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山东出响马,河南出蹚将”,其中有何渊源呢?

俗语:“山东出响马,河南出蹚将”,其中有何渊源呢?

中国是个有着深厚底蕴的国度,在华夏五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然而,阅尽史海,不禁感慨万千:这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而推动车轮的不正是普通百姓?可他们却最终成了浩瀚尘埃中的一缕青烟罢了,无名无姓,了无痕迹。似乎这无可非议,因为历史本就属于帝王将相的史书。但是,从文明轨迹着眼,古代百姓似乎处境很尴尬——自始皇伊始就有“天下苦秦久矣”,至汉代“百骨露于荒野”,再到唐代“路有冻死骨”,后元朝“奴婢在律,止同畜生”,大明更是“贫无立锥之地”,清朝的“百姓流离失所”……数千年的历史发展,古代百姓依旧处于水深火热、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惶惶不可终日的状态!难道,张养浩所言:“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真是一言以蔽之?

其实,纵览历朝历代,百姓生活确实大致如此。即便处于太平盛世百姓生活同样好不到哪里去,如果不幸遇到兵荒马乱的时代,想必更加苦不堪言。比如古代的土匪大多都是老百姓走投无路的选择,话说放着好日子不过,谁愿意过那刀尖舔血的事情!实际上,由于古代制度的局限性,自封建社会开始至结束,老百姓上山当土匪就没有消停过,无非是多点,少点之说。所以,关于土匪的话题从未断过,记得有句来自清末的俗语:“山东出响马,河南出蹚将”。那么这句话有何含义呢?

其实,俗语的响马与蹚将,虽说讲法不同,但都是代指土匪。而土匪嘛,说白了就是打家劫舍的人,他们一般都喜欢养马,因为古代交通不便捷,而土匪为了寻找生存物资难免长途奔袭,自然马匹就成了土匪的必备神器。久而久之,人们喜欢把那些养马的强盗称之为“响马”。

而“响马”一词最早出自明朝,只因那时皇帝认为马匹决定着国家军队的强弱,于是发起了“官马私养”的制度。可是官员们相互勾结牟利,层层盘剥,导致百姓养马往往入不敷出,然而达不到标准又会受到朝廷处罚,到后来搞得民怨沸腾,很多人选择了拒交罚款,更有甚者发动了武装反抗,虽说抗争的对象是官府,但朝廷兵强马壮,他们自知不敌,只能靠着打劫百姓赚取银两维持生计。这时我们可以看出,“响马”最早源于精通马术的“良民”,后来为了反抗压迫又为了躲避官府才放下身份进山为匪的。而他们大多拥有丰富的骑马技术,所以在百姓的口中,才有了“响马”的说法。

之所以提到山东,实则是山东响马名声在外的缘故。首先山东地区丘陵连绵不断,且山丘海拔不高,其西部又以平原为主。可见这样地形可攻可守,进退自如,也是其他地区难以相比的。再者山东人口密集,许多县市都是受灾的主要对象,收成没了就会饿死人,不愿饿死那就要上山为匪了。所以在如此情形下,许多年轻人都选择成为响马一族。

接下来看看“蹚将”,同为打家劫舍的河南土匪,蹚将出身与响马大有不同,这是因为他们在当土匪之前,大多职业为木匠、铁匠、石匠等手艺人。

其实,蹚将是出现于明末的一种人文现象。据记载,明朝末期天灾连绵,曾经就有过一小段冰河时期,那时河南一带受到了很大影响,常常颗粒无收,百姓饿殍遍野更是经常出现。后来为了改造自然环境获得优质水利资源,百姓开始大兴水利工程,培养了很多技术工人,这便是“蹚匠”的前身,后来一直延续到清朝末期。

在清朝后期,随着战乱此起彼伏,社会秩序也遭到了严重破坏。使得“蹚将”的工作无法维系,再加上官府横征暴敛生存都成了问题。最终为了在这动荡不安的年代混口饭吃不得已才落草为寇,他们一般人数不多,喜欢在丛林茂密,四面环山的地方抢劫过往客商或富人,有时也会下山就近抢劫大户人家,成功后便逃进深山密林,伺机而动。

自此以后,人们就把“蹚匠”称作为“蹚将”,大意就是匠人出身的土匪。其实不论“响马”还是“蹚将”,皆是出身底层的民众,他们本性不坏,无非置身于乱世中的无奈之举。倘若他们尚有生存之路,想必还会重操旧业或者种地为生,做个安分守己的庄稼人,哪怕做点小生意,终究比上山为匪强的多。然而可惜的是,时代没有给他们太多机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