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作家专栏】|闫桂花:云牙

优惠政策整理
(一)
初秋的一个早晨,已经三天没有睡觉的梁建认真地睡了一觉,他好久没有好好的休息了,不仅仅是最近一段家庭发生了变故,工作上也没有轻松过,人累到必然能睡一觉也算是对得起这个凡胎了。
他睁开眼睛的时候,一缕阳光从窗帘间的缝隙进来,他想弄清楚这是几点了,他从枕头下边找手机的时候,手机没有找到,他摸到了一本书,等他把那本书打开时,他的心马上被无形的牙齿咬得生疼生疼,那不是一本书,而是他儿子梁子明的日记本。日记本上,儿子写得都是暖人心的话,这个活力四射,字迹工整的孩子已经到了另一个世界了,梁建不知道梁子明在那个世界活得怎么样。儿子记日记有个好的习惯,他一定要在年月日后边标注上:已亥猪年,己巳月,辛未日。现在的孩子们,有几个去用黄历的写法写日记呢!这是儿子一个特殊的嗜好,儿子还有一个嗜好就是背经文。
梁建想起儿子常常一个人在屋里背诵《心经》,被梁建发现后,梁建觉得一个高中孩子背《心经》不是一件好事,他担心孩子会厌学、厌世产生其他的想法。实际恰恰相反,梁子明在学习成绩上名列前矛。他很少与不正当的学生来往,属于品学兼优的孩子,就是这样一个有德有行的孩子,永远地走了。
梁子明走了的这几个月里,梁建和爱人詹桂芬伤心欲绝。就连梁建这个不信神鬼的人也想找个大仙给梁子明看看,看看梁子明为什么会是这么短的阳寿。而在处理完儿子的后事之后,梁建已经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以至于他和詹桂芬就算是两个人在家,他们俩都不再提梁子明的事情,他们都深深地把这个孩子搁在心底的最深处。
梁建看到梁子明的日记写着:“每一天都是一个好日子,学校组建篮球队两年来,我终于成为主力队员,班主任老师让我把精力放在高考上。高考是人生的里程碑,我当然会加油的,加油!加油!加油!”看到儿子日记里的三个“加油”,梁建合上了笔记本,他从床上起来,这时他才发现自己是在儿子的床上睡着的,儿子那三个“加油”是否是告诫自己好好地生活呢!他把儿子的笔记本轻轻合上,又塞到了枕头下边。他知道,她的妻子也会到这个地方来睡觉,肯定也读过儿子的日记。
他从儿子的屋子出来,这时,他看见詹桂芬正在轻手轻脚地收拾衣柜,头上都是汗珠。地上堆了好多的衣服,那些衣服是儿子的,运动衣比较多一些,运动鞋也好多双。
梁建到卫生间洗了一把脸,就便拿了一个擦脸的毛巾出来。
梁建给詹桂芬擦汗的时候,詹桂芬显然被梁建突兀的举动吓一了一跳,梁建这才发现,妻子白净的脸上添了一些黑斑,整个人的肤色也失去了光泽。
容不得妻子说话,梁建已经把她头上的汗擦干净了。
“你这是要干什么?”梁建问詹桂芬。
詹桂芬也许过于专注收拾那些衣服和鞋子,她太专注了,根本没有听到梁建走路的脚步声。梁建给她擦脸,和她说话,她的感觉如同衡空隔世,好一阵子才从专注中回过神来,回过神来继续收拾那些衣服。
詹桂芬边收拾边说:“我要把子明的这些衣服捐给农村的孩子们,我到基层单位去扶贫了,这次要走个十天半月的,你好好照顾好自己。”
詹桂芬无论如何平静自己的内心,梁建也能够感受到妻子心底的伤,也能够看到那颗支离破碎的心。梁建抚摸了一下妻子的肩头,她感到妻子明显单薄了,这个女人够坚强了,她没有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样去唠叨,这在梁建看来并不是一个好现象,女人们一定要把痛苦倾吐出来才是最要紧的。梁建又分明知道,詹桂芬是一个理智、好学、果敢的好母亲,自己工作平时就忙,是她一个人把孩子培养得那样优秀。甚至孩子的衣食冷暖、病痛寒暑、家长会、运动会都是詹桂芬的事情,说白了,他这个父亲更像是一个摆设。孩子走了之后,梁建心里满是愧疚之感,他觉得自己没有尽好一个父亲的责任。梁建曾不止一次这样想:是孩子太优秀了,被上天看上了,收了去。自己多么希望能够看到孩子同其他同龄的孩子一样,上学、参加工作、娶妻生子呢!不求其他,只求普通,就普通这一个小小的要求,老天都给他破灭了。失独家庭,这个破词。
梁建对詹桂芬说:“入秋了,天也变凉了,乡下取暖都不好,你要多带点衣服,注意保暖。一定要带上暖宝宝。”
一提这个暖宝宝,梁建和詹桂芬两个人都沉默了。儿子在家里没有送暖气之前或是停了暖气之后的那些不暖和的日子里,他总是写一阵子作业,会把手放到那个暖宝宝里暖一下,然后再写一阵子作业。詹桂芬心里此刻也在想,兴许,儿子的手温还在暖宝宝里呢。
“行,带上暖宝宝。”詹桂芬一面答应着,她伸出手摸了一下梁建的手。她看着梁建的手想起了儿子的手,儿子的手已经比他父亲的手都大了。梁建想要把手抽回来,看看妻子的表情,他又紧紧抓住了妻子的两只手,他们两个人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好像是多年来彼此的一个表白,孩子没了,有我在呢!可他们又说不出那样的话,彼此只是能够感觉到对方的手好凉好凉,也彼此感受到了对方从心底传到手上的暖流,夫妻二人才相视一笑,松开了手。
梁建拿起地上的袋子撑开,詹桂芬往里放每一件衣服的时候都要停顿一下,然后再把衣服叠好慢慢地放进袋子里,梁建也不催促,跟着妻子的节奏。几个袋子都装满了衣服,詹桂芬又拿两个袋子装儿子的运动鞋,装鞋的时候,梁建发现儿子还没有买过皮鞋,儿子所有的鞋都是运动鞋。梁建拿起一双运动鞋套在自己的脚上,他试了试,正合适。儿子上高中就已经穿42码鞋了,说不准孩子脚还要往大长,个子还要往高窜呢!梁建觉得自己有些对不起儿子,儿子在世的时候,他工作太忙了。儿子走了,今天一试鞋,他才知道儿子的脚和自己的脚一样大了。
梁建默默地拿起试过的那双鞋,他把那双鞋放到了家里的鞋柜里,詹桂芬也没有说话,看着梁建的一举一动,她想哭,她忍住了,她的眼泪随着儿子的离去一起带走了。儿子走后,夫妻的语言越来越少,心里的默契反而越来越多。
梁建问詹桂芬:“你单位的车来拉还是我给送去。”
詹桂芬说:“明天单位车来接,你就省省心吧。”
“省心?”这是一个多么悲凉的词。
梁建苦笑了一下,夫妻二人好久没有这样深情了。
詹桂芬下去扶贫去了,梁建一日三餐都在单位吃,可谓是真正的以所为家了。派出所的同事们都知道梁建家里的变故,他们很少和梁建开玩笑,更不提及自家孩子的事,担心他会受到伤害,担心梁建过不去这个坎儿,同事们见了梁建顶多是礼貌性地问上一下就走开了,有时候梁建不去食堂吃饭,同事们给他打了饭菜,放到他桌子上就走了。
手头上的案件太多了,桌子上摊着一堆没有处理完的事情,派出所多是一些民事纠纷,大要案都是分局刑警队直接去办了。梁建和他的同事们,处理完一桩另一桩就接接踵而至,碎粉粉的事情,谁不知道派出所的人,那有个空闲的时候?小到菜市场卖菜纠纷,再到邻里不和,大事小情没完没了。
现在的人走在路上相互看看,看着不顺眼都要打一架,打完架再来派出所进行调解。网吧、公交、餐馆、商场……只要有一处是公共场合,就不会是省心的地方。
早上不到九点,梁建接到了110指挥中心打来的电话,说是他治安所管辖的学校有个小孩浑身受伤,晕倒在了学校,学校老师报了警,受伤的孩子已经被送到了五医院,让他们去做相关调查。
梁建把所里的警察何小雨和吴昊二个人叫了过来,吩咐他们先去医院了解一下受伤孩子的情况,做一下笔录和调查。
何小雨接了任务准备走,梁建又喊何小雨:“你们俩不要穿制服了,穿便衣吧,方便和医务人员、受伤小孩进行交谈。一定要带好工作证。”两个人答应着,急急地走了。
儿子走的这几个月里,梁建好像带上了苍天赋予的使命,他格外关注未成年人的各种事件。
在关注的过程中,他翻阅了大量的未成年人案件。在这些案件中:自杀的、抑郁的、抽烟酗酒的、离家出走的、被犯罪集团利用的、家暴致残或致死的……犯罪年龄在下降,未成年人受害的案件发生率却呈现上升,这样的态势是一种可怕的态势。未成年人虽然是弱势群体,不管是他们是作案还是遇害、或是被拉下水。所有的一切,就是他们的境遇让他们的梦想与希望化为灰烬,一生都在懊悔之中度日。
一些案例如同电影一样,又开始在梁建的脑子里放映
一个名牌大学生把母亲杀了后,放在家里好多天,把母亲用塑料布裹起来,之后还拿母亲的手机和亲朋好友去借钱。这孩子在法厅上,竟然对母亲的死不屑一顾。
还有一个名牌大学发生的是学医同窗投毒案,一个毒死了,一个被判了死刑,读书人没有把书读到肚子里,光有术没有道,迟早是要出问题的。道是什么?道是自然的运行规律,也是养人性的根本。术是什么?术是做事方式。这就如同聪明与智慧是两个等级一样。
通过一些事件的分析,雷同的案件中,过早走上犯罪道路的,满腹仇恨坠落的,家庭关系不和的……这些孩子们无不被一个悲伤的童年牢牢拴着,被那些难以接受,又不得不接受的东西所伤害。主动去做坏事的未成年是极少数,被动做坏事的未成年人,大部分是长期积累的不适所导致。
看似平静的生活里,到处都是成堆的问题交织,不从事什么专业,人们就不知道有多少问题发生,看得见的问题是好解决的,而看不见的问题——心理问题、家庭问题、社会问题、校园暴力……哪一个不是在严重干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有一个三岁的孩子被父亲在街头打死,原因竟然是孩子的母亲离家出走。那个禽兽不如的父亲,拿孩子撒气,把孩子刚刚长起的牙齿一颗颗拔下去,孩子满嘴的血,在杀猪一样的嚎叫中断了气,孩子的父亲还在网上做了直播,观看的群众报了警。110赶到时,最终悲剧还是发生了,孩子死在了他父亲的手里,他父亲当即也跳了河。
还有两个小孩子被父母丢弃家里,半个月没有吃东西,最后活活饿死,等找到他们的母亲时,他们母亲已经染上了毒瘾,早已经忘记有家、有孩子……新闻媒体报道后,社会上也有过激烈的讨论,好象是社会监管也不利,包括社区、派出所,甚至于从他家里路过的每一个公民都应该负责。
恰恰负责这个词是用给不负责人说的,那些担着道义和责任的人,根本不会想到负责。
儿子梁子明没有遭受过任何生活上的不合适,心理上也没有任何压力,物质上也比较丰盈。他的童年是幸福的,他的身高、营养状况、智力发育都是最好的。儿子是一个认真较劲的孩子,内心敏感、自尊好强、广学博识,在各种各样的比赛中都能够取得名次。正因如此,梁建没有象更多的家长一样要求儿子每一门功课都要拔尖。儿子偶尔考得不理想,他扮演的是安慰的角色,从来不会去苛责儿子。也许是因为他的不苛责,儿子每一件事情不够理想的时候,他总要自己惩罚自己。
有一次,梁建给儿子开家长会,老师念了学生的成绩。念到梁子明时,那个成绩让学生与家长羡慕不已。家长们让他讲一下培养孩子的经验,教室里坐着的家长全都给鼓掌。别说,他还真讲不出来。因为他工作太忙,并没有在孩子身上付出多少。他只说了一句话:“我觉得母亲的素质是孩子最好的教育。”那句话得罪了好多成绩不好的学生母亲,开完家长会,还有个学生的妈妈说:“教育孩子是双方的责任,你的认识太偏颇了。”梁建只好说:“是是。”
梁建还记得,有一次儿子考了全年级第五名,中午没有回家吃饭,梁建到学校找儿子的时候。儿子竟然自己惩罚自己在操场上跑步,这一跑就是十圈,一万米。梁建到学校操场找到儿子时,儿子根本就不想停下来,跑完十圈才对梁建说:“我退步了,退步了两名,我要自己惩罚自己。”
梁建当时不以为然,觉得男孩子身上有劲气是一件好事情,谁料想就是这种劲气,劲气把儿子带走了。自认为对孩子教育成功的梁建后来一直进行着反思,正是因为孩子太省心了,而忽略了他身上的劲气。当时要是孩子有一个正确对待得失的心态,又怎么能够跟着劲气走了呢!处处争强好胜,是否与突发的心脏病有关系呢?现在,这个孩子给父母留下了无边无际的凄慌、难捱与孤独。
在儿子去世的这几个月里,梁建总是在夜里睡着睡着惊醒。惊醒后便再也睡不着了,偶尔还吸一支烟。以前反对他吸抽的妻子现在也不反对了,还给他点过一两次烟。再也不怕烟味儿影响儿子学习了,再也不怕烟味把家熏得白墙变黑了,再也不怕家长身上的不自制影响到孩子了。
梁建的单位也有定点扶贫项目,梁建支助了后窑沟村的六个贫困学生。那个村子里没有多少读书的孩子了,学校能不能保留下来村民们都在担心,那是一个留不住老师的学校,没有一个老师能够安安稳稳地在那里教学,政府提高老师的待遇与福利,甚至给老师们盖了新的宿舍,还是没有把老师们拴住。现在的人要求高,生存环境与质量是一个大问题。据说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来教学的老师嫌这个村没有一个好的超市可以购物,即使挣了钱也没有地方可花。
政府在村边还给那些困难户盖了房子,即便这样,村子还是居住的人越来越少,外迁的人越来越多。现在的人都安上了翅膀,只要他们想飞,谁也拦不住的往远处和高处飞。所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谁不希望在人生轨道上华丽转身,打造一个全新的自己呢!
梁建帮助的这六个孩子情况都不相同,有两个孩子父母已经不和孩子们联系了,是死是活找不到他们的父母,派出所出面联系也无果。看到相依为命的姐弟俩,梁建痛心不已,天下真的有狠心的父母。
另一个孩子是父亲生病几年把家拖垮了,父亲撒手西去,孤儿寡母靠着政府的救济生活,孩子的母亲没有更多的经济来源,她除了吃救济、花底保,想要脱贫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还有老人带着隔辈孙子、外孙的,那些孩子体会不到父母的爱。父母是孩子生命的本源,他们把孩子交给自己的生命本源,就如同黄河不停地拐弯,有的地方就断流了。哎,梁建想到这些,真是一言难尽。
好在乡下比较省钱,梁建每月拿出六百元钱,一个孩子一百元,他从工资拿出这些钱来,也没有觉得有多么难,儿子不再花他们一分钱了,他们夫妇又不是贪乐享受奢侈的主儿。家里的老人们也都有退休金,也不用花他们,过年过节买点东西能花几个钱?说白了,钱是为人服务的。
梁建一到后窑沟村,那些孩子们就围拢着他。梁建是孩子们的亲人,就是那个有奶便是娘的亲人。有个孩子还编了个顺口流:“后窑沟村是我家,梁建叔叔是我妈。”孩子天真、干净,心里没有那样看世界的眼光,他们念顺口流是那种起哄、好玩、热闹、欢迎的做法。梁建听了却想哭,那些孩子给他讲学校、讲家里发生的事情。他们毫不保留地告诉梁建他们的秘密,甚至还会抒情地表达他们多么多么想他。
本来孩子们可以把这些话讲给与他们有血源关系的亲人,问题是血源关系一断裂或者疏远,孩子们也就孤独了,也就没有倾吐心声的地方了。梁建一来,孩子们的手头就有了零用钱,可以买些他们自己需要的东西了。有个孩子问梁建可不可以用他给的钱买两根火腿肠?梁建说当然可以,拿了钱的孩子们一哄而散了。
妻子詹桂芬本来在市统计局工作,是一个很不错的统计员。儿子走了之后,她主动要求到基层,到基层做统计干了一段,又做扶贫。妻子这么做,不仅仅是安放自己那颗悲伤的心,更是想转换一下环境。梁建和詹桂芬在后窑沟村为孩子们建了个图书室,他们把儿子读过的书,家里堆积的一些书,还有儿子没有写过字的那些本子,全都拉到了后窑沟。
他们与一个常年不在村里住的村民进行了商议,那个村民倒也挺好,自己本来不住,闲着也是闲着,做个图书室也是善举。他不要一分钱,愿意无偿地供孩子们使用,他只有一个要求,让村里那些孩子拍胸脯来保证不祸害他的家。
这个简陋的读书室成立了,梁建和妻子又买了几套桌椅,孩子们放学后就可以在那里写作业和读书。只是天马上要凉了,如果烧炭的话,还有个安全问题,没有大人怕出事情,梁建还给买了个带保险的电暖器。
也许是因为儿子梁子明的离去,梁建的心无处安放。他的脚步开始踏农村、走校园、进网吧、下歌厅,去这些地方干什么?关心未成年人成长。他与形形色色的孩子们打交道,交道打得多了,对各种未成年人发生的案件就特别进行了关注,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分析每个无人管,或管不了的未成年人,他们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此刻,他的桌子上堆着他准备的好多实案资料,以及他的数据分析等。他想呼吁市政府开设家长学校,把对家长的教育作为公益事业来做,就像做扶贫工作一样,先扶扶家长们的精神贫穷。每个孩子发生的问题都能够折射出背后家长的问题。梁建有个理想,就是为未成年人写一本书,他知道自己从来没有发表过一篇文章,没有发表过文章的人要认真写一本书,梁建觉得只要拿出儿子梁子明的心气来做这样一件事情,这本书就一定能够写好,这本书写好了,对社会、对每个家庭、对死去的儿子都是一个诠释。
(三)
警察何小雨和吴昊赶到了五医院,他们最先见到了受伤女孩子的老师。
据韩老师说,王硬硬早上在班里面,她不敢往学校的凳子上坐,站又站不稳,韩老师把王硬硬叫到办公室了解情况。当时,王硬硬说话有气无力,韩老师一看不对劲儿,孩子总是用手挡着身后,身后什么也没有。王老师感觉到奇怪,她看到王硬硬的裤子上有血迹,以为王硬硬来便假了。现在的孩子们发育早,例假也来得早,一点也不稀奇。王硬硬说不是,韩老师说看看是不是哪里受伤了,左说右说,韩老师把王硬硬的裤子脱了下来。当时韩老师就惊呆了,王硬硬的两个屁股蛋全烂了,裤衩和伤口长在了一起,韩老师动也不敢动了。王硬硬身上那些旧伤疤上边添着新的口子,新口子汩汩地往外冒着血水。再看王硬硬的腿上、胳膊上全都是伤疤,这个孩子遍体鳞伤。韩老师问王硬硬咋回事儿,王硬硬已经没有了说话的力气,一下子就晕倒在了韩老师的脚下。韩老师觉得事情重大,学生在学校晕倒这是天大的事情。学生一旦出了事,别说老师脱不了干系,就连学校也得负相应的责任。韩老师看到王硬硬这种情况,她毫不犹豫地报了警,并给120打了急救电话。
韩老师的语速太快,何小雨示意韩老师慢一点说。
何小雨觉得受伤这个孩子的名字太奇怪,谁家给孩子起名字起个硬硬呢?何小雨问男孩子女孩子时,韩老师才想起,讲了大半天,忘记告诉警察受伤孩子是个女孩了。
“是个女孩子,学习成绩中等水平。平时胆子很小,不善言语,不惹事,从不在班里面表现。”韩老师说。
了解了受伤女孩子王硬硬在学校的情况。何小雨和吴昊又与王硬硬的主治医生进行了伤情了解。
主治医生李大夫说:“这个孩子送来医院时,是休克状态,全身80%软组织受伤,皮下出血严重,臀部三度烧伤,头皮血肿等,孩子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不知道是什么人会把孩子折磨成这样,也不知道这个孩子有没有监管人?”
