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美丽的邂逅——高考命题人的思维角度

平时备考,老师要求大家构建答题模板,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建模”;应对高考,老师又要求大家“因地而异”、“因时而异”、“因材而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破模”。破模是在建模基础上的一个深化,只有这样才符合国家人材选拔的要求。距离高考还有一天的时间里,如果完成这么一个质的突变,笔者有话如是说:

一、关注题目中的时空及变化

所给材料中的表示年、月、日的信息、所示地区、地形区的信息,以及表示时空变化的词,如自哪一年以来、近年、迁移到哪儿等,这些信息需特别关注。因为年份可能代表着一个重要的时间结点(如1978年或20世纪70年代末,隐含着中国的改革开放);月、日信息则隐含着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与移动方向、昼夜长短等;区域位置则隐含着区域的基本特征,如一提西北地区则预示着干旱、青藏地区则预示着高寒等。

二、综合题命题角度越来越刁钻

高考地理综合题,从初期的知识立意,目前的到能力和素养立意,命题考查的角度越来越刁钻、越来越细化。

也就是说,知识立意时期(且全国统一教材),中学老师可以押题,当年几乎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老师能押到真题;随着教学和课程的改革,能押到题的老师越来越少。是不是面对刁钻的命题角度,我们中学师生应如何应对?笔者认为,除了教学过程中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素材关注“三生”(生产、生活、生态)外,学习过程中多总结、多问几个为什么,进而形成一些应对考试的“思维角度”还是很有必要的。下面笔者举例说明:

1、影响农作物品质的思维角度。

此问题,教材中有,但不系统,在此我们不防系统一下:

农作物品质优良的思维角度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光照强、②日较差大、③病虫害少、④生长周期、⑤环境洁净无污染水质好。

问题考虑到此处,大部分人认为可以了,其实还可以继续设问如下:

2、什么情况下光照强?什么情况下日较差大?什么情况下病虫害少?什么情况下生长周期长?什么情况下环境洁净无污染?

继续思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光照强(海拔高或降水少日照时间长)、②日较差大(海拔高、深居内陆)、③病虫害少(冬季温度低、夏季日较差大)、④生长周期(纬度高、海拔高)、⑤环境洁净无污染水质好(人类干扰少、自然灾害少)。

问题考虑到此处,是不是可以了,其实还可以继续设问如下:

3、“冬季低温、夏季日较差大”为什么病虫害少?——这就接近高考命题人的思维角度了,比如2014年全国课标2卷中有这么一个设问

分析建三江农作物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6分)

①纬度高(48°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

②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害虫生存和繁殖。

以上只是分析我们在教学中思维深度中存在的问题,这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关键是明天就要考试了,如何在短时间(24个小时)内,起到一定的作用,期待与高考命题人的思维有个美丽的邂逅,下面笔者例举几个一步到位的例子(别不多说,只涉及五个方面)。

1、影响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的思维角度

一般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光、热、水、差、灾——光照、热量、降水、日较差、气候灾害。

2、有关河流的思维角度

水系状况

——四流三度:

流向、流程、流域、支流、

弯曲度、宽度、河网密度

水文状况:

径流量(取决于降水量和流域面积)、

含沙量(取决于植被与坡度)、

汛期(取决于河流的补给形式)、

结冰期(取决于最冷月气温)、

流速(取决于坡度)、

水能(取决于水量与落差)、

凌汛(取决于最冷月气温和流向)等

3、有关地形的思维角度

一是地形类型、二是地形构成(以什么地形为主)、三是地形分布(什么地形分布在什么地方)、四是地形起伏状况(地势)、五是特形地貌形态

4、有关土壤的思维角度

一是土壤有肥力;二是土壤的厚度;三是土壤的疏松度

注:土壤肥力为土壤中水分、养分、空气、热量 4个因素的综合——其中,有机质是养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声明草原有机质含量高于森林有机质含量

5、有关消费市场的思维角度

一是市场大小;二是市场价格高低;三是市场距离远近;四是市场竞争力的大小——上市时间或季节等。

好了,时间到了,下面进入考试成功模式,预祝金榜题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