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误会一场也要不负勇往
Deep-Sci:"-sci-"源自拉丁语的"scientia"(知识)
小科
物语
+
围绕贾恩迪斯山庄展开的争执变得没完没了,以至于最后整个山庄不得不卖掉,用于支付律师们的费用。
01
7月了,2017年已经过了半年,公众号的日更是第182篇。
根据这段时间的经历,想来谈一个很有必要谈的话题,决策博弈。
人的一生中充满了决策。
工作,即便只是社交生活,也可以看做是一个永无止息的决策过程。
日常的生活也同样,所有的选择都可能是分叉路口。
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怎样规划自己的事业。
该和谁结婚,怎样将孩子抚养成人,如何选择生活的城市……
这些,都只不过是重大决策的几个例子。
上述情况存在一个共同的条件,即你不是在一个毫无干扰的真空世界里做决定。
相反,你的身边全是和你一样主动的决策制定者,他们的选择与你的选择相互作用。
这种互动关系将对你的思维和行动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你做决定的时候,必须将冲突考虑在内,同时注意发挥合作的效力。
类似的互动决定就具有策略性,与之相适应的行动计划称为一个策略。
举一些身边的例子吧。
人们常常会陷入某种境地,即使痛苦万分,却可能发现自己难以脱身。
比如,一旦你在某个城市找到一份工作,可能很鸡肋,或者你不喜欢那个城市,但是,换一个地方重新安置下来的代价就会变得很高。
比如,一旦你学习了一门程序语言,并且精通了,那么,学会另一种语言并用它把所有你写的程序替换一遍的代价就会变得很高。
还有,一旦结婚了,从婚姻围城中逃脱出来的代价就更高了。
这主要是因为沉没成本和思维中固有的损失厌恶。
由此,你的讨价还价地位就会被削弱。
而能够预见到上述后果的策略家,就会赶在他们的讨价还价能力仍然存在的时候充分利用,换句话说就是在他们订下契约之前。
02
面对各种决策中的博弈,你需要准备接招。
策略博弈的精髓在于参与者的决策相互依存。
这种相互影响或互动通过两种方式体现出来。
第一种方式是相继发生,参与者轮流出招。
第二种互动方式是同时发生(比如著名的囚徒困境),参与者同时出招,完全不理会其他人刚刚走了哪一步。
一旦你发现自己正在玩一个策略博弈,你必须首先确定其中的互动究竟是相继发生的还是同时发生的。
决策,有一个经典的博弈树理论。
两条路在树林里分岔,而我
我选择人迹罕至的那一条,
从此一切变了样。
如何正确使用这棵树呢?
绝对不是选择第一个岔道口看上去最好的分枝,然后等到下一个岔道口出现再去思考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你要反过来想。
你应该预计到以后将面临的选择,利用这些信息倒过头来确定前面几个岔道口你应该怎么决断。
比如说象棋,虽然象棋的规则相对比较简单,却已经形成一种需要进行策略推理的博弈游戏。
白棋先行,黑棋回应,双方依次相继移动。
因此,象棋当中最“纯粹”的策略推理就包含着向前展望你自己这一步将会导致什么后果,就跟我们在前面看到的一样。
对于任何一个相继选择并且数目有限的博弈,总是存在某种最佳策略。
当然,这并不等于说我们总是可以轻易地找到这个最佳策略。
以上是向前展望、倒后推理的原理。
03
时间因素在决策中会产生很大影响。
谈判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特征在于时间就是金钱。
假如谈判越拉越长,“蛋糕”就会开始缩水。
查尔斯·狄更斯的《Bleak House》描述了一个极端的情形:围绕贾恩迪斯山庄展开的争执变得没完没了,以至于最后整个山庄不得不卖掉,用于支付律师们的费用。
在现实生活中,收益缩水的方式非常复杂,不同情况缩水比例也不同。
用一种非常简单的方法来阐明的话,就是:
假设每提出一个建议或反建议,蛋糕都会朝零的方向缩小同样大小。
然后设想这是一个冰淇淋蛋糕,孩子们一边争吵怎么分配,蛋糕一边融化。
我们能做的有两点。
要么加速谈判进程,要么延缓蛋糕融化速度。
当然,生活中的时间因素会有更微妙更复杂的特征,虽然讲了原则,实际上在运用的时候,是受到多方制约的。
在策略里,就跟在物理学当中一样,“我们所采取的每一个行动,都会引发一个反行动”。
因为,我们并非生活在一个真空世界,也不是在一个真空世界里举止行事。
我们不可以假定说,虽然我们改变了自己的行为,其他事情还会保持原样。
▼ 不要再逃避
✨星星发亮是为了让每一个人有一天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星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