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骨质疏松、腰腿痛,中医有更好的办法

小编导读

随着年龄不断增长,人体的肾气将经历逐步充盛又渐渐衰退的过程。中医讲肾主骨生髓,当肾气减弱,骨关节也会随之出现各类问题,比如西医学中的骨质疏松、腰椎间盘突出、骨关节炎等都与之有关。那么中医是如何强筋壮骨,解决骨痿腰痛问题的呢?今天通过两则医案带大家领悟其中要诀。

— · — · — · — · — · — · —

骨痿(骨质疏松症)案

本病属于中医学“骨痿”“骨痹”“骨枯”等范畴。《灵枢·本神》曰:“脾气虚则四肢不用。”《素问·痿论》曰:“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千金要方·骨极》曰:“若肾病则骨极,牙齿苦痛,手足痛,不能久立,屈伸不利。”

李某,女,63岁。2011年10月15日因驼背伴周身疼痛1年,加重3个月就诊。1年前出现驼背、周身疼痛等症,并日渐加重,尤以久坐、久站或手提重物时疼痛明显,3个月前,由于闪挫腰痛明显加剧,休息无效。现症:驼背并伴有周身疼痛,尤以腰背部明显,头目眩晕,心烦不眠,潮热盗汗,便秘,舌质淡黑,有瘀斑,脉细涩。查体:胸腰段向后侧凸出,呈驼背畸形,活动功能明显受限;棘上及棘突两侧压痛、叩击痛( );余症未见明显异常。腰椎正、侧位X线片显示:诸椎椎体骨密度减低,骨小梁减少,骨皮质变薄,骨结构模糊;胸12椎及腰1椎体均呈轻度楔形改变。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检测结果:低于2.5个标准差(骨质疏松)。

中医诊断:骨痿(肾虚瘀血)。
西医诊断:骨质疏松症。

治则治法:强腰补肾,活血化瘀。

方药:桃仁6g,红花6g,当归15g,川芎9g,牛膝9g,地龙9g,五灵脂9g,没药9g,羌活9g,香附9g,杜仲9g,骨碎补9g。水煎取汁,日3次,口服。

其他疗法

1.中药塌渍:独活6g,防风6g,川芎6g,牛膝6g,寄生18g,杜仲12g,当归12g,茯苓12g,熟地15g,白芍9g,细辛3g,甘草3g。

2.穴位敷贴:将塌渍药方制成穴位贴,可选命门、关元、气海、肾俞、脾俞、足三里、三阴交、血海等,每次取穴不超过4~6个,每次2小时,每日或隔日1次。

3.物理治疗:采用XT-2000型骨质疏松治疗仪治疗,每日1次,每次20~30分钟。

4.传统体育疗法:根据体质可选择太极拳或八段锦,亦可选练某一式。运动量的掌握以身体微微出汗为宜,每日1~2次,每次约20分钟。

5.嘱患者调饮食:如睡前补钙,多食牛奶、蛋类、谷类、豆制品及鱼虾、海带等,适当摄食蛋白质及柠檬、醋等酸味食物。

治疗效果

连续治疗6周后,患者周身疼痛及头目眩晕、心烦、盗汗等症消失,胸腰段活动功能恢复正常。

按语

肾主骨藏精,精生髓,髓养骨,故骨的生长、发育、强弱与肾精关系密切。若肾气不足,骨髓缺乏肾精填充濡养,则骨质丢失、骨强度下降,导致骨质疏松。脾主运化,主四肢肌肉,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化源充足则可使肢体骨骼强壮有力,不足则肢体骨骼痿弱,甚则失用,若脾气不健,气血生化不足,筋骨失于濡养,亦可发生骨质疏松。总之,本病的发生为肾亏脾虚、髓减骨枯。

身痛逐瘀汤记载于清代名医王清任所著的《医林改错》,主治腰腿痛或周身疼痛,痛如针刺等血瘀痹证,具有活血行气、祛瘀通络、通痹止痛之功。方中川芎、当归、牛膝、桃仁、红花、五灵脂共奏活血行气止痛之功。骨质疏松症的病理变化为本虚标实,而标实多为瘀滞阻络为先,所以常配合活血化瘀、宣痹止痛之药。

本病在治疗上总体应遵循“虚则补之”的原则,选用药物多以甘温补益、滋养肝肾、兼及五脏为基本特点,以补肾益精为主,辅以健脾养血、活血祛瘀、强筋健骨,标本兼顾。大量临床证实,此类处方能够刺激成骨细胞的增殖,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促进骨形成,有效提高骨密度,从而防止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发展。

