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肩《肖申克的救赎》,史上最具争议的越狱:电影VS现实
ID:ttyingtan
作者:探长
转载请注明出处
1969年,在妻子的鼓励下,自由人亨利·查理叶(Henri Charrière)怀着忐忑的心情出版了记录了他8次越狱的自传。
38年前,他被判终身监禁,并被送往号称人间地狱的魔鬼岛(The Devils' Island)。
自传以他的昵称命名——《巴比龙》(Papillon,法语意思为“蝴蝶”)。
亨利胸前的蝴蝶纹身陪伴了他一生,他说纹蝴蝶是因为他喜欢自由。
自传一经出版就引起轰动。
在法国称霸21周(5个月)畅销书冠军,单在法国就卖出150万册,在全球被翻译成21种语言出版。
许多人评价“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越狱故事”。
然而很快,一些记者对故事的真实性提出质疑:从魔鬼岛活着越狱?这不可能。
亨利的书由“自传”被改称“半自传小说”。
接着,好莱坞以50万美元买下电影拍摄版权。
1972年,电影由凭借《巴顿将军》横扫奥斯卡7项大奖的富兰克林·沙夫纳(Franklin J.Schaffner)指导,主演是当红影星史蒂芬·麦奎因(Steve Mcqueen)和达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
1973年7月,亨利因喉癌去世,他没能看到这部电影(12月16日上映)。
在弥留之际,他还发誓:“我的故事是真的”。
后来,人们把这部电影称为“最伟大的越狱电影之一”,它比《肖申克的救赎》早了22年。
2018年,电影被翻拍,这部电影就是《巴比龙》。
比起1956年经典的《死囚越狱》和高达9.2分的《洞》(1960),原版的《巴比龙》算不上是越狱片鼻祖。
但它却是让探长最震撼的一部。
旧版的《巴比龙》堪比《肖申克的救赎》,但年代略显久远。
新版由大家熟悉的查理·汉纳姆(Charlie Hunnam)和拉米·马雷克(Rami Malek)主演,可看性更强。
但至今距离《巴比龙》一书出版已经过去50年,一些疑问成为世界未解之谜:
8次越狱,到底是真是假?
一个被判终生监禁的囚犯怎么能有这么好的文笔?
法国真的为了掩盖丑恶行径篡改事实吗?
但看完电影,你可能会反问:这都重要吗?
一、坠入人间地狱
1930年,法国巴黎(以下内容有剧透)。
亨利专偷保险柜,他手法高超,因胸前纹有蝴蝶,道上人称“巴比龙”(Papillon)。
他的母亲在他10岁时去世,17岁他加入法国海军,服役两年,随后入行做了飞贼。
电影中他有个妓女女友
1931年,亨利被抓,但罪名不是偷窃,而是谋杀。
他被指控谋杀了一个皮条客,虽然有女友作证和他过的夜,但没人相信一个妓女的证词。
后来记者查阅监狱资料显示亨利也是个皮条客,因为一点小钱杀了个同行,但亨利坚称他被陷害,资料是伪造的。
亨利被判无期,发配到法国在南美洲的殖民地,法属圭亚那(French Guiana)。
也就是传说中的巨型监狱。
法国人认为罪犯是被毁掉的人,即使刑满释放或者改邪归正也是下等低劣的。所以他们决定把罪犯都流放到殖民地,一方面为殖民地提供免费劳动力,一方面可以永远摆脱这些人。
从宣判的那一刻起,越狱就成为亨利的执念。
所有人都知道,去圭亚那的囚犯有去无回。
1852-1939年间,流放到圭亚那的囚犯约7万人,活着回来的只有约1.7万人。
被流放到圭亚那的人中,每4个就有3个试图越狱。
但他们上了船才知道,比起越狱,先要活命。
开往殖民地的船上,床位远远不够,囚犯只能睡在冰冷的满是排泄物的地板上,很多人还没到目的地就已经死了。
