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战略高手,都具备逻辑穿透力(深度好文)

华章妹说

为什么有些企业虽经历波折但一直稳步前行,而有的企业开始风头很盛却经不住时间的摧残?

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的战略规划做的如何。

战略规划看似缥缈,大而空,但实际上真正有效的战略一定是接地气的。

它不会影响企业在顺境的发展,但一定会影响企业在逆境能否顺利度过。以下,Enjoy:

01 做战略规划经常出现的问题

我们做战略规划时,经常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

就像做作业,似是而非。

尽管战略分析洋洋洒洒,战略概念冠冕堂皇,但很多时候就像是做作业一样——

我们对现实、对客户、对竞争、对未来的趋势并没有搞透,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战略报告就像做作业一样了,战略结论似是而非。

所以,就出现了战略犹豫,不能决断,或者一遇到风吹草动,就缺乏战略定力,来回变化。

或者很多战略束之高阁,或者战略规划是一回事,战略执行又是另一码事。

这都是因为没有真正搞透的原因。

02 做作业的背后,是缺乏战略能力

为什么会似是而非?如何做到不做作业呢?

主要不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工具,其实,工具是很简单的。

比如战略分析无非PEST分析、竞争分析、客户分析等等,看几本书就明白了。

但就像我们有了刀谱不见得就是很好的刀客一样,关键还是利用工具背后的战略能力。

比如讲,相同的信息不同的人看到时,由于能力不同,会有不同的反应和判断。

举个例子,在辽沈战役,林彪和指挥部指战员一起听取胡家窝棚战斗的汇报数据。

当汇报到缴获短枪与长枪的比例,小车与大车的比例,军官与士兵的比例时,其他人都没有什么感觉。

但是林彪一听就说停住,问大家这反映了什么,其他人都没有反应过来,林彪说,廖耀湘新一军新六军的指挥部就在那里。

为什么?

因为短枪的比例比其他战场要高,小车的比例比其他战场要高,军官的比例比其他战场要高,所以他判断这是指挥部。

命令炮火、部队集中攻击,果然指挥部就在那里。

通过这个例子说明,我们要做好战略规划,不仅仅是掌握战略规划的工具,更重要的是,战略规划背后是战略能力。

03 战略能力的关键是具备战略思维

那么如何具备战略能力呢?

战略能力首要的是具备战略思维。

战略思维既是在战斗中培养,又是一个人在战斗中能够成长为将军的关键。

那么,战略思维是什么?

战略思维其实就是一种基于战略思考的“本质思维”,成功往往是穿透了本质,抓住了本质。

要具备这种战略思维,我总结有三点:

● 关键事实思维

坦率讲,我们掌握关键事实之后,都能够做出一个判断,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

就像林彪讲短枪与长枪比例,小车与大车比例,军官与士兵比例,林彪一提,大家会说“对,那确实是指挥部”。

只是有的人没有意识到,有的人意识到了。

● 商业逻辑思维

企业要赚钱,谁给你钱?他给你钱凭什么?你能提供什么价值?

还有谁也能提供这些价值,那为什么让你提供而不是让其他人?

我们能不能提供比别人更好的价值?

那么,我们提供价值要做好哪些事?

这是一种商业逻辑,无论什么花哨的概念和模式,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商业的常识。

所以那些能够准确判断一件事情的,往往是掌握了本质逻辑。

● 回答问题思维

我们在做战略分析,往往走在路上,忘了方向,方向就是要回答问题。

尽管,我们战略分析都在给出结论,看起来好像是回答了问题,但那是一种做作业式回答问题。

很多时候,在回答问题时,都没意识到自己要弄透这些问题。

回答问题思维,就是始终将“弄透问题”深植到自己的骨髓,形成一种思维习惯。

这样,才能驱使我们有目的地去弄清哪些事实,弄透事实背后的真正逻辑。

那么,我们才能形成真正的判断力,我们的结论就不是似是而非,做作业。

1. 关键事实思维

我们如何理解关键事实?

