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渊雷学术思想与药物用量经验研究
陆渊雷学术思想与药物用量经验研究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胡秀莲
研究目的:陆渊雷是民国初年著名“经方派”医家,临床治病善用经方,在当时与曹颖甫、余无言并称为上海研究仲景学说“三大家”。1929年与徐衡之、章次公创办上海国医学院,办校宗旨为“发皇古义,融会新知”,一生力主中医科学化,又被列为“中西汇通派”医家。由国内外研究情况得知,现代有关陆渊雷的研究资料并不多,尤其是对其临床用药,以统计方式来分析其用药特色者,更是未曾有过此类的发表文献。因此本文将分三部分来整理与探讨其学术思想,并运用Excel统计方法,藉由统计数据可以更清楚发掘这位中西汇通派暨经方大家的临床用药特色。研究方法:通过研读陆渊雷两大学术代表著作《伤寒论今释》、《金匮要略今释》,及其学术论文集《伤寒论概要》、《陆氏论医集》,将内容分成三个部分展开探讨。文中的第一部份为文献综述;第二部分对其学术思想做分析归纳整理。并对其病案《陆渊雷医案》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在所收录的六大类病案中,选择其治疗血证以及运用附子的特色,做了进一步深入探究。第三部分为病案的统计分析。课题中选取经方常用的50味药物(简称TOP50)进行病案药物剂量统计。在病案统计部分,只选取水煎煮之汤剂,计得有效方剂240首,总共享药物219种。统计利用Excel,对陆渊雷病案中经方TOP50药物进行使用频次、最大用量、最小用量、平均用量、最常用剂量、剂量分布区间、方剂总重量与药味数之统计。此外还对TOP50之外的药物,按照五版《中药学》的分类与顺序,将其分为解表药等13类,并分别计算其在陆渊雷病案中出现的单味药最大用量、最小用量以及使用频次。
研究结果:学术思想部分归纳出以下几点,陆渊雷以西医科学观点来解释中医证候病理;在对抗疾病时尤其重视人体正气,其中包括阳气与营养物质;并论述流行病致病原因为病原菌,患病后毒害性物质存留体内,人体受病毒刺激后立即产生抗毒力,抗毒方法又视毒害性物质种类而有所不同,其排出的途径有发汗而解,有攻下而解;又归纳了水气致病诸证,包括胸肺蓄水证、胃蓄水证、肠蓄水证及肾蓄水证;陆渊雷认为三阴病为热病之变型,其中主要论述了少阴病;
并且整理了陆渊雷对经方4种药物,芍药、葛根、柴胡、瓜蒂的特殊见解;陆渊雷以汇通中西医的思想,临床诊断治疗时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文中并举数例以说明;阐述陆渊雷注重阳气,善用附子;治疗血证,见解独到。经统计分析,药物使用频次最高者为甘草149次,其次为芍药146次。药物用量最大者为地黄、黄芪、煅牡蛎、酸枣仁,各为30g。用量最小者为黄连0.9g,其次为人参、干姜各1.5g,桔梗、桂枝、麻黄各1.8g。经方TOP 50的52种药物,平均用量多在15g以下,且多集中在5—10g之间,总共有21种药物。最常用剂量值为9g,总共有12味药;其次为6g与12g分别各有10味药。最常用剂量范围,大部分都在2010版《药典》所载的药物使用剂量范围之内,只有半夏、泽泻、桃仁略超出《药典》所载剂量范围。据最常用量/2010《药典》上限值,数据比大于1者只有半夏、泽泻、桃仁3种药物。剂量分布区间与2010《药典》剂量范围比较,其中有16种药物大于2010版《药典》剂量范围,又以芍药、茯苓、地黄、贝母、大枣、酸枣仁6种药物明显超出《药典》剂量范围2倍或接近2倍。陆渊雷病案240首汤剂中的药味数目主要集中在11--12味,总共有113首,占47.1%,将近半数。其中汤剂最小用药味数4味,为治伤寒太阳证见有胸膜炎之十枣汤,方剂总重量43g。汤剂最大用药味数19味,为治内科杂病之肺结核及肠痈,方剂总重量分别为168g,151g。方剂总重量主要集中在70 g--100 g区间,有114首,占方剂总重量数目百分比47.5%。
结论:陆渊雷基于当时中医科学化的强烈企图,以及自己学有涵养的国学知识,以今释仲景经文,在第二部分中整理陆渊雷对仲景学说的见解,其以科学观点来探究《伤寒论》及《金匮要略》的条文与处方用药,以西医观点解释条文所述诸多病证,并藉由其学术见解与临床经验来分析经方之组成与用药。第二部份后面的两个单元,为对陆渊雷研究的二个专论-在附子专论中,探讨陆渊雷对于附子药法的学术观点与论治思想,其宝贵的诊治思想与临证用药经验,对后世医家有重要启发与指导意义。血证专论中,探讨陆渊雷对血证的治疗经验与用药特色。第三部分藉由统计分析,对陆渊雷临床用药做了更深入的探讨,了解其最常用的药物皆在经方TOP 50的药物内,其使用频次明显高于经方TOP 50之外药物,由此更印证其善用经方之特色。此外,并对陆渊雷运用TOP 50之外的药物,也作了归类分析,这对研究陆渊雷临床用药特色提供了参考数据。
机 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
领 域:
中医学;
关键词:
陆渊雷; 学术思想; 量效关系; 经方研究; 中医科学化;
1 293查看目录
开通博硕季卡/年卡, 优惠更多
开通
下载本文
博士论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年博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