何小雨和吴昊来到王硬硬的病房时,这个受伤的孩子熟睡着,手上正在输液,何小雨轻轻地掀开被子一角,她要看一下孩子身上的伤。她看到孩子浑身都是伤,两条腿肿得发青,皮肤真的没有一处无伤。何小雨轻轻地给王硬硬盖上了被子。
韩老师、何小雨和吴昊他们在病房门外的走廊站着,他们想让孩子多睡一会儿,李医生去写病历了。
王硬硬醒来的时候,她感觉到陌生与惊恐,她看到自己眼前高高悬着的吊瓶,自己手上接着的塑料管,她搞不清楚这是怎么回事儿。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医院,她从小到大都没有来过医院。有一次她发烧很严重,差一点要来医院,最后还是没有来。她的病没有喝药、没有打针也就好了。爷爷说她命大,她告诉爷爷她想看看医院是啥样子,她想去医院。爷爷说,哪个好人想去医院呢!医院到处都是白色,晃眼球的白,别把眼晃坏了。
不用说,这一定是医院了,周围就是白色包围着的一个城堡,周围的白色太多太多了,铺的盖的,都是白色,这种白色就是冬天下过雪的那种白。
王硬硬把周围的白色与雪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她喊了一声:“好白呀!好晃眼呀!”
医院的白与想象的白结合在一起,王硬硬早已经忘记了身上的疼,这陌生而又好奇的一切好象打开了她的心房,这就是她心里的那个远方,那个洁白美丽的雪的世界,雪也会招唤人,雪的六个角都有声音。她想大声叫喊,她更想呼唤六角雪花。
“美,好美呀!这是一个下雪的世界吗?”她把自己带到了冬天下雪的美好世界里了。
韩老师听到王硬硬说话就推开房门进来了。
韩老师看到王硬硬醒来了,只是孩子弱弱地不知道喊什么,看来她有些犯迷糊。韩老师稍稍松了一口气,朝王硬硬身边走过来。
韩老师说:“醒了就好,醒了就好。”
王硬硬还在自言自语中:“多好的雪呀,多美的雪人呀,我最喜欢下雪了,雪人雪人,你可以和我说说话吗?”
韩老师摸着王硬硬的头,这就是俗话说的白日梦,睁着眼睛醒不来,如同魂魄丢了一般。
韩老师喊:“硬硬,你醒醒,王硬硬,你是不是做梦了?你是不是疼得说糊话呢?”
王硬硬这才感觉到自己浑身的疼,她的嗓子象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点声音也发不出来,她感觉到头疼欲裂。无数的怪兽撕咬着她,而她又抓不住,又摸不着。这是什么地方?医院?雪地?不管什么地方,自己怎么来这个地方的呢?她一点也回忆不起来。
自己不是被韩老师叫到办公室了吗?韩老师,韩老师好象脱了自己的裤子,韩老师,亏得你是个女老师,你要是个男老师,我今后怎么见人呢?韩老师我到底怎么了?韩老师是你带我到这里来的吗?韩老师,你回答我呀?一万个问题同时从王硬硬那个小小的心脏传向脑子里,她的语言系统却是关闭的,她自己也没有听到自己发出的声音,她这算是扪心自问吗?
跟着韩老师进来的还有何小雨与吴昊。王硬硬更害怕了,怎么这么多大人,他们要干什么呢?他们是不是要打我呀,王硬硬害怕的不知所措,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她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她害怕,她的哭声越来越大。
韩老师走到王硬硬身边,她抓起硬硬的手放在的自己的胸口处,她喊:“硬硬,别害怕,我是韩老师;硬硬,别害怕,我是韩老师!”
王硬硬停止了哭泣,她僵直地看着病房的屋顶。她不敢与任何一个人的目光相碰,包括她的韩老师。
韩老师说:“硬硬 ,谁打你了,你告诉老师,谁把你打成这样的?告诉老师。”
王硬硬没有回答老师的话,她牙咬得紧紧的,她要好好地想想,这个事情能不能说,她心里边一点谱也没有。她松开咬紧的牙齿,伸出舌头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里有一种绝绝的神情,是紧张?是害怕?是对那些怪兽咬着自己不能说?她没有回答韩老师的问话。
何小雨上前去,她用压低的声音问王硬硬:“小朋友,你身上的伤是哪里来的呢?让阿姨来帮你好不好,阿姨一定要把那个坏蛋抓起来!”
王硬硬摇着头,她抗争着大人们的问话,她有些歇斯底里:“他们不是坏蛋,他们不是坏蛋,他们不是坏蛋。”说完这几句话,她的嗓子彻底嘶哑了。她不想看见任何东西,她又一次闭上了眼睛,她挣脱了韩老师握着她的手,她把两个手指紧紧塞在了耳朵里,她在拒绝声音,她也在拒绝她自己。韩老师见她手上还有输液的针头,赶紧制止她的行为。
韩老师拿开王硬硬准备堵着耳朵的手,把她那只输液的手放平了,顺势给她揉了揉胸脯,以便平复她说来就来的激动。
吴昊说:“小朋友,你要是不告诉我们谁打了你,那你就是包庇坏蛋,你是想让更多的小朋友让坏蛋害吗?你身上的那些伤口不疼吗?你不想把坏蛋抓起来吗?”
王硬硬摇了摇头,她不想回答。
韩老师轻轻摸王硬硬的头,王硬硬能够感受到韩老师手上的温度,王硬硬觉得韩老师的手上有魔法,她感觉到这种抚摸暖暖的。韩老师见王硬硬喜欢她这样的抚摸,她就摸娑着王硬硬的头,想让她放松一下,好回答他们提出的疑问。韩老师哪里想到,就在她手往下摸的那一瞬间,几乎是同时,韩老师的手就象被烫了一下,她迅速地离开的王硬硬的头,王硬硬则疼得“哇”一声哭了起来。
韩老师惊恐地喊:“医生,医生。”
何小雨去叫李医生。李医生来到病房,他撩开王硬硬的头发,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王硬硬头上那个比拳头小不了多少的鼓包,要不是王硬硬的头发遮盖,那个包是藏不住的,李医生说这样的伤口只能靠输液吸收,吸收不了的话再开刀,没有其他好的办法。
显然,王硬硬听到“开刀”她异常害怕,她浑身都不由自主地抖了起来。
何小雨忍不住了,她说:“畜牲,简直是畜牲,孩子的头都这样打。孩子的家长呢?家长监管了没有?”
吴昊说:“好好问孩子吧,搞不好这是个家暴的案件。”
“家暴?”韩老师摇着头“这怎么可能呢?没有一个家长会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难道不成是孩子遇到了继父或继母?”韩老师身子和王硬硬的身子一样,也轻微地抖动了一下。
在学校,离异家庭的孩子并不少见,这些孩子们偶尔会被继父或者继母打,但是很少有打成这样的,一般来说继父继母打孩子也是有尺度的,他们也不想揽官事。真要把孩子打成这样,简直有辱天地良心。当然,也有的继父、继母非常好,他们小心翼翼地对待继子女,视他们如同己出。如今的人家,养得孩子都少,没有几个家长能够下重手打孩子的。
何小雨示意韩老师止语,并让韩老师离开了病房。
任凭何小雨和吴昊怎么问王硬硬,王硬硬就是一言不发。
吴昊对王硬硬说:“你知道这个阿姨是做什么工作的吗?”王硬硬摇摇头。
吴昊说:“这个阿姨是专门给小朋友变魔术的,她还是校园里的知心大姐姐呢,你听过知心大姐姐讲的故事吗?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她都能给你讲。”
何小雨心思根本就不在讲故事上,她讨厌吴昊在这种时刻让她讲故事,她根本就没有那样的心情,她的心情因为刚才激动与生气,隐隐约约觉得两胁痛胀。她就对吴昊说:“去去去,我们两个女同学谈话,你男同学回避一下不好吗?”
吴昊无奈地也被赶了出去。
房间里只剩下何小雨和王硬硬两个人了,何小雨抓着王硬硬没有输液的那只手,这个孩子的手腕细得皮包骨头,长肉的地方几乎都有伤。那些伤一定是用手掐的,伤的大小那样规则,那样整齐,是谁把这个孩子伤成了这样?让孩子对所有的人充满了防备?
何小雨是未成年人问题方面的专家,她每周在网络上讲有关未成年人心里课程,这个课程在网络上很有影响力,关注度一直飙升,市图书馆还邀她在“六一”的时候给孩子们去讲课,她的讲课内容是《未成年人如何保护自己》。
何小雨果然不凡,她很快取得了王硬硬的信任。
王硬硬对何小雨说:“你答应替我保密的,别告诉别人。要不我就不告诉你。”
何小雨说:“那当然了。我不仅要给你保密,我还要和你成为最好的朋友,今后无论你遇到什么事情,都可以找我。”
王硬硬内心的警戒松了下来,何小雨把她的公务员名片递给了王硬硬,王硬硬仔细端详了一阵子。
王硬硬说:“我知道了,原来你是警察阿姨。”
何小雨回答:“是啊,警察阿姨就是保护小朋友的。”何小雨还在名片上用笔画了一下自己的电话号码。“这是我的电话号码,你记住了,有事情给我打电话。”
王硬硬看着这张名片心里好象有了底:“这是你的手机号码,我要把它记在心里面。万一丢了我就没办法找你了。”她反复念了何小雨的手机号码,最后就真的记下了,她还连续背诵了三遍,不得不说这个年龄孩子们的记忆力是超强的,而她身上的那些伤害,她也一样记得住。何小雨抓着王硬硬的手,她不让她手舞足蹈,这么小的事情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呢?况且好多事情还没有一个好的出口来解决。
何小雨把名片塞在了王硬硬的兜里面,王硬硬用手捏着那个兜的角,她觉得电话号码记下了,才可以信任,才能够开始说话。
王硬硬怯生生地对何小雨说:“我身上的伤,我身上的伤是我爸爸和我妈妈打的。我是亲生的,这个你可以去问我爷爷。”
何小雨当时内心很震惊,她告诫自己尽量平静,自己不平静,容易让孩子产生不信任。她压制着自己的情绪,耐心地听王硬硬讲,王硬硬东一锤西一棒地讲。王硬硬边讲,边把身上的伤口指给何小雨,这个是爸爸打的,那个是妈妈打的,亏得这孩子记得这样清楚。
何小雨问:“你屁股的伤是怎么弄的?”
王硬硬的屁股下边垫着厚厚的药绵,她轻轻趄一下身子,何小雨虽然看不到她的伤口,她的表情,何小雨就知道这个孩子有多么疼!
“屁股的伤是爸爸是铁钩烫的,妈妈也烫了,姐姐也烫了一下。”王硬硬边趄屁股,边指着那些伤。
让孩子指证伤疤,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呢?一个小孩子被折磨成这样,她又敢怎样往详细了讲呢?
王硬硬讲上几句,停下来,用怀疑的眼光看着何小雨,她对何小雨说:“我不怪我爸爸和妈妈,我真的不怪爸爸和妈妈。你可千万不能告状,要不我就死定了。”
何小雨压制着内心的感受,她不想让孩子再去重温痛苦,她看到王硬硬有些疲惫。
何小雨真的给王硬硬讲了一个故事,她讲的是白白的云朵也有牙齿,可以咬阳光,可以咬月亮……
何小雨突然感觉到王硬硬的表情是不对的,她给女儿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女儿是无比欢快的,那种神情就好象云有了牙齿可以品尝太阳和月亮的味道一样,是一种享受。而给王硬硬讲这个故事,王硬硬怀疑的是每一个看似柔软的东西都有牙齿一样,让她害怕。
何小雨急时调整了故事,她给王硬硬讲,云的牙齿是想象的牙齿,云怎么会长出牙齿呢?你说是不是?
王硬硬有些不信任地朝窗户外面望去,窗外是一朵一朵的白云,秋天的云比任何一个季节的云都美,好象云也是有种子的,春天种的云就是撒向天空的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好多云一样,云一朵一朵飞舞着,近了,远了,远了,近了,云在天空里多么自由自在呢!
王硬硬呆呆地看着掠过眼前的一朵又一朵的云,她觉得云都比自己活得自在,云在天空多好呢,没有任何东西干扰它们。
王硬硬问何小雨:“阿姨,你说,飞机会会不把云朵碰疼呢?”
何小雨说:“不会的,每一朵云都是飞机的好朋友,他们都在迎接飞机到他们云端去做客的,你好好养伤,等你长大了,坐上飞机云看云朵。”
王硬硬一下子安静了。
何小雨让王硬硬好好睡上一觉,她的身体太需要休养了,好好休养才能尽快好起来。王硬硬说刚睡醒又要睡觉,她怕睡觉多了会醒不来,何小雨说怎么会呢,睡觉才能长身体,王硬硬不太相信。
接着,王硬硬又问何小雨:“为什么闭上眼睛身子很轻很轻,而睁开眼睛,身子好重好重。”
何小雨当然没有王硬硬这样的体会,有一点可以明白,孩子好好的身体上承载了那么多不该承载的东西,她的身子当然是重的。睡着了,身心放松了,当然是轻的。这样理解才应该是正确的。
何小雨俯下身子,亲了一下王硬硬。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
王硬硬把嘴凑到她耳边说:“你一定要和我做好朋友。”
何小雨点点头,她又抓着王硬硬的手亲了一下她的手指,王硬硬说:“别亲我手,手上有细菌,妈妈说细菌会传染给弟弟的。肯定也会传染给你。”何小雨用牙齿轻轻咬了一下王硬硬的手指:“让你体会一下我的云牙。”王硬硬笑了:“云牙好美呢!”何小雨说:“不用怕,你的细菌早被医生消灭了。”
王硬硬这回笑了,王硬硬看着何小雨离开病房,她和何小雨不停地摆着手。何小雨从病房出来,她深深地呼出一口气,医院的空气里全是消毒液的味道,而医院又是病菌最多的地方。又是家暴,这些年家暴的案件太多了。成人习惯把压力转移到手无寸铁的孩子们身上,这些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是家庭带给他们的灾难,一生都会如影随行。
何小雨喊站在病房外的吴昊,他们要回所里汇报,韩老师已经离开医院到去学校了,李医生安排了一个护士来照顾王硬硬。
一切才刚刚开了个头。
(三)
何小雨和吴昊回到派出所给梁建做了汇报。梁建听了何小雨他们的汇报,他一直屏住呼吸沉思着。每一个公安人员,不管遇到什么案件,沉着冷静是必须的。但是,梁建明白,亲生父母伤害孩子,伤的这样严重,这在本市也是第一例,怕是在全国也不多见。
尤其何小雨汇报到女童全身受伤面积百分之八十,臀部三度烧伤,头皮血肿等等。谁能够相信亲生父母会把自己的亲生骨肉伤成这样?所有听何小雨汇报的民警都神情凝重,家暴发生的案件,一般来说是不好管理的,孩子终究还要回到她的原生态家中,每一个发誓不再打孩子的父母都就犯过,因为更多的父母打完后悔,悔过又无法控制情绪还会出手。
梁建告诉何小雨,迅速传讯王硬硬父母。
警车一路鸣笛到了王二然的家。
警察带王二然和李小爱的时候,这两个人正在家里吵架,床上还有两个小孩子哭闹不止。原因竟然是一个面包掉到了洗脸盆里,这本来是个小事情,两人却吵得不可开交。
直到推门而入的警察出示了证件后,让他们两人到所里配合调查,他们才不再吵了。
大女孩儿王绵绵一脸茫然,她问王二然:“你们究竟干啥了?”
王二然有点莫名其妙,他说:“搞不啥清楚,问问你妈。”
李小爱气了:“我也没犯法,问我个鸟!”
王二然对大女儿绵绵说:“你好好把两个弟弟带好,他俩要有事,我回来收拾你。”
警察督促他俩赶快上车。
王二然和李小爱磨磨蹭蹭上了警车。
“是不是谁举报了咱们没有办健康证?”王二然在李小爱耳边嘀咕。
李小爱说:“那也不至于给咱逮捕,把咱铐起来吧?”
他们自己觉得老实本分,尽管买煎饼东躲西藏,总也是守规守距的人。只是没有办那个健康合格证,健康合格证得到医院检查身体,检查一下就200元,两个都检查得400元,400元不是一个小数目,要是发证件再交费用,开销就更大了。他们夫妻觉得这是一笔数目不小的开资。你想想,卖多少煎饼才能挣四百元呢?四百元轻易地打了水漂,家里四个孩子要养,光靠买煎饼养活四个孩子,一分钱也不可以乱花。夫妻俩一合计,就没有办理这个健康证。再说了,好些摆早点的摊摊不是都没有健康证吗?自己凭啥花这冤枉钱?由于他们逃避证件,他们的嗅觉总是异常敏感,卖煎饼的这些年来,他们已经成功地逃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检查,没有出现什么端倪。
这点事情是放在心上夫妻俩心里的一个结。他们会时不时会感觉到忐忑不安,王二然一见到穿制报的人就紧张,就给人家点头哈腰说好话,有时候还给穿制服买煎饼的人多打一颗鸡蛋,人家要付款,他还不要,一个劲儿地讨好人家。这种事情也不至于让公安局的人来管啊,王二然心里犯嘀咕。
王二然说:“肯定是这一次被公家的人发现了,来处理咱俩的!”
李小爱说:“处理咱,咱家四个孩子,把咱逮起来,谁给咱养活这四个孩子?”
警察见他们夫妻二人唠唠叨叨,警察就不耐烦了,冲他俩说:“安静点,马上到派出所了,到所里再好好说。”
到了派出所,他们俩被关在了问讯室。所长梁建过来,给他们出示了证件。梁建看到王硬硬的爸爸和妈妈时,他无法想象眼前这对老实巴交的普通人,如果在街上看到这种人,你肯定是熟悉的,无神的眼睛,无奈的表情,以及满脸的麻木。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他们可以用暴力伤害孩子,马上又装出一副窝囊的样子,好象受委屈的是他们一样,这更让人看了生气。
俗话说:“虎毒还不食子呢!”这两个人下如此毒手,究竟是人性的变态还是人性的恶毒,梁建准备好好会一会这对奇葩夫妻。
梁建告诉他们夫妇二人,王硬硬在学校晕倒了,被班主任韩老师送到了医院,并且报了警。
梁建说:“孩子送到医院满身都是伤,你们知道是谁让孩子受伤的吗?”
王二然说:“不知道,真不知道。孩子不会有生命危险吧?”
李小爱也说:“不知道,我也真不知道。”
梁建问:“真不知道,还是假装不知道,还是想抵赖?”
一听到抵赖,两人开始用眼光责备对方。
梁建对王二然和李小爱说:“你俩说吧,咋就把孩子打成那样了?一个一个说。”
“再不打孩子了。”王二然说。
“我说不打了,你又打了,你一打,我就想打。”李小爱接着说。
“王硬硬别死球了,死了咱俩可就完了。”王二然又说。
“早死早逃生,活着还不是和你一起受罪。”李小爱说。
王二然和李小爱根本不正面回答梁建的提问。更象是他们夫妻二人在对话 。
梁建看到这夫妻二人真是气不打一处来,这是真正的三蠢人——眼不明,心不清,脑不灵。如此愚昧无知的人,却要生四个孩子,这简直就是人世间的罪过。再说了,不管几个孩子,也不是随便让你下手打的呀!
梁建问:“王二然,你知道你犯罪了吗?”
王二然:“我打我自己的孩子也叫犯罪?要不是你们把我整来,我还真不知道这也叫犯罪呢!”
梁建心里清楚得很,能下毒辣之手打孩子的家长,一定是整不出道理的家伙,对于这种人,话必须得狠一点也有效。
“王硬硬现在伤得很严重,她在医院急救,你知道不知道,打人犯法、杀人要尝命?”
“梁所长,打孩子是打了,打得不行不可能,那家伙可皮实了,没事儿,过几天她就好了。她从小到大都没去过医院,我们就在她屁股上打的,没有听说过打屁股还能打死人。”
梁建又问“我看你那不光是打,你说,你用什么烫她臀部了?认真说话。”
