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谈 | 毕飞宇:阅读的才华就是写作的才华

本 文 约 2300 字

阅 读 需 要

6 min

文 | 姜伟婧

让思想性融于艺术性中

毕飞宇回家乡做文学讲座时,我跨越大半个城来到市文化馆。一进报告厅,看到偌大的讲座席前,毕飞宇正在讲解德国作家施林克的小说《朗读者》。

聆听深谙写作之道的小说家来分析小说,获得的眼界和视野必定不同凡响,对自己的阅读和写作会有极大的启发,更何况这位小说家是毕飞宇。

毕飞宇的剖析精彩独特,这部作品借以青年米夏为代表的战二代,和以汉娜为代表的战一代,发生的情感纠葛,来表现关于反战的主题。在肯定这部小说深刻思想的同时,毕飞宇强调:“思想应当渗透出来,通过呈现事件,让小说的人物、行为、性格、事件去确立,让读者自己去发现。”

一位优秀的小说家应该如此,避免口号说教,通过对人物、情节的展现来自然表达主旨,也是中学生记叙文写作的应有之义。

相似的观点在毕飞宇的《小说课》中有系统性阐释,这部书收集了毕飞宇在给南大学生开设的写作课讲稿。

在这些课上,毕飞宇多次指出:要把思想性落实在艺术性上。“空谈口号是席勒化,思想融于艺术是莎士比亚化。”

显然,我们更喜爱莎士比亚化的小说,主题融在故事里,唯细致入微不露痕迹,才让我们看清生活的本质。

“取法乎上,得其中;取法乎中,得其下。”听一流小说家谈读写要义,即使“得其中”,于中学生写作,也是绰绰有余了。

在听过毕飞宇讲座后,我又把这本书仔细研读了一遍。我很认同毕老师所言:好作家不是大学时代成长起来的,而是从中学时代培养起来的。好作家对于文字的感知力首先来自于阅读。

“阅读为什么重要?它可以帮助你建立起‘好小说’的标准,尤其在你还年轻的时候。”

的确如是,尽管成为小说家并不是每个人的追求,但在阅读中建立合格的文字读写能力,却是中学阶段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

反复细读经典文学

如何学会阅读?

毕飞宇认为,首先应选择读经典。必须把“读小说”和“看故事”严格地区分开来。小说就是小说,通俗小说就是通俗小说。

时下的网络爽文或架空玄幻不在毕老师荐读范围内。毕竟,经典作品才值得我们用眼光去停留,用思想去咀嚼。通俗小说虽然适口,但到底是不切实际的白日梦,抵达不了人性幽微的深处,无法引起我们对无常命运的反思。

毕飞宇在《小说课》里给我们开了一个经典书单:蒲松龄《促织》、曹雪芹《红楼梦》、施耐庵《水浒传》、莫泊桑《项链》、奈保尔《米格尔街》、鲁迅《故乡》、海明威《杀手》、汪曾祺《受戒》等经典值得反复细读。

无论是节奏的把控,氛围的营造,虚实相生,还是小说中的逻辑与反逻辑,都是构成一篇小说超越于一众平庸作品的要素,而一位敏锐的读者恰能捕捉到这些要素,不会让它们在漫不经心中从眼底滑过。

读懂小说的节奏和逻辑

毕飞宇研读蒲松龄的《促织》时,从短短1700字的文本中,读出“苍山绵延,波涛起伏”的节奏感。毕老师提醒我们,小说“该上扬的时候,你要有能力把它扬上去,同样,小说到了往下摁的时候,你要有能力摁到底,你得摁得住。”

小说主人公成名从被摊派捉促织时的彷徨,接着转到捉到心仪促织时的惊喜,再到儿子不慎弄死促织时的愤怒,接着儿子因害怕坠井而死,最后儿子为救父亲变成促织,一波三折的节奏感步步推进。

第一次跌到谷底,是为第二次抵达顶峰作铺垫,而第二次落进冰窟的深渊,也是为下一次反弹作蓄势,步步为营,小说才如此“好看”,人物命运的跌宕才更具社会反思的深度。

又譬如读施耐庵的《水浒传》,林冲如何被逼上梁山?

毕飞宇通过缜密的逻辑分析,向我们呈现林冲是如何从老实的技术干部变成强悍的土匪骨干的。在风雪的掩护下,林冲得知自己毫无出路的真相,也是在风雪的助推下,林冲火烧草料场,手刃仇人,一步步走向了另一条路。毕飞宇通过抽丝剥茧地剖析,向我们呈现一流小说家强大的逻辑能力,读这样的分析,真让人顿觉茅塞顿开。

正是毕飞宇的解读让我们对这篇耳熟能详的文本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我们意识到,读小说不仅是追情节,而是要体会小说家如何让故事让人物“走”到这一步。作家幕后的苦心经营不足为外人道,但敏锐的读者理应有洞察奥妙的能力。

让写作反哺于阅读

庖丁解牛,技近乎道,如果没有年复一年毫不懈怠地读写,毕飞宇是不可能对经典有如此精准而透彻的剖析的。

我想,也正是这份厚积薄发的苦功,才让毕飞宇写出《玉米》《平原》《推拿》等一流小说。

当我读完《小说课》再回看毕飞宇的这几部作品时,忽然有了新的感想。

譬如他笔下的主人公“玉秀”,这个漂亮而有野心的女孩儿,她年轻的生命,从大队书记女儿时的飞扬,到父亲失势后代父受过的被欺辱,再到进城后重燃希望,再到未婚先孕的绝望,这起起伏伏的节奏中,人在命运中不甘地挣扎着,是否是对《促织》等小说“苍山绵延,波涛汹涌”之风景的遥相呼应呢?阅读本就会融于写作中,我们有理由如此相信。

读毕飞宇的《小说课》,仿佛坐临一场流动的筵席,毕老师为我们悉心推介盘盘精品背后的无穷奥妙,我们惊叹于这回环错落的小说盛宴,于是宾主尽欢,余味不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