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粽子里的心理学秘密?——端午节特辑
五月五,话端午。
今年的端午节和以往有点不一样,既是端午,又是高考时间,城市也比平时更安静,只剩下热浪和树叶扑簌的声音,但这丝毫不影响我们过端午的热情。
端者
初也
五月初五
谓之端午
古人视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
此时天气燥热,蛇虫繁殖
于是乎人们以艾草雄黄等物
避除五毒,驱邪禳灾
这就是端午最初的样子
端午节的心理意义
五月五也是一年中毒气最盛的一天,“五毒尽出”,毒蛇、蜘蛛、蚊虫都跑出来了,而因为时值仲夏,太阳毒辣,也是瘟疫好发的时候,此时“戾气”最重。
所以,人们要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草菖蒲、佩香包来驱赶邪病之气。
赛龙舟也传递人们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的精气神,鼓励人们增强体质,一鼓作气送走“瘟病”。
可以看到,节日习俗背后隐藏着集体焦虑,这种焦虑来自人类对生命、对大自然无法掌控的恐惧,这种焦虑普遍存在于群体中,比如人对死亡、疾病的恐惧,对大自然变化却无法改变的无力感。
集体焦虑是一种社会心理,将一群同类或命运相连的人聚在一起,并且将这种认知形成无意识内化。
换句话说,就是将对生命和大自然的恐惧感植入人的潜意识之中,然后,人们会通过参与为某些物品或行为赋予意义这些具有仪式感的行为,来缓解这种失控感,释放藏在潜意识里的恐惧和担忧。
比如,粽子也叫“角黍”,像一个牛角的形状,来象征以“阳气”镇压“邪气”。
习俗的仪式感
仪式感是什么?是矫情?是做作?No,仪式感是一种生活态度,这种态度,会让你更热爱生活。
人的一生要经历满月酒、成年礼、婚礼、寿宴、葬礼......这些都是仪式。
仪式感,让岁月中的日常琐碎,变成充满感动的细水长流。
要说起"仪式"一词的来源应是开始于1908年,法国人类学家范热内普在其《过渡礼仪》一书中,首先提出了“仪式”的概念。
他认为人的生命总是存在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的转化,在转化的过程中需要一个仪式:“每一个体的一生均由具有相似开头与结尾的一系列阶段所组成:
诞生、社会成熟期、结婚、为人之父、上升到一个更高的社会阶层、职业专业化,以及死亡。
其中每一事件都伴有仪式,其根本目标相同:
使个体能够从一确定的境地过渡到另一同样确定的境地。
而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我将"仪式感"作如下定义:
仪式感是个体在生命发展过程中,为满足自身需要的一种通过区别于日常消极固化行为的另一种特殊行为模式而达到自我强化的心理暗示结果,这个过程中所体验到的情绪情感就是所谓的仪式感。
在《小王子》里,圣埃克苏佩里通过狐狸和小王子的对话,精妙地解释了“仪式感”:
你最好是每天都在同一个时间出现,比如说你是下午四点来,那么从三点开始,我就会变得非常快乐。
越是接近我们约好的时间,我就越觉得幸福。到了四点,我已经又激动又有点紧张了:
这时候我领略到的,是幸福的代价!假如你随时都有可能出现,那么我永远都不知道该什么时候给自己的心穿上一件外衣……
由此,我们看到:仪式感演化出来的是时间感、存在感和被需要感。
生活中大多数时候是平淡无奇的,今天和昨天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同,苦恼的依然苦恼,烦心的依然烦心。
但因为某个“仪式”的存在,让你觉得一切又重新开始了,仿佛与过去的时光做了一个了断,开始了一段新的征程。
我想,这就是仪式感的心理学意义。
总说“现在节日一点都没有节日的气氛”,今天懂了,是因为缺少仪式感,所以没有了气氛。
有一种朋友,叫素未谋面,网络相连。
有一种感情,叫万水千山,放在心间。
有一种关心,叫用心评论,真心点赞。
有一种惦念,叫打开头条,认真去看。
端午不仅是个传统节日,更是一种民族情怀,
是游子们对家乡的思念,是父母对孩子的想念,是团聚与美好,令人向往。
提起端午节,首先会想到的就是粽子啦。
在中国,古往今来尽管各地的人民过端午的习俗会不大一样,但是吃粽子确实各地都会有的。
儿时的端午意味着团圆,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一起品尝着热乎乎的粽子,享受着天伦之乐,将美好藏进这粽子,带去给每个人幸福与安康。
也许我们可能没有划龙舟的机会
但是一定要吃上一口粽子
不管是甜粽子、咸粽子、还是肉粽子
你都是最“粽”要的
端午安康,祝广大高考学子高“粽”!
版权声明: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如需转载请私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