“梁所长,臀部就是屁股呗。她一个女娃娃,总是用手挠她的屁股,我就嫌她挠,用那个捅火的铁钩烫了几下。”
“烫了几下?”
“十几下吧,忘记了。”
“你爱人烫了没有?”
“我老婆,我老婆也烫了几下,那个死逼货,我一下手,她就跟着下手。”
“她头上的包,是谁下的手?”
“头上的包,大概是她自己碰的吧,记不起来了。”
梁建和王二然一问一答。
李小爱在旁得害怕了,她说:“警察同志,我家里还有三个孩子,老大还好,那两个小的,有一个还要吃奶,你看看我这奶胀的,放过我吧!”李小爱把硕大的奶子往起挺,让梁建和旁边的记录员看。
记录员噗嗤一下笑出了声,梁建没好气,瞪了一眼记录员,记录员马上收住了自己的表情。
梁建没有好气:“我放过你,你放过王硬硬了吗?”
李小爱说:“哎呀,所长,打两下也是教育孩子,哪个娃儿不挨父母的打呢!这种事情你们也要管?那不要管到天荒地老了?”
梁建感觉到与这对夫妻的一问一答真是苍白无力,要说办案子,自己干公安工作也二十多年了,当所长也有十几年了,形形色色的罪犯也见多了,这种扎刀子不出血的家伙还是头一回。
梁建让两个民警过来进一步问讯并做好记录。他想再从街坊邻居方面入手进行调查,看看他们夫妻平时是怎样做人的。
(四)
何小雨去幼儿园接女儿的时候,她满脑子都是王硬硬躺在医院的那个画面,那个孩子真是太可怜了。她在街上每看到一个小孩子,马上就会和王硬硬联系起来,她想接上女儿后,顺路再去看看医院里躺着的那个孩子,那孩子真是可怜,身边连个照顾的人也没有。
何小雨去幼儿园接上女儿星星,小孩子特别敏感,她看到何小雨不开心,她上下左右地打量着何小雨。
星星问何小雨:“妈妈,你不高兴吗?”
何小雨说:“有一个小姐姐受伤了,她住在医院,妈妈带你去看她怎么样?”
星星懂事地点点头。
过一小会儿,她早已经忘记了刚才和何小雨的对话。坐在车上不停地唱呀,跳呀,特别开心。她希望自己的表演得到妈妈的认可。可是妈妈不仅没有象往常一样夸自己,还吼自己坐好了。
星星马上就乖巧下来,她又天真地问妈妈:“妈妈,那个小姐姐是被她的同学打伤的吗?”
何小雨说:“不是同学,同学不会打得住进医院,是坏人。”
说完,何小雨又觉着哪里不对劲儿,但她不想再给幼小的孩子解释什么。
何小雨带着星星去了路边的一家超市,她问星星想给小姐姐买什么好吃的。
星星歪着她的小脑袋,她说:“妈妈,奶奶说生病要吃苹果,苹果就是平平安安。”
星星牵着何小雨的手来到买水果专柜,星星挑选了好几个红红的苹果放在篮子里。是啊!苹果寓意美好,味道也甘甜,能给人好心情。何小雨心里一瞬间热热的,往大长的孩子,也往心里面装事情。可这成长与成长的区别有多大呢?一些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全是阳光雨露,另一些孩子成长全是狂风暴雪。
王硬硬象女儿这么大的时候会不会和女儿一样幸福呢?肯定是不会的。但愿王硬硬吃了这些红红的苹果,她就可以平平安安地度过她这个年龄不该有的灾难,顺顺利利地成长。
何小雨领着星星,拎着苹果去了医院。她在急诊科的走廊上碰到了李医生。李医生说王硬硬病情稳定了,准备转到外科病房去治疗。他们还聊了这种皮肤受伤的病例,养好之后如何保养才不会在孩子的身体留下疤痕等等。
李医生说:“这个小姑娘即使身上的伤好了,心里的伤也是难以愈合的。”
何小雨说:“我学过少儿心理课程,有一个课叫心里包扎。就看这孩子的接受能力了。”
李大夫一听,很奇怪:“心里包扎和接受能力有关系吗?这我得和你学学。”
何小雨领着星星推开病房,王硬硬睡得很香甜。李大夫刚刚说,她输的液里加了助眠和止疼药,要不孩子会疼得受不了,也不利于伤口恢复。
何小雨示意星星不要吵醒王硬硬,星星就乖乖看着王硬硬,她的手里拿着一个红红的苹果。她悄悄地告诉妈妈:“我等这个小姐姐醒来,把苹果递给她。”何小雨摸着星星的头,无限爱怜。
看得出,王硬硬睡得很沉,她的嘴角一咧一咧的,嘴里还时不时地说着听不清楚的梦话,也许是她身上的伤撕咬着她,即使在梦中,一阵又一阵的疼痛也没有放过她。
就在何小雨守着星星和王硬硬安安静静的时候,病房外却吵吵嚷嚷闹个不停,何小雨推开病房门一看。原来是长枪短炮的记者们来了。现在的记者们,嗅觉太灵敏了。听得出,他们是打听家暴那个女孩子的病房。何小雨站在王硬硬的门外,她象一个守护者。
记者们有多种捕获信息的渠道,他们的报道总会引起轩然大波。
一个记者问何小雨:“里面是那个被家暴的女孩吗?你是她的什么人?”
何小雨的女儿星星看到这么多拿着相机和话筒的人,她害怕地往妈妈怀里钻,不停地喊着:“妈妈,妈妈。”
何小雨出示了工作证件,记者们更围着她不放了,尽管她一再解释得调查清楚才能公布。记者们根本不理会,要冲进房门去拍照,一些记者在病房门上的小玻璃窗口已经“咔嚓”“咔嚓”拍开了片子。
每一家新闻单位都想抢到第一手消息。有个记者已经把王硬硬受伤的照片洗了出来,她问何小雨这是真实的受伤照片吗?何小雨有些生气了,那些照片是没有治疗的照片,这么一想,孩子可能很早就已经受伤了。
何小雨问那个记者:“你那个照片是几月份拍的?”记者说:“这个不是我拍的,是手机微信里的,我也是想尽快找到受害人了解情况,是这个女孩吗?”
无论何小雨怎么和记者们解释,记者们也振振有词,我们也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将来,也是希望社会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也是呼吁停止对未成年人的伤害,我们有错吗?
何小雨说:“受伤的这个孩子也有自尊心,所有的人都得征求这个孩子的意见才可以进行了解。我希望记者们尊重这个受伤的孩子吧!”
记者们仍然不依不饶,言语也犀利,这么严重的家庭暴力还不暴光吗?孩子的父母是什么人?孩子的父母是社会哪个阶层的人?是心理变态的人吗?还是孩子父母有社会地位,你们公安要包庇?
何小雨有点应接不过来,好在医院的保安及时到了,阻止了记者们的行为。
记者们明确告诉何小雨,这个事情我们也有调查的渠道,我们也会做进一步调查的。然后他们就散了。
刚才这一阵子吵闹,王硬硬还是没有醒来。护士过来给她量了体温,帮助她翻了翻身子,查看了她伤口的用药情况。
星星看到那伤口吓得直往何小雨的身后躲藏。
何小雨问护士:“她不伤着脑子了吧,怎么这样折腾还不醒来。”
护士说:“脑部做了CT,轻微的脑震荡,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这个王硬硬就这么睡着,一动不动地睡着。何小雨明白了,她在家里不一定被怎样折磨了,这种巨大的伤害谁能承受,在一个挨揍的环境里,别说孩子,就是大人神经不紧张才怪呢!现在,孩子好不容易离开了那个伤害她的地方,换了一个新的环境,在新的环境里她反而放松了自己,有了安全感。
王硬硬的感觉恰恰与其他的孩子们感觉是相反的,她要给自己找一个平稳感,心理学上叫这种状态是自我疗伤的第一部。如何让孩子们远离家庭暴力呢?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文明发达的国家、发展中国家、落后国家,哪一个国家不发生家庭暴力的事件?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恶毒滋生。
何小雨正在思考的时候,王硬硬醒来了。王硬硬看着何小雨咧开嘴微微笑了一下。
她说:“警察阿姨,看来你真的是我的好朋友了。”
星星欢呼:“妈妈,妈妈,小姐姐醒了,小姐姐醒了。”
何小雨也微笑着回应王硬硬,她们俩一下子默契了许多。
星星把手里那个红红的苹果递到王硬硬手里的时候。
星星说:“小姐姐,哪个坏蛋把你打成这样了?你告诉我吗?”
王硬硬用没有输液的那只手把被子揪到头上,她把自己的头蒙得死死的,她没有回答星星的提问,牢牢地把自己藏在的被子里。
星星说:“我是和妈妈来看你的,你是不是哭了,你很疼吗?”
何小雨把王硬硬的被子慢慢掀开,王硬硬两行眼泪无声地流出来,那种委屈里夹杂着多少难言的心事,那种委屈咽又咽不下去,吐又吐不出来。
此刻,王硬硬和星星已经成为非常好的朋友了,星星用嘴朝王硬硬身上吹着气,就象她碰疼了手,妈妈给她吹的那个样子。王硬硬轻轻地咬着那个红红的苹果,享受着星星那那种软软的、绵绵的吹气。王硬硬吃着苹果,享受着星星的吹气,这是两个孩子最美丽的画面,孩子们简单又柔软的心底里,放些什么才能甜蜜起来呢?
沉思中,何小雨的手机响了,是梁建所长打来的。
梁建问何小雨:“确定一下,孩子有没有生命危险?”
这句话一问,让梁建想起了自己的儿子,儿子刚过了十八岁生日没几天,他在学校操场上跑步时心梗发作,在送医院的路上就走了。生命有时是来不及思考和停留的,只有不断的消失。你一个敏感的词,每一句敏感的话都象一支竹篙,撑着心脏这块并不开阔的地方,撑得生疼,生疼。
何小雨说:“孩子脱离了生命危险,马上要转到外科病房,她的伤口愈合并不是很理想。”
梁建说:“我们要尽快到王硬硬家去走访一下,详细了解这个孩子遭受家暴的时间,以及平时的生活状况。”
何小雨说:“没问题,所长,我们明天就去。”
梁建挂了何小雨的电话,他又想起了自己的儿子。
儿子这一走,梁建痛定思痛,他觉得现在的孩子们尽管衣食丰盈,可是活得真难,比大人的压力都大。要学的书越来越多,作业负担又重,也许就就是这些无形的手已经遏制了孩子们的生命。孩子们的生命如此脆弱,为什么还会有不珍惜孩子生命的家长呢?
(五)
第二天,梁建和何小雨赶到王硬硬家去走访。
王硬硬家住的是“五七”干校旧址,那里就剩下两户人家了。多数的人已经搬离了这个地方。
“五七”干校旧址是市区与郊区结合的地方,市里规划在旧址上建药厂,这里的人都安排了移居房搬走了。据了解王二然不是本市居民,他的户口在本市的一个县里,城市规划的时候,那个县划给另一个市了。
要命的是,王二然的父亲在本市居住了近六十多年,他父亲一直给当年“五七”干校下放的人员做饭,是个临时工,虽说下临时工,也给了他一间房子。那时候,住这间房子水电暖都不用交钱,都是公家给掏了。
王二然出生在这里,她母亲在这里去世,她母亲去世时他还没有结婚。“五七”干校的人走得走,散的散,大部又都回到了原单位。剩下的空房越来越多,王二然的父亲也占了好几间房子,正是因为有这好几间房子,王二然娶了家庭条件并不好的李小爱。他们的四个孩子也出生在这里。他们不算暂住,可也不是常住,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
刚刚结婚的时候,王二然到处找营生做,他父亲一看不是个长久的办法。就把自己摊煎饼的手艺传给了王二然,夫妻俩就靠着摊煎饼养家糊口。
照理,“五七”干校附近工厂也不少,吃煎饼的人也不少,只要勤快,养家糊口并不是问题。问题是王二然俩口子结婚不到十七年生了四个孩子,生一个孩子就会有一段时间不能出摊,不能出摊就没有收入。而生一个孩子在医院的开销也是很大的,好在还没有一个是剖宫产,都还是顺产。
别人家日子是越过越亮堂,王二然家的日子是越过越凄荒。别人家拆迁得实惠,他们要是拆迁了,恐怕连处住的地方也没有。
王二然的父亲回了老家,他父亲在农村吃底保,办医保,也不用他们接济过日子。甚至,他父亲还把自己的家底给了王二然他们,想让他们回老家。王二然的老婆不答应,王二然的老婆认为自己找王二然的时候,虽然条件不好,也不差,至少不用到农村住着。回老家她就要和王二然离婚,一人带两个孩子。王二然不想离婚,日子就这样慢慢过了下来。
深秋的“五七”干校,草长得旺盛,那些没有住人的房屋前后,全部都是一人高的荒草。只有一棵苹果树,上面吊着几个被虫子咬坏的苹果。梁建也是第一次到“五七”干校,墙上还有文革时的标语,还有知青食堂的木牌,隐约能看到岁月留下各种时代痕迹。
王二然的家与另一户人家相隔的也很远,可见他们打孩子的时候,那户人家也是听不见的,说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一点也不过分。一些住户家门窗早就卸了下来,知青食堂的大锅,锅口朝下扣着,长年已经不再使用了。还有一些残垣断壁的房子。两户起了院墙的房子也就是王二然和另一户人家了。
梁建和何小雨他们敲开了另一户人家,住户是一对七十多岁的老年夫妻。老年夫妻见公安人员来了,殷勤得很,他们从院子的地里摘了自家种的西红柿,拿给梁建和何小雨吃,反复强调这个西红杮是他们自己种的,没有一点化肥。梁建和何小雨一尝,这种无公害的西红杮果然比超市的好吃很多。
梁建和何小雨与老夫妻聊天。
老夫妻家的孩子都在外地成家了,他们也是“五七”干校喊来做饭的,后来摊摊散了,人们陆续也搬走了。两个儿都考上了学,在外地安排了工作,孩子们都成家了。老夫妻又告诉梁建和何小雨,他们的房子有着落了,不久也要搬离这里了,他们还有点舍不得,舍不得院子里的那块菜地。
跟老年夫妻聊了一通后。梁建问这对老年夫妇认不认识王二然。
老头说:“咋不认识,我和他爹一起做饭来着,再说了,这地界儿,就剩两户人家了,谁还不认识个谁,后生也没有本事,卖个早点,还生了四个孩子,现在的社会,越没有本事越是拚命生孩子,他那家肯定困难,你们要是来调查,就好好帮帮他们一家子吧,我们要是搬走,就他一户人家了!”
老婆子显然不想听老头说的话:“你自己好象有本事,有本事人都搬走了,咱还住这里?”
不难看出,这对老年夫妇肯定是常年拌嘴却又不能分开。年着老两口一副要吵架的样子,梁建和何小雨就告辞了。
本来,梁建和何小雨还想问问是不是王二然两口子经常打孩子,结果他们俩都没有问。
梁建说:“不知道为啥,张不开嘴问。不想破坏老夫妻的那种美好。”
何小雨说:“我也张不开嘴,光听树上那些聒噪的鸟叫了。”
梁建和何小雨推开王二然家的门时,家的破败自不必说,窗户上边连片玻璃也没有,而是用黑乎乎的塑料挡着,进了屋,也不见亮光。要不是太阳光线充充,可以说这样的家啥也看不见。同是一个地段的住户,家与家的区别实在是太大了。
屋里的床倒是够大的,是支起来的四个腿用木板钉的,床上的三个孩子,不难猜想,他们都是王二然的孩子。年龄稍大一点的那个女孩,正是王二然的长女,王绵绵。梁建和何小雨得知了一些情况。
王绵绵看到两个穿警服的人来,她表现得特别害怕。
梁建问:“你今年多大了?两个弟弟多大了?”
王绵绵说,她父母没有告诉他是2003年还是2004年生的了,她现在辍学在家,弟弟王金和王银一个2岁一个4岁。
然后何小雨问:“你爸和你妈怎么打的你妹妹,你来说说。”
王绵绵讲王二然和李小爱打王硬硬时,以下是王绵绵的讲述:
王硬硬偷我爸和我妈卖煎饼的钱,那个钱是给我弟弟王金和王银喝奶粉的钱。我爸说,不往死里打,她是记不住的。我妈也打她,我妈说都怪我爷爷给她起了个硬硬,不能再让她硬了,非把她拿死不可。这次,我爸用火钩烫她,我妈也烫她,我也烫了她,烫烫她,她就记住了。上次爸妈打她,她的那些疤已经快好了,我妈说,好了伤疤忘了疼,一定让她长长记性。该不是因为我爸和我妈打了王硬硬,你们把他们带走了吧!
王绵绵特别冷静的讲述,让听的人心里却是一紧一紧的。何小雨的眉头一直皱着始终没有舒展开。
何小雨说:“你爸你妈那是家庭暴力,他们已经犯了法,你好好照顾两个弟弟,他们一时半伙儿是回不来的。”
王绵绵一听着急了,她说:“家里炭没有了,入了秋,夜里冷得很呢!我爸不回来,谁给家里拉炭?”
果然是,地上盆里烧得炭已经没有几块了。照理,市里早就不让烧炭火了,而这里就是个这情况。看看王二然的煎饼车吧,车里一盆面糊,一些炸好的薄脆片码得还不少,这些东西不尽快卖掉就得倒掉了,也是挺可惜的。
王绵绵见梁建盯着那个煎饼车看,王绵绵说:“要不是哄两个弟弟,我也能给你们摊煎饼呢!”
梁建和何小雨不再细问,他们走的时候,梁建从兜里掏出一百块钱给了王绵绵,他让王绵绵出去买个电热毯先凑合着用吧。
何小雨叹了口气:“你这个好人当到什么时候才算个够呢!”
(六)
韩老师头疼的是,她一下子变成了公众人物,采访她的人学校都有些招架不住了。记者追着问韩老师,平时你了解被家暴学生的家里情况吗?你是怎样发现学生被家暴的呢?学生现在的情况如何?你可以告诉我们学生家的住址吗?
韩老师拒绝回应任何媒体的采访,她告诉记者们,不要影响她上课,也不要占用她的业余时间。
韩老师关了手机,并且告诉学校的门卫,凡是找她的一律不许进校门。
偏偏在韩老师最不想见人的时候,梁建和何小雨出示了工作证,他们找到了韩老师。
韩老师告诉梁建和何小雨,王硬硬是有过上课无精打采的现象,也有过眼睛红肿哭过的样子,至于身上的伤,也是这次才发现的。王硬硬学习中上等,至于家里情况,自己也是刚当班主任时间不长,并不了解,还希望梁建他们通过其他渠道调查。
韩老师说:“一个班四十多个孩子,哪里能顾得过来呢!”
梁建和何小雨他们看见韩老师一副疲惫不堪的样子,他们便做了笔录后就告辞了。
梁建和何小雨回的路上,两个人一直探讨当下的一个累字。是啊!现在哪个学校老师不累呢?哪个医院医生不累呢?哪个搞公安的不累呢?社会发展这样迅速,国家强大起来,全民都累是值得的。从另一个层面讲,累也是进步也是积极向上的表现。可是,这个累也是千差万别的。
梁建向何小雨征求意见:“这个家暴案件你说该咋办?”
何小雨说:“把两个大人弄进去,四个孩子怎么办?四个孩子都是未成年人?怎么也不好办?”
何小雨突然想起梁建已经两天都没有休息一下,也没有回家了。她让梁建回家休息一下,自己再和王二然和李小爱谈谈,何小雨认为这两个人心理有病,她建议再找个心理咨询师来做个辅导。
梁建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什么信息也不透露给王二然和李小爱,找个心理辅导师给他们做心理辅导,看看他们有没有认错和悔改的可能。
梁建说:“詹桂芬也不在家,回家也是一个人,干脆回所里了。”他和何小雨回到了派出所。
在梁建的桌子上,放着王二然和李小爱的笔录。
王二然和李小爱都被铐在了派出所的审讯室里,他们一只手被铐着,另一只手可以活动,临时关押在派出所。
李小爱看见梁建从问讯室路过,她就朝着梁建喊:“家里有吃奶的孩子呢,放我回去吧!”
梁建没有说什么。
问讯室里。
李小爱和王二然说:“咱就跟他们认错哇,认错兴许就能回家了。”
王二然说:“球他娘的日子,不知道能不能过了。”
就这些天,王二然家里全是倒霉的事情,老四王银病了,看病的钱没有着落,老四命大,烧了两天,烧退了。老大王绵绵学也上不成了,王绵绵说要打工。还没有到打工的年龄,到哪里去打工?王二然和李小爱知道,王绵绵她是不想在这个家待了,天天就是南方南方。
