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贵环形高铁运行在即,成渝贵新西三角为何能够取代成渝西旧西三角?
山川网:在2020年一季度即将结束的时间点上,我们迎来了今年以来为数不多的好消息,国内新冠疫情有效得到了控制,防疫重点由控制国内传染转为了严防国外输入。
随之而来的,是封城已长达两月有余的武汉市和湖北省,即将有序恢复各项公共交通设施。这其中,铁路线网的恢复正常,对于九省通衢的武汉与湖北而言至关重要。如无意外,二季度将是我们重新回归久违的正常生活的时间。
与此同时,受此前国内因疫情影响的多条铁路线路调整和新增,也开始了有计划地启动。这其中,就有4月10日起,成都、重庆和贵阳三城之间,始发站就是终点站的环形高铁线路开通在即。
成渝贵环形高铁,运行在即
环形高铁线路本身,并不是什么特别新鲜的事物。在成渝贵环形高铁线路之前,国内就有不止一条环形高铁线路新开通或在运营。
比较知名的,首先就是海南的环岛铁路。海南环岛铁路分东西两段建设,东环段于2007年9月29日动工建设,于2010年12月30日竣工运营;西环段于2012年9月28日开工建设,于2015年12月30日竣工运营,即海南环岛铁路全线建成通车。截至2015年,海南环岛铁路北起海口站、南至三亚站,环线全长653千米,共有25座客货车站,列车最高运营速度200千米/小时。
离我们当下时间比较近的,则是山东八市的环形铁路。伴随着去年年末时日兰高铁日照至曲阜段通车,加之此前通行省内的济青高铁、胶济客专、青盐铁路、京沪高铁一起实现环形贯通,途经济南、淄博、潍坊、青岛、日照、临沂、济宁、泰安八个地市,形成山东省内的环形铁路。根据铁总相关信息显示,该环线全线里程为889公里。
和上述的海南、山东环形高铁相比,今天我们要讲到的成渝贵环线高铁,首先的不同是不局限于单一省份中,而是涉及四川、重庆、贵州三个省级行政区之间跨省成环。
其次,由于范围涉及川渝黔三地,所以成渝贵环形高铁的全线运营总长,超过了1290公里。以成都、重庆、贵阳分别为始终点站的车次,届时将都有安排发行。
注:上图仅供参考,非准确版本
环线高铁的修建方法,事实上与环线地铁的方法近似,均为分期分段建设。以成渝贵环线高铁为例,其正是由成渝高铁、渝贵铁路和成贵铁路三条在运铁路组合得以实现的。
成渝高铁:2010年3月22日动工建设,2015年12月26日竣工运营。全长308千米,共有11座车站,设计速度350千米/小时,目前最高运营速度为300千米/小时。
渝贵铁路:2018年1月25日渝贵铁路正式投入运营,全长345.4千米,设计速度200千米/小时。
成贵铁路:2014年12月20日,成都至乐山段开通运营;2019年6月15日,乐山至宜宾段开通运营;12月16日,宜宾至贵阳段开通运营,标志着成贵高速铁路全线建成通车。铁路由成都东站至贵阳东站,全长648千米,设24个车站,设计的最高速度为250千米/小时。
成渝贵环形高铁的开通,在事实上推动了中国西南板块中,以成都、重庆、贵阳为三点的新西三角浮出水面。为什么这里我们要用到“新”字呢?显然,这是相较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谈到西三角这个名词时,另有所指的情况。
从“成渝西”旧西三角,到“成渝贵”新西三角
“西三角”本身,同样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最早的出现几乎已经不可考,因自始至终均停留在规划层面,所以目前我们能够从公开渠道找到的信息,也基本都是民间和媒体方面的一些声音——
一说,“西三角经济圈”包括重庆、陕西西安和四川成都及其周边地区,总面积20-30万平方公里,包含约50座城市。建立以重庆成都经济圈和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为核心的西部地区大经济实体。
另一说,“大西三角”的全称是“西部渝川陕陇金三角”,可称为“新西三角”、“西三角”,包括以重庆为中心的重庆成都城市群、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以兰州为中心的西兰银城市群总面积38万平方公里,人口1.3亿,包含60座城市,GDP总额1.9万亿元,占全国的7%,整个西部的40%。
西三角的概念,在差不多十年前曾短暂在官方层面露头。2009年全国两会上,时任重庆市常务副市长的黄奇帆市长向国家提交西三角经济圈发展提案。
按照陕川渝三地共同认可范围,西三角地区包括陕西、四川、重庆三省市的61个城市,幅员面积37.78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超过1.4亿人。
另根据当年《2010年重庆发展和改革报告》中的计划,到2015年,西三角经济区GDP总量,有望达到5万亿元以上,占西部地区比重45%左右,接近全国的12%左右。
到2020年,西三角GDP总量预计达到9万亿元,占西部地区比重达到50%,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区共同支撑全国60%左右的经济总量。