首先,我们来理解什么是事实。

有时候你会说我已经掌握事实了,其实并不一定的,我们通常把观点和事实混淆。

比如说,有人说我们公司职责不清。

这是事实还是观点?这不是事实,这是他的判断、观点。

事实应该是你们哪些职责不清?你们发生了什么事?

这时候客户会讲,行政部和公关部都有接待这个职责。

有一次某客户副总来我们公司参观,行政部认为公关部在下面等,公关部认为行政部在下面等,结果客户在外面等了一个小时,还没有人来给他开门。

这个就是事实。

别人讲,我们职责不清,你能真正判断到底是什么问题吗?你能真正判断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你能形成真正的解决方案吗?不可能。

我们只有掌握了事实,才能做出正确判断,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而且,企业很多问题都不是看到的那个问题,都是背后的问题产生的,要找到真正的问题,真正的原因,就是要掌握事实。

为什么事后诸葛亮厉害?

因为事后,所有的关键事实按照结果逻辑地、集中地突出出来了。

很多战略的成功,都是掌握了正确的关键事实。

我给大家讲一个案例——乐刻运动开门红式创业成功。

乐刻运动是一家健身房连锁公司,于2015年成立,创始人曾是阿里的市场总监,他离职去了美国,后从美国回来后开始创业。

健身行业是一个很难做的行业,看起来高大上,很鲜丽,但很少有赚钱的公司,公司老板痛苦、消费者和私人教练也槽点很多。

但是乐刻现在有300多家连锁店,已经做到了全国第一。

为什么讲他是开门红式创业成功呢?

因为他的商业逻辑没怎么试错,一炮而成,这是非常难得的。

而且他的做法有些奇怪,比如,2015年5月他开的第一家店是在一个写字楼的10楼,我们一般的认识应该是要找个人流旺盛的临街门面啊,这个地方平常0人流,进电梯居然还要刷卡。

开业后的前几天,写字楼里弥漫着讥笑声:“这是哪个互联网的二傻子在烧钱?”

但短短3个月后,这家店实现了盈亏平衡。

为什么他能开门红式成功,而且似乎是违反我们旳一般经验,我认为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韩伟有个特点——

深入实际,掌握关键事实。

韩伟在美国时,就把美国所有健身的商业模式都研究透彻了,自己买了很多健身房的卡。

回到中国后,为了了解健身行业,他报考健身教练证。

在准备创业过程中,韩伟做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你能看到他商业逻辑决策背后都是掌握了关键事实。

比如,为什么他第一家店选址放在一个违背常理的写字楼10楼?

因为他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后,发现一个关键事实:顾客最关注的是便捷,走5分钟就能到。

看见没有,为什么他选在写字楼的10楼也能成功,一般的“过客”人流没有用,有用的是“住客”人流。

写字楼的人够就行,上下电梯,5分钟不到,很方便,健身完,开车回家。

再比如,消费者和私人教练最大的痛点是什么?

都是推卡,教练痛恨公司让他们推销会员卡,消费者也最痛恨教练给他推卡。

所以,乐刻不让教练推卡,那么,私人教练的收入怎么办,私教费大部分给教练就行了。

再比如,乐刻运动的健身房没有淋浴间,我问他这样消费者愿意来么。

他说调研过,首先从科学来讲,健身后45分钟以内是不能洗澡的,否则不利健康;

另外,他调研发现,真正在健身房洗澡的顾客大概不到10%。

如果乐刻为了留住这10%的人,需要更多的空间,至少要增加1名员工,还要承担用户体验的风险,例如水气,带水出来包括洗澡的体验等等。

为了留住10%的人,营业额需要增加40%,才能抵消成本,因此他果断决定不提供淋浴间。

我讲这么多的核心是什么?就是掌握关键事实。

这个不清楚,谈的战略都是空中楼阁。

是不是什么事实都要掌握,其实不需要,是掌握关键的事实。

我讲讲第二个案例——对光伏危机的预判。

2012年去浙江海宁,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光伏行业。当时这家企业进入光伏行业,从拍板到赚钱不到12个月。

我参观厂房时,室内是一尘不染,外面还在搭着支架做外墙,这就是老板,就是企业家,有经营思维。

看完后,我对对方讲了一句话,你们赶快想想你们差异化优势在哪里,壁垒在哪里,这个行业3年内一定会出问题。

当时我们约定好5月份合作,后来一直推迟合作时间,直到后来打电话说合作不了。

然后,他问我,夏老师,您是不是和海关很熟。我说不熟。

他就很奇怪,说那你怎么知道光伏行业数据的呢?我说不知道。

他说你既然不知道光伏行业数据,你怎么知道我们这个行业一定会出问题?