李小爱说:“都怨你爹,给起个王硬硬,名字硬得怕是要克死咱俩呢!打两下还把咱整到公安局。”
王二然说:“跟我爹有啥关系,我爹见咱头个女娃叫绵绵,二个女娃就叫硬硬,爹说,人活着,软硬的路都得走,路才走得长吗?”
王二然和李小爱的笔录里,大体意思是:他们俩见不得王硬硬,鬼才知道为什么,只要王硬硬一出现,他们就都上手打,有时候觉得拿手打不过瘾,他们就拿出炉子边的火钳烫王硬硬。这次王硬硬挨打的原因是,早上卖煎饼的80块钱是李小爱放错了地方,他们便怪王硬硬偷了钱,先是王二然爆打,接着是李小爱上手,他们嫌不过瘾,就用炉旁的铁钩烧红了烫了王硬硬。后来是王绵绵在屋里找到了那80块钱,钱找到了,王绵绵说是王硬硬动了钱,王绵绵也用铁钩烫了王硬硬。钱是找到了,他们打王硬硬也打累了。于是,他们把王硬硬推出了门外,把她的书包也扔了出来,这才有了王硬硬到了学校晕倒的事情发生。
笔录上是王二然和李小爱在每一个细节上按的红手印。梁建合上笔录。
梁建招集所里的人开会商讨这个事情,多数同志认为先让王二然和李小爱回家,到局里汇报完再商定处理意见和最终决定。大家没有什么意见,问讯室的警察就把王二然和李小爱给放了。
会议刚散,梁建的手机响了,正是妻子詹桂芬的电话。
詹桂芬说在乡下把脚崴了,骨头没有大碍,想让梁建接她回家养伤。
梁建驱车到乡下接詹桂芬。
在乡下呆了几天的时间,詹桂芬气色反而好了很多,脚崴得也不厉害。
梁建调侃妻子:“看来是土饭是吃好了,养得脸色不错。”
詹桂芬说:“其实人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不该钻牛角尖,我在乡下每天都读杨绛先生的书,头脑开阔了。人家杨绛先生说,几年过去了,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幸运的人对不幸的人要抱惭愧之心。”
梁建夸妻子:“你也了不起。读书入脑,但是幸运与不幸也是不好确定的,比如我们……好了,好了,不往深谈了。”梁建话锋一转。俩人一路上都在聊各自的工作和近期所见所闻。
梁建与詹桂芬聊到了王硬硬家暴的案件,梁建说:“就刚才接你电话之前,我让那对父母回了家。但是他们必须接受处理。”
詹桂芬不假思索地说:“干脆咱们把这个孩子要了吧,反正他家四个孩子呢!”
梁建说:“我早就猜到你要这么说,这种幼稚的话只有女人才能说得出。”
詹桂芬说:“咱们也就是帮着养养,孩子想认父母还认呗!”
梁建笑了:“你以为是养只猫,养只小狗呢!一个大活人,谁想养就谁养,世界也乱套了。”
他们路过后窑沟的时候,又去后窑沟看了看他们俩置办的那个读书室。
读书室里一个孩子也没有,桌椅板凳上落满了灰尘,书架上的书不仅少了一些,一看许久也没有人动过了。村子里冷冷清清,半天也没见一个人。
他们正准备把车调头离开的时候,他们看见了村子里的一个人,经过询问才知道,村子里的孩子们都让到乡里念书去了,后窑沟学校与乡政府学校合并了。
那个村民说:“娃们好过啦,学校给提供一日三餐,书本啥的都国家管了,我看,你还是找个时间把你的书拉回去吧!”
梁建听了,心里喜忧参半,喜的是孩子的事情彻底解决了,忧的是如果孩子们的教育全部推给社会,家里一点也不负担的话也不是一件好事。
詹桂芬以为梁建心疼那些书没有人看了,她说:“我认识乡里学校教导处的一个人,干脆让他把这些书和桌椅板凳都拉回学校吧!”
詹桂芬说打就打,电话通了以后,把情况一说,对方十分感谢,说是乡里学校图书馆正在向社会募捐书本,一些图书馆送来一些,还是不够,这是雪中送炭,他们明天就找车去拉。还让詹桂芬有空到学校填一个捐书卡,他们会在图书馆一角写上捐书者的姓名,以便让学生珍惜书本,让他们长大后也做个有社会责任心的人。
梁建与詹桂芬夫妻二人在回的路,商议着回家要吃什么。
梁建说:“你是病人,我来当厨师,给你展示我的厨艺。”
詹桂芬说:“早有这觉悟就好了。”
(七)
王二然和李小爱从派出所出来,他们已经被媒体注意到了。无论他们走到哪里,都有朝着他们俩拍照的人,向他们问话的人,搞得他们二人不知所措,既害怕又后悔。
一个记者问:“你是怎么把孩子打成这样的?”记者把手里的照片递给王二然。
王二然看了看照片,他又把照片递给李小爱,看得出,他们俩也不清楚自己竟然把孩子打成了这样。
王二然说:“可能是魔鬼附身了,不由自己了。”
记者一听来气了:“看来,你们夫妇俩个还是没有认识到你们的错误。”
李小爱赶紧说:“认识到了,后悔呗,以后把对别的孩子好给她多分点。”
另一个记者说:“你们要好好赎罪,在每一个能看到事物的眼里,你们都是有罪的。”
显然,这样的话太深奥了,两个人愣怔着,努力想琢磨出意思来。
还有一个记者说:“想想你们的孩子还在医院里,你们夫妻俩靠打孩子出名了,这名出得。”
王二然说:“这句话我听明白了,看来这事情是真的闹大了。让我爹知道了非气死不可。”
李小爱说:“要说也是,咱自己的孩子差点死在咱手里,咱真是不够个人。”
两人同时叹息:“哎,现在后悔有啥用呢!”
他俩给记者们作揖,求记者们放过他俩,他俩发誓要好好照顾每一个孩子。
记者问:“如果再打孩子怎么办?”
两口子异口同声地说:“天打五雷轰。”
最终,媒体还是披露了王硬硬遭受家暴的事件。同时也看到王二然与李小爱跪在王硬硬床前的照片,也许是他们害怕坐牢,也许是怕遭受更多人的指责抬不起头,大概也真的怕天打五雷轰。王二然与李小爱对待王硬硬的态度上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们俩轮流到医院照顾王硬硬。
不管怎么样,不难看出王硬硬还是希望父母在她身边。她身上的疼痛一点点减轻的同时,她也在一点一点地原谅着伤害过她的亲人。
有一次,何小雨看到李小爱用脸贴着王硬硬的脸时,王硬硬也伸出手抱了她妈妈的脖子,谁也不会想到这是一个实施家暴的母亲。
王二然呢?他也总是呆呆地看着孩子那些凸凹不平的伤疤发呆,偶尔也会自言自语地说:“罪过,罪过。”这两个字。
王硬硬事件得到媒体的关注后,她也得到了社会爱心人士的捐款,也有好心的人来医院看望她。
何小雨是所里派出监管王硬硬父母的监管员,她总是在暗中做着观察,用心记录着这个家庭成员中每个人的变化。她也在思考,也在担心。如果会演戏的父母,保不齐是装装样子,过后还会一如既往。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看得出王硬硬的父母是不会演戏的,但也不是很会疼孩子的那种父母。可见,原生态家庭这个词如今已经泛滥,
随着王硬硬的伤一点一点地好了起来。她与父母的距离又一点一点的近了起来。
何小雨趁王硬硬父母不在她身边的时候,她认真地问:“硬硬,你原谅你的爸爸和妈妈吗?”
王硬硬使劲地点着头,晃动着何小雨的手说:“我明天就要出院了,爸爸妈妈一起来接我回去。”
何小雨说:“如果他们再打你怎么办?”
王硬硬马上背出了何小雨的手机号码,并且从兜里掏出了何小雨的那个名片。王硬硬拿着名片在手里晃动着,阳光从窗户射了进来,她们看着外面的树叶正在飘落,王硬硬说:“我看到了云的牙齿,它尝到了阳光的味道。”
何小雨的眼睛潮湿了,眼睛多么像大海啊,人生有多少次的潮涨潮落呢?
詹桂芬在家养脚的这段时间里,她得知梁建与何小雨要写一本有关未成年人的书籍,她也参与到了这本书的创作中,书的名字叫《孩子不哭》。
这本书出版后,在市图书馆举行了发行仪式上,梁建、何小雨、詹桂芬感慨不已。市委宣传部、市教委、市公安以及全市各中小学的老师和学生、部分家长,都参加了这本书的发行仪式。
市教委领导对梁建这本书给予了肯定,他说,一个公安人员,肩负起社会职责,站在法律的立场剖析未成年人的教育问题、社会问题、家庭问题,这里面的教育意义毋庸置疑。而在这些背后,我们不难看出时代在前进,人类也朝着文明、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其他部门的领导们也简单说了说。
在这次发行仪式上,梁建他们三人为一些家庭免费赠送这本书。
在赠书的过程中,梁建见到了韩老师,他们三个人都给韩老师签了名。
后窑沟的那几个孩子也来了,他们也收到了发布会上的赠书,他们还和梁建他们三个人合了影。
令人想不到的是,王二然和李小爱来了,他们还带着两个女儿,王绵绵和王硬硬。
王二然说:“梁所长,何警官,我们这个家现在可是变好了。”
李小爱接着说:“我们的住房政府也给解决了,绵绵又回到初中补习了,她要好好上高中。硬硬呢,让她说吧!”
硬硬不好意思地揪了揪李小爱的衣襟,她说:“爸爸,妈妈再也不打我了,我们也变成好朋友了。”
不知道是怎么了,梁建这个硬汉子的眼里竟然也藏了两颗珍珠,那两颗晶莹的珍珠,瞬间滚了下来,溅湿了众人的心。
《孩子不哭》这本书的扉页上,写着这样一句话:“每一个不幸家庭的背后都有着不幸的孩子;每个不幸孩子的身后,肯定有一个自带创伤的家庭。而每一朵云一样的牙齿,也一定能尝到阳光的味道。”
(一)
初秋的一个早晨,已经三天没有睡觉的梁建认真地睡了一觉,他好久没有好好的休息了,不仅仅是最近一段家庭发生了变故,工作上也没有轻松过,人累到必然能睡一觉也算是对得起这个凡胎了。
他睁开眼睛的时候,一缕阳光从窗帘间的缝隙进来,他想弄清楚这是几点了,他从枕头下边找手机的时候,手机没有找到,他摸到了一本书,等他把那本书打开时,他的心马上被无形的牙齿咬得生疼生疼,那不是一本书,而是他儿子梁子明的日记本。日记本上,儿子写得都是暖人心的话,这个活力四射,字迹工整的孩子已经到了另一个世界了,梁建不知道梁子明在那个世界活得怎么样。儿子记日记有个好的习惯,他一定要在年月日后边标注上:已亥猪年,己巳月,辛未日。现在的孩子们,有几个去用黄历的写法写日记呢!这是儿子一个特殊的嗜好,儿子还有一个嗜好就是背经文。
梁建想起儿子常常一个人在屋里背诵《心经》,被梁建发现后,梁建觉得一个高中孩子背《心经》不是一件好事,他担心孩子会厌学、厌世产生其他的想法。实际恰恰相反,梁子明在学习成绩上名列前矛。他很少与不正当的学生来往,属于品学兼优的孩子,就是这样一个有德有行的孩子,永远地走了。
梁子明走了的这几个月里,梁建和爱人詹桂芬伤心欲绝。就连梁建这个不信神鬼的人也想找个大仙给梁子明看看,看看梁子明为什么会是这么短的阳寿。而在处理完儿子的后事之后,梁建已经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以至于他和詹桂芬就算是两个人在家,他们俩都不再提梁子明的事情,他们都深深地把这个孩子搁在心底的最深处。
梁建看到梁子明的日记写着:“每一天都是一个好日子,学校组建篮球队两年来,我终于成为主力队员,班主任老师让我把精力放在高考上。高考是人生的里程碑,我当然会加油的,加油!加油!加油!”看到儿子日记里的三个“加油”,梁建合上了笔记本,他从床上起来,这时他才发现自己是在儿子的床上睡着的,儿子那三个“加油”是否是告诫自己好好地生活呢!他把儿子的笔记本轻轻合上,又塞到了枕头下边。他知道,她的妻子也会到这个地方来睡觉,肯定也读过儿子的日记。
他从儿子的屋子出来,这时,他看见詹桂芬正在轻手轻脚地收拾衣柜,头上都是汗珠。地上堆了好多的衣服,那些衣服是儿子的,运动衣比较多一些,运动鞋也好多双。
梁建到卫生间洗了一把脸,就便拿了一个擦脸的毛巾出来。
梁建给詹桂芬擦汗的时候,詹桂芬显然被梁建突兀的举动吓一了一跳,梁建这才发现,妻子白净的脸上添了一些黑斑,整个人的肤色也失去了光泽。
容不得妻子说话,梁建已经把她头上的汗擦干净了。
“你这是要干什么?”梁建问詹桂芬。
詹桂芬也许过于专注收拾那些衣服和鞋子,她太专注了,根本没有听到梁建走路的脚步声。梁建给她擦脸,和她说话,她的感觉如同衡空隔世,好一阵子才从专注中回过神来,回过神来继续收拾那些衣服。
詹桂芬边收拾边说:“我要把子明的这些衣服捐给农村的孩子们,我到基层单位去扶贫了,这次要走个十天半月的,你好好照顾好自己。”
詹桂芬无论如何平静自己的内心,梁建也能够感受到妻子心底的伤,也能够看到那颗支离破碎的心。梁建抚摸了一下妻子的肩头,她感到妻子明显单薄了,这个女人够坚强了,她没有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样去唠叨,这在梁建看来并不是一个好现象,女人们一定要把痛苦倾吐出来才是最要紧的。梁建又分明知道,詹桂芬是一个理智、好学、果敢的好母亲,自己工作平时就忙,是她一个人把孩子培养得那样优秀。甚至孩子的衣食冷暖、病痛寒暑、家长会、运动会都是詹桂芬的事情,说白了,他这个父亲更像是一个摆设。孩子走了之后,梁建心里满是愧疚之感,他觉得自己没有尽好一个父亲的责任。梁建曾不止一次这样想:是孩子太优秀了,被上天看上了,收了去。自己多么希望能够看到孩子同其他同龄的孩子一样,上学、参加工作、娶妻生子呢!不求其他,只求普通,就普通这一个小小的要求,老天都给他破灭了。失独家庭,这个破词。
梁建对詹桂芬说:“入秋了,天也变凉了,乡下取暖都不好,你要多带点衣服,注意保暖。一定要带上暖宝宝。”
一提这个暖宝宝,梁建和詹桂芬两个人都沉默了。儿子在家里没有送暖气之前或是停了暖气之后的那些不暖和的日子里,他总是写一阵子作业,会把手放到那个暖宝宝里暖一下,然后再写一阵子作业。詹桂芬心里此刻也在想,兴许,儿子的手温还在暖宝宝里呢。
“行,带上暖宝宝。”詹桂芬一面答应着,她伸出手摸了一下梁建的手。她看着梁建的手想起了儿子的手,儿子的手已经比他父亲的手都大了。梁建想要把手抽回来,看看妻子的表情,他又紧紧抓住了妻子的两只手,他们两个人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好像是多年来彼此的一个表白,孩子没了,有我在呢!可他们又说不出那样的话,彼此只是能够感觉到对方的手好凉好凉,也彼此感受到了对方从心底传到手上的暖流,夫妻二人才相视一笑,松开了手。
梁建拿起地上的袋子撑开,詹桂芬往里放每一件衣服的时候都要停顿一下,然后再把衣服叠好慢慢地放进袋子里,梁建也不催促,跟着妻子的节奏。几个袋子都装满了衣服,詹桂芬又拿两个袋子装儿子的运动鞋,装鞋的时候,梁建发现儿子还没有买过皮鞋,儿子所有的鞋都是运动鞋。梁建拿起一双运动鞋套在自己的脚上,他试了试,正合适。儿子上高中就已经穿42码鞋了,说不准孩子脚还要往大长,个子还要往高窜呢!梁建觉得自己有些对不起儿子,儿子在世的时候,他工作太忙了。儿子走了,今天一试鞋,他才知道儿子的脚和自己的脚一样大了。
梁建默默地拿起试过的那双鞋,他把那双鞋放到了家里的鞋柜里,詹桂芬也没有说话,看着梁建的一举一动,她想哭,她忍住了,她的眼泪随着儿子的离去一起带走了。儿子走后,夫妻的语言越来越少,心里的默契反而越来越多。
梁建问詹桂芬:“你单位的车来拉还是我给送去。”
詹桂芬说:“明天单位车来接,你就省省心吧。”
“省心?”这是一个多么悲凉的词。
梁建苦笑了一下,夫妻二人好久没有这样深情了。
詹桂芬下去扶贫去了,梁建一日三餐都在单位吃,可谓是真正的以所为家了。派出所的同事们都知道梁建家里的变故,他们很少和梁建开玩笑,更不提及自家孩子的事,担心他会受到伤害,担心梁建过不去这个坎儿,同事们见了梁建顶多是礼貌性地问上一下就走开了,有时候梁建不去食堂吃饭,同事们给他打了饭菜,放到他桌子上就走了。
手头上的案件太多了,桌子上摊着一堆没有处理完的事情,派出所多是一些民事纠纷,大要案都是分局刑警队直接去办了。梁建和他的同事们,处理完一桩另一桩就接接踵而至,碎粉粉的事情,谁不知道派出所的人,那有个空闲的时候?小到菜市场卖菜纠纷,再到邻里不和,大事小情没完没了。
现在的人走在路上相互看看,看着不顺眼都要打一架,打完架再来派出所进行调解。网吧、公交、餐馆、商场……只要有一处是公共场合,就不会是省心的地方。
早上不到九点,梁建接到了110指挥中心打来的电话,说是他治安所管辖的学校有个小孩浑身受伤,晕倒在了学校,学校老师报了警,受伤的孩子已经被送到了五医院,让他们去做相关调查。
梁建把所里的警察何小雨和吴昊二个人叫了过来,吩咐他们先去医院了解一下受伤孩子的情况,做一下笔录和调查。
何小雨接了任务准备走,梁建又喊何小雨:“你们俩不要穿制服了,穿便衣吧,方便和医务人员、受伤小孩进行交谈。一定要带好工作证。”两个人答应着,急急地走了。
儿子走的这几个月里,梁建好像带上了苍天赋予的使命,他格外关注未成年人的各种事件。
在关注的过程中,他翻阅了大量的未成年人案件。在这些案件中:自杀的、抑郁的、抽烟酗酒的、离家出走的、被犯罪集团利用的、家暴致残或致死的……犯罪年龄在下降,未成年人受害的案件发生率却呈现上升,这样的态势是一种可怕的态势。未成年人虽然是弱势群体,不管是他们是作案还是遇害、或是被拉下水。所有的一切,就是他们的境遇让他们的梦想与希望化为灰烬,一生都在懊悔之中度日。
一些案例如同电影一样,又开始在梁建的脑子里放映
一个名牌大学生把母亲杀了后,放在家里好多天,把母亲用塑料布裹起来,之后还拿母亲的手机和亲朋好友去借钱。这孩子在法厅上,竟然对母亲的死不屑一顾。
还有一个名牌大学发生的是学医同窗投毒案,一个毒死了,一个被判了死刑,读书人没有把书读到肚子里,光有术没有道,迟早是要出问题的。道是什么?道是自然的运行规律,也是养人性的根本。术是什么?术是做事方式。这就如同聪明与智慧是两个等级一样。
通过一些事件的分析,雷同的案件中,过早走上犯罪道路的,满腹仇恨坠落的,家庭关系不和的……这些孩子们无不被一个悲伤的童年牢牢拴着,被那些难以接受,又不得不接受的东西所伤害。主动去做坏事的未成年是极少数,被动做坏事的未成年人,大部分是长期积累的不适所导致。
看似平静的生活里,到处都是成堆的问题交织,不从事什么专业,人们就不知道有多少问题发生,看得见的问题是好解决的,而看不见的问题——心理问题、家庭问题、社会问题、校园暴力……哪一个不是在严重干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有一个三岁的孩子被父亲在街头打死,原因竟然是孩子的母亲离家出走。那个禽兽不如的父亲,拿孩子撒气,把孩子刚刚长起的牙齿一颗颗拔下去,孩子满嘴的血,在杀猪一样的嚎叫中断了气,孩子的父亲还在网上做了直播,观看的群众报了警。110赶到时,最终悲剧还是发生了,孩子死在了他父亲的手里,他父亲当即也跳了河。
还有两个小孩子被父母丢弃家里,半个月没有吃东西,最后活活饿死,等找到他们的母亲时,他们母亲已经染上了毒瘾,早已经忘记有家、有孩子……新闻媒体报道后,社会上也有过激烈的讨论,好象是社会监管也不利,包括社区、派出所,甚至于从他家里路过的每一个公民都应该负责。