在船上,亨利认识了制造假币入狱的富豪路易斯·德加(Louis Dega)。
他做德加的保镖,德加做他的提款机。
至于他们怎么带钱,能带多少,在于他们的下体能塞进多大的东西。
亨利自己的下体塞了5400法郎,他先是花500买通狱警被安排了一个轻松的工作,然后用2500法郎买了一艘帆船。
关押囚犯的监狱在距离大陆9英里(最近距离,约14.5公里)的岛上。
到达后是“新人培训”:第一次越狱,如果活下来,将被处以2年单独禁闭,再逃,单独禁闭5年,再接下来就是送往魔鬼岛的无期。
对于狱警来说,他们都懒得抓,看见逃跑的直接射杀。
岛屿有三个:Saint-Joseph圣约瑟岛Insula Royale鲁尔岛The Deils' Island魔鬼岛
人们质疑亨利,主要是因为在这里逃跑是不可能的。
不说坚固的牢房和手铐脚铐,以及杀无赦的看守,小岛的环境就构成天然的屏障。
监狱之外是热带雨林,毒蛇、毒蜘蛛、吸血蝙蝠遍地都是,有时它们甚至拜访监狱来寻觅食物。
穿过热带雨林,就是大海。
饥饿的鲨鱼整日在小岛周围游弋。
囚犯死后不设坟墓,只敲几下丧钟,然后尸体会被抛进海里喂鲨鱼。鲨鱼形成了条件反射,一听到钟声便会发疯似的寻找人肉。讽刺的是,有些吃掉尸体的鲨鱼会被捕到,然后被做成囚犯的荤菜。
越狱=送死,而不越狱=等死。
囚犯白天要当奴隶做苦力,累死个人是家常便饭。
晚上,囚犯睡在60人的牢房内,而且还要被拷上脚镣。
亨利和德加睡在一起,如果没有脚镣,娇嫩的德加可能早早就被强奸致死。
囚犯被拷在一个长长的铁棍上,这个铁棍叫做“正义之棒”(Bar of Justice)。有了它,才效防止了打架、强奸等恶性事件的发生。
监狱不是一个终结犯罪的地方,相反这里成为黑暗和邪恶的滋生地,被称为“人间地狱”。
但就在这最黑暗的地方,亨利和德加的友谊让人看到人性中的光芒。
为了保护德加,亨利殴打了看守,他因此要面临2年的单独禁闭。
二、我在吃虫子!但我还活着!
单独禁闭才是最反人类和最让人抓狂的地方。
它带来的不仅是肉体的折磨,更是要在精神上彻底击垮人类。
监狱禁止发出一切声响,甚至禁止自言自语。这里被称为“人类吞噬者”(The Devourer of men),因为许多人在这精神崩溃,出来后再也无法正常生活。
新版为了加快节奏,做了大量删减。
但这里才是最精彩的地方。
250个牢房,房门有4英尺厚。牢房顶部是铁栏,看守在上面走动,有时他们会低头朝牢房吐痰或撒尿。肺炎、疟疾等疾病肆虐,吸血蝙蝠和超大的毒蜈蚣是常客。
每日伙食不过是清水加几片蔬菜和豆子,几个月减肥减成萝卜干儿不是梦。
为了活下去,亨利每天把肮脏的水汤喝的精光。
“整个社会已无意帮我,甚至不在乎我值不值得被拯救。整个世界将我抛弃在远离希望的深渊。在这里,他们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杀死我,无论用什么样的手段。”——《巴比龙》节选
德加贿赂了狱警,偷偷给亨利加了餐,但被发现。
亨利拒绝透露德加的名字而要接受最严厉的惩罚——食物减半,剥夺一切光照(俗称小黑屋)。
炎热寂静的黑暗,无声又压抑的墙壁……
一般人熬不到2年,死的死,疯的疯。
每个月囚犯都要像老虎一样,把头伸出笼子,接受毛发处理,这些牢房因此又被称为“老虎笼”(Tiger cage)。
原版中,有触动人心的一幕:
一天理发,亨利看到了隔壁的老头儿,他疯疯癫癫,冒死低声问亨利:我看起来怎么样?你必须告诉我,不然我不知道。
老头看起起来已经病入膏肓,但亨利还是安慰他说:很好,你看起来很好。
下一次理发时,那个老头再没露出头来。
又过几个月,亨利已分不清现实与梦境,几近崩溃,但他仍没说出德加的名字。
再次伸出头,亨利成了那个病入膏肓的疯子,一遍又一遍问隔壁:我看起来怎么样?
