有个忠厚豆磨郎,自小磨豆腐,专供聊城百姓食用,颇有声望。谁料,人近六旬,身体日渐不适,整天居家医病,足不出户,豆腐亦未再磨。豆磨郎有一儿,唤作侍平,年已三十,尚无成家。侍平为人诚恳、勤学苦读,二十岁时,成为聊城唯一秀才。侍秀才热爱儒学,自办私塾,教导垂髫识文读字。自打豆磨郎患病以后,一直相伴三十年的冯氏,也因劳辞世。如此,豆磨郎身边凄落,无人侍候,仅有侍平相伴。侍秀才,聊城内开办私塾堂,已三年整。收学童十五名,传授古代先贤《三字经》、《老子》、《论语》等语录,一年所得文银,皆补济家用。那豆磨郎,整日卧床,头晕眼花,呕血不止。虽一年内时常呕血,但始终安然无恙,并无暴毙,原因是,侍秀才一心一意伺候老爹。豆磨郎六十已过,侍秀才为孝奉爹爹,一直未娶。城内王婆,三番五次好意相劝,牵线搭桥,被侍秀才拒之门外,只因爹爹卧床,他家姑娘既有嫌弃之心,也受怨侍秀才行孝贤德。侍秀才,孝奉爹爹,无私无苟,使得聊城百姓口口相传。豆磨郎心知,自己六旬病体,拖累孝儿不说,恐难娶娇妻,如今三十而立,还独来独往。为此,心中伤痛。一日,媒婆再次上门,带一娇女前来。此娇女,年芳十八,是聊城田家闺女,家境倒好,唯有嗜睡小疾,白天夜里,一睡不醒。听说,豆磨郎家有个侍秀才,一直未娶,想必是安稳可靠之人。便托请王婆,两人亲自登门,探看实情。此娇女名翠红。一身红装,涂脂抹粉,鲜丽有韵。上了门,见豆磨郎卧床呻吟,深觉不适。王媒婆假问:“翠红,侍秀才是孝子,虽年三十,却心底善良。豆磨郎卧床,已是膏肓之人,兴许哪天就——”翠红回:“婆婆,侍秀才人好心善,奴家看得出来。奴愿与秀才相处一二日,也便知了真性情。”王媒婆道:“既然翠红说了,也便罢了。侍秀才,你可听明白了,翠红姑娘之意,想与你相处一二日,你看——”侍秀才道:“我亦有此意。王婆,家中不便,爹爹久生顽疾,须人侍候。”王媒婆道:“姻缘之事,你俩衡量,侍秀才仁孝之心,人人皆知,我盼喝喜酒呢。”侍秀才道:“爹爹一生不易,家中积聚钱财亦医病散尽。翠红若来,我侍平求之不得。”王媒婆道:“既如此,你二人相处吧。”说完,领了田翠红踏门而出。田翠红一走,侍秀才又苦恼不已。家中爹爹年势已高,病态危急,若自已享念快乐,喜成一婚,怕爹爹命不久矣。豆磨郎见孝儿左右为难,咳了一嗓,道:“我儿侍平,你且听来——”侍平上前,恭敬有礼,注目爹爹。豆磨郎道:“侍平,为父命不久矣。我儿年已三十,恐再不成婚,一生将难有妻妾相伴。我儿,听爹爹一言,早日成婚,切勿惦挂为父。”侍秀才听了,两眼叭叭落泪,于心不忍。侍平道:“爹爹一生苦累,积劳成疾,儿怎看爹爹病死榻上。爹爹,侍平愿孝奉爹爹。”豆磨郎道:“翠红姑娘,今已十八,与你般配,你听了为父,娶她过门,也好了爹爹一桩心事。”侍平道:“爹爹,请勿心焦,侍平命里有缘。前日街上诸葛先生为我卜卦,说三年内必有一亲。”豆磨郎道:“诸葛话,你怎肯听,他是一个江湖人,全凭那招摇撞骗。骗你些钱财,是一点伎俩罢了。”侍平道:“爹爹,侍平只听诸葛之话,三年内结姻缘,若三年内并无缘份,我,我再计较。”豆磨郎听了,深觉无奈,点头允了。侍秀才家道中落,一幢小院三间砖房,别无他物。翠红提着一斤猪肘,半斤煮花生,一斤白酒,看望豆磨郎。翠红道:“伯伯,如今秀才三十出头,尚未娶妻,只说亏侍了他不说,家中无帮衬之人。伯伯,翠红也愿下嫁秀才,只盼望他,对翠红好。”豆磨郎道:“老伯气数不长,已是命里之事。翠红若下嫁我儿,我自会上拜菩萨,下磕头的。翠红,你看看,家中有床,有椅,有豆腐磨具,唯少贤妻。”秀才道:“翠红若不嫌家贫宅小自好,秀才想奉爹终老,翠红愿否?”翠红道:“侍奉老人,天经地义。翠红亦有爹娘,翠红,也想敬孝。”秀才道:“我每日奔波私塾堂,挣些银两,翠红,家中老爹,就由你看护了。”再过一日,翠红寻见秀才,面露难堪,道:“侍平人好,翠红自知,但老伯吃喝拉撒全靠家人。我一女子如何应付?秀才,你我有缘无份,缘尽于此。”说完,独自扭头走了。豆磨郎知道翠红离开,心中一软,眸泪长流。豆磨郎道:“我儿命里有婚,只这一回,又竹篮打水一场空了。”秀才道:“爹爹万勿伤悲,婚姻岂可强求?他日若再遇女子,秀才会好生相待。”一晃两年,豆磨郎身体愈加衰空。侍秀才单身一人,整日在私塾和病床之间,从未抱怨过。期间,有陈姓女子,上门探视,但见豆磨郎久卧床上,奄奄一息,甩手离去。一晃三年,豆磨郎即将油尽灯枯,靠秀才苦苦支撑。忽一日,夜半三更,侍秀才偶梦神君,手持白笏,面容平静,对其直言:“孝儿侍平,你十年如一日侍奉老父,功德无量。侍平,生死簿在此,你且看。”神君说时,将生死簿拿于侍平看,侍平不看则已,一看全身冷汗。原来生死簿上,有其父豆磨郎之名,状曰:三日内暴毙家中。归天。侍秀才大惊失色,从梦中醒来,慌忙探看老爹。豆磨郎睁开眼,见孝儿立于床前,忙问:“我儿为何深夜立于床前?”侍秀才道:“方才做恶梦,惊醒了我。”豆磨郎道:“无非一梦,何必当真。”侍秀才擦擦泪,心中难受,怕梦境应验现实,遂守夜至天明。三日后,果不其然,豆磨郎一命呜呼,撒手人寰。侍平大惊,其梦境为真,一直痛哭欲死。
杨世林:祖籍甘肃民勤县,现定居内蒙。网络作家、一级美术师,西散南国文学阿拉善社社长,曾任校刊《燎原》杂志社社长、和主编。已著十多部小说(两百余万字)、出版物一部和《蓼 莪》诗集,先后获过“中华杯”书画奖、“琅琊杯”书画奖、“中华情”诗歌散文联赛铜奖、“相约北京”艺术家奖、“翰墨丹青”书画奖、“祖国颂·屈原杯”诗词书画摄影奖、全国青年作家文学奖、和全国首届“世界作家才子杯”征文德艺双馨文学艺术家精英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