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座边境小城,能够一眼看三国
丨珲春,这里透着对海洋的希望丨
- 风物君语 -
“边境”总让人充满对未知的吸引力。
它像一支测温计一样,
随着全球局势的变化而波动。
中国,这个陆地邻国多达14个的国家,
绵长的边境线上三国交界的城市有很多。
珲(hún)春
却是唯一一个中、俄、朝交界的城市。
登上高楼,那里可以“一眼看三国”,
这让珲春源源不断地吸引着好奇的游客。
在这座濒临海洋,
却被国界阻挡在大洋之外的边境小城里,
遗憾与希望同时纠缠在一起。
▼
最近两个月,朝鲜、俄罗斯大概算最热闹的两个国家了。
热浪从国境线传入国内,它也搅动了一座踩在中朝俄三国交界上的城市——珲春。
珲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境内东部的县级市,它在吉林省的最东边。
▲ 防川境内的中国哨所。
前段时间朝鲜刚宣布要改革开放,珲春的楼市也跟丹东楼市热了起来。
据报道,一些到珲春的外地人一口气就买下了20套。除了中国人,从珲春入境的俄罗斯游客越来越多,人流量大的时候,珲春铁路口岸一天能有3000人的流量。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珲春”这个名字显得陌生。
但它曾是中国在东北亚地区最重要的一个出海口,它也曾是海上丝绸之路日本道通往中国内陆的门户。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隔日本海与日本相望,这样的黄金地理位置也曾给它带来了近代的边境纷争。
▲ 珲春市的敬信湿地是我国候鸟三大迁徙廊道之一,每年春天大雁等鸟类都会到这里栖息驻足。
当历史的尘嚣远去,珲春成了今天人们口中那个“一眼看三国”的边境小城。
珲春,离日本海那么近,又那么远
第一次见到珲春地名时,我以为这里是珲(hui)春。早期生活在这里的是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史料里它以前被叫作“浑蠢”,在女真语里它指“边地”。
边地的另一种吸引力来自于它的多元。
▲ 珲春高铁站。
沿图们江而下,它与朝鲜、俄罗斯接壤。走出高铁站,你就已经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不同了。分别用中、俄、英、朝四国文字写成的“珲春站”,就树在出站楼的屋顶上。
我是在今年冬天去的珲春,跟大多数来这里的游客一样,我被它的“一眼看三国”名头吸引。
从市区出发,坐车一个多小时,便能到这座城市离海洋最近的地方——防川。登上防川风景区内11层高的龙虎阁,俄罗斯、朝鲜、日本海尽收眼底。
在这里,中国的疆域只有一条狭窄的公路,两边大部分领土不是属于朝鲜就是属于俄罗斯。
观景台上有两台投币望远镜,分别对向两侧的朝俄。
透过望远镜看,朝鲜跟我们接壤的部分更像个哨所。而望远镜的另一头,你甚至能清晰地看见正在行走的士兵。望远镜那头的俄罗斯像小镇,汽车、火车时不时地在远处穿梭。
▲ 从龙虎阁上眺望楼下的“三国”。
阁上的游客们轮流弓着背从望远镜往远处看,像是躲在门缝里偷看门外的世界的小孩。
这个中国境内距离日本海最近的城市,图们江沿防川而过最终汇入日本海,但如今中国人却不能从这里进入日本海。
边境纷争,使珲春成了内陆城
如今的图们江不再只属于中国。
19世纪中叶以前,图们江还是中国的内河。顺着这条河流而下,中国的船只可以直接进入日本海。
▲ 多国利益在这个狭长的区域交织,它最终导致日本海离中国越来越远。
1860年之后,清政府与沙俄陆续签订了《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多个不平等条约,中国此后便失去了日本海沿岸的大片领土。图们江,从中国的内河变成了沙俄和朝鲜共有的河流。
1886年,在清朝官员吴大澂的争取下,中国通过《中俄珲春东界约》恢复了图们江的通海权。在那之后的52年时间里,中国的渔民可以从这里出海捕鱼,直到1938年张鼓峰事件爆发。
▲ 如今每年龙虎阁都吸引着对边境好奇的游客。