被删掉的,还有对亨利的终极拷问。
亨利在梦境中坚称自己无罪,但在梦中的荒漠里,判官说出他真正的罪行:浪费生命。
亨利突然呆住,喃喃地说:判得对,判得对……
《巴比龙》,1973
这一幕看似没有太大意义,但却是神来之笔:
亨利突然清醒:一切浪费生命的存在都是人类的原罪。他不能死,他要出去,他不能把生命浪费在这里。
他坚守意识和意志的最后防线,拒绝向惨无人道的惩罚和规则臣服。
在黑暗的牢房中,他冲着高高在上的看守呐喊:
看看我!我在吃虫子!但我还活着!
三、你为什么活着?
熬过了2年单独禁闭。
亨利出来后开始和伙伴策划逃跑。
为了凸显亨利和德加的友谊,影片调换了顺序,实际上,亨利在入狱42天后就为第一次越狱做好了准备。
现实中,1937年11月27日,亨利和伙伴实施了第一次越狱。
具体怎么越的狱,探长不剧透。
他们找到了2500法郎买来的帆船,驶向委内瑞拉。
航行了1800英里(约3000公里)后,他们被哥伦比亚的警察抓住。
亨利被关在Rio Archer的普通牢房内,他仅用数天就松掉了牢房窗户上的铁栏再次逃跑。
在委内瑞拉边界,他遇到了一个Guajira的印第安部落,并娶了两个老婆。
对于一般人来说,这已足够安逸,但这不是亨利想要的正常生活。
7个月后,他再次启程。
不过,他被修女出卖。
这次,哥伦比亚人直接把他送到了位于Baraquilla的最高级别监狱。
但这没能阻挡亨利越狱的脚步,他偷来药水,迷倒狱警,从近10米的高墙上跳下,但因为摔坏脚踝而被抓。
1935年5月,他被送回圭亚那,接受上文提到长达2年的单独监禁。
1937年6月,刑期结束。
从黑暗中归来后,亨利开始自己偷偷造船。
他把船藏在附近的墓地里,但被同伴告发。
接着,他又被送回单独禁闭。
1939年,二战爆发,小岛的监狱系统仍运作正常。
1941年,熬过第二次单独禁闭的亨利被送到不可能越狱的魔鬼岛(在此岛上关押过的人不超过50个)。
这里都没有高墙,因为周围的海水激流和鲨鱼就足以致命,下海就是死。
三个岛屿中魔鬼岛面积最小的,仅35亩(约3.2个足球场)。犯人住在石头小屋内,食物通过绳索从隔壁岛上送来。
一次次的越狱,一次次的严惩,活下来就已经是万幸。
德加早已放弃,他的信念已被磨灭。
此时的亨利已满头白发,却依旧每天望向远方。
突然有一天,亨利说自己发现了规律。
激流虽然致命,但第七波的激流恰好可能把他安全的带回海中。
德加说,你八成会死,亨利说,那又怎样?
亨利用破衣服和椰子壳做了个木筏。
晚上10点,天正黑,他等到了第七波激流,然后,一跃而下。
电影中是白天,实际是夜晚
历经36小时,亨利摸到了陆地——圭亚那(不是法属圭亚那)。
他在圭亚那被囚禁一年后释放,成为合法公民。
1945年,他定居委内瑞拉,并和丽塔Rita结婚,在首都他们开了一家叫做Grand Cafe的餐馆。
1947年,三个岛屿上的监狱被永久关闭。
许多被拯救的囚犯都住进了精神病院,他们精神恍惚,很少说话,有的时常独自突然流泪。
医生说,那是个可怕的地方,被关过的人,即使肉体出来,灵魂也被永远的关在那里。
1969年,亨利·查理叶重回圭亚那监狱。
在一间满是指甲抓痕的房间内,还能清楚的看到地上他刻下的名字——巴比龙Papillon。
1970年,亨利的谋杀指控获得特赦。
“有些鸟儿是注定不会被关在笼子里,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
这是《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台词,用它来形容巴比龙最为合适。
比起精心设计的《肖申克的救赎》,《巴比龙》更简单也更纯粹。
多年的孤独与黑暗没有磨灭他的意志,为了自由,抱着一带椰子壳,他就敢跳下悬崖,向死而生。
作为一个囚犯,巴比龙对生命的执着,对自由的渴望,以及对压迫的不屈与反抗感染了许多身在监狱之外的自由人。
新版中有人问巴比龙,为什么?
你活着是为了什么?
巴比龙没机会说话,探长觉得,如果回答,巴比龙会说:
为了享受生命,为了享受自由。
参考资料:
[1].Prison Breaks - Papillon The True Story Documentary
文/探长
2018.11.11/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