我当时其实还不知道,光伏行业在2012年直线下跌,这个时候,我才知道。

我一听他问这个问题,我就笑了,回答他我只不过是用常识来思考。

然后我问了他四个问题:

● 第一,大家是不是都认为光伏行业是朝阳行业?他回答是;

● 第二,这个行业以前是不是很赚钱?他回答是;

● 第三,你们是不是只有钱,没有技术、没有人才,只要有钱,买设备,招人,就大把大把赚钱?他回答是;

● 第四,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会发生什么?一定会有很多企业往这个行业涌。

我说,你们从决策到生产,12个月,我保守估计一个投资周期是1.5年,三年是2个周期,而且以前一定已经投资了好几个周期,所以我约摸着再过2个周期,这个行业一定会饱和了。

然后他在电话里说原来这么简单。

通过上面这个例子,我想说的是,做出一个判断,我们不需要掌握所有的事实,而是关键事实。

但“关键”又意味着什么呢?关键的背后一定是逻辑,没有逻辑判断,我们也无法知道什么是关键。

大家看看,我上面讲的是关键事实,但同时也是一种逻辑:

大家认为这个行业是朝阳行业,这个行业很赚钱,没有技术,没有人才,买了设备,招了人就赚钱,那么,大家一定会往里面涌,结果就是一定会过剩。

那好,战略思维需要掌握那些商业逻辑呢?

2. 商业逻辑思维

首先需要讲的是,下面我总结的这些思维就是一般战略理论,没有新东西。

只不过现实中,很多企业恰恰在这些方面摔跟斗,我把它们以概念的形式突出出来,引起注意而已。

● 未来思维

“以未来定义现在”“布局”这都是未来思维。

举个例子,OEM公司其实是很爽的,不需要市场营销,不需要研发,投资生产就能简单地赚钱。

但大家是否记得,一遇经济波动,订单没了,就傻眼了,因为OEM公司没有市场能力,没有品牌、没有渠道,有的连产品能力还没发育出来,只是会生产。

很多OEM公司躺在赚钱的现实中很多年,没有很好地思考未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为什么,及早布局。

而有未来思维的公司及早布局,比如讲,有的往下游产品走,有的发展到ODM、JDM,融入大客户价值链,提升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比如,为什么三星等企业很早就开始往东南亚布局?

这也是未来思维,我相信是他们预判中国的生产成本会上升。

再比如讲,温氏在大家还没有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时,果断投资进行环保改造,并加大养猪业的布局,到国家真抓环保,很多散小养殖户不能养殖时,正是温氏养猪业大发展的时候。

企业战略的持续成功,首要的是未来思维的成功。

我们今天做的不错,未来会有哪些趋势和变化,那么,今天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 客户思维/竞争思维

无论什么商业模式,回到原点,就是要为客户创造价值——客户思维,要为客户更好地创造价值——客户/竞争思维。

战略可以用模式来表述一个整体图景,但核心是要从客户出发。

但别人和我大谈特谈商业模式时,我就是问一下问题:

客户有哪些?有多少?我们的客户到底是谁?客户有什么痛点?客户关注什么?

我们做什么解决客户的痛点和需求?客户为这些痛点和关注点愿意付费吗?愿意付多少?

客户在哪里?客户是如何做决策的?客户购买的习惯和场景是什么?

