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3500亿“MLF+逆回购”后,银行股集体见顶?

2020-11-30

今天一大早,“央行3500亿组合拳”的消息就满天飞,一片大金融要上天的氛围。很多人忍不住去追了银行股。特别是周末看过那些突然冒出来的、吐槽白酒高估银行低估的内容,他们对这种氛围的抵抗力更低,没想到,又是一次老乡别走

3500亿“MLF+逆回购”组合拳的亮点在哪?

从央行的原文,我们梳理一下各个亮点:

1、利率维持不变。无论是MLF,还是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都与往期维持不变,并没有升降息指引。

2、MLF是非常规的增量操作。MLF的常规操作都在中旬,每月一次。这种月底的增量操作很罕见,目前市场解读是为了“熨平”月底资金面紧张的波动。

3、为下一次MLF做预告。提前为下一次MLF做预告,这也是罕见操作。这样做倒是好理解:怕市场误以为这次MLF是原本12月MLF的提前操作,讲清楚这就是非常规的增量MLF

4、高频率的逆回购操作。放在这个月来看,逆回购操作的频率好像提高了,上午的财媒解读,就认为提高逆回购操作频率,是为股市输血。这显然是不做统计的信口开河。9月份每一个交易日都有新的逆回购操作,结果9月份的股市走成什么鬼样?

消息解读的严重不对称,已经连续两天

3500亿组合拳出来之后,为什么大金融上午强势,下午跳水?特别是银行,把以前从来不炒银行股的一大波投资者埋在山顶。说白了,就是消息解读的严重不对称。

前面梳理的4个亮点,其实核心只有一个:非常规的增量MLF

为什么要突出做一次增量MLF呢?里面是有故事的:

11月以来,机构关于央行要收紧流动性的猜测声音越来越多,各路大V也乐于搬运,市场开始人心惶惶。

11月16日,央行释放了8000亿的MLF,其中6000亿是对去年到期MLF的续做。也就是说,增量续做了2000亿。

但是,并没有改变市场预期。

11月26日,央行发布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进一步把话说白,把以往晦涩难懂的“流动性合理充裕”换成通俗得不能再通俗的“不让市场缺钱”。

然而,一部分机构和大V还是立场坚定,在《报告》里抠出一个小细节无限放大,把三季度贷款利率的小幅向上波动,直接解读为“利率上行的拐点”。这种观点也助推了基金原本在月底用于正常防御的银行板块

于是,今天央行就把增量MLF也做得更明白:既然上次6000亿到期、8000亿增量续做,机构故意看不懂。这次就把增量单独拿出来做!

流动性充裕了,哪怕Shibor利率也要直接压下去。传达的信号很明显,就是要把流动性收紧的错误预期消灭。

但是,一般投资者解读起来还是有点吃力啊,特别像今天上午各种财媒解读一配合,那种喜大普奔的氛围,上周五忍住手没买银行股的投资者,今天都忍不住一头扎进去。

有财媒的造势配合,机构也乐得市场糊涂,在计算年度奖金的最后一天,完成胜利的大撤退。盘后,还不忘告诉市场一声:大金融今天上演过山车,巨量成交,谁先跑为敬?

这种信息解读的不对称性,已经是连续第二天了。

上周五,也是开盘前后出的消息,央行和财政部释放国库现金定存,补充市场流动性。由于这是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大多数投资者都没见过。加上由于商业银行缺钱,中标利率还被怼高了一点,很容易被误读为暗示加息。

所以那天破例在盘中发了个解读,提醒大伙儿别乱了阵脚,做出错误决策。

但是不出所料,加息的声音在那天响起了大半天,机构也懒得及时发声解读,珍惜这种盘中信息不对称的难得机会。很多投资者都在上午被吓跑,眼睁睁看着下午大金融发力,股市重新激活。

什么是投资者保护?

个人认为,最好的投资者保护,不光是把开户流程复杂化,更重要的是降低消息的不对称。

开户流程再怎么复杂,都挡不住想在股市淘金的人。投资者教育,那也只对想学的人有效。因为贪心、因为缺乏知识,亏了钱,大多数投资者都会认。但是因为消息不对称,本该让全市场都知道的信息,一般投资者不知道,机构知道,或者提前知道。因为这种原因造成的亏损,或者踏空,这是投资者最难接受的,也是最大的不公平。

去年以来,一再加强了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要求,这是对投资者保护的进步。很多重要消息,都特地等到收盘后公布,给市场充分时间解读,这也是投资者保护的进步。这两方面,其实都已经做得挺不错。

除了释放消息的时间,其实在官方解读方面,也是投资者保护可以改进的空间。有时候市场对同一个消息解读分歧巨大,或者长时间的误读,就是因为官方没有给一个解读版本。特别像这两天,央行的操作由于固定在开盘前,不能特地留到收盘后,这时候官方解读的必要性就更大。

不然,有歧义的消息就容易被刻意误读、放大。没错,市场应该是自由的。金融机构利用消息不对称优势赚了钱,也是对经济有贡献。但是,直接蒙受不必要损失的是一般投资者啊,有谁乐见这种现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