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账本工具:如何建立一个极简的时间管理系统

这是单华伟的第一百零四篇原创文章

| 模板

先来认识一下我们的手账模板(参见图1):

这张模板,是我总结了大量的时间管理方案,结合自己的实践,不断优化后形成的,虽然它看起来有点形式化,但如果你能认真看完这篇文章,相信你一定会明白其中的“极简”所在。

这样的手账本你能在便利店或文具店轻松购买到,翻开第一页,在左上角写上今天的日期,然后在左右两页页面下方三分之二处画一个标记或者虚线,你就能开始自己的日程规划了。

| 今日安排区:如何规划一天的日程

原则1:明确具体的任务

早上醒来第一件事,是给自己制定一个具体的,能够立即行动的计划,不然即使能早起,也会把时间白白浪费。

某天早上,我自然醒了,看看手机,7点。我有点懵。突然,8点了。我居然躺床上看了一个小时的手机。我人傻了。

但如果能有一个能够马上让自己下床着手去做的任务,你便能迅速开始行动起来,开始读一本书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要记住,任务需要具体,看什么书,看多少页(或者百分之多少)都要提前规划好(参见图2):

Ps.在自己写的时候,应该把“今日安排”和“时间开销”写得尽量靠顶,为记录留下空间,而“批处理”和“小提醒”等标题就不必写出来了,因为空间本来就不多,我这些图仅是为了便于演示。

你不必一早上起来就马上把一天的任务都规划好,刚刚起床,大脑还没有被完全的调动起来,很难规划迅速的规划好一天的任务,我一般是起床后先开始做第一件事情,比如看书,或者整理昨日的手写笔记到电脑中时,大脑慢慢启动,然后在这个时候写上午应该完成的计划,到快吃中午饭时,我才会完全规划好一天的任务。

这样规划能给你充足的思考和计划时间,根据上午完成了些什么,状态怎么样,制定出的下午和晚上计划会更合理一些。

如果想到了一些可以激励自己的话,或者今天在完成任务时应该注意的事情,可以直接写在手账本的右下角“小提醒”区。

如果想到了一个需要延后完成的大任务,或者重要的需要提醒的事件(考试复习,或距离某个项目的截止日期),就把手账本往后翻,依次标上日期,然后在上面写。

我并不建议每周留一页空白进行周任务安排,操作繁琐,并且对刺激完成任务帮助并不大。我个人更习惯在心中存几个“ 近期任务 ”,写在纸质便签贴桌上,或者放在电脑便签上,完成了就画一个杠,看着一个个被完成的任务,那种成就感能鼓励你持续一往直前,不断加快效率。

原则2:按照时间段而非时间点安排

如果你做过那种密密麻麻的,精确到几点几分干什么的所谓日程安排,你便能明白我为何会提倡这样的安排方式。时间点卡得太死,很难执行,只会给自己造成压力,这和进行时间管理的初衷是相悖的。

如果能按照时间段进行安排,留出部分的“冗余”,便能游刃有余的进行操作。比如,在自由的一天,你可以这样安排:上午 9:00 到中午 12:00 这三个小时,70分钟用来看书做笔记,80分钟用来整理部分笔记并写作,剩余30分钟留作休息和冗余

这30分钟,就能给你提供一个缓冲时间,看书状态不错,就多看一会儿,反正有半个小时冗余;感觉状态不是太好,就提前结束,做点家务或者聊聊天放松一会儿,反正有半个小时冗余……你看,有冗余,可操作的空间会大很多。

但利用这个方法来安排时间,很容易陷入一种“时间很充足,可以自由闲散的完成任务”的误区,这会让你很难集中精力。

所以我建议,不管你安排了多长的时间来一件事,你都需要给自己设置一个二十五分钟或者半个小时的倒计时,让自己知道:“我正在不断接近倒计时的结束”,刺激你在接下来的时间保持专注。

倒计时结束,想起身休息几分钟,就起来休息一会儿,如果你觉得自己还能继续的话,可以喝口水,活动一下颈椎,然后继续下一个倒计时。

使用倒计时工具,最好购买一个倒计时小钟,不要在手机上使用各种计时 APP ,手机别碰,没必要搞这种掩耳盗铃的事情。

原则3:按照优先级而非四象限安排

在对任务进行优先级取舍时,很多人可能会运用所谓的“四象限法则”,通过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把任务分成:重要且紧急、不重要但紧急、重要但不紧急、不重要且不紧急,四个类别,然后按照这个优先级去完成。

在我看来,简单用“优先级”对任务进行一二三四五排序就足够了,根据这件事的重要和紧急程度,我们很容易就能线性的排列出自己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根本没有必要每天画一个二维的图或在相关的APP内输入管理。