有哪些竞争对手?竞争情况如何?我们的亮点和优势要在哪里?我们应如何做?……

客户思维/竞争思维是业务战略致胜的核心。

● 现实机会思维/路径思维

现在确实存在很多企业热衷“模式”,但这些模式就是机会吗?不一定。

所有模式的突破,首先要回答的是我们面临什么样的现实机会。

为什么这是一个机会——客户是谁?他有什么痛点和需求;

机会如何实现突破——客户在哪里,如何决策的,购买习惯和场景是什么……

正如上文所言,当别人给我大谈特谈他的商业模式时,我就问以上问题。

没有现实机会牵引,没有第一步现实机会带来的突破,然后以成功支撑成功,模式怎么形成,那有什么模式。

我们对未来趋势的分析也好,还是琢磨现实的痛点,都是为了回答一个问题——机会。

就像乐刻运动的创业成功,就是他把事实研究透了,发现了其中的机会。

而我们战略模式本身的突破,不仅是要回答机会,而且是回答现实的机会。

所谓路径思维,就是我们见到成功的战略模式,都是前面已经吃了十个包子形成的。

像华为、阿里很成功,我要学习他的模式,一学必死无疑,因为今天这个模式是人家20年的积累,已经吃了20个包子。

很显然,现实机会思维和路径思维是一致的。

现实机会思维是路径的第一步,是找到现实的突破口。

但为什么还要提出路径思维呢?

我见到太多企业在战略转型,进入新业务或新模式时,都是看到了一个所谓的成功模式,

以为找到一个先进的模式就能够获得成功,然后从模式出发,而不是从现实机会出发——

不是从现实客户痛点或需求、购买或使用出发,而是构建模式,然后结果只有一个——一地鸡毛。

很奇怪的是,很多成功的企业都在犯这个错误,他们忘记了以前他们成功的业务也是吃了十个包子——

商业逻辑试错,然后突破,然后扩大市场规模、建立市场地位,并不断提升竞争力和组织能力,是一个成功支撑一个成功,这么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他们也忘记了,只有从现实机会出发,才能形成正循环:机会——投入——回收。

而从模式出发,很多年只有投入,而且还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即使流量型互联网企业也没有违背这个规律,只不过是要算算流量的投入和流量的价值。

这也是我经常说的很多企业把核心业务、成长业务及未来业务搞错的情况。

核心业务是你的现金流业务。成长业务是盈利逻辑非常清晰,只要集中资源,市场就会迅速扩大。

未来业务是看起来有未来,但是商业逻辑没有被证明,这个时候一定不能用大部队,要用侦察兵。

先侦查是否是有敌军大部队(验证需求市场),当商业逻辑不清楚时,就用大部队容易出问题,花了几十个亿,可能这个市场不存在,或者这个市场需要一步一步的培育。

在战略转型或进入新业务时,切记路径思维。

模式是第十个包子,不要一开始就按照第十个包子去做,而要考虑,第一个包子是什么。

大家想想华为、小米、阿里、腾讯是不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现实机会思维/路径思维,是战略转型或新业务实现突破的关键,若谈到所谓的模式,首要的是注重现实机会,而不是模式本身。

3. 回答问题思维

其实,上面讲了那么多,关键事实、商业逻辑、回答问题这三大思维是一体的。

上述的分析,也都在讲述回答问题。

正如前文所言,为什么要提出回答问题思维,就是存在很多看起来好像是回答了问题。

但那是一种做作业式回答问题,很多时候,在回答问题时,自己都没意识到要弄透这些问题。

只有将“弄透这个问题”深植到自己的骨髓,才能驱使我们有目的地去弄清哪些事实,弄透事实背后的真正逻辑。

那么,我们才能形成真正的判断力,我们的结论就不是似是而非。

尽管我们很多管理工具帮助我们思考问题,但要树立回答问题思维,最后一定要脱离工具框架。

不要从工具框架出发去回答问题,那些只是分析的底稿,而是要从自己界定的关键问题出发回答问题,这些关键问题是理论框架和现实结合后,所做的判断界定。

所以,为什么我们按照很多管理工具去分析,最后都流于似是而非,流于形式,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03 要不要做战略规划?