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案

本病属于中医学“腰腿痛”“腰痛”“痹证”等范畴。《素问·刺腰痛》云:“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又云:“肉里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医学心悟》曰:“腰痛拘急,牵引腿足。”

郑某,男,38岁。2011年7月26日因腰痛,伴左下肢麻痛、活动不利2天就诊。2天前扭伤腰部后出现腰部疼痛、左下肢麻痛及活动不利等症。现:腰及左下肢疼痛剧烈,痛有定处,拒按,仰俯活动受限,舌质紫暗,边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查体:腰椎生理弯曲变直,无侧弯畸形;腰4、5及腰5、骶1棘突间偏左2cm处压痛( ),并伴有放射性疼痛至左足跟;左侧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 ),左小腿外侧及足背外缘皮肤痛觉迟钝,左足拇趾背伸肌力及跟腱反射减弱;巴彬斯基征(-)。腰椎正侧位X线片示:腰椎生理弯曲变直,腰4、5及腰5、骶1椎间隙异常(前后等宽),相应的椎体前缘略呈唇样增生。腰椎MRI示:腰4、5及腰5、骶1椎间盘向后膨出伴疝,相应的硬膜囊受压。

中医诊断:腰腿痛(气滞血瘀)。
西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则治法:行气活血止痛,补肾强筋壮骨。

方药:熟地50g,鸡血藤25g,申姜20g,狗脊20g,杜仲20g,地龙15g,鹿角霜20g,羌活15g,元胡15g,甘草10g,牛膝15g,木瓜15g,桃仁15g,红花15g,薏苡仁50g(包煎),蜈蚣2条,全蝎3g,黄芪10g,川芎10g。上药,水煎取汁,日3次,口服。

其他疗法:

1.中药塌渍:秦艽9g,川芎9g,桃仁9g,红花9g,甘草9g,羌活9g,香附9g,没药9g,五灵脂9g,牛膝9g,地龙9g,细辛3g。

2.中药敷贴:将塌渍药方制成穴位贴,可选命门、肾俞、大肠俞、环跳、血海、委中、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昆仑等,每次取穴不超过4~6个,每次12~24小时,每日或隔日1次。

3.推拿治疗:采取两步十法,即按、压、揉、推、㨰、摇、抖、扳、盘、运,每日1次,每次20~30分钟。

4.功能康复训练:可采取五点支撑法、三点支撑法或飞燕式以锻炼腰背肌,每日3~5组,每组10~20次。

治疗效果

连续治疗4周后,患者腰痛及左下肢麻木、疼痛、活动不利等症状消失。

按语

中医学认为“腰为肾之府”“肾藏精,主骨生髓”,一般腰痛均与肾相关。肾气本虚,或因劳欲过度,或因多种慢性疾病迁延日久,导致肾精亏损。肝血不足,筋骨失养,是腰腿痛的根本原因。其诱因有三:一则在轻微外力下即发生筋伤骨错而发病。二则跌仆挫伤,损伤腰背脊柱、筋肉、经脉,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经脉不通,不通则痛。三则风寒湿热之邪趁虚侵入而发为痹痛,尤以寒湿之邪为多。故腰椎间盘突出症为本虚标实之证,虚实错杂,主要与肝肾亏虚、气滞血瘀及风寒湿邪侵袭有关。

塌渍方中用秦艽、羌活祛风除湿,桃仁、红花、川芎活血祛瘀,没药、灵脂、香附行气血止痛,牛膝、地龙疏通经络以利关节,细辛搜风除痹,甘草调和诸药。各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舒筋通络之效。

穴位贴敷疗法集针灸和药物治疗之所长,可与内治并行,并能补内治之不及。所用药方配伍组成来自于临床经验,经过了漫长岁月和历史的验证,疗效显著,且无创伤无痛苦,对惧针者,老幼虚弱之体,补泻难施之时,或不肯服药之人,不能服药之症,尤为适宜。

临床经典医案

一个好的中医师的培养是需要长期漫长的过程,尤其重要的是临床能力的培养,临床能力的培养必须多临证,但是目前对于广大学生、中医爱好者和初级临床医生来说,却缺少这样一本中西并重,对病例叙述详尽,理法方药明晰的临床参考用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