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六五年度中医学徒考试题九答案

9,解释下列方剂的组成及主治病证?

(1)麻杏石甘汤;组成;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此方是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书中方                 主治;外感风邪,身热不杨(无大热),咳逆气急鼻扇(汗出而喘)口                    渴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滑数等邪热壅肺之证;也是辛凉解表重剂。

(2)凉膈散;组成;芒硝、大黄、栀子、连翘、黄芩、甘草、薄荷、竹叶。此方是宋代官                 方太医局编《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书中的;有泻火通便的功效。

主治;上,中二焦邪热炽盛,证见面赤唇焦,胸膈烦躁口渴,口舌生疮,谵                      语狂妄,或 咽痛吐衄,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滑数等。

(3)逍遥散;组成;柴胡,白芍、白术、甘草,当归,茯苓,烧生姜,薄荷。此方是《太                 平惠民和剂局方》书中的;有疏肝解郁健脾和营的功效。

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                      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者。

(4)五积散;组成;白芷、枳壳、麻黄、苍术、干姜、桔梗、厚朴、甘草、茯苓、当归、                      肉桂、川芎、芍药、半夏、陈皮。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方;有                      散寒祛湿,理气活血,化痰消积之功用。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生冷,为寒,食,气,血,痰五积而设,故名五散。                   证见头痛身痛,寒热无汗,项背拘急, 胸胁胀满,呕恶腹痛;恶食,及                   妇女血气不和,月经不调。

(5)吴茱萸汤;组成;吴茱萸人参大枣生姜;《伤寒论》方,有温中补虚,降逆止                         呕之功。

主治;胃中虚寒,阳明胃痛畏寒喜热,胃脘痞塞,食谷欲呕,吞酸嘈                         杂,或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或少阴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

(6)小续命汤;组成;麻黄、桂心、人参、甘草、川芎、黄芩、防己,杏仁、防风,附子                        芍药,生姜,是唐代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的方,有祛风散                          寒,益气活血的功效。

主治;外感风邪,引动内风而致,卒中经络,口眼歪斜,筋脉拘急,半                       身不遂,语言蹇涩,或神气愦乱;并治风湿痹痛。

(7)三仁汤;组成;杏仁,飞滑石,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生薏苡仁,半夏;是                      清代吴鞠通著《温病条辨》里方;有主宣畅气机,清利湿热的功效。                 主治;湿温初起,邪在气分,及暑温夹湿;湿重于热证。头痛身重,肢体倦                      怠,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

(8)小陷胸汤;组成;黄连,半夏,瓜蒌;是《伤寒论》方,有清热涤痰,宽胸开结之                 功;主治;痰热互结,心下按之则痛,苔黄腻,脉浮滑;或痰热结在胸膈,咳                        嗽面红,胸腹热,脉洪等。

(9)乌梅丸;组成;乌梅、细辛、干姜、当归、附子、桂枝、黄柏、黄连、人参、蜀椒;                     是〈伤寒论〉方,有温脏,止痛,安蛔之功;

主治;厥阴寒热错杂证,胃热肠寒的蛔厥证。症见腹痛时作,烦闷呕吐,得                       食则呕,甚至呕出蛔虫,手足厥冷;或久痢腹痛及反胃呕吐等。;

(10)仙方活命饮;组成;白芷、贝母、防风、赤芍药、当归尾、甘草节、皂角刺、穿山                        甲、天花粉、乳香、没药、金银花、陈皮、酒。是明代薛已著《外                        科精要发挥》书中方,有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之功;

主治;痈疡肿毒初起,赤肿疼痛,属阳证者。

2020年12月15日

(0)

相关推荐

  • 详细解读“桂枝汤”:外感热病经典方、解肌表和营卫之总方

    解肌表和营卫之总方--桂枝汤 [出处]<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组成]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甘草二两(炙). [用法]上五味,叹咀三味,以水 ...

  • 系列方1604

    树木被冻死与颈被冻僵 下雪的时候,山里一片萧索,有些树木居然被冻死了,干枯萎黄,连树木都挨不过天寒地冻啊.只有回归到温暖的春季,燕子才归来,百草才生长,树木才重新吐嫩抽芽.古人观察到这一自然现象,就想 ...

  • 方剂学辛温解表剂的简单归纳

    麻黄汤 <伤寒论>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组成]麻 黄去节,三两(9g) 桂枝去皮,二两(6g) 杏仁去皮尖,七十个(9g) 甘草炙,一两( ...

  • 一九六五年度中医学徒考试题十一答案

    11,解释下列的词:(1)惊:(2)悸:(3)衄:(4)呕:(5)吐:(6)哕:(7)咳:(8)嗽:(9)喘:(10)哮:(11)痉:(12)厥:(13)痿:(14)痹:(15)痞:(16)腹满:(1 ...

  • 一九六五年度中医学徒考试题十答案

    10,试述妇科儿科的范围? 妇科的范围: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的理论,认识女性的生理与病因病机特点,研究妇科疾病诊疗规律,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由于女性在生殖方面的生理与病理特点与男性有别, ...

  • 一九六五年度中医学徒考试题八答案

    8,针灸,百会,肝俞,肺俞,中脘,关元,少商,涌泉等各穴位置及各穴的主治病症? 百会:位置:在前顶后一寸五分,顶中央旋毛中,陷可容指,是督脉的穴位.距后发际上                七寸,两耳 ...

  • 一九六五年度中医学徒考试题七答案

    7,试述治疗八法各法的主治症? 八法是指清代程钟龄<医学心悟,医门八法>中载的,把药物治病的作用归纳为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种方法,后人称为八法,现代称为中医内科主要治疗的八种方 ...

  • 一九六五年度中医学徒考试题六答案

    6,太阳病的中风,伤寒,温病的鉴别? 中风:头项强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等太阳中风表虚证,因风邪外袭,卫外失固,      营不内守所致.用桂支汤解肌祛风,调合营卫.组成:桂支,芍药,甘草,生姜 ...

  • 仁寿县一九六五年度中医学徒考试题五答案

    5,四诊的基本内容? 四诊指的是望.闻.问.切.是搜集临床资料的主要方法,而搜集临床资料则要求客观.准确.系统.全面.突出重点.要注重"四诊并重"."四诊合参" ...

  • 仁寿县一九六五年度中医学徒考试题四答案

    4,三因的基本内容? 三因在中医里有二种说法:一是指把致人患病的病因分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种致病因素又为三因学说.一种是指在治疗疾病中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制定方药,叫三因制宜. 三因学说的提出是在 ...

  • 仁寿县一九六五年度中医学徒考试题三答案

    3,十二经脉在人体循行的部位(用绘图和文字说明) 手太阴肺经循行的部位:本经自中焦的胃脘部起始,向下联络大肠,回过来沿着胃的上口,贯穿膈肌,入属肺脏,从肺系(气管.喉咙)横行出于胸壁外上方(中府),走 ...

  • 仁寿县一九六五年度中医学徒考试题二答案

    2,试述五脏六腑的相互关系?. 五脏即心,肝,脾,肺,肾: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它们之间是表里相互配合的关系,一脏配一腑,脏为阴主里,腑为阳主表:在功能上由经络相互联结,彼此经气相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