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把隶书写成这样,你怎么看?

中国书法美学认为,字是有性情的。

它是中国先民仰观与俯察而来,古人赋予其内在的生命力。在今天,一般人往往将四方的汉字书法视作造型艺术。从视觉角度来说,汉字确实具有一种可观、可见的形体特征。不过,古代书家则是从生命的角度来观照书法:一篇好的书法,一个点画、一个字、一行字,一篇字,都是一个生命的存在。

苏轼说:“书须神、气、骨、肉、血,五者缺一,不为成书也。”书法崇尚天性自然,书法的最高境界是返璞归真。这不是要放弃法度,而是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在法度中追求最大程度的自由,即所谓的真性情。

隶书不难于规矩、整饬,而难于在规矩中见自在洒脱。

米芾隶书(局部)

书尚率真的“宋四家”之米芾精研各种书体,他曾从历史的角度谈到从篆书到隶书的变化产生的结果:“书至隶兴,大篆古法大坏矣。篆籀各随字形大小,故知百物之状,活动圆备,各各自足。隶乃始有展促之势,而三代法亡矣。”

米芾之所以赞美大篆,是因为大篆具有一种率性不拘之美。而到了隶书,这种美感,相比之下基本丧失。因此,米芾写隶书,章法如大篆一样大小穿插,跌宕多姿。看米芾隶书,如见其行草书,以天性为审美追求,而不是以匀齐整饬为目标。

临习清秀飘逸一路隶书,一般人往往只注意到其整齐规范的一面,而忽略了它们在整齐中寓不整齐,规范中藏变化。尤其是在字形方面,须任其长短、大小、宽窄。

以《曹全碑》一节为例。

《曹全碑》(局部)

整体看,它有四行、六列,每行每列是均衡平齐的。不过细细看,行与行之间是有参差的,每一列的四个字则是有高低错落变化的,因此,上下字之间与左右字之间的空白不是平均的,而是有多有少、变化着的。

再比较单个字,“止”“右”“在”“西”“布”等字,字形扁; “扶”“风”“或”“居”等字,字形方;“陇”“枝”“叶”等字,字形长。这些字形的形态,不是有意为之,而是任其字本身的形体特征而来。

临习者,多读隶书字帖,见多识广,加以记忆,就能逐渐把握汉碑字形的天然之性,而不会妄为长形、扁形或方形。一篇隶书,将每一个字的字形特点的变化顺其自然地呈现,便是一个有生命的笔墨世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