恰恰负责这个词是用给不负责人说的,那些担着道义和责任的人,根本不会想到负责。
儿子梁子明没有遭受过任何生活上的不合适,心理上也没有任何压力,物质上也比较丰盈。他的童年是幸福的,他的身高、营养状况、智力发育都是最好的。儿子是一个认真较劲的孩子,内心敏感、自尊好强、广学博识,在各种各样的比赛中都能够取得名次。正因如此,梁建没有象更多的家长一样要求儿子每一门功课都要拔尖。儿子偶尔考得不理想,他扮演的是安慰的角色,从来不会去苛责儿子。也许是因为他的不苛责,儿子每一件事情不够理想的时候,他总要自己惩罚自己。
有一次,梁建给儿子开家长会,老师念了学生的成绩。念到梁子明时,那个成绩让学生与家长羡慕不已。家长们让他讲一下培养孩子的经验,教室里坐着的家长全都给鼓掌。别说,他还真讲不出来。因为他工作太忙,并没有在孩子身上付出多少。他只说了一句话:“我觉得母亲的素质是孩子最好的教育。”那句话得罪了好多成绩不好的学生母亲,开完家长会,还有个学生的妈妈说:“教育孩子是双方的责任,你的认识太偏颇了。”梁建只好说:“是是。”
梁建还记得,有一次儿子考了全年级第五名,中午没有回家吃饭,梁建到学校找儿子的时候。儿子竟然自己惩罚自己在操场上跑步,这一跑就是十圈,一万米。梁建到学校操场找到儿子时,儿子根本就不想停下来,跑完十圈才对梁建说:“我退步了,退步了两名,我要自己惩罚自己。”
梁建当时不以为然,觉得男孩子身上有劲气是一件好事情,谁料想就是这种劲气,劲气把儿子带走了。自认为对孩子教育成功的梁建后来一直进行着反思,正是因为孩子太省心了,而忽略了他身上的劲气。当时要是孩子有一个正确对待得失的心态,又怎么能够跟着劲气走了呢!处处争强好胜,是否与突发的心脏病有关系呢?现在,这个孩子给父母留下了无边无际的凄慌、难捱与孤独。
在儿子去世的这几个月里,梁建总是在夜里睡着睡着惊醒。惊醒后便再也睡不着了,偶尔还吸一支烟。以前反对他吸抽的妻子现在也不反对了,还给他点过一两次烟。再也不怕烟味儿影响儿子学习了,再也不怕烟味把家熏得白墙变黑了,再也不怕家长身上的不自制影响到孩子了。
梁建的单位也有定点扶贫项目,梁建支助了后窑沟村的六个贫困学生。那个村子里没有多少读书的孩子了,学校能不能保留下来村民们都在担心,那是一个留不住老师的学校,没有一个老师能够安安稳稳地在那里教学,政府提高老师的待遇与福利,甚至给老师们盖了新的宿舍,还是没有把老师们拴住。现在的人要求高,生存环境与质量是一个大问题。据说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来教学的老师嫌这个村没有一个好的超市可以购物,即使挣了钱也没有地方可花。
政府在村边还给那些困难户盖了房子,即便这样,村子还是居住的人越来越少,外迁的人越来越多。现在的人都安上了翅膀,只要他们想飞,谁也拦不住的往远处和高处飞。所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谁不希望在人生轨道上华丽转身,打造一个全新的自己呢!
梁建帮助的这六个孩子情况都不相同,有两个孩子父母已经不和孩子们联系了,是死是活找不到他们的父母,派出所出面联系也无果。看到相依为命的姐弟俩,梁建痛心不已,天下真的有狠心的父母。
另一个孩子是父亲生病几年把家拖垮了,父亲撒手西去,孤儿寡母靠着政府的救济生活,孩子的母亲没有更多的经济来源,她除了吃救济、花底保,想要脱贫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还有老人带着隔辈孙子、外孙的,那些孩子体会不到父母的爱。父母是孩子生命的本源,他们把孩子交给自己的生命本源,就如同黄河不停地拐弯,有的地方就断流了。哎,梁建想到这些,真是一言难尽。
好在乡下比较省钱,梁建每月拿出六百元钱,一个孩子一百元,他从工资拿出这些钱来,也没有觉得有多么难,儿子不再花他们一分钱了,他们夫妇又不是贪乐享受奢侈的主儿。家里的老人们也都有退休金,也不用花他们,过年过节买点东西能花几个钱?说白了,钱是为人服务的。
梁建一到后窑沟村,那些孩子们就围拢着他。梁建是孩子们的亲人,就是那个有奶便是娘的亲人。有个孩子还编了个顺口流:“后窑沟村是我家,梁建叔叔是我妈。”孩子天真、干净,心里没有那样看世界的眼光,他们念顺口流是那种起哄、好玩、热闹、欢迎的做法。梁建听了却想哭,那些孩子给他讲学校、讲家里发生的事情。他们毫不保留地告诉梁建他们的秘密,甚至还会抒情地表达他们多么多么想他。
本来孩子们可以把这些话讲给与他们有血源关系的亲人,问题是血源关系一断裂或者疏远,孩子们也就孤独了,也就没有倾吐心声的地方了。梁建一来,孩子们的手头就有了零用钱,可以买些他们自己需要的东西了。有个孩子问梁建可不可以用他给的钱买两根火腿肠?梁建说当然可以,拿了钱的孩子们一哄而散了。
妻子詹桂芬本来在市统计局工作,是一个很不错的统计员。儿子走了之后,她主动要求到基层,到基层做统计干了一段,又做扶贫。妻子这么做,不仅仅是安放自己那颗悲伤的心,更是想转换一下环境。梁建和詹桂芬在后窑沟村为孩子们建了个图书室,他们把儿子读过的书,家里堆积的一些书,还有儿子没有写过字的那些本子,全都拉到了后窑沟。
他们与一个常年不在村里住的村民进行了商议,那个村民倒也挺好,自己本来不住,闲着也是闲着,做个图书室也是善举。他不要一分钱,愿意无偿地供孩子们使用,他只有一个要求,让村里那些孩子拍胸脯来保证不祸害他的家。
这个简陋的读书室成立了,梁建和妻子又买了几套桌椅,孩子们放学后就可以在那里写作业和读书。只是天马上要凉了,如果烧炭的话,还有个安全问题,没有大人怕出事情,梁建还给买了个带保险的电暖器。
也许是因为儿子梁子明的离去,梁建的心无处安放。他的脚步开始踏农村、走校园、进网吧、下歌厅,去这些地方干什么?关心未成年人成长。他与形形色色的孩子们打交道,交道打得多了,对各种未成年人发生的案件就特别进行了关注,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分析每个无人管,或管不了的未成年人,他们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此刻,他的桌子上堆着他准备的好多实案资料,以及他的数据分析等。他想呼吁市政府开设家长学校,把对家长的教育作为公益事业来做,就像做扶贫工作一样,先扶扶家长们的精神贫穷。每个孩子发生的问题都能够折射出背后家长的问题。梁建有个理想,就是为未成年人写一本书,他知道自己从来没有发表过一篇文章,没有发表过文章的人要认真写一本书,梁建觉得只要拿出儿子梁子明的心气来做这样一件事情,这本书就一定能够写好,这本书写好了,对社会、对每个家庭、对死去的儿子都是一个诠释。
(三)
警察何小雨和吴昊赶到了五医院,他们最先见到了受伤女孩子的老师。
据韩老师说,王硬硬早上在班里面,她不敢往学校的凳子上坐,站又站不稳,韩老师把王硬硬叫到办公室了解情况。当时,王硬硬说话有气无力,韩老师一看不对劲儿,孩子总是用手挡着身后,身后什么也没有。王老师感觉到奇怪,她看到王硬硬的裤子上有血迹,以为王硬硬来便假了。现在的孩子们发育早,例假也来得早,一点也不稀奇。王硬硬说不是,韩老师说看看是不是哪里受伤了,左说右说,韩老师把王硬硬的裤子脱了下来。当时韩老师就惊呆了,王硬硬的两个屁股蛋全烂了,裤衩和伤口长在了一起,韩老师动也不敢动了。王硬硬身上那些旧伤疤上边添着新的口子,新口子汩汩地往外冒着血水。再看王硬硬的腿上、胳膊上全都是伤疤,这个孩子遍体鳞伤。韩老师问王硬硬咋回事儿,王硬硬已经没有了说话的力气,一下子就晕倒在了韩老师的脚下。韩老师觉得事情重大,学生在学校晕倒这是天大的事情。学生一旦出了事,别说老师脱不了干系,就连学校也得负相应的责任。韩老师看到王硬硬这种情况,她毫不犹豫地报了警,并给120打了急救电话。
韩老师的语速太快,何小雨示意韩老师慢一点说。
何小雨觉得受伤这个孩子的名字太奇怪,谁家给孩子起名字起个硬硬呢?何小雨问男孩子女孩子时,韩老师才想起,讲了大半天,忘记告诉警察受伤孩子是个女孩了。
“是个女孩子,学习成绩中等水平。平时胆子很小,不善言语,不惹事,从不在班里面表现。”韩老师说。
了解了受伤女孩子王硬硬在学校的情况。何小雨和吴昊又与王硬硬的主治医生进行了伤情了解。
主治医生李大夫说:“这个孩子送来医院时,是休克状态,全身80%软组织受伤,皮下出血严重,臀部三度烧伤,头皮血肿等,孩子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不知道是什么人会把孩子折磨成这样,也不知道这个孩子有没有监管人?”
何小雨和吴昊来到王硬硬的病房时,这个受伤的孩子熟睡着,手上正在输液,何小雨轻轻地掀开被子一角,她要看一下孩子身上的伤。她看到孩子浑身都是伤,两条腿肿得发青,皮肤真的没有一处无伤。何小雨轻轻地给王硬硬盖上了被子。
韩老师、何小雨和吴昊他们在病房门外的走廊站着,他们想让孩子多睡一会儿,李医生去写病历了。
王硬硬醒来的时候,她感觉到陌生与惊恐,她看到自己眼前高高悬着的吊瓶,自己手上接着的塑料管,她搞不清楚这是怎么回事儿。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医院,她从小到大都没有来过医院。有一次她发烧很严重,差一点要来医院,最后还是没有来。她的病没有喝药、没有打针也就好了。爷爷说她命大,她告诉爷爷她想看看医院是啥样子,她想去医院。爷爷说,哪个好人想去医院呢!医院到处都是白色,晃眼球的白,别把眼晃坏了。
不用说,这一定是医院了,周围就是白色包围着的一个城堡,周围的白色太多太多了,铺的盖的,都是白色,这种白色就是冬天下过雪的那种白。
王硬硬把周围的白色与雪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她喊了一声:“好白呀!好晃眼呀!”
医院的白与想象的白结合在一起,王硬硬早已经忘记了身上的疼,这陌生而又好奇的一切好象打开了她的心房,这就是她心里的那个远方,那个洁白美丽的雪的世界,雪也会招唤人,雪的六个角都有声音。她想大声叫喊,她更想呼唤六角雪花。
“美,好美呀!这是一个下雪的世界吗?”她把自己带到了冬天下雪的美好世界里了。
韩老师听到王硬硬说话就推开房门进来了。
韩老师看到王硬硬醒来了,只是孩子弱弱地不知道喊什么,看来她有些犯迷糊。韩老师稍稍松了一口气,朝王硬硬身边走过来。
韩老师说:“醒了就好,醒了就好。”
王硬硬还在自言自语中:“多好的雪呀,多美的雪人呀,我最喜欢下雪了,雪人雪人,你可以和我说说话吗?”
韩老师摸着王硬硬的头,这就是俗话说的白日梦,睁着眼睛醒不来,如同魂魄丢了一般。
韩老师喊:“硬硬,你醒醒,王硬硬,你是不是做梦了?你是不是疼得说糊话呢?”
王硬硬这才感觉到自己浑身的疼,她的嗓子象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点声音也发不出来,她感觉到头疼欲裂。无数的怪兽撕咬着她,而她又抓不住,又摸不着。这是什么地方?医院?雪地?不管什么地方,自己怎么来这个地方的呢?她一点也回忆不起来。
自己不是被韩老师叫到办公室了吗?韩老师,韩老师好象脱了自己的裤子,韩老师,亏得你是个女老师,你要是个男老师,我今后怎么见人呢?韩老师我到底怎么了?韩老师是你带我到这里来的吗?韩老师,你回答我呀?一万个问题同时从王硬硬那个小小的心脏传向脑子里,她的语言系统却是关闭的,她自己也没有听到自己发出的声音,她这算是扪心自问吗?
跟着韩老师进来的还有何小雨与吴昊。王硬硬更害怕了,怎么这么多大人,他们要干什么呢?他们是不是要打我呀,王硬硬害怕的不知所措,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她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她害怕,她的哭声越来越大。
韩老师走到王硬硬身边,她抓起硬硬的手放在的自己的胸口处,她喊:“硬硬,别害怕,我是韩老师;硬硬,别害怕,我是韩老师!”
王硬硬停止了哭泣,她僵直地看着病房的屋顶。她不敢与任何一个人的目光相碰,包括她的韩老师。
韩老师说:“硬硬 ,谁打你了,你告诉老师,谁把你打成这样的?告诉老师。”
王硬硬没有回答老师的话,她牙咬得紧紧的,她要好好地想想,这个事情能不能说,她心里边一点谱也没有。她松开咬紧的牙齿,伸出舌头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里有一种绝绝的神情,是紧张?是害怕?是对那些怪兽咬着自己不能说?她没有回答韩老师的问话。
何小雨上前去,她用压低的声音问王硬硬:“小朋友,你身上的伤是哪里来的呢?让阿姨来帮你好不好,阿姨一定要把那个坏蛋抓起来!”
王硬硬摇着头,她抗争着大人们的问话,她有些歇斯底里:“他们不是坏蛋,他们不是坏蛋,他们不是坏蛋。”说完这几句话,她的嗓子彻底嘶哑了。她不想看见任何东西,她又一次闭上了眼睛,她挣脱了韩老师握着她的手,她把两个手指紧紧塞在了耳朵里,她在拒绝声音,她也在拒绝她自己。韩老师见她手上还有输液的针头,赶紧制止她的行为。
韩老师拿开王硬硬准备堵着耳朵的手,把她那只输液的手放平了,顺势给她揉了揉胸脯,以便平复她说来就来的激动。
吴昊说:“小朋友,你要是不告诉我们谁打了你,那你就是包庇坏蛋,你是想让更多的小朋友让坏蛋害吗?你身上的那些伤口不疼吗?你不想把坏蛋抓起来吗?”
王硬硬摇了摇头,她不想回答。
韩老师轻轻摸王硬硬的头,王硬硬能够感受到韩老师手上的温度,王硬硬觉得韩老师的手上有魔法,她感觉到这种抚摸暖暖的。韩老师见王硬硬喜欢她这样的抚摸,她就摸娑着王硬硬的头,想让她放松一下,好回答他们提出的疑问。韩老师哪里想到,就在她手往下摸的那一瞬间,几乎是同时,韩老师的手就象被烫了一下,她迅速地离开的王硬硬的头,王硬硬则疼得“哇”一声哭了起来。
韩老师惊恐地喊:“医生,医生。”
何小雨去叫李医生。李医生来到病房,他撩开王硬硬的头发,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王硬硬头上那个比拳头小不了多少的鼓包,要不是王硬硬的头发遮盖,那个包是藏不住的,李医生说这样的伤口只能靠输液吸收,吸收不了的话再开刀,没有其他好的办法。
显然,王硬硬听到“开刀”她异常害怕,她浑身都不由自主地抖了起来。
何小雨忍不住了,她说:“畜牲,简直是畜牲,孩子的头都这样打。孩子的家长呢?家长监管了没有?”
吴昊说:“好好问孩子吧,搞不好这是个家暴的案件。”
“家暴?”韩老师摇着头“这怎么可能呢?没有一个家长会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难道不成是孩子遇到了继父或继母?”韩老师身子和王硬硬的身子一样,也轻微地抖动了一下。
在学校,离异家庭的孩子并不少见,这些孩子们偶尔会被继父或者继母打,但是很少有打成这样的,一般来说继父继母打孩子也是有尺度的,他们也不想揽官事。真要把孩子打成这样,简直有辱天地良心。当然,也有的继父、继母非常好,他们小心翼翼地对待继子女,视他们如同己出。如今的人家,养得孩子都少,没有几个家长能够下重手打孩子的。
何小雨示意韩老师止语,并让韩老师离开了病房。
任凭何小雨和吴昊怎么问王硬硬,王硬硬就是一言不发。
吴昊对王硬硬说:“你知道这个阿姨是做什么工作的吗?”王硬硬摇摇头。
吴昊说:“这个阿姨是专门给小朋友变魔术的,她还是校园里的知心大姐姐呢,你听过知心大姐姐讲的故事吗?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她都能给你讲。”
何小雨心思根本就不在讲故事上,她讨厌吴昊在这种时刻让她讲故事,她根本就没有那样的心情,她的心情因为刚才激动与生气,隐隐约约觉得两胁痛胀。她就对吴昊说:“去去去,我们两个女同学谈话,你男同学回避一下不好吗?”
吴昊无奈地也被赶了出去。
房间里只剩下何小雨和王硬硬两个人了,何小雨抓着王硬硬没有输液的那只手,这个孩子的手腕细得皮包骨头,长肉的地方几乎都有伤。那些伤一定是用手掐的,伤的大小那样规则,那样整齐,是谁把这个孩子伤成了这样?让孩子对所有的人充满了防备?
何小雨是未成年人问题方面的专家,她每周在网络上讲有关未成年人心里课程,这个课程在网络上很有影响力,关注度一直飙升,市图书馆还邀她在“六一”的时候给孩子们去讲课,她的讲课内容是《未成年人如何保护自己》。
何小雨果然不凡,她很快取得了王硬硬的信任。
王硬硬对何小雨说:“你答应替我保密的,别告诉别人。要不我就不告诉你。”
何小雨说:“那当然了。我不仅要给你保密,我还要和你成为最好的朋友,今后无论你遇到什么事情,都可以找我。”
王硬硬内心的警戒松了下来,何小雨把她的公务员名片递给了王硬硬,王硬硬仔细端详了一阵子。
王硬硬说:“我知道了,原来你是警察阿姨。”
何小雨回答:“是啊,警察阿姨就是保护小朋友的。”何小雨还在名片上用笔画了一下自己的电话号码。“这是我的电话号码,你记住了,有事情给我打电话。”
王硬硬看着这张名片心里好象有了底:“这是你的手机号码,我要把它记在心里面。万一丢了我就没办法找你了。”她反复念了何小雨的手机号码,最后就真的记下了,她还连续背诵了三遍,不得不说这个年龄孩子们的记忆力是超强的,而她身上的那些伤害,她也一样记得住。何小雨抓着王硬硬的手,她不让她手舞足蹈,这么小的事情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呢?况且好多事情还没有一个好的出口来解决。
何小雨把名片塞在了王硬硬的兜里面,王硬硬用手捏着那个兜的角,她觉得电话号码记下了,才可以信任,才能够开始说话。
王硬硬怯生生地对何小雨说:“我身上的伤,我身上的伤是我爸爸和我妈妈打的。我是亲生的,这个你可以去问我爷爷。”
何小雨当时内心很震惊,她告诫自己尽量平静,自己不平静,容易让孩子产生不信任。她压制着自己的情绪,耐心地听王硬硬讲,王硬硬东一锤西一棒地讲。王硬硬边讲,边把身上的伤口指给何小雨,这个是爸爸打的,那个是妈妈打的,亏得这孩子记得这样清楚。
何小雨问:“你屁股的伤是怎么弄的?”
王硬硬的屁股下边垫着厚厚的药绵,她轻轻趄一下身子,何小雨虽然看不到她的伤口,她的表情,何小雨就知道这个孩子有多么疼!
“屁股的伤是爸爸是铁钩烫的,妈妈也烫了,姐姐也烫了一下。”王硬硬边趄屁股,边指着那些伤。