这一年,抗战已全面爆发。7月底,已控制了东北的日军在中俄交界处的小山峰与前苏联发生了一次武装冲突。它让中国人失去了通往日本海的通道。这座山峰被称为张鼓峰,海拔仅155米,地处珲春市东南,图们江的左岸。
在《中俄珲春东界约》确定的领土界限中,张鼓峰是中俄之间的界山。7月14日,已经占领东北的日军抗议前苏联,在非苏方领土的张鼓峰等地部署军队要求撤离被前苏联回绝。半个月后,双方在张鼓峰处爆发了为期11天的战役,最终日军被围困张鼓峰,双方签订了《张鼓峰停战协议》。
苏军趁机占领了张鼓峰上的全部阵地,并借此将其在珲春境内的控制区推进到了图们江边,只留给中国人一条狭窄的公路通行。
随后日军为了防止苏军进一步渗透,张鼓峰北边被日军划为军事禁区。他们还将周边防川、洋馆坪等四个屯内住的中国居民全部迁出,并在沿途的图们江中立桩,封锁航道,中国居民从此无法沿图们江进入日本海。
边境,
透着人们对珲春最旺盛的好奇心
地缘政治阻隔了中国人在东北亚直接入日本海的道路,但这块“边地”并不冷清。
“一眼看三国”成了珲春的一张名片,每年它像一块磁铁一样吸引着数百万的国内外游客。这是一座对外来者友好的城市。
▲ 从珲春一路去防川的路上,朝鲜就在图们江对岸。
一坐上珲春的出租,司机便会熟练地询问你,要不要去防川。这里一年四季都不缺游客。“春节的时候够冷吧,那个时候还有游客上去呢。”在珲春我们遇到的司机,一上车便自顾自地开始了介绍。
这是个经验丰富的珲春司机,途中总时不时地降低车速给我们介绍这条线的景点。当车开过圈河口岸时,司机放慢了车速跟我说,那里是中朝的一个口岸,过了口岸经过图们江的大桥便是朝鲜。车行到口岸附近的“彼岸相望”石碑前停了下来,从这里的铁丝网往对面望过去,就是朝鲜。
▲ 圈河口岸
“夏天的时候对面有人在种地,我们有时候喊他们,他们都听得到会回过头来看你。”第一次隔着铁丝网看见朝鲜,我们激动地下了车,司机也下了车主动给我们这些游客拍了合影。
对于从未到过边境的游客来说,“边境”是个充满魔力的词,尤其是中朝边境。去防川的路上我们停下来了两次,一次在圈河口岸的中朝边境,一次在张鼓峰展览馆后的中俄界山。
▲ 圈河口岸对岸的朝鲜,蓝色的房子肉眼可见。
对于国人来说,这里是目力所及的边境,它让国境线变得具体。站在龙虎阁上往远处眺望,日本海那么近却出不去。
▲ 在珲春这个高纬度的边境小城,每到夜晚这里的KTV便成了当地人消遣的地方。
但珲春的乐趣远不止作为景区的边境。
边境线上的贸易为这里吸引来了各地淘金的人,朝鲜族人、俄罗斯人、汉族人、蒙古族人……他们聚在这里讨生活,给珲春附上了一层异域的风格。
▲ 采用欧式建筑风格的珲春客运站。
越过珲春的国界,从东北往西南它依次挨着扎鲁比诺港、波谢特港、罗津港等港口。它们都是天然的不冻港。尽管中国人依旧无法从图们江入海,但贸易已经让珲春加入了大洋上的航线。
▲ 2002年珲春修通了连通珲春口岸和俄罗斯马哈林诺口岸的铁路及公路,打通了珲春与扎鲁比诺港之间的联系。
2010年延边州获得了朝鲜境内罗津港10年的租用权。这里让珲春成为了东北地区通往上海、宁波的出海通道。东北的玉米、木材从这里运往南方的港口。2014年,中、俄两国企业合作在扎鲁比诺建万能港口,年吞吐量达6000万吨,它成了东北亚的大型港口之一。
扎鲁比诺这座俄罗斯远东的港口城距离珲春口岸只有71公里。借助这个港口,珲春还开通了两条国际航线,与韩国的釜山、束草连一起。
依托这些境外的港口,珲春成了“海产城”。俄罗斯、朝鲜的海产品从这里过境,国境线并没有让这里变得死气沉沉。
▲ 一座没有海洋的“海产城”。
过去几年,凭借从珲春过境的海产品,这座城市迅速发展起了水产加工业。俄罗斯的真鳕、朝鲜的明太鱼、鲽鱼等这些水产被进口到珲春,在经过加工被制成鱼片、腌熏制品、水产罐头后,再销往欧美日韩等海外市场。
这座边境小城很小,市内打车几乎是起步价。因为历史原因,珲春离海洋很远,但因为其三国交界的特殊地理位置,这里仍然充满着活力。
文丨逸骁
图编丨鲸鱼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点击下方图片,一起全球化之下的中国!
🕗
风 物 精 选
文化地理
物产美食
匠人手艺
✍️
|新 媒 体 作 者 招 募 &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