而时间从2009年至今,漫长的十年时间已经过去。在这期间,成都、重庆、西安三市的经济都得到了迅速的腾飞与发展。
三市先后被列入国家中心城市名单,以三市为区域中心城市的成渝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也相继得到国家层面的官宣与支持。
但是,关于成都、重庆、西安三者之间实际意义的战略合作,一直以来都并没有真正地得以推进。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成渝城市群,向南还是向北
在推动贵州与川渝两地的融合上,贵州的表现非常积极主动。
根据相关媒体的报道显示,早去年底成贵高铁开通之际,2019年12月18日,贵州党政代表团到访四川,而在此前一个月,四川党政代表团才到访贵州,双方签署了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及8个专项合作协议,全面推进两省之间的合作。
此外,国发委于2019年8月15日发布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相关通知,同样被视作是四川、重庆、贵州三地合作全面加强的重要标志。
根据上述规划显示:将建设自重庆经贵阳、南宁至北部湾出海口(北部 湾港、洋浦港),自重庆经怀化、柳州至北部湾出海口,以及自成 都经泸州(宜宾)、百色至北部湾出海口三条通路,共同形成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主通道。
不难看出,从此项规划中受益最大的,正是四川、重庆、贵州以及广西四地。而从客观来看,这必将加深四地之间以经济为切入点的多项合作。这也被许多方面认为,是国家层面支持成渝城市群全面向南发展的重要标志。
近些年来,成渝城市群发展迅猛,日渐有了中国区域第四极的称号。要知道,排在成渝前面的三极,是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全部身处东部沿海地区,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而位于中国西部腹地深处的成渝城市群如果想要发展,那么首要的东向连接就必然不能弱。好在,重庆作为该区域的核心城市之一,拥有与东部之间连接的最佳利器——长江航道。
而除东向必须作为发展主要方向外,次要方向是向北还是向南,过去较长时间内成渝城市群并未对外表现出十分鲜明的态度。川渝向北,是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四省;向南,则是贵州、广西和云南三省。
从面积来看,向北更为辽阔,腹地深远;但从经济来看,向南可直通大海,获得借长江东向出海之外的、另一处直线距离更近的入海口(北部湾)。
另外,西北与西南地区的常住人口,同样是重要的参考指标。对于现阶段而言,同样经济规模总量都相对较弱的甘肃、青海、宁夏、贵州、广西、云南诸省而言。人口体量,几乎成为他们未来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潜力。
截止2018年末,广西常住人口4885万人,云南常住人口4801万人,贵州常住人口3580万人,甘肃常住人口2626万人,宁夏常住人口682万人,青海常住人口598万人。南向的广西、云南、贵州三省常住人口合计达到13266万人,北向的甘肃、宁夏、青海三省常住人口合计则为3906万人。
事实上成渝城市群之所以能够在中国西部地区崛起成为第四极,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川渝两地庞大的人口规模(2018年,四川常住人口8302万人,重庆常住人口3074万人)。
向南发展,意味着可以从比目前川渝两省总人口更大的桂滇黔三省中获得更多的消费潜力。而向北发展,则需要和近些年来同样渴望做大人口规模的西安,争夺原本就地广人稀的甘青宁人口。
以上,还并未考虑横亘在四川盆地与关中平原之间,难于上青天蜀道的因素。的确,今日不同往昔,在科技的帮助下川渝与陕西间的隔阂不再像古代时那么巨大。
但是,两地之间的物流成本,始终都是相对更高的。这对于现阶段经济发展本身还处于承接东部产业专业的西部地区而言,同样是个不得不考虑的重大问题。
贵州(贵阳)是光脚的,陕西(西安)是穿鞋的
和贵阳方面积极主动寻求加入成渝城市群的态度不同,西安方面长期以来对“成渝西”西三角设想态度模棱两可,既不主动完全拒绝,也不积极行动对接,这背后的五味杂陈,事实上只有西安与陕西执政者本身才能够充分体会。
2019年,陕西省以25793.17亿元的GDP总量,位居全国第14位;而同期贵州省则以16769.34亿元的GDP总量,排名全国第22位。从经济总量看,贵州省经济总量仅有陕西省的65%左右;从全国排名看,陕西省在全国范围内处于中等偏上位置,而贵州省则处于中等偏下位置。
具体到陕西贵州二省省会西安和贵阳来看,2019年西安市完成GDP为9321.19亿元,排名大致在全国第24位上下;同期贵阳市完成GDP为4039.60亿元,排名在全国城市50强开外。从经济总量来看,贵阳仅为西安的43%左右。