让孩子指证伤疤,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呢?一个小孩子被折磨成这样,她又敢怎样往详细了讲呢?
王硬硬讲上几句,停下来,用怀疑的眼光看着何小雨,她对何小雨说:“我不怪我爸爸和妈妈,我真的不怪爸爸和妈妈。你可千万不能告状,要不我就死定了。”
何小雨压制着内心的感受,她不想让孩子再去重温痛苦,她看到王硬硬有些疲惫。
何小雨真的给王硬硬讲了一个故事,她讲的是白白的云朵也有牙齿,可以咬阳光,可以咬月亮……
何小雨突然感觉到王硬硬的表情是不对的,她给女儿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女儿是无比欢快的,那种神情就好象云有了牙齿可以品尝太阳和月亮的味道一样,是一种享受。而给王硬硬讲这个故事,王硬硬怀疑的是每一个看似柔软的东西都有牙齿一样,让她害怕。
何小雨急时调整了故事,她给王硬硬讲,云的牙齿是想象的牙齿,云怎么会长出牙齿呢?你说是不是?
王硬硬有些不信任地朝窗户外面望去,窗外是一朵一朵的白云,秋天的云比任何一个季节的云都美,好象云也是有种子的,春天种的云就是撒向天空的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好多云一样,云一朵一朵飞舞着,近了,远了,远了,近了,云在天空里多么自由自在呢!
王硬硬呆呆地看着掠过眼前的一朵又一朵的云,她觉得云都比自己活得自在,云在天空多好呢,没有任何东西干扰它们。
王硬硬问何小雨:“阿姨,你说,飞机会会不把云朵碰疼呢?”
何小雨说:“不会的,每一朵云都是飞机的好朋友,他们都在迎接飞机到他们云端去做客的,你好好养伤,等你长大了,坐上飞机云看云朵。”
王硬硬一下子安静了。
何小雨让王硬硬好好睡上一觉,她的身体太需要休养了,好好休养才能尽快好起来。王硬硬说刚睡醒又要睡觉,她怕睡觉多了会醒不来,何小雨说怎么会呢,睡觉才能长身体,王硬硬不太相信。
接着,王硬硬又问何小雨:“为什么闭上眼睛身子很轻很轻,而睁开眼睛,身子好重好重。”
何小雨当然没有王硬硬这样的体会,有一点可以明白,孩子好好的身体上承载了那么多不该承载的东西,她的身子当然是重的。睡着了,身心放松了,当然是轻的。这样理解才应该是正确的。
何小雨俯下身子,亲了一下王硬硬。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
王硬硬把嘴凑到她耳边说:“你一定要和我做好朋友。”
何小雨点点头,她又抓着王硬硬的手亲了一下她的手指,王硬硬说:“别亲我手,手上有细菌,妈妈说细菌会传染给弟弟的。肯定也会传染给你。”何小雨用牙齿轻轻咬了一下王硬硬的手指:“让你体会一下我的云牙。”王硬硬笑了:“云牙好美呢!”何小雨说:“不用怕,你的细菌早被医生消灭了。”
王硬硬这回笑了,王硬硬看着何小雨离开病房,她和何小雨不停地摆着手。何小雨从病房出来,她深深地呼出一口气,医院的空气里全是消毒液的味道,而医院又是病菌最多的地方。又是家暴,这些年家暴的案件太多了。成人习惯把压力转移到手无寸铁的孩子们身上,这些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是家庭带给他们的灾难,一生都会如影随行。
何小雨喊站在病房外的吴昊,他们要回所里汇报,韩老师已经离开医院到去学校了,李医生安排了一个护士来照顾王硬硬。
一切才刚刚开了个头。
(三)
何小雨和吴昊回到派出所给梁建做了汇报。梁建听了何小雨他们的汇报,他一直屏住呼吸沉思着。每一个公安人员,不管遇到什么案件,沉着冷静是必须的。但是,梁建明白,亲生父母伤害孩子,伤的这样严重,这在本市也是第一例,怕是在全国也不多见。
尤其何小雨汇报到女童全身受伤面积百分之八十,臀部三度烧伤,头皮血肿等等。谁能够相信亲生父母会把自己的亲生骨肉伤成这样?所有听何小雨汇报的民警都神情凝重,家暴发生的案件,一般来说是不好管理的,孩子终究还要回到她的原生态家中,每一个发誓不再打孩子的父母都就犯过,因为更多的父母打完后悔,悔过又无法控制情绪还会出手。
梁建告诉何小雨,迅速传讯王硬硬父母。
警车一路鸣笛到了王二然的家。
警察带王二然和李小爱的时候,这两个人正在家里吵架,床上还有两个小孩子哭闹不止。原因竟然是一个面包掉到了洗脸盆里,这本来是个小事情,两人却吵得不可开交。
直到推门而入的警察出示了证件后,让他们两人到所里配合调查,他们才不再吵了。
大女孩儿王绵绵一脸茫然,她问王二然:“你们究竟干啥了?”
王二然有点莫名其妙,他说:“搞不啥清楚,问问你妈。”
李小爱气了:“我也没犯法,问我个鸟!”
王二然对大女儿绵绵说:“你好好把两个弟弟带好,他俩要有事,我回来收拾你。”
警察督促他俩赶快上车。
王二然和李小爱磨磨蹭蹭上了警车。
“是不是谁举报了咱们没有办健康证?”王二然在李小爱耳边嘀咕。
李小爱说:“那也不至于给咱逮捕,把咱铐起来吧?”
他们自己觉得老实本分,尽管买煎饼东躲西藏,总也是守规守距的人。只是没有办那个健康合格证,健康合格证得到医院检查身体,检查一下就200元,两个都检查得400元,400元不是一个小数目,要是发证件再交费用,开销就更大了。他们夫妻觉得这是一笔数目不小的开资。你想想,卖多少煎饼才能挣四百元呢?四百元轻易地打了水漂,家里四个孩子要养,光靠买煎饼养活四个孩子,一分钱也不可以乱花。夫妻俩一合计,就没有办理这个健康证。再说了,好些摆早点的摊摊不是都没有健康证吗?自己凭啥花这冤枉钱?由于他们逃避证件,他们的嗅觉总是异常敏感,卖煎饼的这些年来,他们已经成功地逃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检查,没有出现什么端倪。
这点事情是放在心上夫妻俩心里的一个结。他们会时不时会感觉到忐忑不安,王二然一见到穿制报的人就紧张,就给人家点头哈腰说好话,有时候还给穿制服买煎饼的人多打一颗鸡蛋,人家要付款,他还不要,一个劲儿地讨好人家。这种事情也不至于让公安局的人来管啊,王二然心里犯嘀咕。
王二然说:“肯定是这一次被公家的人发现了,来处理咱俩的!”
李小爱说:“处理咱,咱家四个孩子,把咱逮起来,谁给咱养活这四个孩子?”
警察见他们夫妻二人唠唠叨叨,警察就不耐烦了,冲他俩说:“安静点,马上到派出所了,到所里再好好说。”
到了派出所,他们俩被关在了问讯室。所长梁建过来,给他们出示了证件。梁建看到王硬硬的爸爸和妈妈时,他无法想象眼前这对老实巴交的普通人,如果在街上看到这种人,你肯定是熟悉的,无神的眼睛,无奈的表情,以及满脸的麻木。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他们可以用暴力伤害孩子,马上又装出一副窝囊的样子,好象受委屈的是他们一样,这更让人看了生气。
俗话说:“虎毒还不食子呢!”这两个人下如此毒手,究竟是人性的变态还是人性的恶毒,梁建准备好好会一会这对奇葩夫妻。
梁建告诉他们夫妇二人,王硬硬在学校晕倒了,被班主任韩老师送到了医院,并且报了警。
梁建说:“孩子送到医院满身都是伤,你们知道是谁让孩子受伤的吗?”
王二然说:“不知道,真不知道。孩子不会有生命危险吧?”
李小爱也说:“不知道,我也真不知道。”
梁建问:“真不知道,还是假装不知道,还是想抵赖?”
一听到抵赖,两人开始用眼光责备对方。
梁建对王二然和李小爱说:“你俩说吧,咋就把孩子打成那样了?一个一个说。”
“再不打孩子了。”王二然说。
“我说不打了,你又打了,你一打,我就想打。”李小爱接着说。
“王硬硬别死球了,死了咱俩可就完了。”王二然又说。
“早死早逃生,活着还不是和你一起受罪。”李小爱说。
王二然和李小爱根本不正面回答梁建的提问。更象是他们夫妻二人在对话 。
梁建看到这夫妻二人真是气不打一处来,这是真正的三蠢人——眼不明,心不清,脑不灵。如此愚昧无知的人,却要生四个孩子,这简直就是人世间的罪过。再说了,不管几个孩子,也不是随便让你下手打的呀!
梁建问:“王二然,你知道你犯罪了吗?”
王二然:“我打我自己的孩子也叫犯罪?要不是你们把我整来,我还真不知道这也叫犯罪呢!”
梁建心里清楚得很,能下毒辣之手打孩子的家长,一定是整不出道理的家伙,对于这种人,话必须得狠一点也有效。
“王硬硬现在伤得很严重,她在医院急救,你知道不知道,打人犯法、杀人要尝命?”
“梁所长,打孩子是打了,打得不行不可能,那家伙可皮实了,没事儿,过几天她就好了。她从小到大都没去过医院,我们就在她屁股上打的,没有听说过打屁股还能打死人。”
梁建又问“我看你那不光是打,你说,你用什么烫她臀部了?认真说话。”
“梁所长,臀部就是屁股呗。她一个女娃娃,总是用手挠她的屁股,我就嫌她挠,用那个捅火的铁钩烫了几下。”
“烫了几下?”
“十几下吧,忘记了。”
“你爱人烫了没有?”
“我老婆,我老婆也烫了几下,那个死逼货,我一下手,她就跟着下手。”
“她头上的包,是谁下的手?”
“头上的包,大概是她自己碰的吧,记不起来了。”
梁建和王二然一问一答。
李小爱在旁得害怕了,她说:“警察同志,我家里还有三个孩子,老大还好,那两个小的,有一个还要吃奶,你看看我这奶胀的,放过我吧!”李小爱把硕大的奶子往起挺,让梁建和旁边的记录员看。
记录员噗嗤一下笑出了声,梁建没好气,瞪了一眼记录员,记录员马上收住了自己的表情。
梁建没有好气:“我放过你,你放过王硬硬了吗?”
李小爱说:“哎呀,所长,打两下也是教育孩子,哪个娃儿不挨父母的打呢!这种事情你们也要管?那不要管到天荒地老了?”
梁建感觉到与这对夫妻的一问一答真是苍白无力,要说办案子,自己干公安工作也二十多年了,当所长也有十几年了,形形色色的罪犯也见多了,这种扎刀子不出血的家伙还是头一回。
梁建让两个民警过来进一步问讯并做好记录。他想再从街坊邻居方面入手进行调查,看看他们夫妻平时是怎样做人的。
(四)
何小雨去幼儿园接女儿的时候,她满脑子都是王硬硬躺在医院的那个画面,那个孩子真是太可怜了。她在街上每看到一个小孩子,马上就会和王硬硬联系起来,她想接上女儿后,顺路再去看看医院里躺着的那个孩子,那孩子真是可怜,身边连个照顾的人也没有。
何小雨去幼儿园接上女儿星星,小孩子特别敏感,她看到何小雨不开心,她上下左右地打量着何小雨。
星星问何小雨:“妈妈,你不高兴吗?”
何小雨说:“有一个小姐姐受伤了,她住在医院,妈妈带你去看她怎么样?”
星星懂事地点点头。
过一小会儿,她早已经忘记了刚才和何小雨的对话。坐在车上不停地唱呀,跳呀,特别开心。她希望自己的表演得到妈妈的认可。可是妈妈不仅没有象往常一样夸自己,还吼自己坐好了。
星星马上就乖巧下来,她又天真地问妈妈:“妈妈,那个小姐姐是被她的同学打伤的吗?”
何小雨说:“不是同学,同学不会打得住进医院,是坏人。”
说完,何小雨又觉着哪里不对劲儿,但她不想再给幼小的孩子解释什么。
何小雨带着星星去了路边的一家超市,她问星星想给小姐姐买什么好吃的。
星星歪着她的小脑袋,她说:“妈妈,奶奶说生病要吃苹果,苹果就是平平安安。”
星星牵着何小雨的手来到买水果专柜,星星挑选了好几个红红的苹果放在篮子里。是啊!苹果寓意美好,味道也甘甜,能给人好心情。何小雨心里一瞬间热热的,往大长的孩子,也往心里面装事情。可这成长与成长的区别有多大呢?一些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全是阳光雨露,另一些孩子成长全是狂风暴雪。
王硬硬象女儿这么大的时候会不会和女儿一样幸福呢?肯定是不会的。但愿王硬硬吃了这些红红的苹果,她就可以平平安安地度过她这个年龄不该有的灾难,顺顺利利地成长。
何小雨领着星星,拎着苹果去了医院。她在急诊科的走廊上碰到了李医生。李医生说王硬硬病情稳定了,准备转到外科病房去治疗。他们还聊了这种皮肤受伤的病例,养好之后如何保养才不会在孩子的身体留下疤痕等等。
李医生说:“这个小姑娘即使身上的伤好了,心里的伤也是难以愈合的。”
何小雨说:“我学过少儿心理课程,有一个课叫心里包扎。就看这孩子的接受能力了。”
李大夫一听,很奇怪:“心里包扎和接受能力有关系吗?这我得和你学学。”
何小雨领着星星推开病房,王硬硬睡得很香甜。李大夫刚刚说,她输的液里加了助眠和止疼药,要不孩子会疼得受不了,也不利于伤口恢复。
何小雨示意星星不要吵醒王硬硬,星星就乖乖看着王硬硬,她的手里拿着一个红红的苹果。她悄悄地告诉妈妈:“我等这个小姐姐醒来,把苹果递给她。”何小雨摸着星星的头,无限爱怜。
看得出,王硬硬睡得很沉,她的嘴角一咧一咧的,嘴里还时不时地说着听不清楚的梦话,也许是她身上的伤撕咬着她,即使在梦中,一阵又一阵的疼痛也没有放过她。
就在何小雨守着星星和王硬硬安安静静的时候,病房外却吵吵嚷嚷闹个不停,何小雨推开病房门一看。原来是长枪短炮的记者们来了。现在的记者们,嗅觉太灵敏了。听得出,他们是打听家暴那个女孩子的病房。何小雨站在王硬硬的门外,她象一个守护者。
记者们有多种捕获信息的渠道,他们的报道总会引起轩然大波。
一个记者问何小雨:“里面是那个被家暴的女孩吗?你是她的什么人?”
何小雨的女儿星星看到这么多拿着相机和话筒的人,她害怕地往妈妈怀里钻,不停地喊着:“妈妈,妈妈。”
何小雨出示了工作证件,记者们更围着她不放了,尽管她一再解释得调查清楚才能公布。记者们根本不理会,要冲进房门去拍照,一些记者在病房门上的小玻璃窗口已经“咔嚓”“咔嚓”拍开了片子。
每一家新闻单位都想抢到第一手消息。有个记者已经把王硬硬受伤的照片洗了出来,她问何小雨这是真实的受伤照片吗?何小雨有些生气了,那些照片是没有治疗的照片,这么一想,孩子可能很早就已经受伤了。
何小雨问那个记者:“你那个照片是几月份拍的?”记者说:“这个不是我拍的,是手机微信里的,我也是想尽快找到受害人了解情况,是这个女孩吗?”
无论何小雨怎么和记者们解释,记者们也振振有词,我们也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将来,也是希望社会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也是呼吁停止对未成年人的伤害,我们有错吗?
何小雨说:“受伤的这个孩子也有自尊心,所有的人都得征求这个孩子的意见才可以进行了解。我希望记者们尊重这个受伤的孩子吧!”
记者们仍然不依不饶,言语也犀利,这么严重的家庭暴力还不暴光吗?孩子的父母是什么人?孩子的父母是社会哪个阶层的人?是心理变态的人吗?还是孩子父母有社会地位,你们公安要包庇?
何小雨有点应接不过来,好在医院的保安及时到了,阻止了记者们的行为。
记者们明确告诉何小雨,这个事情我们也有调查的渠道,我们也会做进一步调查的。然后他们就散了。
刚才这一阵子吵闹,王硬硬还是没有醒来。护士过来给她量了体温,帮助她翻了翻身子,查看了她伤口的用药情况。
星星看到那伤口吓得直往何小雨的身后躲藏。
何小雨问护士:“她不伤着脑子了吧,怎么这样折腾还不醒来。”
护士说:“脑部做了CT,轻微的脑震荡,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这个王硬硬就这么睡着,一动不动地睡着。何小雨明白了,她在家里不一定被怎样折磨了,这种巨大的伤害谁能承受,在一个挨揍的环境里,别说孩子,就是大人神经不紧张才怪呢!现在,孩子好不容易离开了那个伤害她的地方,换了一个新的环境,在新的环境里她反而放松了自己,有了安全感。
王硬硬的感觉恰恰与其他的孩子们感觉是相反的,她要给自己找一个平稳感,心理学上叫这种状态是自我疗伤的第一部。如何让孩子们远离家庭暴力呢?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文明发达的国家、发展中国家、落后国家,哪一个国家不发生家庭暴力的事件?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恶毒滋生。
何小雨正在思考的时候,王硬硬醒来了。王硬硬看着何小雨咧开嘴微微笑了一下。
她说:“警察阿姨,看来你真的是我的好朋友了。”
星星欢呼:“妈妈,妈妈,小姐姐醒了,小姐姐醒了。”
何小雨也微笑着回应王硬硬,她们俩一下子默契了许多。
星星把手里那个红红的苹果递到王硬硬手里的时候。
星星说:“小姐姐,哪个坏蛋把你打成这样了?你告诉我吗?”
王硬硬用没有输液的那只手把被子揪到头上,她把自己的头蒙得死死的,她没有回答星星的提问,牢牢地把自己藏在的被子里。
星星说:“我是和妈妈来看你的,你是不是哭了,你很疼吗?”
何小雨把王硬硬的被子慢慢掀开,王硬硬两行眼泪无声地流出来,那种委屈里夹杂着多少难言的心事,那种委屈咽又咽不下去,吐又吐不出来。
此刻,王硬硬和星星已经成为非常好的朋友了,星星用嘴朝王硬硬身上吹着气,就象她碰疼了手,妈妈给她吹的那个样子。王硬硬轻轻地咬着那个红红的苹果,享受着星星那那种软软的、绵绵的吹气。王硬硬吃着苹果,享受着星星的吹气,这是两个孩子最美丽的画面,孩子们简单又柔软的心底里,放些什么才能甜蜜起来呢?
沉思中,何小雨的手机响了,是梁建所长打来的。
梁建问何小雨:“确定一下,孩子有没有生命危险?”
这句话一问,让梁建想起了自己的儿子,儿子刚过了十八岁生日没几天,他在学校操场上跑步时心梗发作,在送医院的路上就走了。生命有时是来不及思考和停留的,只有不断的消失。你一个敏感的词,每一句敏感的话都象一支竹篙,撑着心脏这块并不开阔的地方,撑得生疼,生疼。
何小雨说:“孩子脱离了生命危险,马上要转到外科病房,她的伤口愈合并不是很理想。”
梁建说:“我们要尽快到王硬硬家去走访一下,详细了解这个孩子遭受家暴的时间,以及平时的生活状况。”
何小雨说:“没问题,所长,我们明天就去。”
梁建挂了何小雨的电话,他又想起了自己的儿子。
儿子这一走,梁建痛定思痛,他觉得现在的孩子们尽管衣食丰盈,可是活得真难,比大人的压力都大。要学的书越来越多,作业负担又重,也许就就是这些无形的手已经遏制了孩子们的生命。孩子们的生命如此脆弱,为什么还会有不珍惜孩子生命的家长呢?
(五)
第二天,梁建和何小雨赶到王硬硬家去走访。
王硬硬家住的是“五七”干校旧址,那里就剩下两户人家了。多数的人已经搬离了这个地方。
“五七”干校旧址是市区与郊区结合的地方,市里规划在旧址上建药厂,这里的人都安排了移居房搬走了。据了解王二然不是本市居民,他的户口在本市的一个县里,城市规划的时候,那个县划给另一个市了。
