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全诗赏析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出自唐朝刘禹锡的《玄都观桃花》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赏析刘禹锡在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十年后,被朝廷“以恩召还”,回到长安。这年春天,他去京郊玄都观赏桃花,写下了《玄都观桃花》这首诗,不料又因诗句“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触怒新贵,再次被贬为连州刺史。这是一首政治讽刺诗。诗人在作品里把玄都观的千株桃树比作朝廷中的新贵,因此作品一起笔便暗示了新贵声势显赫,满朝趋奉的情景;后面两句则讽刺他们是作者离开朝廷后才爬上高位的政治暴发户,表示了极大的鄙视。“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作品名曰《玄都观桃花》,可诗人开篇却并未写桃花,而是极力渲染京城大街小巷喧闹的场面,写观花归来的人,用意何在?“紫陌红尘拂面来”,京城里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喧闹不堪,尘土飞扬,这是去玄都观看花的人闹得吗?不是。那又是谁呢?作品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让读者去想,想其中暗喻的那些依靠阿谀奉承起家的新权贵们,是那些人把京城搞得乌烟瘴气,烟尘扑面。再看看“无人不道看花回”。在这里,诗人写“看花”,没有去,只写了回,并且是“无人不道”,这四个字巧妙地再现了人们看花以后归途中的满足心情和愉快神态。这流露于外的心情、神态,有看花的真实感受,更应该有攀附权贵的奸佞小人的洋洋自得。“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意为玄都观里的上千棵桃树都是我离开京城后才栽种的。但是,这只是表面,不是诗人要表露的本质所在。诗句蕴含的深刻意义在于告诉人们:那些新贵们都是“我”被贬离开京城之后靠阿谀献媚攀爬上高位来的,根本不值得一观。借题发挥,讽刺那些政治暴发户,表达了诗人内心极大的鄙视和无情的讽刺。

刘禹锡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完善猜您喜欢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佚名《送别诗》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苏武《留别妻》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中庸·第二十六章》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李商隐《马嵬二首》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 ——蒋捷《梅花引·荆溪阻雪》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 ——杨万里《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 ——周密《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菀菀黄柳丝,濛濛杂花垂。 ——常建《春词二首》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李白《关山月》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温庭筠《莲花》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白居易《夜筝》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 ——曹雪芹《咏红梅花得“红”字》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佚名《长歌行》得闭口时须闭口,得放手时须放手。 ——《醒世恒言·卷六》一苦一乐相磨练,练极而成福者,其福始久扫码关注公众号,精选古语每日推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