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容若作《虞美人》五首,竟是悼念同一人
2020-12-11 09:35
华人号:中国文化
容若其人
纳兰性德,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钟汉良饰纳兰容若
《虞美人》词五首
一
残灯风灭炉烟冷,相伴唯孤影。判教狼藉醉清樽,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
难逢易散花间酒,饮罢空搔首。闲愁总付醉来眠,只恐醒时依旧到樽前。
康熙十七年,词人妻子逝世的一周年。词人借酒消愁,写下这首词。
二
春情只到梨花薄,片片催零落。夕阳何事近黄昏,不道人间犹有未招魂。
银笺别梦当时句,密绾同心苣。为伊判作梦中人,索向画图清夜唤真真。
这首词作于康熙十七年之后。词人看梨花开谢,联想到了亡妻卢氏。作此词抒思念之情。
三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枝花样画罗裙。
此词作与纳兰的结发妻子卢氏离世多年后,茕茕孑立的词人作此一抒相思之苦。
四
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康熙十三年纳兰性德与卢氏结缡。三年后,卢氏去世。康熙二十二年,纳兰性德写下这首词,以寄托哀思。是谓“十年踪迹十年心”。
五
绿阴帘外梧桐影,玉虎牵金井。怕听啼鴂出帘迟,恰到年年今日两相思。
凄凉满地红心草,此恨谁知道。待将幽忆寄新词,分付芭蕉风定月斜时。
此词不早于康熙十八年,赵秀亭等以所用典故“红心草”,推测为悼亡之作。(《饮水词笺校》)。
想必大家已明白,把这几首《虞美人》并在一处,是因为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悼亡。
1674年,纳兰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成婚,据记载,卢氏“生而婉娈,性本端庄,贞气天情,恭容礼典。明珰佩月,即如淑女之章;晓镜临春,自有夫人之法。幼承母训,娴彼七襄;长读父书,佐其四德。”翻译成白话,就是说“卢氏是一个家教严谨,温柔贤德、端庄美丽的淑女”与纳兰郎才女貌,门当户对。婚后夫妻二人也是琴瑟在御,举案齐眉,伉俪情深。然好景不长,自古红颜多薄命。婚后三年,卢氏死于难产,纳兰悲痛欲绝,词风也变得凄婉,沉痛。创作了无数堪称绝唱的悼亡词(《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南乡子·为亡妇题照》、《减字木兰花·辛苦最怜天上月》、《青衫湿遍·悼亡》、《沁园春·瞬息浮生》、《虞美人·银床淅沥青梧老》等等)。此后,再无女子能真正走进他的内心。
1685年,纳兰性德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七日后,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情深不寿,慧极必伤。正是纳兰一生最真实的写照。
“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今天带来的几首《虞美人》只是纳兰悼亡词的冰山一角,望借此启发读者,通过纳兰的词来管窥一下这位英年早逝的天才的过往,去寻一寻他不为人知的心事。
最后引用徐志摩先生写在《纳兰容若词传》的封面语为这段文字作结。
“成容若君度过了一季比诗歌更诗意的生命,所有人都被甩在了他橹声的后面,以标准的凡夫俗子的姿态张望并艳羡着他。但谁知道,天才的悲情却反而羡慕每一个凡夫俗子的幸福,尽管他信手的一阙词就波澜过你我的一个世界,可以催漫天的火焰盛开,可以催满山的荼蘼谢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