要命的是,王二然的父亲在本市居住了近六十多年,他父亲一直给当年“五七”干校下放的人员做饭,是个临时工,虽说下临时工,也给了他一间房子。那时候,住这间房子水电暖都不用交钱,都是公家给掏了。
王二然出生在这里,她母亲在这里去世,她母亲去世时他还没有结婚。“五七”干校的人走得走,散的散,大部又都回到了原单位。剩下的空房越来越多,王二然的父亲也占了好几间房子,正是因为有这好几间房子,王二然娶了家庭条件并不好的李小爱。他们的四个孩子也出生在这里。他们不算暂住,可也不是常住,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
刚刚结婚的时候,王二然到处找营生做,他父亲一看不是个长久的办法。就把自己摊煎饼的手艺传给了王二然,夫妻俩就靠着摊煎饼养家糊口。
照理,“五七”干校附近工厂也不少,吃煎饼的人也不少,只要勤快,养家糊口并不是问题。问题是王二然俩口子结婚不到十七年生了四个孩子,生一个孩子就会有一段时间不能出摊,不能出摊就没有收入。而生一个孩子在医院的开销也是很大的,好在还没有一个是剖宫产,都还是顺产。
别人家日子是越过越亮堂,王二然家的日子是越过越凄荒。别人家拆迁得实惠,他们要是拆迁了,恐怕连处住的地方也没有。
王二然的父亲回了老家,他父亲在农村吃底保,办医保,也不用他们接济过日子。甚至,他父亲还把自己的家底给了王二然他们,想让他们回老家。王二然的老婆不答应,王二然的老婆认为自己找王二然的时候,虽然条件不好,也不差,至少不用到农村住着。回老家她就要和王二然离婚,一人带两个孩子。王二然不想离婚,日子就这样慢慢过了下来。
深秋的“五七”干校,草长得旺盛,那些没有住人的房屋前后,全部都是一人高的荒草。只有一棵苹果树,上面吊着几个被虫子咬坏的苹果。梁建也是第一次到“五七”干校,墙上还有文革时的标语,还有知青食堂的木牌,隐约能看到岁月留下各种时代痕迹。
王二然的家与另一户人家相隔的也很远,可见他们打孩子的时候,那户人家也是听不见的,说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一点也不过分。一些住户家门窗早就卸了下来,知青食堂的大锅,锅口朝下扣着,长年已经不再使用了。还有一些残垣断壁的房子。两户起了院墙的房子也就是王二然和另一户人家了。
梁建和何小雨他们敲开了另一户人家,住户是一对七十多岁的老年夫妻。老年夫妻见公安人员来了,殷勤得很,他们从院子的地里摘了自家种的西红柿,拿给梁建和何小雨吃,反复强调这个西红杮是他们自己种的,没有一点化肥。梁建和何小雨一尝,这种无公害的西红杮果然比超市的好吃很多。
梁建和何小雨与老夫妻聊天。
老夫妻家的孩子都在外地成家了,他们也是“五七”干校喊来做饭的,后来摊摊散了,人们陆续也搬走了。两个儿都考上了学,在外地安排了工作,孩子们都成家了。老夫妻又告诉梁建和何小雨,他们的房子有着落了,不久也要搬离这里了,他们还有点舍不得,舍不得院子里的那块菜地。
跟老年夫妻聊了一通后。梁建问这对老年夫妇认不认识王二然。
老头说:“咋不认识,我和他爹一起做饭来着,再说了,这地界儿,就剩两户人家了,谁还不认识个谁,后生也没有本事,卖个早点,还生了四个孩子,现在的社会,越没有本事越是拚命生孩子,他那家肯定困难,你们要是来调查,就好好帮帮他们一家子吧,我们要是搬走,就他一户人家了!”
老婆子显然不想听老头说的话:“你自己好象有本事,有本事人都搬走了,咱还住这里?”
不难看出,这对老年夫妇肯定是常年拌嘴却又不能分开。年着老两口一副要吵架的样子,梁建和何小雨就告辞了。
本来,梁建和何小雨还想问问是不是王二然两口子经常打孩子,结果他们俩都没有问。
梁建说:“不知道为啥,张不开嘴问。不想破坏老夫妻的那种美好。”
何小雨说:“我也张不开嘴,光听树上那些聒噪的鸟叫了。”
梁建和何小雨推开王二然家的门时,家的破败自不必说,窗户上边连片玻璃也没有,而是用黑乎乎的塑料挡着,进了屋,也不见亮光。要不是太阳光线充充,可以说这样的家啥也看不见。同是一个地段的住户,家与家的区别实在是太大了。
屋里的床倒是够大的,是支起来的四个腿用木板钉的,床上的三个孩子,不难猜想,他们都是王二然的孩子。年龄稍大一点的那个女孩,正是王二然的长女,王绵绵。梁建和何小雨得知了一些情况。
王绵绵看到两个穿警服的人来,她表现得特别害怕。
梁建问:“你今年多大了?两个弟弟多大了?”
王绵绵说,她父母没有告诉他是2003年还是2004年生的了,她现在辍学在家,弟弟王金和王银一个2岁一个4岁。
然后何小雨问:“你爸和你妈怎么打的你妹妹,你来说说。”
王绵绵讲王二然和李小爱打王硬硬时,以下是王绵绵的讲述:
王硬硬偷我爸和我妈卖煎饼的钱,那个钱是给我弟弟王金和王银喝奶粉的钱。我爸说,不往死里打,她是记不住的。我妈也打她,我妈说都怪我爷爷给她起了个硬硬,不能再让她硬了,非把她拿死不可。这次,我爸用火钩烫她,我妈也烫她,我也烫了她,烫烫她,她就记住了。上次爸妈打她,她的那些疤已经快好了,我妈说,好了伤疤忘了疼,一定让她长长记性。该不是因为我爸和我妈打了王硬硬,你们把他们带走了吧!
王绵绵特别冷静的讲述,让听的人心里却是一紧一紧的。何小雨的眉头一直皱着始终没有舒展开。
何小雨说:“你爸你妈那是家庭暴力,他们已经犯了法,你好好照顾两个弟弟,他们一时半伙儿是回不来的。”
王绵绵一听着急了,她说:“家里炭没有了,入了秋,夜里冷得很呢!我爸不回来,谁给家里拉炭?”
果然是,地上盆里烧得炭已经没有几块了。照理,市里早就不让烧炭火了,而这里就是个这情况。看看王二然的煎饼车吧,车里一盆面糊,一些炸好的薄脆片码得还不少,这些东西不尽快卖掉就得倒掉了,也是挺可惜的。
王绵绵见梁建盯着那个煎饼车看,王绵绵说:“要不是哄两个弟弟,我也能给你们摊煎饼呢!”
梁建和何小雨不再细问,他们走的时候,梁建从兜里掏出一百块钱给了王绵绵,他让王绵绵出去买个电热毯先凑合着用吧。
何小雨叹了口气:“你这个好人当到什么时候才算个够呢!”
(六)
韩老师头疼的是,她一下子变成了公众人物,采访她的人学校都有些招架不住了。记者追着问韩老师,平时你了解被家暴学生的家里情况吗?你是怎样发现学生被家暴的呢?学生现在的情况如何?你可以告诉我们学生家的住址吗?
韩老师拒绝回应任何媒体的采访,她告诉记者们,不要影响她上课,也不要占用她的业余时间。
韩老师关了手机,并且告诉学校的门卫,凡是找她的一律不许进校门。
偏偏在韩老师最不想见人的时候,梁建和何小雨出示了工作证,他们找到了韩老师。
韩老师告诉梁建和何小雨,王硬硬是有过上课无精打采的现象,也有过眼睛红肿哭过的样子,至于身上的伤,也是这次才发现的。王硬硬学习中上等,至于家里情况,自己也是刚当班主任时间不长,并不了解,还希望梁建他们通过其他渠道调查。
韩老师说:“一个班四十多个孩子,哪里能顾得过来呢!”
梁建和何小雨他们看见韩老师一副疲惫不堪的样子,他们便做了笔录后就告辞了。
梁建和何小雨回的路上,两个人一直探讨当下的一个累字。是啊!现在哪个学校老师不累呢?哪个医院医生不累呢?哪个搞公安的不累呢?社会发展这样迅速,国家强大起来,全民都累是值得的。从另一个层面讲,累也是进步也是积极向上的表现。可是,这个累也是千差万别的。
梁建向何小雨征求意见:“这个家暴案件你说该咋办?”
何小雨说:“把两个大人弄进去,四个孩子怎么办?四个孩子都是未成年人?怎么也不好办?”
何小雨突然想起梁建已经两天都没有休息一下,也没有回家了。她让梁建回家休息一下,自己再和王二然和李小爱谈谈,何小雨认为这两个人心理有病,她建议再找个心理咨询师来做个辅导。
梁建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什么信息也不透露给王二然和李小爱,找个心理辅导师给他们做心理辅导,看看他们有没有认错和悔改的可能。
梁建说:“詹桂芬也不在家,回家也是一个人,干脆回所里了。”他和何小雨回到了派出所。
在梁建的桌子上,放着王二然和李小爱的笔录。
王二然和李小爱都被铐在了派出所的审讯室里,他们一只手被铐着,另一只手可以活动,临时关押在派出所。
李小爱看见梁建从问讯室路过,她就朝着梁建喊:“家里有吃奶的孩子呢,放我回去吧!”
梁建没有说什么。
问讯室里。
李小爱和王二然说:“咱就跟他们认错哇,认错兴许就能回家了。”
王二然说:“球他娘的日子,不知道能不能过了。”
就这些天,王二然家里全是倒霉的事情,老四王银病了,看病的钱没有着落,老四命大,烧了两天,烧退了。老大王绵绵学也上不成了,王绵绵说要打工。还没有到打工的年龄,到哪里去打工?王二然和李小爱知道,王绵绵她是不想在这个家待了,天天就是南方南方。
李小爱说:“都怨你爹,给起个王硬硬,名字硬得怕是要克死咱俩呢!打两下还把咱整到公安局。”
王二然说:“跟我爹有啥关系,我爹见咱头个女娃叫绵绵,二个女娃就叫硬硬,爹说,人活着,软硬的路都得走,路才走得长吗?”
王二然和李小爱的笔录里,大体意思是:他们俩见不得王硬硬,鬼才知道为什么,只要王硬硬一出现,他们就都上手打,有时候觉得拿手打不过瘾,他们就拿出炉子边的火钳烫王硬硬。这次王硬硬挨打的原因是,早上卖煎饼的80块钱是李小爱放错了地方,他们便怪王硬硬偷了钱,先是王二然爆打,接着是李小爱上手,他们嫌不过瘾,就用炉旁的铁钩烧红了烫了王硬硬。后来是王绵绵在屋里找到了那80块钱,钱找到了,王绵绵说是王硬硬动了钱,王绵绵也用铁钩烫了王硬硬。钱是找到了,他们打王硬硬也打累了。于是,他们把王硬硬推出了门外,把她的书包也扔了出来,这才有了王硬硬到了学校晕倒的事情发生。
笔录上是王二然和李小爱在每一个细节上按的红手印。梁建合上笔录。
梁建招集所里的人开会商讨这个事情,多数同志认为先让王二然和李小爱回家,到局里汇报完再商定处理意见和最终决定。大家没有什么意见,问讯室的警察就把王二然和李小爱给放了。
会议刚散,梁建的手机响了,正是妻子詹桂芬的电话。
詹桂芬说在乡下把脚崴了,骨头没有大碍,想让梁建接她回家养伤。
梁建驱车到乡下接詹桂芬。
在乡下呆了几天的时间,詹桂芬气色反而好了很多,脚崴得也不厉害。
梁建调侃妻子:“看来是土饭是吃好了,养得脸色不错。”
詹桂芬说:“其实人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不该钻牛角尖,我在乡下每天都读杨绛先生的书,头脑开阔了。人家杨绛先生说,几年过去了,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幸运的人对不幸的人要抱惭愧之心。”
梁建夸妻子:“你也了不起。读书入脑,但是幸运与不幸也是不好确定的,比如我们……好了,好了,不往深谈了。”梁建话锋一转。俩人一路上都在聊各自的工作和近期所见所闻。
梁建与詹桂芬聊到了王硬硬家暴的案件,梁建说:“就刚才接你电话之前,我让那对父母回了家。但是他们必须接受处理。”
詹桂芬不假思索地说:“干脆咱们把这个孩子要了吧,反正他家四个孩子呢!”
梁建说:“我早就猜到你要这么说,这种幼稚的话只有女人才能说得出。”
詹桂芬说:“咱们也就是帮着养养,孩子想认父母还认呗!”
梁建笑了:“你以为是养只猫,养只小狗呢!一个大活人,谁想养就谁养,世界也乱套了。”
他们路过后窑沟的时候,又去后窑沟看了看他们俩置办的那个读书室。
读书室里一个孩子也没有,桌椅板凳上落满了灰尘,书架上的书不仅少了一些,一看许久也没有人动过了。村子里冷冷清清,半天也没见一个人。
他们正准备把车调头离开的时候,他们看见了村子里的一个人,经过询问才知道,村子里的孩子们都让到乡里念书去了,后窑沟学校与乡政府学校合并了。
那个村民说:“娃们好过啦,学校给提供一日三餐,书本啥的都国家管了,我看,你还是找个时间把你的书拉回去吧!”
梁建听了,心里喜忧参半,喜的是孩子的事情彻底解决了,忧的是如果孩子们的教育全部推给社会,家里一点也不负担的话也不是一件好事。
詹桂芬以为梁建心疼那些书没有人看了,她说:“我认识乡里学校教导处的一个人,干脆让他把这些书和桌椅板凳都拉回学校吧!”
詹桂芬说打就打,电话通了以后,把情况一说,对方十分感谢,说是乡里学校图书馆正在向社会募捐书本,一些图书馆送来一些,还是不够,这是雪中送炭,他们明天就找车去拉。还让詹桂芬有空到学校填一个捐书卡,他们会在图书馆一角写上捐书者的姓名,以便让学生珍惜书本,让他们长大后也做个有社会责任心的人。
梁建与詹桂芬夫妻二人在回的路,商议着回家要吃什么。
梁建说:“你是病人,我来当厨师,给你展示我的厨艺。”
詹桂芬说:“早有这觉悟就好了。”
(七)
王二然和李小爱从派出所出来,他们已经被媒体注意到了。无论他们走到哪里,都有朝着他们俩拍照的人,向他们问话的人,搞得他们二人不知所措,既害怕又后悔。
一个记者问:“你是怎么把孩子打成这样的?”记者把手里的照片递给王二然。
王二然看了看照片,他又把照片递给李小爱,看得出,他们俩也不清楚自己竟然把孩子打成了这样。
王二然说:“可能是魔鬼附身了,不由自己了。”
记者一听来气了:“看来,你们夫妇俩个还是没有认识到你们的错误。”
李小爱赶紧说:“认识到了,后悔呗,以后把对别的孩子好给她多分点。”
另一个记者说:“你们要好好赎罪,在每一个能看到事物的眼里,你们都是有罪的。”
显然,这样的话太深奥了,两个人愣怔着,努力想琢磨出意思来。
还有一个记者说:“想想你们的孩子还在医院里,你们夫妻俩靠打孩子出名了,这名出得。”
王二然说:“这句话我听明白了,看来这事情是真的闹大了。让我爹知道了非气死不可。”
李小爱说:“要说也是,咱自己的孩子差点死在咱手里,咱真是不够个人。”
两人同时叹息:“哎,现在后悔有啥用呢!”
他俩给记者们作揖,求记者们放过他俩,他俩发誓要好好照顾每一个孩子。
记者问:“如果再打孩子怎么办?”
两口子异口同声地说:“天打五雷轰。”
最终,媒体还是披露了王硬硬遭受家暴的事件。同时也看到王二然与李小爱跪在王硬硬床前的照片,也许是他们害怕坐牢,也许是怕遭受更多人的指责抬不起头,大概也真的怕天打五雷轰。王二然与李小爱对待王硬硬的态度上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们俩轮流到医院照顾王硬硬。
不管怎么样,不难看出王硬硬还是希望父母在她身边。她身上的疼痛一点点减轻的同时,她也在一点一点地原谅着伤害过她的亲人。
有一次,何小雨看到李小爱用脸贴着王硬硬的脸时,王硬硬也伸出手抱了她妈妈的脖子,谁也不会想到这是一个实施家暴的母亲。
王二然呢?他也总是呆呆地看着孩子那些凸凹不平的伤疤发呆,偶尔也会自言自语地说:“罪过,罪过。”这两个字。
王硬硬事件得到媒体的关注后,她也得到了社会爱心人士的捐款,也有好心的人来医院看望她。
何小雨是所里派出监管王硬硬父母的监管员,她总是在暗中做着观察,用心记录着这个家庭成员中每个人的变化。她也在思考,也在担心。如果会演戏的父母,保不齐是装装样子,过后还会一如既往。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看得出王硬硬的父母是不会演戏的,但也不是很会疼孩子的那种父母。可见,原生态家庭这个词如今已经泛滥,
随着王硬硬的伤一点一点地好了起来。她与父母的距离又一点一点的近了起来。
何小雨趁王硬硬父母不在她身边的时候,她认真地问:“硬硬,你原谅你的爸爸和妈妈吗?”
王硬硬使劲地点着头,晃动着何小雨的手说:“我明天就要出院了,爸爸妈妈一起来接我回去。”
何小雨说:“如果他们再打你怎么办?”
王硬硬马上背出了何小雨的手机号码,并且从兜里掏出了何小雨的那个名片。王硬硬拿着名片在手里晃动着,阳光从窗户射了进来,她们看着外面的树叶正在飘落,王硬硬说:“我看到了云的牙齿,它尝到了阳光的味道。”
何小雨的眼睛潮湿了,眼睛多么像大海啊,人生有多少次的潮涨潮落呢?
詹桂芬在家养脚的这段时间里,她得知梁建与何小雨要写一本有关未成年人的书籍,她也参与到了这本书的创作中,书的名字叫《孩子不哭》。
这本书出版后,在市图书馆举行了发行仪式上,梁建、何小雨、詹桂芬感慨不已。市委宣传部、市教委、市公安以及全市各中小学的老师和学生、部分家长,都参加了这本书的发行仪式。
市教委领导对梁建这本书给予了肯定,他说,一个公安人员,肩负起社会职责,站在法律的立场剖析未成年人的教育问题、社会问题、家庭问题,这里面的教育意义毋庸置疑。而在这些背后,我们不难看出时代在前进,人类也朝着文明、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
其他部门的领导们也简单说了说。
在这次发行仪式上,梁建他们三人为一些家庭免费赠送这本书。
在赠书的过程中,梁建见到了韩老师,他们三个人都给韩老师签了名。
后窑沟的那几个孩子也来了,他们也收到了发布会上的赠书,他们还和梁建他们三个人合了影。
令人想不到的是,王二然和李小爱来了,他们还带着两个女儿,王绵绵和王硬硬。
王二然说:“梁所长,何警官,我们这个家现在可是变好了。”
李小爱接着说:“我们的住房政府也给解决了,绵绵又回到初中补习了,她要好好上高中。硬硬呢,让她说吧!”
硬硬不好意思地揪了揪李小爱的衣襟,她说:“爸爸,妈妈再也不打我了,我们也变成好朋友了。”
不知道是怎么了,梁建这个硬汉子的眼里竟然也藏了两颗珍珠,那两颗晶莹的珍珠,瞬间滚了下来,溅湿了众人的心。
《孩子不哭》这本书的扉页上,写着这样一句话:“每一个不幸家庭的背后都有着不幸的孩子;每个不幸孩子的身后,肯定有一个自带创伤的家庭。而每一朵云一样的牙齿,也一定能尝到阳光的味道。”
  作者简介:闫桂花(笔名草堂丫丫),1969年生人,鲁迅文学院第八期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中国作协会员,中国煤矿作协理事,山西省女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大同市作协副主席,同煤集团作协主席。多次获全煤系统乌金奖。2010年由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20万字短篇小说集《暖》。
  每个女作家,都是上帝最宠爱的孩子,她们来到凡间,用文字拯救凡人的灵魂。矜持是女作家内在的最本真的羞涩,是与生所具有的柔情,是万花丛中的无暇一朵。女作家们的矜持体现了女人最睿智的成熟,女作家的矜持是女人最美丽的情愫;女作家的矜持是一缕春风,是唐诗宋词的婉约,是秀外慧中的高贵气质