为什么我对这一点这么敏感?因为人是懒惰的,建立个人管理系统,一定要秉承“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的奥卡姆剃刀原则,使用的工具要少,要精简,太多虚头八脑的工具只会增加你进行任务管理的心理成本,我所谈的“极简”的手账管理,正是说的这个道理。

小结:

到现在我们学习到的三个原则,其实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明确一个个具体的任务,按照时间段和优先级进行排序,依次去完成,在执行的过程中,注意设置倒计时。

嗯,看起来不是很复杂,我算是没有偏离标题中的“极简”。接下来,我会为你介绍这个方法体系的核心部分,真正达到用一个方法启动起整个日程管理体系。

| 时间开销记录区:启动一切自律的马达

1.反馈的力量

在手账本的右侧,这块巨大的时间开销记录区,才是这整个时间管理系统最核心的地方(参见图3):

坚持一两天,持续记录自己的时间都花在了哪些地方,你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你可能不敢相信,自己每天居然花了好几个小时刷手机,磨磨蹭蹭,真正用在学习和工作上的时间少之又少。

对自身行为保持这种 觉察 ,你便能不断反思自己可以怎样减少手机的使用,减少花在各种琐事上的时间,割除掉那些不必要的事情。

我曾经尝试把一天当中的一个时间点,比如午休后,吃完下午饭作为自我检查的一个节点,回顾一下自己之前做了什么,有哪些时间花得不对,以便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调整。但是经过一段时间我发现自己老是忘记,而且有的时候发现真的没有什么可“回顾总结”的,所以这个方法实际上很难有所作用。

回过头,突然发现自己一直在用的这个时间开销的工具,其实就是那个我在寻找的,能够“时时提供反馈,帮助及时止损”的工具。只要抓住了它,我整个人、整个时间管理系统,都能运作起来。

如果你想要保持自律,如果你在时间管理这件事上总是觉得自己“听了很多道理,却总是缺乏行动力”,那就把这件小事坚持好 —— 记录自己的时间开销,由此,你便能自然而然的启动一整天的,持续的自律。

这就是复盘的力量。

2.记录时间开销一些细则

在记录时间开销时,你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明明已经开始,但是却忘了记录,学习了一段时间,想起来应该记录一下,拿起手账本,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或者是结束的时候忘记了记录,也不知道该写什么上去。

曾经,我遇到这样的情况往往就破罐破摔,算了,干脆今天就不记录了吧,反正只要我学习了就行,这个不过就是提供一下仪式感而已。

但是没有记录时间开销,“ 仪式感 ”也就没有了,在总结一天的任务时,往往会觉得自己啥都没做,但是就是想不起来时间都花在哪里了。于是我还是决定继续使用这个工具,不过这次,我会主动把那些缺少记录的部分给填补上:

如果我忘记记录开始,我会先在时间开销记录上写下“~学习~”或者“~吉他~”这样一个符号,告诉我自己这里有一段不长不短的时间,我花在了学习或者吉他上,然后,从我想起要记录的时间节点开始我的记录;

如果忘记了记录结束,我会在想起来的时候,在本应该写结束时间的地方写上我正在做的事情,然后标记上记录时的时间点(参见图4):

| 批处理区:一个省时间的大招

手账本的最后一个分区——批处理区,也是一个省时间的好工具。

你可以在这里记录各种各样的小事情,比如回复QQ和微信,网购个什么东西,完成学校或者公司的形式化的任务……整理文件、标注书本和电影、找书……

这些事情本身不需要花费多少时间,但是我们往往想起来就做,最终打乱了大任务,导致任务管理混乱。所以,把小任务留到合适的碎片时间时段解决(比如排队、等人或者通勤时),或者安排一个专门的时间段来做(比如已经学习得有点累了,可以做点其他事情的时候)。

用好“批处理”工具,就像是给自己配了一个秘书,它能帮你记下那些琐碎但是不得不做的事情,在恰当的时候提醒你去完成,大块时间才能被很好的利用起来。

批处理工具还有一个更为强大的作用,那就是有了这个清单之后,你就可以把手机电脑断网,在需要的时候才联网,这能为你省下大量的时间。

有时,我正在使用电脑整理笔记或者看书,突然想到要联网才能做的事情,虽然知道只要把右下角的飞行模式关掉就行,但我还是会掏出手账本,在批处理一栏记录下要做的事情,然后集中时间去完成,因为我知道,一旦联网,我就会“滑坡”,滑到哪里,是我所不能控制的。

| 结语

在标题中,我承诺给你一个极简的时间管理方案,但是你也能看到,我这篇文章本身谈到的东西很多,貌似并不“极简”。可这才是“极简”的本质:只有你把工具和知识真正理解透了,找到其中的共性,做个性化的加工,用一条线牵动整个体系,你才能真正做到极简。

把这个模板装在心里,每天都记得去写,希望你早日找到自己的时间管理系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