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义|| 会做饭的母亲(历尽苦难的母亲18) 2024-06-23 11:48:27 忆苦思甜,我们没有理由不幸福! (作者母亲留下最好的一张照片) 十八、会做饭的母亲 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家庭妇女必须具备两项基本功:一是会织布纺线;二是会做饭,会在锅台上做出省米之炊。尤其大家庭,一定要有这一手硬功夫,这是每一个家庭的向往和追求。那时节,人们对于做饭大事说的最多的是:一顿省一口,一年省几斗。稠吃三年卖头牛,稀吃三年买头牛。我们家那时已是十几口人,母亲一直在厨房主持炊事,由于祖母很会料理家务,母亲随祖母和大妈就掌握了很多艰省节俭的厨房炊事知识。那时从互助组到合作社,高级社到人民公社,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以生产队为单位进行核算,以人八劳二或人七劳三的基本原则,再以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分配口粮。以队为单位成立公共食堂,大家推选母亲为我们北头队食堂做饭。母亲干净利索,在大家庭伙房就是主厨,只是公共食堂时间不长就散伙了。母亲在家里做的手工面条筋而长,挑不断;手工馍,虚软酥;红豆麦仁米汤殷红如血;玉米糁子稀饭杏黄溜金;凉面凉粉凉饸饹样样都会。只是那年月粮食艰短,除在收麦大忙时节跟上碌碡过个年,平常不敢放开肚皮“奢吃”!玉米谷子荞麦绿豆,如果遇上好收成,母亲总不敢把它当成粗粮,而一定要精烹细作。小米干饭,高粱饸饹,玉米鱼鱼,绿豆发糕,荞面凉粉,扁豆卷子。捏包子,蒸菜卷,摊煎饼,总能为一家人在省吃俭用中改善生活,调节口味。 清明节,要擦绿面条上坟纪念祖先。那时很少有青菜,母亲就会把庄稼地里挖来的米蒿、刺角等各种野菜擦成绿面条,特别令村上人称羡的是母亲和大妈一样会用槐米做食色擦黄面条。那细长柔软而有韧性的金色面条,很少有人会做。那时,县上和公社长期驻队干部,临时下乡干部到村里工作吃派饭,和学校老师一样由各家各户轮流管饭。正好有一天,县委副书记郭鹏轩带队进村检查农业学大寨深翻改土情况,队上安排在我家吃饭,母亲擀的面条,郭副书记和县委派出路线教育工作队长皇甫培民直夸母亲面条擀得筋道,切得细,在县上很少见过。后来我在县委做饭,郭副书记就鼓励我要把母亲的手艺学会传承下来运用到食堂去,好好为人民服务!那时蔬菜稀少,黄瓜蒜苗西红柿,只是在集会上见到,是不可能吃得到的。农家人如果遇上秋后雨水充足的好年景,萝卜白菜有收成,便有了一家的副食。生产队时菜园子种菜,主要卖给东坡矿、鸭口矿、徐家沟矿上工人而换回微薄收入供给队上日常开销,给牲口买药,买煤油,购置收麦重大农具等,只是卖不出去剩下的,才分给社员各户。入冬前,菜园子里的红萝卜白萝卜老白菜洋白菜主要分给社员。母亲和大妈跟上祖母学会了许多储藏冬菜烹制冬菜副食品的好方法。压酸菜,腌咸菜,晒茄子,晒豆角,发豆芽,晒豆酱,发酵柿子醋。最令我们回味无穷而咀嚼不透的是母亲和大妈做的霉干菜,回味深长。这和江苏,浙江人腌制的梅干菜不同,萝卜片拌盐九蒸九晒,在高温蒸笼里软化,在秋后夜晚霜冻冷却凝缩,白天再晒干风干,和渭南人做的恶豆丝有一点相似,让它反复生菌,不同之处是又要被紫外线杀伤,重新发菌的复杂工艺流程。既有醇酒味,又有酱香味。家里来了客人或给老师管饭,就是一盘上等菜肴。刘智义段玉瑞老师对母亲做的霉干菜大加赞赏,要把母亲的制作方法传给他们家里人。上世纪70年代初,我刚参加工作,在白水县委机关干部食堂、白水县革命委员会(县政府)招待所做饭。当厨师后,韩城矿务局行政处曾聘请西安人民大厦烹饪大师翟耀民亲手给我们教授以关中八景命名的陕西八大名菜的烹制方法,聘请中华名厨张黑喜教给我不少类似绝活的烹饪技术,后来我给国家篮球队做饭,北京教练说我饭菜做得好,英国日本加拿大的裁判员笑容满面地竖起大拇指用我咋样都听不懂的话语哇哩哇啦地夸我,可我的味觉告诉自己,还是没有母亲做的包子饺子卷子饼子,最能抵饥抗饿,止渴耐寒,味淡情长!厨师做饭,要啥有啥,肥的素的荤的肉的糖的醋的。想做成啥味儿都行。而且全凭油盐酱醋糖胡椒味精料酒葱蒜姜来调制味道,一碗羊肉泡要用大香小香丁香桂香草果草蔻等20多种调料,可母亲做饭,连十全大料十三香都没见过,连一包五香粉都舍不得买,连最简单的油盐酱醋都不具备,上天不公啊,也太亏待了母亲并不笨拙的一双手!厨师做席,讲究凉菜、热菜、大菜合理搭配,注重营养,荤素平衡,突出特色,亮出手艺,满足各方面不同口感人群的口味,而母亲连最简单的小菜都没有!厨师做菜要的是火候,炸熘烹焯炒,煸炖煎汆爆,蒸煮焖爙烧,涮调炝烩烤。母亲做饭,晴天满屋烟,让母亲眼睛一再遭受伤害!