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胜收购高田,不是有钱就能解决的

在全球范围内,整车厂家与零部件供应商之间都是一种共生关系,高田是日本最大的气囊供应商,配套客户几乎包含所有的日系汽车,这也造成了一旦出现问题,全部日系车企一起跟着背黑锅。
当日本高田公司又一次因问题气囊陷入汽车行业最大规模召回之时,有消息称,一家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有意收购高田。
这家传说中的中国公司是位于宁波的均胜电子,这也是均胜和美国汽车安全系统供应商Key Safety Systems (KSS)合并后,被传出再图收购的声音。
频频出手的中国企业
6月2日, KSS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均胜电子的合并已经完成,同日,KSS首席执行官罗冠宏表示,均胜电子与KSS正在评估被动安全和主动安全市场的机遇,并将高田公司纳入考虑范围。
与此同时,高田也陷入了汽车行业历史上最大的召回事件。美国当地时间6月2日,包括通用、大众在内的六家汽车企业宣布,将在美国召回近250万辆汽车,因这些汽车配备的高田气囊可能存在缺陷。这是继福特汽车刚刚宣布召回190万辆配备高田问题气囊之后,再次迎来大规模汽车召回。
不过,罗冠宏并未给出收购高田意向的细节信息,也没有证实双方是否已经在协商对话中,高田方面则此事未予置评。
但这个传言并非第一次出现。早在今年3月,就有日本媒体爆出:“中国新兴汽车零部件企业”开始进军美国市场收购同业企业。文章称,生产气囊的高田公司陷入严重危机,中国企业试图趁美国业界洗牌之机一举拓展业务领域。
发起这场攻势的正是均胜电子公司。
位处宁波的均胜电子是中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厂商之一,以美国福特汽车和德国大众汽车为主要客户。该公司网站介绍“均胜电子是一家年轻的、志存高远的公司”。
尽管是一家成立于2004年的新兴企业,但均胜的实力却是不容小窥。近年来,均胜电子海外收购动作频频。
2011年至今,公司先后收购了德国老牌汽车电子公司PREH、德国软件公司INNOVENTIS、德国机器人公司IMA和德国汽车零部件企业QUIN。
今年,在完成对美国KSS和德国TS道恩的收购后,均胜在中国、欧洲、北美三个全球最重要的汽车市场都形成了战略布局。
KSS仅次于瑞典奥托立夫和日本高田,通过收购安全零件制造公司KSS,均胜电子得以进入汽车安全制造领域。这项收购的总投资额为9.2亿美元,收购后KSS仍将独立运营。
天赐良机?
均胜电子的长远计划是研发自动驾驶安全系统,对大陆集团、博世集团、电装公司等世界一流零部件企业发起挑战。
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但还没有本土品牌的全球性汽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如果均胜电子最终收购高田,或将改变世界汽车安全零部件产业格局。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份,高田气囊总计导致汽车召回1.2亿辆,而这一数字仍将持续发酵。
气囊风波极大地打击了日本高田。
由于“气囊门”事件的冲击,高田的市值较大召回之前大幅下跌45%,大约为3.27亿美元。宁波均胜电子的首席执行官唐宇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高田公司很难从此次气囊风波中恢复,而这给了均胜电子一个进入该产业的“天赐良机”。唐宇新此前负责了美国汽车安全系统供应商KSS的收购业务。
若成功收购,一旦均胜入主高田,百利得与之联合后的总市场份额便能够翻倍,均胜电子有望一跃成为全球汽车安全气囊的最大生产商。
并非易事
然而,均胜电子要收购高田,绝非易事。
高田气囊导致的汽车召回在汽车历史上堪称史无前例。尽管被无数声音暗暗骂道“万恶的高田 ”,但是历经多次重大召回门的高田仍然像是个“打不死的小强”。
这是因为,在全球范围内,整车厂家与零部件供应商之间都是一种共生关系。特别是在日本本土高田是最大的气囊供应商,配套客户几乎包含所有的日系汽车,这也造成了一旦出现问题,全部日系车企一起跟着背黑锅的现象。
尽管有着收购KKS的成功经验, 但和高田相比,KKS的情况相对简单许多。长达十多年的时间,KSS都是在私募基金控制下,基金公司的性质决定其更多出于利益考虑,而不是长远的战略投资者。
但是高田的情况就复杂许多。为维持交叉持股,高田公司持有本田、丰田、日产等主要车企的股份,而本田等汽车企业也持有高田公司的股份。高田与日系厂商之间复杂的交叉股权关系,也注定了他们容易出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 

也正是由于这种错综复杂的紧密关系,不管是出于利益关系还是民族感情因素,日方对中方入主的排斥心理也可以预见。加上日本公司被中国企业收购的成功案例并不多,如果有其它办法,高田估计是不会选择让一家中国企业来收购。

据《底特律新闻》报道,高田表示不考虑破产作为减轻负债的方法,仍旧寻求外部财务支持。高田计划,仍然保持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的上市状态,保有安全带、安全气囊及方向盘等核心业务,但会出售其非核心业务。
就算抛开其它因素,均胜收购高田这个庞然大物,也是一个不小的冒险。
随着召回对象的扩大,高田的经营状况将不可避免地进一步恶化,厂家与高田围绕巨额召回费用分摊比例的谈判正陷入僵局。
另外, 如何与高田进行架构和技术上的整合,也会面临挑战。之前有KKS高管表明“我们的气囊配方和高田不同”,这也意味着两家的技术路线存在差异。

此前,均胜电子高层就表示过收购高田“风险很大”。其实,想要收购高田,不光风险很大,难度也大。【END】

速度 深度 态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