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张馆藏图,学习古玉“有裂必有沁”特征,提升收藏眼力(干货)
古玉深埋地下,往往出现裂痕,分析其形成原理与沁色特征,对我们进行鉴定,大有裨益。
一、裂痕的形成
玉是非均质体,内部有应力存在,应力往往在某一方向产生,而非杂乱无章。深埋地下的古玉,在成百上千年的环境影响下,会发生应力的拉伸。而应力,会顺着玉体分子结构的排列产生,于是出现近乎平行的极其细微的浅裂。
土壤中含量最多的金属离子是三价铁离子Fe3+,呈黄色。长期接触潮湿的墓葬环境,古玉与土壤亲密接触,水溶液中的三价铁离子便游离到古玉表面,沿着近乎平行的应力裂痕进入玉器表面,经年日久,便形成了我们常见的“牛毛纹”。
二、有裂必有沁
有了裂痕的古玉,便有了沁色进入的“沁门”,长驱直入。裂痕是玉器在埋藏条件下产生的,先有裂痕,后有沁色,因此裂缝处,往往沁色浓重,越往两侧,逐渐变浅。
裂痕处的沁色,经常出现如“伤疤”状,两侧有色带,中间是一条缝隙,如上图。这条缝隙就是沁门,沁色从这里进入,然后逐渐扩散,如河水流淌,蔓延开来,自然过渡,毫无呆板凝滞感。仿品为高压注色,没有灵性,呆板丑陋。
三、裂处的颜色特征
绝大多数沁色为铁离子沁入,因此往往呈现黄褐色到黑色,黄褐色为三价铁,进一步氧化就成了黑色。所以我们常见到的牛毛纹,多为褐色或黑色。
而高压注色,往往呈现红色或橙色,颜色鲜艳,很像化学染料的感觉。沁入的颜色,经过千百年的分子运动,沉稳厚重,步步为营,仿品短期内强压,势必欲盖弥彰。
四、出土后的裂往往无沁
部分玉器在出土之后,由于环境的变化,会发生应力骤变,而产生浅层开裂,这种情况在红山文化玉器中常见。
所以,有裂必有沁,一定是在地下产生的裂,才会符合这个特征,出土后形成的裂,失去了沁色形成的条件,也就难以再产生沁色了。在我们古玉鉴定中,针对有裂的情况,要自己甄别。对于无裂的玉,就要从其他方面下手,但万变不离其宗。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