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到底有多强大?看英女王写信怎么称呼的万历皇帝,你就明白了

我大明从不惹事,

但也绝不怕事。

若贵国递来的是苏麻离青,

大明自当回以瓷器;

若贵国递来的是不安分的心思,

大明就只能回以火器。

——《国家宝藏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王朝,建立于1368年,灭亡于1644年,没逃过古代封建王朝每三百年一轮回的历史规律,在很多人印象中明朝最大特色就是盛产奇葩皇帝,有人不爱当皇帝爱干木匠活,有人梦想当将军所以到处乱跑,有人御驾亲征结果被敌方捉个正着,有人懒到28年都不上朝......

如果按《明史》记载,明朝皇帝里也就剩那么几个正常人,比如朱元璋、朱棣、朱瞻基、朱佑樘,明朝历史也就前期还像点样,朱元璋布衣天子,削平群雄、一统江山,驱逐元朝残余势力的同时夙兴夜寐勤政劳心,为大明打下盛世的根基,而后朱棣、朱高炽、朱瞻基三代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五大盛世之一的“永宣盛世”,33年间明帝国巍然立于东方令诸国不敢小视。

自从明英宗亲征瓦剌成了阶下囚,明朝盛世逐渐转衰了,后来的皇帝都没法与开国之初几名帝王相比,但,历史上每个封建王朝都是如此,考虑到《明史》是清朝编纂,从顺治时代拖拖拉拉到乾隆帝即位后才勉强定了稿,其中有不少“不小心”抹黑前朝皇帝的描述,明朝后期状况到底怎么样,恐怕还得仔细审视下,事实上明朝后期虽然大不如前,但影响力依然是在的,这点看看英女王给万历皇帝写信用的称谓,你就能明白了。

这里说的英女王是伊丽莎白一世(1558年-1603年在位),她是英国历史上最为传奇的帝王之一,有“童贞女王”之称,因为她将国家当作了自己的丈夫,一生未嫁,她所有的决策都是为英国施行而不是为她自己。现在英国的王早就不是真正掌控一切的“王”了,但在伊丽莎白一世那个时期,王可不是什么名义上的角色,她的一举一动都能影响国家的命运走向。

很明显这个女王并非昏君,她在位时英国出现了“黄金时代”,经济和文化双重繁荣,我们都很熟悉的莎士比亚就是那个时代的一颗明星,英军还在1588年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成为西班牙海上争霸有力的竞争对手。这位颇有成就的女王为什么会给明朝写信呢?

其实这跟英国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有关,英国后来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本钱就源自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攒下的财富,这财富带着血腥味,因为女王允许英国的海盗肆意抢劫过往商船、制造混乱、贩卖奴隶,并且为海战出力,这一切都是为了积累资本,因为要争霸就得有钱才行,你看古代中国,再怎么重农抑商,还能把商人赶尽杀绝不成?商业可也是重要的税收来源啊。

而这位女王就非常重视商业贸易,她的许多法令都是对农民不利但对工商业有利的,因为早在15世纪地理大发现开始后,欧洲人做生意就不局限在地中海了,而是转向大西洋、印度洋,美洲、亚洲都是英国、西班牙等殖民国家的目标,那就是一个重商的时代,作为英国的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自然要多为国家开辟商路,“东印度公司”就是在她的支持下成立,本来是贸易企业,后来成了印度的真正主宰者!

万历皇帝在位时,明帝国仍然是毫无疑问的亚洲第一强国,周边不少国家都把明朝当带头大哥。知道印度岂有不知道中国的道理,女王也想过和东方最强帝国通商,为此她盘算着派使臣出使,并且准备了一封言辞比较客气的信——

天命英格兰诸国之女王伊丽莎白,致最伟大及不可战胜之君王陛下......我西方诸国君王从相互贸易中所获之利,陛下及陛下之臣民均可获得......如陛下愿促成此事,且给予安全通行之权,并给予吾人在与贵国臣民贸易中,所需其他特权,则陛下实堪称至尊贵仁慈国君之能事,吾人将永不能忘陛下之功业......耶稣诞生后1583年我王在位,第25年授于格林威治宫。

这封信虽然能查到历史存档(现在被英国国家博物馆收藏)但并没有送到万历皇帝手中,因为女王派出去的使臣约翰·纽伯莱半途出了意外,女王对此感到十分遗憾。

实际上在那个时代,另一个殖民国家西班牙派出去的殖民大臣甚至想过直接用战争的方式拿下明朝土地殖民,只不过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没批准,他正忙着为破产的事焦头烂额呢。

万历皇帝跟唐宗汉武自然没得比,但他绝对不是一个庸碌的皇帝,他在位时明朝确实走向了衰落,无可挽回,而且他也不知道遥远的西方在发生巨大变化,世界格局即将重组,但这个皇帝神奇就神奇在酒色都沾却“魁柄独持”,直白点说就是他看起来不理朝政,其实权力都牢牢抓着呢,谁也甭想让他禅位或者直接逼宫弄死他。

所以明朝的衰落万历皇帝确实要背责任,但追根究底最大责任不在他,而在于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僵死了,别说万历,就算李世民来,也不见得能挽回末路王朝的败局。英女王给万历皇帝写信,开头称谓这么客气,正说明当时明朝在世界范围内仍然有非凡影响力。

万历皇帝在位期间平蒙古之乱、平苗疆、援朝抗倭、允许西方传教士在华长期居住传播西方知识技术,这些举措部分确实消耗了明朝实力但也扬了国威,甚至让一些知识分子率先开始看世界,从这个角度来说,明朝依然可用一个“强”字来形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