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寡妇年,倒春寒”,21年是“寡妇年”吗?会不会有倒春寒?

时光飞逝,2020年余额已经告急,众所周知,今年是“双闰双春年”,不仅2月份有29天,而且农历还闰四月!当然,今年年初、年尾打春,因此也是“双春年”!当然,由于我国目前的历法为“阴阳合历”,而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也是一种干支历,是太阳历,一般情况每年365天,立春的时间,固定在2月3~5日!而阴历是以月亮的盈缺来定月份,因此一年的时间大致为354天!因此,为了反映四季交替,气候变迁,往往要通过阴历增加闰月以实现四季的分明,这也是为啥有“十九年7闰”或者“五年二闰”的说法!

据了解,2021年2月3日农历腊月二十二,立春!这也意味着立春在过年之前,而2022年立春时间是2022年2月4日正月初四,由此可见,2021年农历两头无春,在民间这也被称为“哑年”“无春年”亦或者“寡妇年”!

俗话说,“春生,夏芸,秋收,冬藏”,春天是孕育希望的季节,是“秋收,冬藏”的基础,因此,老一辈人认为,“双春之年”寓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无春之年”则意味不美满!在民间,也有“寡妇年,倒春寒”的说法,既然明年是“寡妇年”,那是否意味着明年有“倒春寒”呢?

按照,老一辈农民的认知,俗语“冬在头,冻死牛;冬在中,单衣过冬;冬在尾,倒春寒”,今年冬至的日期是12月21日,农历冬月初七,也就是说,今年冬至在冬月初,那么,这意味着今年冬天会比较冷,而年后也将和往年无异!而冬至若是在月尾,那么意味着今年冷的会比较晚,正二月会比较冷,而那时正处于阳历3~4月份,因此,才有“冬在尾,倒春寒”的说法!

因此,从俗语来看,2021年虽然是“无春年”或者“寡妇年”,但也不意味着会出现倒春寒!而从科学方面讨论的话,倒春寒指的是初春3月份的时候,气温回升的很快,进入3月底,4月初后频繁受冷空气的影响,平均气温大幅回落,出现霜冻等现象,对于春节返青作为有很大的危害!

因此,倒春寒指的是较短时间内频繁出现冷空气影响的现象,这属于天气变化,而非是较长时期的气候,因此,具有非常高的不确定性!以目前的手段很难精准的进行预判较长时间后短期天气的变化!而俗语主要为人为臆断,是根据经验的总结,但是,也具有唯心性以及片面性,因此,根据俗语来判断倒春寒是否到来是不严谨的!最好的方式,还是及时关注天气的变化,及早做好预防准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