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父母的财富,你需要做好3件事
晚上好,昨天刷微博的时候,看到这样一条新闻:
80多岁,曾患脑梗,身体一直不好;
购买假“收藏品”:绝版币、玉石、灵芝、人参、燕窝、保健品……
还参与了养老项目和牲畜认领的“投资”,花了20多万积蓄;
停了医生开的药,吃自己买的保健品,导致癫痫病发后家属才发现;
子女忙于工作,不知道父母的积蓄花在了哪里;
……
又是老人被骗!
面对花样翻新,层出不穷的骗局,如何帮父母守护财富,真的需要大家时刻关注。
所以来聊聊,如何守护父母的财富。
01
骗局常见套路
首先,绕不开的话题就是防骗。那如何帮助父母防骗呢?
虽说骗局常变常新,但骗局的底层往往都是不变,那就是利用人性的弱点。
研究各种老人财产骗局时,我们会发现这些骗局主要有一些共同特点,一些受骗率极高的骗局,更是精心设计了多重诱惑:
第一,这些骗局大多在打感情牌。
中老年人的一个普遍特征是耳根子软,加上退休后孤独感上升,感情牌就成了骗子惯用的手段。
他们通常以家长里短的聊天方式,与长辈们交流以博取信任,甚至还经常上门送些小礼物,嘘寒问暖。
第二,这些骗局不少会突出其“高科技”属性,甚至会找一些所谓的专业背书、明星代言。
而在制作骗局这件事情上,骗子们也在进步,请到各种各样的大V和明星去为自己的产品站台。
第三、骗局往往极力鼓吹高收益、无风险等关键词。
一切骗局都有一个共同的起点,那就是勾起大家的贪欲;高收益+低风险,几乎是所有投资骗局的共同宣传,需要警惕。
02
做好3件事,守住父母财富
而之所以要和你聊聊这些骗局的共同特征,目的就是为了知己知彼,帮助你更好地守护父母的财富。
具体而言,你可以做这3件事。
第1件事,就是主动沟通,积极了解父母的看法。
很多父母对理财,还停留在老一辈「省」的观念之上,也就是不舍得花钱。
自己发了奖金,想买点好的,送给他们做礼物,他们就会说「不要乱花钱」,然后把东西存起来,舍不得用。有些都过了保质期,也舍不得扔……
但面对外人设置的骗局,有些老人会很“大方”,背后的原因主要是——
和儿女缺少沟通,不愿意甚至不敢与家人分享和沟通自己的想法、困惑。
因此,骗子们直击这个痛点,专打感情牌,抓住老人孤独的软肋,乘虚而入。
我们得主动迈出第一步,站在他们的角度多沟通,并引导他们分享他们的想法,让他们愿意与你交流。
还可以分享新事物,帮助他们跟上时代,也能让他们对骗局更有免疫力。
第2件事,给父母传递一些正确的理财科普,避开误区。
爸妈那一代,和我们的生活背景差异很大。他们并不具备专业的理财知识,也比较缺乏对理财产品的判断力,常常会进入理财误区。
大家肯定都遇到过这种情况,爸妈发来一条信息问:
“你看这个XXX可以买吗?张叔叔买了,推荐给我的。”
父母盲目跟风投资,是很多子女担忧的事。
生活圈子有限,父母了解一些投资的途径,多是熟人介绍的。
财富指南:随手转发给父母两个网站,可直接搜索、查询产品的可靠性:
1)在对应银行官网查询
比如,在工商银行买的产品,就可以在它的官网上,查到相应的产品说明书。一般只能查该银行自己管理、代销的产品。
2)中国理财网 http://www.chinawealth.com.cn
这是由银监会批准设立的权威网站,市面上的银行理财产品信息,绝大多数都被统计其中。
最关键的是,还支持验证产品真伪。如果在这里查不到相关产品,就要提醒父母擦亮眼睛了。
(图片来源:中国理财网主页截图)
耐心教会他们父母查询,加深他们对官方、权威概念的理解,让他们自己也能轻松辨别真假。
另外,父母常常也会被高收益所诱惑。
而这个超高的年化利率,往往是20%、30%这样的数字。
有一些常识不妨提前告知父母:这是一个低利率时代了。
央行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只有1.5%,投资大师巴菲特年化收益也只有20%。
让父母对收益有一个合理的预期,也能防止他们“踩坑”。
第3件事,和父母一起规划退休后的理财计划
除此之外,可以手把手和他们一起挑选理财产品,指定理财计划,并建议父母在大项投资前提前告知你。
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和父母聊聊理财尝试,又能帮助父母把把关,一举两得。
当然前提是,你的理财知识能为父母的决定兜底。
当父母老了,头发白了,依赖我们的程度,其实就如同当年的我们,喜欢缠着他们一样。
我们最该守护的宝贵财富,是和父母多多沟通,陪伴他们过上稳定、体面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