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的那个横线怎么来的?试着说说德字
先从字形的变化来说说德的演变。
我们知道,今天的“德”由隶书变化而来。
先来看看隶书中德的写法。
汉,石门颂,跟今天的写法完全不一致啊。
汉,华山庙碑,等等,怎么都没有心上的那个横线呢?
晋,爨宝子碑,这个也没有。
赵孟頫,六体千字文,这个也是德?对,也是。
帛书中德的写法,真飘逸有没有,可是,还是没有那条横线啊。
清,伊秉绶书法,德
结果我们发现。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因为没有心上的那一横线。这个横线怎么来的?在伊秉绶书法中看到了长长的一条横线,但是左边的双立人偏旁又没了。越来越凌乱了。这么多不同的写法,就从来不统一吗?而且,那个直也是变来变去的,在伊秉绶的书法里,直的写法最清楚。其他的隶书的写法很跳跃。所以,在隶书中很难找到答案,我们还是来看看小篆的写法吧。
小篆的一种写法。这个是李斯的泰山刻石上的写法。是小篆的鼻祖。
小篆的另一种写法,这个是在说文解字上用的写法。终于找到了那个横线。
通过小篆和隶书中的对比,总有一件事情是确定的。那就是心上的那个部分,是——直。请看下面的证据。
直,小篆写法
直,小篆第二种写法。这也是说文解字中的用法。
现在,终于搞明白了,组成德的三个基本部件:双立人,直和心。而且,德的另一种写法就是悳,您可以用拼音直接打出来。用的就是直和心。要了解“德”这个字的含义,要看最初的字形。所以,还不能着急,因为小篆之前还有金文和甲骨文。我们再看看金文的写法。
金文中德的写法。左侧是毛公鼎中的写法,右侧是散氏盘中的写法。大同小异,部件基本一样,也是三个部分:双立人偏旁,直和心。毛公鼎还多了一只脚,强调了行动。这样联系金文和小篆的写法,发现小篆和金文一脉相承,很清晰,感觉好多了。如果金文和甲骨文是一致的,那么就更能说明德的演变了。那么甲骨文和金文的写法是否一致呢?看看下面。
甲骨和金文的写法。左侧是甲骨文写法,右侧是大盂鼎中的写法。拜托,心都没有了。其他甲骨文写法呢?再往下看。
甲骨文有两种写法。
好了,甲骨文写法略有不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没有心。金文的写法大同小异,都有心。可以这么理解。那么心都是到了周朝的时候后人加上去的,在开始的甲骨文里,并没有心。有的人这样理解这种现象:甲骨文时期,人崇尚自然,眼所看即是道,眼行一致,所看所行所想即是德。后人讲身心合一,一切以心度之,就是凭良心。既有了后世之德字。还是有一定道理的。那么“德”的本意到底是啥意思呢?
那今天就来分析一下这个“直”字。因为其他的部件我们以前都说过,可以看下面的链接。
直在经典中的解释如下:
直,正见也。——《说文》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荀子·劝学》
正直为正,正曲为直。——《左传·襄公七年》
木曰曲直。——《书》
巽为绳直。——《易·说卦》
先定准直。——《礼记·月令》
争高直指。——吴均《与朱元思书》
中通外直。——宋·周敦颐《爱莲说》
把几个部件综合起来,就是德的意思了。简而言之,就是用正见(直)约束自己的言行(行),如果能这样做的,就是有德之人,反之,就是缺德之人。这个正见,就是每个人的本性。人之初,性本善,是也。很简单吧。其实,有的时候,想的要朴素一点,那么多意思,都是一代一代后人加上去的。
文中的书法全部由赵老师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