      

              ——责任编辑:沈曼妮
(0)

相关推荐

  • 不得不夸的班主任

    不得不夸的班主任 初三换了一个新的班主任,男,20多岁,挺年轻的吧,希希说,看他第一眼觉得他很像喜剧演员王迅. 事实上这位储班主任也是非常幽默的人,还相当的有智有谋,接地气,和班级的孩子们打成一片. ...

  • 博士论文致谢走红:我们要感谢苦难吗?

    来源:一日一度:作者:度公子 ✍️ 最近,全网都在热传一篇博士论文的致谢. 人民日报发文,中科院转发,不是因为论文成果重大新颖,而是文字的朴素真挚.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 ...

  • 【甘肃】詹沛玉《恋师情》指导老师:韩兴月

    恋师情 甘肃白银区第三小学  詹沛玉 当月亮爬上树梢时,当花睡了时,是谁还在辛劳地备课?当我们在课间玩耍时,是谁还在疯狂的批改着作业?是老师.她犹如路灯,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她犹如蜡烛,在黑暗中让人 ...

  • 颜建国:农村孩子的一片霞光

    [东原新语] 四周前,在梯门镇中学举行全县中小学划片读书演讲比赛,期间老湖镇带队教研员韩庆华告诉我:"颜主任,我们镇王台小学一个四年级选手特出色,刚才她演讲的时候您不在,是否可以单独听听指导 ...

  • #詹大年教育分享 教师篇1.任何一个孩...

    #詹大年教育分享 教师篇 1.任何一个孩子都是聪明的,只是他们聪明的方式不同:任何一个孩子都是优秀的,只是他们优秀的方式不一样.(2015.12.28) 2.最好的教育是让孩子们走在追求梦想的路上.( ...

  • 专栏|梦云绯:追 · 时光

    <中外文艺>公众平台 ID:zhongwaiwenyi 尊重名家,力扶新人 追 · 时光 作者:梦云绯(宜宾高县)

  • 厅堂重器,缅甸花梨木,夹头榫云牙翘头案

    缅甸花梨(大果紫檀) 夹头榫云牙翘头独板案 规格:216 *49 *87 cm 古代中堂文化,讲究庄重.对称.和谐,而翘头案,则是中堂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器.翘头案是条案其中的一种形制,古往今来,翘头案 ...

  • 当代诗人闫桂云诗歌《思 念 母 亲》主播:宣颐花语.入选省级第五期<新世纪文学>书刊.

    羽墨飘香文学第2029期 群英荟萃.盛世经典 玫瑰文化传媒出品 微信投稿:13665752749 闫桂云诗歌入选省级第五期<新世纪文学>书刊 作者:闫桂云 主播:宣颐花语 .编辑:玫瑰 作 ...

  • 专栏|梦云绯:清明诗词两首

    <中外文艺>公众平台 ID:zhongwaiwenyi 尊重名家,力扶新人 清明诗词两首 作者:梦云绯(四川宜宾) 苏幕遮·清明纪思 翠林间,白鹤唳,清澈河渠,沉映磐石巨. 荆刺连茏仍期许 ...

  • 专栏|梦云绯:风吹稻花永留香一一纪念袁公诗五首

    <中外文艺>公众平台 ID:zhongwaiwenyi 尊重名家,力扶新人 风吹稻花永留香一一纪念袁公诗五首 作者:梦云绯(宜宾高县)

  • 书房珍藏级,大红酸枝可拆装,插肩榫云牙大画案

    大红酸枝 可拆装插肩榫大画案 规格:276*100*83cm 明清古典家具是中国家具史上的一朵绚丽奇葩,是整个中国古代家具史发展的高峰和集大成代表,它所展现出的是一种中国的审美观和生活观,舒适的比例. ...

  • 专栏|梦云绯:吾家有株三角梅

    <中外文艺>公众平台 ID:zhongwaiwenyi 尊重名家,力扶新人 吾家有株三角梅 作者:梦云绯(四川宜宾)    "主人!主人!快看呀,我长上来啦!″: 惺忪中谁在轻扣 ...

  • 北方专栏 | 闫素芳 :我和我的老师

    [北方专栏] 主编:暖在北方  锦  烟花 策划:时光里的行者 图源:堆糖 文:闫素芳  / 图 :堆糖 * 一个好孩子的无趣,大概就是当回忆年少时,印象总是一片稀里糊涂,那些人和事儿都在混沌中,没有 ...

  • 专栏|梦云绯:当习惯成为了自然

    <中外文艺>公众平台 ID:zhongwaiwenyi 尊重名家,力扶新人 当习惯成为了自然 作者丨梦云绯(四川) (特别提示:文中感受只代表个人观点,不适用所有人.尤其是学游泳一定要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