要不要战略规划,我们需要理解战略规划的作用——

战略规划是一个思考的媒介,沟通的媒介,协同的媒介和复盘的媒介,因此战略规划是重要的。

但不是战略规划内容的机械化和执行机械化,而真正成为企业战略思考、战略沟通、战略协同和战略动态复盘调整的媒介。

下面是一个一般性的战略规划的内容(新业务和既定战略下的动态管理是不同的;

业务性质和阶段不同,内容也有详略不同;甚至有时要非常简单——无非基于一个战略假设,明确定位、目标、核心竞争力方向。

为了实现增长和布局,要干成哪些事,干到什么程度,谁来负责把这几个问题想透就可以了。关键是掌握关键事实,想透。)

● 战略复盘

战略复盘的维度有:我们去年业绩情况什么样。

我们要与规划对比,行业对比。做目标偏差分析,关键任务偏差分析,新机会偏差分析。

最后做战略复盘总结,总结非常重要。

将看似云里雾里的东西,把真正的、关键性、本质性的结论总结出来,这是充分理解和正确判断的基础。

● 战略假设

就是战略分析。

关键趋势分析,未来会发生什么。行业分析,整个行业的空间和格局是什么样。

竞争分析,我们主要的竞争对手是怎么玩的,预估他们未来会怎么做,他们的缺点在哪里。

客户分析,客户有哪些?客户是谁?痛点是什么,需求是什么,关注点是什么……

最后做战略假设总结,并作出判断——增长机会在哪里,从战略分析中得出的其他主要战略命题及其结论。

这一部分是关键的关键,是其他部分的基础。

● 战略纲领

战略定位、战略愿景、目标、阶段性目标,核心竞争力,关键策略。

形成公司战略地图,明确实现战略目标的逻辑,公司关键绩效指标与目标值。

战略部署,从公司价值链出发,对各领域的关键目标和任务进行部署。

04 平衡计分卡的问题出在哪里?

最后简单点点平衡计分卡的问题。

战略管理有个核心工具是平衡计分卡,其中平衡计分卡的核心是战略地图,他既连接了战略也连接了目标分解。

但似乎最近批评平衡计分卡、KPI等声音很多,OKR开始风行起来。

这些工具细微的差别确实存在精妙之处,比如,OKR鼓励创新、改进和效果导向。

但其实这些背后逻辑都是一致的,都是目标管理工具,都是一种思维,战略地图你也可以看成是一个公司OKR。

只不过我们把它做错了。

那么,战略地图之所以出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还是出在“做作业”上,被工具驾驭,而不是驾驭工具。

对战略地图,我总结以下6点。

1. 搞清楚战略是做好战略地图的前提。

很多公司做战略地图时, 把公司战略放在了一边。公司战略是战略地图的输入。

2. 整个战略地图要反映公司战略。

同一个公司,你理解的战略不同,那么战略地图一定不同。战略地图要能够读出公司战略。

3. 重要的是战略地图的本质逻辑。

所谓“前置指标、后置指标”这些概念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战略地图“财务——市场/客户(原来是客户)——运营——能力(原来是学习与成长)”的本质逻辑:

我们要实现什么经营成果(财务),要实现这些成果我们要攻下那些山头(市场/客户),要攻下这些山头,我们要做好那些事(运营),要做好这些事,我们要提升那些能力(能力)。

4. 怎么界定“运营”。

很多人对运营这一栏不太理解到底是什么东西,我的定义是主价值链或按照策略进行排开,理解了这一点,你就知道怎么界定这部分内容了。

能力(学习与成长)是关键辅价值链,包括人才、机制和系统三部分。

5. 战略地图里面的目标(比如“降低采购成本”)是某一领域基于战略应着重提升的关键因素。

6. 最后,战略地图要读出战略,读出现实需要改进的关键问题,读出如何实现战略目标的逻辑。

把握以上几个本质,战略地图就可以随便画了。

最后,以我对战略本质理解的三句话作为结语,战略主要回答三个问题:

1. 增长点在哪里——这是发展战略,业务选择的问题;

2. 如何实现增长——这是业务战略/竞争战略的问题;

3. 如何将增长的责任分解下去——这是战略解码与管理的问题;

最后,更重要的是,以上判断是基于什么样的战略假设(关键事实)。

(0)

相关推荐

  • 小公司的战略是老板战略,要输得起;大公司...

