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与术》

《树与术》

许映涛

         世间树木万千,然而,我们亲自真真实实接触过的、挖坑、栽种、培土、浇水、施肥、呵护成长的又有几颗?能成为翻山越岭、跋涉大漠沙丘的植物学家毕竟是少数,既能称其为“家”,固然有个人的天赋成分,与自己的勤奋努力分不开,诸多机缘巧合、互相碰撞出闪现的绚丽火花也是成就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各色树木,印象中较为深刻的还是梧桐树、杨树、柳树、槐树,还有芙蓉树,之所以印象深刻,原因还是在于从小到大接触见过的最多而已,并没有特别偏好之意,所谓的一年树木、十年树人,在七八十年代的农村体现的最为普遍,那个时代,十家有九家在自家院落中多多少少的会载上几棵树,大多以杨数、槐树为主,为啥?一是农村习惯,一家看一家,更重要的是,自家院子栽树,看着放心,看着自个栽的树一天天长大,成材,内心安慰、舒服,似乎觉得希望就在眼前,梦想可以在目力所及的范围内实现,记得78年时,家里庭院的西边栽了一颗梧桐树苗,村里栽这种树的少,庄邻們引为稀罕,隔三差五的去欣赏,母亲笑着说“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乡邻们听到,都是满面笑容,我在一旁缺失听得似懂非懂,心里纳闷“这梧桐树与金凤凰到底有啥关系,为什么栽下梧桐树,就会引来金凤凰呢?于是就天天等着、盼着金凤凰落在梧桐树上,大约七八年后,梧桐树长得有碗口粗了,高度超过了家里的草房,夏秋时节,会有一些类似“花毛间”的虫子落在梧桐树旁边的石磨、磨道里,因为树是栽在邻居房屋东墙外边,树长高了,超过邻居家的房屋了,邻居有点意见,又担心梧桐根系发达,给房屋带来危险,一来二去的,这梧桐树就保不住了,于是就决定把梧桐树伐掉,梧桐树适宜观赏,不适合做家具,所以在当时,实用价值并不是很高,但是看上去很美,已经足够了,最感遗憾的是,没有亲眼看见凤凰落在树上,倒是见过花喜鹊、燕子等类的小鸟在上面停留过。

        这之后,在家里栽树似乎不太妥当,于是父亲决定到村外的自留地丽栽树,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正应此理,基本动因是:树木也是一种经济来源,树长大了可以卖几个钱贴补家用,记得在大约2分地里栽了接近30棵杨树、槐树苗,为了防止有人破坏,还在外边栽了几株带刺的“圪针树”,栽完后,父亲看了看说:好像栽得有点厚了,恐怕长不开,不过就这样吧,还不知道能不能长大,能剩下几棵,说这话时,父亲的脸上有一点担心,果不其然,第二天早晨,就有靠近路边的几棵杨树苗被勤快人给爱走了,之后的几天,陆续的被请走了几棵,幸存下来的,有十来棵,这已经是很不错了(那时的乡村,都穷,也算是穷帮穷了吧),父亲看到树苗少了,显示出大家风范,叫不要声张,少就少了,不要责怪别人,如果那时人们都脱贫致富了,一棵小树苗怎么能入人们的法眼啊,为了让树长得快,长得高,经常性的挑着罐子,给树浇“碱水”,施土肥,初中英语课本里有句俗语“no  pains,no gains,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总会有回报,关键就看是否真的付出了。

       自78年后的数十年间,中华大地日新月异,变化万千,让人目不暇接,如今,人们置身市场经济的海洋里,共同培育着市场经济这棵参天大树,想来也一定是感慨万千吧。然而,术业有专攻,要想在工作上、事业上有一番作为,也要给工作、事业不断的添加“养分”,不断的前进,不断的钻研,不断地创新和突破,不断的充实和武装自己,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越开越坚不可摧,只有这样,才能把工作和事业树立起来,让它扎根,让它生长,让它成长为参天大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