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鞍华《明月几时有》揭秘“方兰”真实人生——比刘黑仔多活了50年
许鞍华导演的电影《明月几时有》的结尾部分,周迅扮演的方姑眼望着青翠山间的潺潺流水。由此,东江游击队的故事停留在一片悬念的诗意之中。那么,真实的历史中,方姑的命运到底如何,她牺牲了吗?她与“刘黑仔”是否有再续缘分的机会?现在,我们就为大家揭开有关方姑的人生谜底。
在深圳市博物馆,珍藏着抗日战争时期的珍贵文物——一支美国钢笔,其笔尖为“14K”金制作,上刻有“SHEAFFERS”字样。它的主人,就是影片《明月几时有》中,周迅饰演的“方兰”,即当年闻名遐迩的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港九大队市区中队长兼指导员、解放后曾任广东省妇联主任。
方兰,原名孔秀芳,广东顺德人,1921年生于香港,1998年5月,病逝于广州,享年77岁。
方兰上有三个姐姐、一个哥哥、下有一个妹妹。她年小志大,一心想多读点书,多学点本事。但由于家境贫寒,不得不借债读书。以至于待她从香港崇德学校毕业两年后回校当幼儿班助教时,才偿还六年级的学费。后以小学教师为业。
而关于方兰的母亲冯芝,与影片不同的是,历史上的方兰加入爱国团体不仅没有遭到母亲的反对,反而是受了母亲的影响。冯芝是一个非常有民族气节的女性。“九·一八”事变后,香港同胞同仇敌忾,愤然捣毁日本人的商店,冯芝带着方兰姊妹为之助威。
自小在母亲的影响下,方兰也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她于1937年参加中共影响下的香港学生赈济会,并成为儿童团长。由于她工作出色、主意又多,所以在组织中很有号召力,许多热血沸腾的青年男女都凝聚在她的周围,多次完满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1938年她在香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4年3月18日,方兰的母亲冯芝,在渡海送情报时被日军宪兵逮捕。游击队员们摸清了情况后,准备武力强行营救。但为了避免游击队同志的更大牺牲,保存革命的力量,方兰强忍悲痛,果断地制止了要付出极大代价的营救行动,压抑了自己对母亲的深厚感情。冯芝妈妈在狱中坚贞不屈,当敌人问她是“什么人”时,她坚决地回答:'我是中国人'。
最后,被日本海军刑事部以“间谍罪”处予死刑。方兰得知母亲英勇就义的消息,尽管事先早有心理准备,但仍心如刀绞,泪流满脸。
“方兰”这个名字是她在香港沦陷后,被调回游击区才改用的。在游击队里大家都习惯称她“方姑”。在当地的传说中,“方姑”神秘的居无定所,来去无踪,有时是身穿白缎旗袍的富家少奶奶,有时又成了头戴大斗铰身穿黑布衣裤的客家女。所以,市区中队被当地百姓称为“方姑游击队”,这支队伍一直以来都是日军的心腹之患。敌人曾数度搜捕“方姑”其人,却始终不得其踪迹。
影片中,方姑离开家时,母亲问她何时回来。她说,“胜利了就回来。” 虽然母亲没能等到她回家的那天,但现实中,她领导的队伍一直战斗至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她也替母亲看到了抗战的胜利。
日本投降后,方兰独自一人来到香港最高的扯旗山上,在母亲的墓前,她报告了抗战胜利的消息。她匍匐在墓前,犹如投身母亲的怀抱, 尽情痛哭。1980年代,为了缅怀英烈,不忘过去,在风景秀丽的西贡轩竹湾,香港民间人士和旅英香港同乡捐款资助建成了“抗日英烈纪念碑”。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中央电视台大型系列专题片《香港百年》专门纪录了这段令人唏嘘的历史。方兰和原港九大队、市区中队的老战友们集体赴港观光,怀念抗日英烈。心情激动。扫墓时,方兰低声告慰母亲:“亲爱的妈妈,您多年的愿望——扯旗山升起中国国旗,已经实现。祖国强大了,您的子孙后代茁壮成长,先烈的血没有白流,您们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方姑不但在工作上出色,在生活上也堪称女性典范。1955年,方兰与著名的政治经济学家、广州日报第一任社长、原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冬垠先生结婚。她虽然自己没有生育,但对赵老与前妻的女儿视如己出。
至今,赵老的女儿回忆起这位继母当年与父亲一同带她们去酒家吃饭饮茶的情景,仍感叹道:“别说是当时,就是放到现在,我们都算得上是最幸福的小孩。”
而影片中,与方姑有着似远似近的真挚感情的刘黑仔又如何呢?据悉,在日本投降后的1946年5月1日,刘黑仔在南雄县界址圩调解民事纠纷时,遭国民党军包围,在突围时不幸大腿中弹,后染上破伤风而牺牲,年仅27岁。
许鞍华导演:80%的故事都是真实的
电影导演中心:《明月几时有》是个有真实人物原型的电影,您为什么选择拍这个故事?
许鞍华:是林炳坤监制提议我拍这样的题材。之前已经有人叫我拍他祖母,说她是东江游击队的一员,开一间杂货店,因为失眠晚上不睡觉。我看了她108页的口述历史,感觉这里有个调子特别能代表香港人的精神,他们都是普通百姓,他们做这个事情就算是牺牲也没有什么英雄感,他们不会觉得自己很伟大。我觉得这个可能是香港文化的传统。
电影导演中心:所以,您觉得这也是拍一种侠义的精神?
许鞍华:对。因为对香港人来讲,侠客与武打不是假的东西。就是帮助人不需要回报,这是香港人的守望相助。
电影导演中心:电影里故事的真实性有多大?
许鞍华:80%是真的。它其实有两个故事作为基础。一个是沦陷初期,把留在香港的有名的文人(茅盾、邹韬奋等)拯救出沦陷区,我选择这个故事是因为我觉得这是个庞大的东西,大家互相都不认识,也没有大的组织,但能很成功地进行一场营救活动;另一个故事是讲一个叫方兰的小学教师和她的母亲,当时,方兰慢慢成为东江纵队的队长,妈妈后来也变成四区队长。方兰的母亲很支持抗日,她有一天在送情报的时候被捕,大家想救她但又没有办法,方兰的母亲不是一个普通妇女,而是在重要关头成为一名烈士的人。在我看完二百多个讲东江游击队的故事后,我还是觉得这两个故事最感动我,我就想办法在剧本方面把这两个故事连起来,最终变成一个故事。通过这个故事,大家可以知道当时一般市民的生活,以及营救工作的状态是怎样的。
中国电影导演中心
我们不止提供场地,我们也提供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