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金夫,不有躬

《易·蒙》:“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金夫是什么意思呢?历来说法不一。

东汉末年的郑玄注解说:“见刚夫而求之,故曰不有躬也。”

显然,郑玄认为,金夫就是刚夫,刚强的男子。

唐代的孔颖达注解认为:“见金夫者,谓上九,以其刚阳,故称金夫,此六三之女,自往求见金夫……是为女不能自保其躬,固守贞信,乃非礼而动,行既不顺,若欲取之,无所利益,故云不有躬,无攸利也。”

孔颖达受郑玄的影响,同样认为金夫是阳刚之男子。

宋代的朱熹认为:“金夫,盖以金赂己而挑之,若鲁秋胡之为者。”

鲁秋胡的故事出自汉代刘向所著之《烈女传》。

鲁国的秋胡,娶妻才五天,就外出到陈国做官,五年后才回来,见到路边有个美女在采桑,于是调戏,美女不理他。

秋胡说,我有钱,愿意送给夫人。

美女说,我采桑力作,奉养双亲以及子女,已经足够,不会有邪心而接受你的钱财诱惑。

秋胡回到家,见到老娘,老娘叫儿媳出来见,正是那个路边采桑的美女,名叫洁妇。秋胡羞惭,洁妇说:

子束发脩身,辞亲往仕,五年乃还,当所悦驰骤,扬尘疾至。今也乃悦路傍妇人,下子之装,以金予之,是忘母也。忘母不孝,好色淫泆,是污行也,污行不义。夫事亲不孝,则事君不忠。处家不义,则治官不理。孝义并亡,必不遂矣。妾不忍见,子改娶矣,妾亦不嫁。

洁妇后来投河而亡。

显然,朱熹是断章取义,颠倒了主宾关系,“勿用取女”是针对男人而言,主语是男子,而朱熹却说,“以金赂己而挑之”,这是针对女人而言,主语是女子。

朱熹这点微末文字造诣,字句都读不明白,居然被后人吹捧,真是搞不懂。

那么金夫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汉书》:

翘翘束薪,不安其室。
岂彼金夫,贤二千石。

《汉书》中这几句诗词讲的是朱买臣的故事,朱买臣官至会稽太守,食禄两千石。因此,金夫是指有权势的男子。

《周易》成书于西周初年,至今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现存最早的典籍。“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意识是说,这个时候不要娶女,因为你的地位已经很高了,而女人见了有权势的男子,就会失身,但对男人无所利。

三千多年来,男女的社会关系其实没有大变化,我国古代似乎也不是典型的奴隶制社会,除了上下尊卑之地位不同,男男女女还是比较自由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