    小公司的战略是老板战略,要输得起:大公司的战略是组织战略,要赢得了!两种战略的逻辑,两种思维模式,小公司要强调活得了,大公司要关注活得久.   看似简单的逻辑,背后却体现的是经营者的权变.迭代与进化逻 ...

  • 吴开展:我更愿意把这些叫底层逻辑

    吴开展:我更愿意把这些叫底层逻辑

  • 别再鸡同鸭讲了,用一种“语言”讨论战略好吗?

    管理咨询.培训及其他合作请联系 010-62557029,13611264887(微信) 导语 如何进行战略分析?如何做出战略选择?如何达成战略行动? 一.如何进行战略分析:紧扣增长定义客户.价值.能 ...

  • 石材企业如何构建和打造流程型组织?

     一.  战略与流程的关系  战略总是企业所有管理问题的开端,战略决定了企业的方向,而所有的管理手段和方法都需要服务于这个方向. 流程是企业运营管理的核心,流程是企业战略落地的途径.那么,企业战略是如 ...

  • 心态不好,所有养生都是徒劳(深度好文)

    心态就是人的精神状态,心态好,自然热情饱满,充满活力,吃嘛嘛香,身体倍棒,好运自然会来.保持良好的心态,其本质还是看一个人如何面对自己的不良情绪以及生活中的负面影响,这的确要经过岁月的历练,需要一定的 ...

  • 生活总会给你答案,但不会马上把一切都告诉你!深度好文

    男人啊,你要记住,养你的人,帮助你的人,女人啊,你要记住,努力自己,比相信别人来的容易,时间是一把刀,谈恋爱和婚姻是有区别的. 孤独的人,总是问东问西,失落的人,总是事与愿违,卑微的路,总是撑起最后的 ...

  • 一个人,自己不强大,靠谁都是假,深度好文

    因为是人,所以长大,活着活着就懒了,等着等着就穷了,恍然大悟,世界那么大,而自己如此的渺小,要想活下去,要挣钱,要结婚,还要学会做一个孝顺的孩子. 不知道钱的贵重,想不到未来的得失,多少的年华,一起不 ...

  • 你所看到的真相,其实都是假象(深度好文)

    作者:水木然 来源:水木然学社(ID: smr8700)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到世界的真相后,依然热爱它. <孙子兵法>里说:"虚则实之,实则虚之." 意思是 ...

  • 记住!提升自己,比什么都重要!(深度好文)

    工作中,很多人是保持着一种安逸的状态,消极的听取领导的话语,消极的待命,完成上级交给的事情,保持按部就班的工作.那怎么样才能让自己改变现状步步高升呢? -01- 不断学习的态度 首先你自己不能安于现状 ...

  • 此文有点意思,很有看头!60-80岁都不能错过的深度好文~

    知青网 ..........................................................以下是正文................................. ...

  • 每个生命都不卑微(深度好文)

    将一个人唤醒是对这个世界最大的功德!         你自己醒来是对这个世界最大的贡献! 无论生命给了你什么际遇,都能淡然处之,那必是遇见最好的自己. 一只老鼠掉进了一只桶里,怎么也出不来. 老鼠吱吱 ...

  • UC头条:所有感情, 都是相互的(深度好文)

    所有感情,都是相互的! 01 一只羊爱上了一头驴,驴说:"你能允许我吼你,踢你,就证明你爱我." 于是羊就迁就.忍耐,接受驴子连踢带吼. 一年,二年--十年,终于羊离开了驴. 有人 ...

  • 相逢,都是命中注定(深度好文)

    学做手工编织艺术 公众号 一直都相信释加牟尼的那句话: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中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他一定会教会你一些什么. 相逢,都是命中注定的,求不来,也拦不住,该来的总会如期而至,该走的留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