而经济维度之外,西安贵阳二市各方面的差距,事实上更为巨大。历史文化上,西安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行政级别上,西安是副省级市,中国西北大区的区域中心城市;其余交通、教育、医疗、科研等各个维度,西安相较贵阳都有十分明显的优势,这里无需我们赘言。
从城市定位来说,在西南板块中,成都和重庆二市实力相近,各有千秋。而西北板块中,伴随着兰州政治、经济地位的不断滑落,西安是西北板块毋庸置疑的西北王、老大哥。而贵阳,在西南板块目前还仅仅只是后起之秀。
所以在参与“西三角”这件事情上,贵阳的心态就是以后来者的身份参与到已经成形的成渝城市群中,借力成渝使得自身发展能够更上层楼。而西安如果想要参与“西三角”,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都必须做到与成都、重庆平起平坐的地位才能够不吃亏。
但是2019年度,重庆、成都二市分别完成GDP总量23605.77亿元和17012.65亿元,在全国城市排名中分列第5位和第7位。而常住人口上,重庆与成都更是分别达到了3047万人和1633万人(成都为2018年末人口)。此时,我们再来对比同期西安市9321.19亿元的经济总量和1020.35万的人口规模,明显可以看到西安现阶段在直面成渝两座全国十强城市时的相对弱势。
换句话说,贵阳与成渝二市的发展阶段,起码相差两个台阶,贵阳现阶段的经济规模还仅处于初级三线城市水平。这样的发展阶段差异性,使得与成渝合作的贵阳,可以获得的要明显多于需要付出的。
而西安目前与成渝二市的发展阶段,则基本只有一个台阶。想要与成都、重庆三者共成掎角之势,现阶段的西安明显综合实力要弱上一些,一旦开启深入融合后,付出多过得到,是多数人第一的预判。
更重要的是,和西安、陕西还有辽阔的西北区域牌可打不同,贵阳、贵州过去很多年来都是闭塞于深山中的经济落后地区代表,手中握有的牌着实是太少。
贵阳与西安之间,正是典型的光脚者与穿鞋者的差别。前者几乎从零起步,毫无负担,能够争取到的都是值得庆幸的。后者则顾虑众多,凡事均需再三思量,计算得失之数,再论是否可行。
而和贵阳情况类似的,事实上还有甘肃最东南端的陇南、天水二市。从地图上看,二市距离西安和成都的距离,几乎是一般无二的。只不过由于甘肃地处西北,所以在此前的相关城市群划分当中,一般都会被划入关中城市群,但长期都处于边缘的地位。
但在去年,先是甘肃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陇南天水对接融入成渝经济区的意见》,从省级层面支持陇南、天水两市融入成渝地区。紧接着陇南和天水各自出台了实施方案,两市之间也签署了《对接融入成渝经济区合作行动计划》。
同时对接关中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陇南和天水的情况事实上并不特殊。在东部的长三角城市群内,安徽下辖的滁州、芜湖和马鞍山三市,同样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同时被划入合肥都市圈和南京都市圈。
那么从以上三市目前的发展方向来看,陇南和天水更应该优先融入哪个城市群呢?这个所谓的“难题”事实上很好回答,谁的综合实力更强,加入后能够获得更好的资源和发展前景,那么毫无疑问就应该优先考虑。
区域经济中的城市圈划定并非是拉帮结伙,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得以全面富裕。
2019全年:江苏篇 丨 浙江篇 丨 广东篇 丨山东篇 丨 安徽篇 丨 重庆篇 丨 江西篇 丨 各大区GDP对比 丨 城市二十强 丨 各省人均收入排名 丨 各省GDP增速排名 丨 各省GDP总量排名 丨 各省GDP实现情况 丨 29省市GDP增速目标
新一线城市圈:济南都市圈 丨 青岛都市圈 丨 徐州都市圈 丨 沈阳都市圈 丨 合肥都市圈 丨 郑州都市圈 丨 成都都市圈 丨 武汉都市圈 丨 杭州都市圈 丨 南京都市圈
城市:北方人迁居长三角 丨 31省市粮食产量 丨 中国城轨城市 丨 佛山GDP过万亿 丨 浏阳花炮 丨 劳动力人年龄37.8岁 丨 徐宿淮盐/连淮高铁 丨 抢人城市越来越多 丨 2019百强区 丨 长三角城市群41城GDP 丨 前三季度GDP二十强 丨 18省市社消排名 丨 27省市前三季度GDP 丨 31省居民储蓄排名 丨 人均消费排名 丨 银西高铁 丨 2019年秋季城市薪资
人文:南方车站的聚会 丨 广州站 丨 天下九州 丨 最宠游客城市 丨 瑞丽缉毒门户 丨 城镇化犯罪 丨 易错地名 丨 国人离婚率 丨 长江断流 丨 长安十二时辰 丨 宏颜获水 丨 广州红专厂 丨 中国啃老族 丨 大洋怪重地名背后 丨 中学地理课 丨 罪案片石家庄 丨 破冰行动 丨 白鹿原 丨 低调的宝藏城市 丨 渤海湾跨海通道 丨 城中村拆迁往事 丨 区域阅读大数据 丨 燕大南迁往事 丨历史文化名城 丨 “妖都”广州 丨 城市建筑设计 丨 离结比 丨 城市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