尤其那时的灶台炉膛未经设计改造,致命的缺陷是炉膛没烟囱,炉火碳烟直接从膛口喷出,首当其冲的是母亲的眼睛和口鼻,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明幌幌气势汹汹地扑入咽喉,致使母亲气管、肺脏长期遭受毒气毒害,患上严重的气管炎、肺炎,几十年一直不能痊愈,让母亲深受其苦!所以,厨师做饭,那是职业生涯,专业技术,事业追求,是政治荣誉,社会地位,经济收入。而母亲做饭,完全是灾难,纯粹是受苦!下期预告:母亲的纺车 作者简介:高宗义,男,1957年生,原籍陕西省白水县,系韩城市矿务局中学高级语文教师,《校园快报》总编辑,鲁迅文学院一期学员,《人民文学》创作培训班学员,现退居杭州市萧山区。 赞 (0) 相关推荐 走,摘木姜子去 木姜子纪事 在惜时如金的恩施高中,每当早自习下课铃响之时,学子们都会像箭一样地射出教室,直奔食堂而去,响起匆匆脚步震天动地,拉开长长队伍犹如巨龙. 视频:冲进北食堂 走在学生冲饭队伍中,我常常被校园里 ... 【广东】缪可萱《充满年味的春节》指导老师:张新元 充满年味的春节 松山湖实验小学 缪可萱 我的母亲,出生于乡下的一个小村子里,在她小时候最期盼的节日便是春节. 老舍笔下的北京人春节过得富足,沈从文笔下的腊八粥美味香甜--我好奇地问母亲:"过 ... 食堂大妈:你们都不知道心疼人的 获取更多沙雕能量 01 如何委婉的评价菜难吃 02 世上还是好人多啊 03 一只在日本出生的熊猫:鞠躬 04 学挺像嘛! 05 食堂大妈:你们都不知道心疼人的 08 还真是猫猫头 09 有被笑到 1 ... 小厨师的大情怀||谢志明 作者:谢志明 吃过淮安菜的人,都说淮安菜好吃!我们当地人更是认为淮安菜最好,美不美家乡水,爱就爱家乡菜啊! 这是为什么呢? 我跟你讲,这主要是因为,淮安人做人实诚,做菜用心,一道道的菜品中,赋予了淮安 ... 高宗义:生产队开会(历尽苦难的母亲20) 20.生产队开会 (母亲和她的三个女儿) 很清楚记的,1972年秋后,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准备访华.大队安排驻队干部井槐到我们生产队召开会议,宣讲上级政策精神,要求把日首相访华的事情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 高宗义:返销粮(历尽苦难的母亲21) 21.返销粮 那年珍宝岛一仗下来,双方均感到谁也没赢.用<杨家将>戏上的话说:"杀来杀去杀自家".况且两国交战,黄雀在当裁判,同时在激将.烧火.浇油.战争使人聪明起来, ... 母亲的纺车(高宗义:历尽苦难的母亲19) 母亲的纺车 社会生活,前后对比,发生了翻天覆地一般变化.60年过去,忆苦思甜,我们没有理由不幸福. --题记. 小时候,我们热天下河川割草,寒天上山坡砍柴,一群伙伴走到一块,多数都是脚趾露在鞋外.有的 ... 高宗义||苦度春荒的记忆(历尽苦难的母亲17) 忆苦思甜,我们没有理由不幸福! (作者母亲留下最好的一张照片) 十七.苦度春荒 1952年以后,海南.西藏全部解放,援朝战争停火,国内几千年的剿匪运动取得最后胜利.国家全力恢复农业生产,建立厂矿工业的 ... 高宗义||三娘教子(历尽苦难的母亲16) 十六.三娘教子 那时节,群众文化艺术生活和社会物质财富一样贫乏单调,没有手机和电视,电影也很少看到.母亲看到最多的便是村上的戏. 高东大队剧团,虽是业余排练,逢年节演出,但有十多位演职人员:兴昌.金莲 ... 高宗义||历尽苦难的母亲(14-15) (我的母亲和她的小儿女宗海雪银) 十四.当了母亲 千百年来,中国农民眼里有4层境界.进了门,一看粮,二看房,三看劳力强不强,四看有无读书郎!我家14间房子是在1954年落成的.有粮有房,这只是农民追求 ... 高宗义||历尽苦难的母亲(11-13) (图片来自网络) 十一.都是粮食惹的祸 我祖父母将深藏在地下石囤里的三石 (dan)麦子全部挖出,让她叔父老三灌走.按说,够他家六口人每人每天一斤吃三个月.那年月,马车是硬轮,不具备刹车功能,只可在平 ... 高宗义||历尽苦难的母亲(8-10) 八.一种精神力量 有一天,她和几个女孩子去池塘洗衣服,岸边走来一个老太婆,指着她说:这个女孩子有福相. 她本来满腔悲愤,见人就想哭.听此言语,却另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有了新的感想. 这池塘一边有个土鼻梁 ... 高宗义||历尽苦难的母亲(5—7) 五.她的母亲被卖 父亲.弟弟和祖母的死,为娘的心要揪烂了!上断了梁,下绝了根,一个家庭骤然如天塌地陷,眼前一片黑暗. 屋漏偏逢连阴雨,船破又遇顶头风!她的母亲又被人绑在马背上卖了! 那是她父亲死后,父 ...