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三)
我们身体里的津液来自于我们所吃食物里的水分,按照中医的理念,我们喝下去的水到了胃里,很快就气化了,但是我们所吃的食物,食物里含的水才会到小肠,被小肠所吸收,进入到我们的血液循环系统里面,当然这里含有大量的食物营养,剩下的糟粕就会进入到大肠,大肠还会把糟粕里的水分再一次吸收。所以有的病人失水太多,体质很弱,就建议他喝粥,只有粥才能把大量的水分带入到小肠,当然粥的营养也是很好的。话说到这里,我们又插一个题外话,西医的验血,我们中医很不认同,中医认为血的指数是由血里的水的多少来决定的,所以,西医的验血不是很准,所以,中医是不能完全依靠西医的验血报告来开处方,只能是作为参考。当然像CT影像,例如像骨折,还有像腰椎间盘突出,他那个是看得很清楚,是在什么位置,那一节腰椎出现问题,问题有多大,那是一清二楚的,这个,我们中医就可以根据这个影像很准确按摩,推拿或者是正骨,这就是所谓的中西医结合。太阳病的中风证,就有下面的症状,发热、汗出、恶风、脉缓。如果肠胃功能很好,体力很好,也会有得到感冒的时候。如果不动,不会得,如果运动后,汗大量流失,突然受风、受寒,这就很容易会得感冒。因运动流汗感受外邪而得的感冒,就会摸到很浮的脉,有浮脉,就是表证。所以如果摸到很浮,很紧的脉,就代表这病人的身体很好。所以如果摸到浮缓的脉,就代表这病人的身体素质不是很好,平常可能身体就很虚。为什么会发热,免疫系统产生相抗的时候,由于外邪侵入,我们人身体的正气会与外邪产生抗争,这个时候就会有热能散发出来。这里的“汗出”是主证,是一种“病汗”,平常没事,天气很好,大家都不流汗。只有他一个人流汗,也是一种“汗出”的症状。这里的发热,有时候会发热、有时候没有发热;中风证的发烧,一般不是高烧、温度不是很高。所谓的“风,”并不会把皮肤毛孔收敛起来。“寒”才会把皮肤毛孔收敛起来。有一种病毒,会引起病人的皮肤毛孔收束起来,病人完全没有汗,嘴巴感觉很冷,摸他的身体是滚烫的,这个热能散不出来,但是病人又感觉很冷。有一种是病人会流汗,但是汗流出来,病人的症状并没有抒解。怕风,就是不喜欢吹到风,就是恶风。风温的病人误开了发表的药,结果造成了小便不利,由于失水过多,还会影响到大便不畅,这个时候再去攻下,把肠道里食物又被攻下来了,这样就会造成水的源头就没有了,这病人就惨了,本身就失水太多,这下水源又没有了,膀胱的括约肌就收缩不利了,造成了小便失禁,一会滴一滴,这叫滴漏。由于水源没有了,津液丢失得很严重,大家都知道,最后一层就是厥阴,厥阴是肝,肝藏血,现在血里的水也没有了,整个人就像一棵干枯的树木一样,所以眼睛就是直视的。风温的病人,特别是冬天,再去烤火,身体会发黄,看到黄色,千万不要误诊,因为黄色有的时候是肝胆的黄,有的时候是贫血的黄,因为失水太严重,血里的水分太少,所以,在皮肤上显现出来的颜色就是黄色。如果很严重了,病人很容易受到惊吓,有时还会抽筋。这个时候不知道,再继续近火源薰烤,本身就很少水分了,再用火薰烤,病人就会很危险。所以,生病的病人流汗太多,就不能太接近火源,想办法要固津液,这是一个大原则。太阳病头项强痛恶寒太阳中风发热汗出恶风太阳伤寒呕逆身体痛恶寒有发热或不发热太阳温病发热口渴不恶寒太阳风温身体灼热汗出身重多眠,息必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