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苏宁易购等电商巨头纷纷布局药店!专家:专业服务才是根本竞争力
(健康时报记者 王永文 赵苑旨)“电商巨头纷纷布局药店,将会进一步挤压零售生存的空间,尤其京东、美团配送能力很强的互联网企业,对于零售药店的破坏力更大,他们目前需要做的是在实体店上下一点专业的功夫就能击垮目前的连锁。”
提到如今的电商跨界医药,中国药科大学国家执业药师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康震教授告诉健康时报记者,这些巨头的采购能力,价格更有优势,配送比实体强,他们目前缺的是专业服务。只要专业服务提升,或者给予执业药师支持,就能招募大量的药师提升专业服务。
记者梳理发现,截至12月10日,已经有屈臣氏、美团、苏宁易购、京东等多家电商平台纷纷布局实体药店,其中,美团的关联公司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于近日申请“ 美团专业药房”的商标,国际分类涉及44类医疗园艺和35类广告销售,商标状态均为注册申请中。
以苏宁易购为例,早在10月下旬已经在南京成立了全资子公司江苏苏宁大药房有限公司,随后,苏宁易购于11月16日申请了“苏宁大药房”“苏宁健康”商标,国际分类为医疗园艺、广告销售,上述商标状态均为申请中。
公开资料显示,苏宁大药房的经营范围包括:药品零售、药品互联网信息服务、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保健食品销售、婴幼儿配方乳粉销售、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健康咨询服务等。
“互联网巨头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平安医生及便利店经营药店是药店发展历史上的创新趋势!药店是商业体,核心是为患者顾客提供用药服务咨询指导,传统而言实体药店大多是面向中老年人群,这也是慢病医保的重要参保对象之一。”中国医药物资协会研究院药店所研究员李子浩向健康时报记者介绍,伴随互联网电子信息产业迅猛发展及商业服务业态便利性进一步增强,药店从单一售药行为向消费者顾客提供合理安全经济负责任的药学服务转型,提升了公众健康管理意识,由疾病治疗向预防保健保养护理康复多环节转换,这也和医学发展是密切相关。
除了电商巨头布局药品零售市场,屈臣氏在2018年底就将屈臣氏大药房开在了广东佛山,主要销售处方药、保健品、食品及药妆、个护产品,其中,药妆、个护产品陈列占比近一半。同时,药房还配备专业药师提供咨询服务。
“压力肯定有。但我觉得,实体店只能在专业上,解决顾客实际问题上下更大的功夫。”对于电商巨头们纷纷布局实体药店的现状,一位在杭州从事零售药店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电商渠道的逐步发展,他们也在通过一些电商平台提供送药服务,但是整体量比较少。
同时,该负责人也向记者强调,现在网上买药的人群中,年轻人居多,有些也是胡乱买,根本分不清自己的症状和药是否对症,尤其机器人的审核药师更是形同虚设,处方药和抗生素滥用的问题或许会更加严重。
“疫情改变了公众购药习惯,线上终端在疫情期间异军突起,成为不容忽视的新增长极。”12月9日,国家药监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所长林建宁在广州举行的2020-2021全国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上指出,实体药店已经不可避免要遭遇电商的强烈冲击,疫情期间各大医药电商平台成交活跃度明显提升。南方所网监中心监测的数据显示,阿里健康与京东医药平台上的200多家网上药店,2020年前十个月线上药品销售额达到434.7亿元,同比增长53.17%。
尽管从资本到人们的购药习惯都倾向于电商渠道,但巨头电商们线上+线下实体店的发展思路仍然任重而道远。在今年12月1日招商银行研究院发布的一份医药零售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末,国内药店数量高达52.4万家,零售药店行业企业众多,门店的饱和也加剧了行业竞争,零售药房企业需强化门店规模、运营管理、信息技术、物流配送队伍等多方面竞争优势,以应对行业竞争加剧对公司盈利能力带来的冲击。
此外,该报告还指出,2019年国内公立医院、零售药房、公立基层医疗的处方销售占比分别为7220%、1230%、15.50%,从数据可以看出目前公立医院仍为药品销售的主要渠道。处方持续外流会为零售药房带来重要销售增量。但若处方外流推进低于预期,有可能会对药店销售增长造成一定影响。随着医保控费、药品带量购等政策的推动,零售药店可能会面临药品降价大于预期的风险,若未来部分药品降价幅度较大,这会形成新的经营业绩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