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做到全国第二!华为笔记本强在哪?

将「雷科技Lite」收藏为我的小程序,不再错过精彩内容

雷科技数码3C组
编辑Witkey

PC市场已经萎缩数年有余,华为MateBook却打出了自己的品牌声誉。究其原因,是华为对笔记本需求领域的细微观察,也离不开华为对自身移动生态的辛勤耕耘。

上周三,华为在上海召开了新品发布会,推出了旗下笔记本MateBook的新系列,在发布会上,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表示,根据第三方调研机构的数据,华为在中国笔记本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16.9%,排名第二,进入市场第一梯队,并且在Windows笔记市场中,华为PC的中国顾客推荐度拿下了第一名。
坦白来讲,不到五年,一个新晋厂商就取得了如此令人震惊的成绩,着实令人赞叹。但在小雷看来,华为MateBook的真正意义,是在日渐同质化的笔记本市场中开辟出一条道路,用“另类”思维解决了传统笔记本用户的痛点,在短时间内形成了属于独特的品牌标识。
要说到MateBook的成功之路,我们还是要从2016年开始说起。

初出茅庐的跌跌撞撞

在2016年的MWC大会上,华为带来其首款PC+平板二合一产品HUAWEI MateBook。MateBook初代推出的背景,是2015年华为手机出货量首次过亿,增速达到了33%。在竞争日渐激烈的手机市场下,华为需要一款“跨领域”产品来奠定华为生态。
不可否认的是,在生态探索的道路上,苹果是先行者,虽然2015年的MacBook与iPhone的联通手段甚少,但iPhone在全球的大卖也成功带动了MacBook的增长。2015年,全球的PC销量下降了4%,MacBook的销量则上涨了20%,据库克所言,第一次购买MacBook的新用户大部分来自中国,2018年为76%,2019年也超过了三分之二。
从具体形态看,“二合一”也无疑是当时传统PC厂商与新兴消费电子企业的争夺重地,在华为的战略规划中,其极致轻薄的形态比较符合商务人士的需求。不过从最终的结果看,MateBook并不算是一款热销机型,由于性能与稳定性等需求,消费者并没有给予“二合一”笔记本充分认可,而初出茅庐的华为,在宣发上面对驾轻就熟的联想和微软也并不占优势。
不过在MateBook初代的失败之后,华为反而摸清了笔记本市场的规律:轻薄本在市场上极有潜力,但“二合一”形态并不能给轻薄本用户良好的办公体验,平板和笔记本的融合还需要一段时间。
在2017年发布的MateBook新系列上,华为将MateBook的研发重心转到了传统笔记本领域(MateBook X与MateBook D系列),“二合一”的MateBook E开始逐渐向平板领域转向,随着高端平板MatePad的出现和微软Win10 on ARM战略的停滞,MateBook正式从“二合一”的战略中抽身,开始全力向轻薄笔记本领域发力。

高端轻薄本的号角

2017年到2019年,从MateBook的迭代上我们可以看出,华为已经找到了当今传统笔记本厂商的战略缺口:轻薄笔记本。
虽然联想、戴尔、惠普等企业都在轻薄本上下过功夫,但在屏幕、移动办公、ID设计等领域的产品战略依然偏向保守,MacBook则因为生态问题也无法在大众普及。此时的华为,已经有了线下的广阔渠道,消费者的“眼缘”就变得非常重要,购物网站上的参数,开始落后于普通消费者的亲身体验。
在MateBook X(2017)上,我们看到了2K屏幕、88%超高屏占比、指纹识别、符合当今潮流的工业设计;在Mate Book X Pro系列上,3K屏幕、91%屏占比、触摸屏等参数,既轰炸消费者了的眼球,也在传统厂商一贯忽视的“所见即所得”等卖点上打出了自己的风格。
除此之外,华为还看到了当下移动办公场景中手机使用率大幅增加的趋势,在之后,华为正式推出了HUAWEI Share、多屏协同等功能,借助Windows和安卓平台的自由性,实现了手机与PC设备的深度融合。
时至今日,MateBook已经成为了当今市场上不可小觑的一支力量:华为手机的基数让“协同办公”的优点不断放大,高屏占比和外观做工都让MateBook有着极高的机身辨识度,华为凭借着“所见即所得”的市场战略,通过体验玩法,在轻薄本的市场上进展迅猛。
不可否认的是,虽然华为在轻薄本领域可谓是风生水起,但在偏向性能体验的表现上至今不算特别出众。传统笔记本稳定、散热、重度办公等优势短时间依然无法取代,华为如何走好接下来的笔记本产品战略?让我们拭目以待。

新晋厂商的“另类”思路

现实正如根据《创新者的窘境》一书中所描写的那样,越是在领域扎根的大公司,其内部创新遭受到的阻力就越大,最后胜出的往往是初出茅庐的新手。而笔记本领域在传统厂商在2010年时期的定义后,也陷入了这种模式,微软、华为、小米等新晋厂商的加入,虽没有带来行业的翻天覆地,但也给笔记本厂商提供了另一种思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